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复旦大学以精益求精的本科教育教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广受各界称誉。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学校致力于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丰富并优化课程资源,推进通识教育,实施按大类培养,拓展国际化办学,强化教育教2学质量管理,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复旦大学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大胆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对本科教育教学进行了务实的、前瞻性的全面改革,实现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流人才。学校重建了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和调整本科课程结构,形成了涵盖通识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板块的学分制培养方案。同时,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总量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拓宽培养途径,为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成长打造丰沃的土壤。为鼓励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消解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负面效应,复旦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大胆实施转专业制度改革。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每年提供相当于一年级在读学生总数10-20%的转专业计划,接受一、二年级学生申请,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发展的需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学生主修专业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还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推出近20个“第二专业”、“第二学位”教学培养计划,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选项,鼓励学生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方向发展。同时,复旦大学推行住宿书院制,现有以复旦历史上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的五大书院,即志德书院(马相伯原名)、腾飞书院(李登辉字)、克卿书院(颜福庆字)、任重书院(陈望道字)、希德书院(谢希德)。每个新生将按照不同学科大类和专业分到5个书院,开始一段贯穿整个本科阶段的书院生活。书院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生活园区,亦是复旦师生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更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书院以“读书”、“对话”、“适应”和“关怀”为旨趣,全面营造书院学习氛围,构建新的书院生活方式。各书院将建设完善“学而时习斋”等公共活动空间,让师生自由互动,让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书院主题文化活动。书院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核心作用,使本科生书院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体。就业去向:复旦大学在“十二五”期间着眼于国家民族未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输送机制,把优秀的毕业生选送到关键岗位锻炼成长是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目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超过50%的本科生选择在国内继续读研和出国出境留学海内外知名高校。复旦基础文理科、人文社会、医疗卫生、经济管理、工程信息等优势学科在就业市场体现出良好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政府机关,教育、医疗卫生、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及各类三资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金融、3IT、快速消费品、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子及咨询、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业等国内各行各业舞台上均活跃着复旦人的身影。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到西部、到基层、到国家重点单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为有理想的复旦人新风尚,每年西部十省份均有复旦毕业生扎根、成长、奉献,体现着复旦人的精英意识与大众情怀。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是学校就业工作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主管服务部门,在学校、毕业生和社会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主要为学生提供就业事务、信息服务、课程培训、咨询辅导等生涯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社会、提升素质、发掘潜能,使得学生的个人生涯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匹配,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中心一方面积极探索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师资培训力量,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接受全面、个性化的生涯发展教育与指导;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开拓与信息调研工作,加强了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形成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的多元化社会人才输送机制。二、中国语言文学系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在中国文学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文史哲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主要专业课程:文学原典导读、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美学、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等。(二)、汉语言专业
该专业培养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对文史哲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强。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名著精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写作、汉语史、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中国通史、世界4历史、中国哲学等。就业去向:近年来,中文系毕业生除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以外,主要到各大报社、各广播电台、各大出版社、旅游部门、各级党政机关、大型企业公司的管理机关和宣传部门工作。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和素质良好,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该系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三、历史学系
