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土壤肥力的科学施用

2024-04-02 来源:钮旅网


谈土壤肥力的科学施用

摘要: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而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三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肥料;有机肥;化肥;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与肥料各具酸碱性,在酸性土壤上选用碱性肥料,在碱性土壤上选用酸性肥料,是减少肥料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的合理施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朋友对土壤和肥料的酸碱性知之甚少,因而,他们在施肥中往往出现失误,结果是肥料用了,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甚至还适得其反。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肥料含量上看,在我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的问题,绝大多数耕地缺氮,1/2的耕地缺磷,1/3~2/3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还同时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从肥料的结构上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靠的是有机肥,有机肥料提供的养分比重占95%以上,化肥的比重很少;6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80%,化肥的比重占20%左右;70~8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60%~80%,化肥比重占30%~40%;进入9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只占40%,而化肥的比重达到60%以上。现就土壤肥料的施用阐述如下。 一、合理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

然肥料的总称,又称农家肥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类、海鸟粪以及蚕沙。第二类是堆沤肥,包括堆肥、沤肥、秸秆直接还田利用以及沼气池肥等。第三类是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第四类是杂肥,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泥土类肥料等。

堆肥是以杂草、垃圾等原料积压而成的,可因地制宜使用,最好结合春、秋耕地时作底肥。绿肥最好作豆料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猪粪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较多,腐熟的猪粪可施于各种土壤,尤其适用于排灌良好的热潮土壤。牛粪养分含量较低,是典型的凉性肥料,可将牛粪晒干,掺入3%~5%草木灰或磷矿粉、马粪进行堆积,加速分解,提高肥效;最好与热性肥料结合使用,或施在砂壤土和阳坡地。羊粪属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阴坡土地。家禽类粪养分含量高,可作种肥和追肥,最适用于蔬菜。人粪尿发酵腐熟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与土壤混成大粪土作追肥用。 二、科学施用化肥

化肥,化学肥料的简称,就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一要避免盲目过量单用、连用化肥。一方面,土壤是化肥的第一载体,用工业化代替生物化,用化学过程削弱生物过程,会使土壤板结,结构破坏,降低生物活性,降低肥力,如氮肥,若未被吸收,会随水流入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污染江河和饮用水;尿素中氧化亚氮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带来温室效应。过量使用化肥会使氧气减少,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氮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化肥多是无机盐,过量、连施会产生盐类累积,在降水少的地区或干旱年份,特别是温室、大棚在无自然降水和无排水的条件下,会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被迫进行大水洗盐或换土,有时还会造成作物受害,从而造成减产;同时也会增加经济成本,降低产出效益。

二要平衡施肥。首先对土壤进行诊断,对作物的需要进行分析,在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科学施用。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而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也不同,因此要掌握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需肥规律,因作物、因生长季节合理施肥,做到营养平衡。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化肥施入土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保蓄起来,还有一部分随水流失或变成气体而损失,因而土壤因素是施肥必须考虑的前提,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而且肥料在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的效果。因此,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诊断,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施什么”的原则,因土壤缺乏而施肥,因作物需求而施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测土配方施肥

所谓测土配方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从广义上讲,应当包括农家肥料和化肥,配方施用,因为农家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元素,而且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农家肥料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5%~10%。生理酸碱性,就是把肥料施入土壤,经过植物吸收作用以后,土壤所呈现的酸碱性。根据肥料施入后土壤中呈现的酸碱性不同,可将肥料划分为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和生理中性肥料。硫酸铵是一种常用氮素化肥,施用后可在土壤中分解为铵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虽然这两种离子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植物吸收的铵离子量远远大于硫酸根,因而大部分硫酸根遗留在土壤中。在植物吸收铵离子的同时,又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呈酸性,称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硝酸铵等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因而称为生理碱性肥料。碳铵、硝酸铵、尿素等,施入土壤经植物吸收作用后,土壤呈现中性或接近

中性,称为生理中性肥料。 参考文献:

〔1〕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尚海英,祁居仕,毛森煜,等.临泽县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3):35-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