历史之于人类,犹如个人之有记忆,在人类一切学科体系中具有奠基意义。历史学则是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人类由此为自身的处境找到历史根源,并因而形成文化传统,迎接未来的挑战。历史系建系之初,即已注重通才的培养和专门知识训练,强调建系目的在于“予读者以史学之专门知识,养成史学之通才”。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广博的中外历史和文化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适应文教事业、政府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能够阅读专业文献,较熟练地使用一门外语,对古今历史大势形成基本见解,具备独立且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仁民爱物的文化情怀。主要专业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先秦秦汉史、中古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断代史;古希腊史、古埃及史、东亚史、欧洲史、中亚史、法国史、美国史、日本史、韩国史等地区国别史;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史、佛教史、道教史、西方古典学、基督教史等思想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西交通史、近代外交史、中国医学史、历史文献学等专门史课程。就业去向:近五年,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稳定性良好,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仍达到了92%,略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基于历史系优秀的生源、良好的潜质以及扎实的专业训练,每年大约有30-5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国内名校如复旦、北大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参加就业的毕业生流向主要有:政府机关(如上海市教委、徐汇区人事局等)、新闻媒体单位(如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申江服务导报、青年报、上海东方国际传媒等)、上海市重点高中(如复旦附中、上海中学、上海南洋中学等)以及管理咨询行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行业(国有四大银行、外资银行)、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州宝洁上海分公司、联合利华)等知名企业。5四、旅游学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型新型专业。该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适合我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修满该专业规定学分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的基本原理,熟悉国内外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懂得并掌握旅游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适应国内外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管理能力,能够胜任旅游企事业管理、旅游教学与科研、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会展博览、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主要课程: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文化、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点)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休闲学、会展管理和专业外语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赴各地参加暑期教学实习、行业调查和业务实践。就业去向:近3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前四大选择方向为:中外著名旅游企业约占10%。主要为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希尔顿、喜达屋、凯悦、雅高、锦江)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其他中外知名企业约占40%-50%。主要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政、安永华明、普华永道和德勤永华)、美国壳牌、上海大众、广州宝洁、联合利华等;国内外深造占20%-30%。国内继续深造主要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外继续深造主要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一般企事业、新闻媒体及政府机构占5%。五、哲学学院
哲学学院目前共有哲学(哲学方向、国学方向)、宗教学2个本科专业,有科技传播与科技决策1个第二本科专业,有8个硕士学位点、9个博士学位点、1个哲学博士后流动站、611个附属研究机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现代哲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佛教研究中心、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管理哲学研究中心、教育哲学研究中心、人文精神研究中心。学院刊物为《复旦哲学评论》。1994年,原哲学系被确定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获得了按照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2007年学院整个哲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此外学院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985”二期创新平台,学院的综合学术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一)、哲学专业
哲学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具有最为悠久的传统。它思索人类问题的基本性质与人类发展的前景,探讨人类与世界的根本关系,反思人类文明的深层动力,研究民族文化的前途与命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致力于强化基础、注重经典、拓宽领域、不断创新,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学院“哲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专业课程:哲学导论、哲学原典导读、先秦诸子、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中国哲学方面的周易研究、老庄研究、经学研究、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家等;西方哲学方面的康德哲学、黑格尔《逻辑学》、现象学概论、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哲学、《资本论》研究等;实践哲学方面的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应用伦理学等;逻辑与科学哲学方面的现代逻辑、逻辑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等以及宗教学方面的各类课程。(二)、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历史演变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人类宗教的起源、宗教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宗教学人才的需要,宗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重视专业基础,也注重宗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在专业培养方面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主要专业课程:宗教学概论、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史、佛教原著选读、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史、基督教原著选读、道教史、道教原著选读、7儒教的理论与历史、犹太教的理论与历史、宗教伦理学、宗教心理学等。另外,每学期开设专题讲座,由国内外知名学者主讲。就业去向: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呈现良好势头,学生毕业去向大致稳定在三个方向,三分之一多的同学继续深造,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进入传媒文化机构或政府机构;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进入商务机构或企业单位。以07届毕业生为例,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有50%本科毕业生进入复旦、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斯坦福、牛津、哥伦比亚、圣母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哲学、宗教学以及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读研深造;另外50%的学生则以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优异的综合素质进入到各类企业、事业以及政府机构工作,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六、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文博系办学特色是“学术为本,创新为体;倡导实践,注重应用”。作为应用性学科,文博系在坚持文博学术研究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着力培养文博经营、文博创意和文化传播人才;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与文博单位和经营机构的有效合作机制,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强调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与国际知名文博机构和相关高校的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先进理念。文博系教学团队包括: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四个方向。文博系专业教育课程一览表博物馆学概论展览形式设计展览内容策划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经营管理博物馆藏品管理世界博物馆概论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思想史田野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先秦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科技考古导论中国古建筑考古文物学导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史中国钱币学中国漆器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中国玉器民俗学概论古籍与版本中国文字源流文化遗产导论艺术品市场导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文物考古元典导读文物保护基础文物保护技术文物分析技术纸质文物修复古陶瓷修复文物绘图文物摄影中国科技史概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就业去向:文博系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文博考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人才、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重点培养文化遗产研究和管理、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博物馆数字化开发、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文物艺术品经营和文博文化产业开发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适合在政府文化管理机构、各类博物馆、考古机构、展览设计公司、8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文化创意公司、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前身外文系是复旦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3年9月,外文系与大学英语教学部合并后成立外文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语言文学系、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现代英语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中心、北欧文学研究所、韩中文化比较研究室等十余个教学和研究机构。(一)、俄语语言文学系
本科生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为主,因此课程设置力求多面、平衡,同时也不乏特色课程。目前基础课程设有初、中、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泛读及俄语写作;专业课程设有俄国文学史及选读、散文诗歌、俄语词汇学、俄语语法学及实践修辞学;选修课程包括外贸俄语、报刊选读、翻译理论与技巧、俄罗斯概况和国情、俄语实践会话等。俄语作为联合国会议的主要语言之一,随着中俄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俄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机会越来越多。自2000年以来,我系培养的学生除了在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外,大部分都在跨国公司和外交部、中国海关、中国各大银行、上海和国家等政府部门任职。俄语系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肯定。(二)、德语语言文学系
德语专业重视文化传承,力求满足社会需求,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管理工作的德语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具备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德、汉语表达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该专业主要就业去向为: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等国家机关、各大专院校、新闻、出版、广播、进出口公司、德国驻华机构及企业,就业率为100%。9(三)、日语语言文学系
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我国国情和日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有出色的日汉语表达能力、敏锐的研究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就业去向为:外事部门、外资企业、新闻机构、日本驻华使领馆、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关,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持续多年。(四)、朝鲜语言文学系
朝鲜语言文学系于1995年建立。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具备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韩国语人才的条件。朝鲜语系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朝鲜语学科中名列前茅,每年聘请一名韩国资深专家任教,所有教师都曾赴韩国、朝鲜、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或讲学,已出版几十部专著、词典及教材,曾多次获得国家或省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各类教学奖项,还曾荣获韩国政府颁发的文化褒章、韩国学术院颁发的优秀学术图书奖等国外奖项。该系与韩国的国立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庆熙大学、梨花女子大学、中央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亚洲大学、加土里大学、全南大学、圆光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学生交流关系,在校期间,本科生和研究生均有机会去韩国交流学习。该系与朝鲜、韩国政府、使领馆、财团及高校保持密切交往,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书籍引进及奖学金援助等合作项目,系资料室目前拥有各类韩文原版图书3000余册,各类音像制品200余件。该系还专项设立了“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奖学金”、“韩国复旦留学同学会奖学金”,定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朝鲜语专业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须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韩语高级专门人才。朝鲜语言文学系毕业生历年就业率为100%,近年来的就业去向主要分为三类:30%的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20%的毕业生在外交部、海关、公安、出入境边防检疫、对外友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重要机关及事业单位就职;50%的毕业生在三星、现代、花旗集团、上海汽车集团等大型跨国公司及韩资企业就职。10(五)、法语语言文学系
法语语言文学系建于1970年,是国内最早获得法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之一,现为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现任职教师都曾长期留学法国,近年有多人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勋章。长期以来,该系与法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国的政府和学术机构交往密切,每年有1-2名外籍专家常驻,在师生交流、短期留学、资料引进等方面亦得到外方定期资助,系里专设的阅览室拥有法文原版书六千余册,音像制品三百余件。在历年举办的国际“法语写作”和“法语听力”比赛中,法文系学生曾多次获得金奖;在全国法语专业水平统一测试中,该系学生每年名列前茅。2002年两名优秀的法文系学生作为中国“申博”形象大使,站上世界舞台,为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做出了贡献。(六)、翻译系
在翻译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翻译系提出并实践了育才新思维,即:优秀的翻译人才应当是双语功底扎实、国学基础略备、杂学知识广博、思辨能力灵锐,翻译技能出众的翻译通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机会出国(境)交流,例如去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地留学。毕业生去向:政府涉外部门、新闻宣传文化传播单位、出版单位、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外贸及商务机构、翻译公司、驻外机构、外资企业等。(七)、英语语言文学系
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文学、文化和科学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英语系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有上乘的口笔译能力,知识面广,思辨力强,在全国各种英语技能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如在“外研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英语系辩论队两次受邀,两次获得冠军。历届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的全国统测中成绩优异。该专业主要就业去向为:国家重要政府部门,国内外重要的教育、商务、企业、新闻传媒机构,以及各国驻华机构等。每年有10%的学生直升本校或国内其他高校研究生,20%的学生前往国外名校继续深造。11八、新闻学院
(一)、传播学系
设在传播学系的传播学专业自2002年9月开始招生,是学院最年轻的本科专业,也是国内获准设立的首批传播学专业之一。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现代传播媒体与社会组织机构的业务操作及组织管理、网络媒体新闻采编与运行管理、媒介市场与商务信息分析与管理、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传播学专业学生具备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有关的实践能力,还具备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信息分析和媒介管理能力。(二)、广告学系
设在广告学系的广告学专业主要培养营销传播策划与管理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熟悉国内外广告事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会并掌握营销传播全程策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懂得电脑操作与广告设计制作,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营销传播的高级策划者、应用者和管理者。该专业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法国欧莱雅(中国公司)、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国际宏盟集团下属TBWA广告公司、IPG国际集团下属DraftFCB广告公司等。(三)、广播电视学系
设在广播电视学系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旨在培养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较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能力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新闻宣传政策,熟悉中外广播电视的历史和现状,具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录音、口播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影像语言,对影视产业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广电艺术修养,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并能娴熟地驾驭一门外语。广播电视实验室有完备的摄影、录像、图像编辑、录音、配音、演播等设备、器械和场所,近年来还牵头建成了藏有数百部纪录片的音像资料库。教学内容注重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艺术以及广播电视文化的融合。学生的影像作品屡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2(四)、新闻学系
设在新闻学系的新闻学专业是新闻学院的立院之本,其培养目标是为新闻媒体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文化传播以及新闻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新闻宣传的政策法令,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并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各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文字表达水平,会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设备。该专业与国内许多新闻单位和新闻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并同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新闻媒体、大学或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建立了直接联系。九、法学院
法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各部门法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专业基础课。另设有以民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为主干方向的物权法、金融法、海商法、公司法、劳动法、税法、仲裁法、信托法、银行法、证券法、担保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经济合同法、法律诊所等专业选修课。就业去向: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认可,2011届和2012届本科生就业率分别高达96.19%和98.1%。相当比例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与追求国际化发展道路。2012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达48%,比2011届上升6%,其中,出国留学比例继续攀升,2012年达21.57%,比2011届上升3.5%。就业去向中,律师业、金融业和咨询业居前三位。2012年,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西部计划的就业比例为8.9%,比2011年略有下降。十、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学院立足于培养未来的国家和社会领导人、学术精英和高级公共管理人才。目前,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70人左右,其中留学生约40人。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及战13略思维,强调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悟性,以期通过四年的修读使学生们实现人生质的飞跃。学院具有深厚的学术和文化底蕴、完备的课程体系、严格的管理体制、灵活的培养机制和丰富的学生活动,为造就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务人”提供最优的条件。(一)、公共行政系
公共行政系下设行政管理专业。现有教师18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87%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公共行政学、西方行政学说史、管理学概论、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公共行政研究方法、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法、企业行政、政府经济学等。(二)、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系下设国际政治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77%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外事管理基本理论,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外事、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国际关系概论、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国际组织、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美国政治与外交等。(三)、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下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现有教师27人,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73%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熟悉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政治学原理、中西方政治思想、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外比较政治制度、公共政策与项目评估、发展政治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政治文化分析、组织行为学、港澳政治与行政等。14十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学院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实践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建院以来,学院始终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建设国际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教学上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科研带教学,以实践促教学”的鲜明特色。学院强调学生的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现在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等3个本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学生100人左右。(一)、心理学系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最早开始于1923年,2002年恢复心理学本科专业招生。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突出、应用实践能力出众的心理学人才。该专业一方面强调现代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在当今心理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思路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并建有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多个实习点。专业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心理学本科专业招收理科学生,本科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二)、社会学系
社会学专业始建于1925年。2012年社会学一级学科被确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重点学科)。该专业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较强的实际社会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接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训练;毕业生在社会分析、调查研究、社会管理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社会学、中国社会等。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社会学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5(三)、社会工作学系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理念及技术、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始于1929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0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并建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该专业的教学形式包括教师讲授、专题讨论、模拟演练、影像研究、实务操作和专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包括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精神健康、家庭治疗、非营利组织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就业去向:学院鼓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以视野开阔、社会责任感强、兼具领导能力而受到社会青睐。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擅长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社会研究、临床咨询和机构运作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管理才能。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去向主要有:(1)出国出境或在境内高校就读研究生,可涉及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哲学、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极强的专业适应性和竞争力。(2)国内外大型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就业。(3)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的相关工作。(3)移动通讯、电信、烟草公司、电视台、知名纸媒等大型国有企业。(4)政府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管理、行政等工作。(5)依托优秀实力进行自我创业,包括市场运行、社会服务、心理测量与评估、咨询等。十二、经济学院
目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有教师130人,行政管理人员43名。下设8个实体单位:经济学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保险系、公共经济学系共5个系;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1个研究机构——金融研究院。另有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含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17个,博士点11个。拥有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为国家重点16学科,金融学及产业经济学2个应用经济学科的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复旦经济学科的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长河中闪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济学院的生源非常好。据校招办统计,近年来经济学院各专业在上海市和全国高考录取平均分数线中,文、理科一直名列本校前列。经济学院的本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原则如下:一、培养目标:1.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基地建设为龙头,通过经济学科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辐射作用,构成经济学科各专业的坚实基础;2.以教学为中心,加快构筑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新模式;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经济学专门人才。二、教学原则:1.拓宽专业口径,按经济学科大类设置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模块;2.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3.注重社会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4.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本科教学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在经济学专业下设立数理经济方向。该方向旨在培养一批国际化研究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数理基础、掌握现代基础经济金融理论、具有国际对话能力,能够适应于前沿学术研究及政府、金融部门的高层次经济管理工作。设置数理经济方向的指导思想是: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课程体系、训练科学方法;培养优秀人才、储备研究队伍、打造复旦品牌。就业去向:社会对经济学院学生的评价极高,各行业反映经济学院毕业的学生到社会工作岗位后工作兢兢业业,成绩突出。目前,在商界、学界及政界各领域都有相当多的一批杰出校友在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复旦经济学人的贡献。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钱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华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原香港高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子望、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桥等。优良的教学环境与一流的生源保证了经济学院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据抽样调查,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普遍良好:每年40%左右的学生会去薪水水平普遍较高的外资企业和咨询公司,另外一半以上会继续深造以及去比较安稳、但是收益也相对不错的银行以及加入公务员队伍等。近年来,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前四大选择方向为:市场专业服务机构占20%(主要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银行占20%,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外资银行(如英国渣打银行、汇丰17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上海银行)和民营性质的全国性银行(如民生银行);一般企业及政府机构占20%;此外,还有4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就各专业而言,经济学系的本科毕业生读研率与出国率均相对较高,国际金融系本科毕业生选择市场专业服务机构和银行所占比例居各专业之首,世界经济系本科毕业生选择各大企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较高,经济学系与公共经济系的本科毕业生中也有一定比例进入国家机构和地方机关(如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就业,保险系的本科毕业生则以相当大比例进入保险和证券行业就业。十三、管理学院
(一)、企业管理系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全球经营视野、管理知识和沟通技能的中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法律等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注重国际经营和国际商务的专业训练。该专业通过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管理咨询等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该专业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到海外学习或交流。(二)、会计学系
会计学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批准的、全国20余所高校之一的中国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在教学中强调外语训练和能力培养,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了原版英文教材,培养学生按国际会计惯例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同时结合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特点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参加社会调查和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中外会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上市公司、银行等单位的实际工作,并为进一步攻读国内外会计研究生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该专业主要培养善于分析问题和提出基于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组织和管理问题的信息系18统解决方案的人才,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丰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宽广实用的信息系统应用和管理知识等。学生毕业后可在一流管理咨询公司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工作,涉及咨询、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管理等领域,或继续深造。(四)、市场营销系
该系的宗旨是用最有活力的思想、最富创新的精神向最具梦想的学子提供最为理想的成才环境。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现代营销理论及其应用能力,具备全球视野、务实精神、竞争能力和沟通技能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金融贸易机构、非盈利部门和政府等从事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和运作、市场研究、营销管理、广告策划及其推广实施等专业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专业精神做专业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宗旨。(五)、管理科学系
管理科学系建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管理科学系之一。管理科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应用先进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量模型和信息技术来分析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管理决策人才,以及企业物流、运营系统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广阔的基础知识、深入实用的专业技能。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和事业机关从事管理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六)、统计学系
统计学系(原统计运筹学系)成立于1984年9月。建系20余年来,承担国家研究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近20部,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统计学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了解金融与保险学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在金融业、保险业、咨询、市场调查行业就业,也可在政府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工作,或者在企业质量管理、产品开发设计和生物医药研究等所有需要采集和分析数据的部门发挥作用。19(七)、财务金融系
财务金融系原名财务学系,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经济管理系的财务学专业,是我国最早将财务金融专业独立设系的院系之一。该专业旨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和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务、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十四、数学科学学院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该专业以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为主要方向。基础数学是数学科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其他应用性数学分支的基础,而且也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提供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和方法;应用数学则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通过研究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中提出的大量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借助数学与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课题的能力,从而具备了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发展潜力。该专业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输送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毕业生可以在工农业、交通运输、天文气象、航空航天、地质矿产、财政金融、保险核算、军事等部门从事与应用数学的教学与科研;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设计等研究所承担理论和实际课题;在计算中心、计算站承担数学模型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的工作。(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该专业是研究信息产业(计算机、自动化、通讯等)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并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学科,包括4个研究方向:计算数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运筹科学。计算数学方向主要研究与各类科学计算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各种算法作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设计数值模拟方法,研制专用或通用的应用软件和数值软件;控制科学方向以数学20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社会、经济、金融、军事等各种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控制问题;信息科学方向研究用计算机对信号、语言、文字、图形、图象进行信息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响应的软硬件系统;运筹学方向结合数学、计算机科学为各类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运行和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该专业为计算、控制、信息、运筹及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毕业生适应于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集团、计算中心、经济信息等部门从事科学计算和软件研制、系统分析、计算机辅助管理和控制等。按照“狠抓基础训练、拓宽培养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严密思维方法、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思路,学院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设置上,淡化两个专业的区别。学院主要在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着重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来实现。近年来,学院打通了两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院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学其他院系的课程,鼓励一部分学生在高年级时向金融、经济、管理、计算机、生命科学等领域分流。就业去向: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银行、保险、咨询、会计师事务所、通讯、软件开发等领域,个别喜欢中学教育的同学进入了上海一些知名的高级中学。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毕业生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统计学等专业相关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欢迎。十五、物理学系
物理学系在课程设置中把科研训练列入教学计划,在三年级开设“科研实践”课,学生可在课程开列的科研选题中,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的文献,参加导师课题组的活动,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的科研活动。近年来,每年都有35名左右的学生选修“科研实践”课,每届学生的平均参与比例为33.3%,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不少学生的论文发表在SCI杂志上。作为学生科研训练的继续,物理学系鼓励学生申请学校“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以及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础学科优秀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科研训练项目”等资助计划,进行多层次的科研训练。最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环节,使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就业去向:物理学系毕业生的优良素质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就业的去向在不断地拓宽,其毕业生不仅在教育、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中受到欢迎,而且也进21入一些著名的三资和独资企业。近年来有65%以上的毕业生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及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单位录取为研究生。在各大公司的招聘中,物理学系的毕业生以能力强、素质高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在上海通用、通用电气、三星电子、浦发银行、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壳牌石油公司、陶氏化学等著名企事业单位都活跃着物理学系毕业生的身影。如:2012年的应届毕业生有86人,其中攻读研究生33人,出国深造26人,就业25人,上述读研人数占69%。最后,借用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教授的一句话来概括上述情况,“物理学系的毕业生没有转专业之说”。十六、核科学与技术系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核科技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核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输送有发展潜力的生力军。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A、数学物理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学、核物理、理论物理、核技术概论(全英语授课)、辐射防护、核辐射探测与测量方法、核反应堆物理、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核相关基础实验、核技术综合实验、CAD与工程图学基础、数字逻辑基础、模拟电子学基础、核电子学、加速器原理、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全英语授课)、核电厂系统与运行、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安全管22理、核电厂安全、核分析技术、实验谱学(全英语授课)、科技英语写作(全英语授课)等。就业去向:至2012年10月15日,全部22名学生都已落实去向,其中:推免读研15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人,高能所1人,上海应物所6人,清华大学物理系2人,本系4人),都在本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占该班学生总数的68.2%;去香港中文大学1人;出国留学6人(在读交流出国3人,毕业出国留学3人)。自1958年以来,本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技术领军人才,其中有:侯旅适覃卓凡杨天禄黄国俊江绵恒赵志祥陈凯先包信宝沈永平昌旭东徐洪杰陆晓峰徐鹏飞孔德萍辛翔富尹
明
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曾任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总经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原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现任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少将二炮某基地总工程师、少将
中国科学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总经理、前任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山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曾任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地质部地质研究所所长
十七、化学系
化学系分设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谱学导论。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需修读现代化学专题、生物化学、综合化学实验等课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需修读应用化学专题、应用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同时加强研究型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专题、讨论班、科学训练实验)向学生介绍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化学中的高新技术和化学在生命、环境、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23就业去向:近年来,化学系本科生每年约有50%~60%的毕业生在国内外重点高校读研深造,其中近30%的学生获得国外著名大学(如Princeton、Cornel、UIUC、UCR等)的全奖,攻读博士学位。直接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的竞争能力,学生进入通用电器、菲利浦、杜邦、巴斯夫、百事、联合利华、宝洁、普华永道、上海宝钢、上海烟草、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优秀企业,用人单位对化学系的学生普遍感到满意。十四、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招生规模适中,每年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全国招收40名左右本科生,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招收硕士生30余名、博士生20余名。该系重视教学质量,积极拓宽培养模式,倡导科学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验技能训练并重。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为本科生提供优越的实验条件,本科阶段即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参与科研活动,并设立了高级职称的教师亲自指导“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项目”。该系同时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该系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好、知识面广、独立工作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就业去向:历年来,本系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名列前茅,毕业生质量获得了声誉卓著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独资、合资和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等的极大好评,并在教学、科研、管理、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领导和骨干作用。十八、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源于1958年在数学系设立的力学专业。随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于1984年在力学专业基础上建立应用力学系,1998年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已具五十余年历史的复旦力学诞生有一批批德才兼备、思想活跃、热情和蔼的教师。他们中有的是国内生物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航空航天高端技术等领域的先驱;有的为我国第一架大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系里的教师长期坚持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大方向,承担有国家“973”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攀登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研究;曾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具有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本科培养设有2个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理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研究生培养设有6个硕士点:流体力学、工程力学、24固体力学、生物医学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飞行器设计;2个博士点: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博士后方面设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二级学科推进理论与工程、制造工程及人机与环境工程条件成熟时也可直接招生。数学基础方面,两个专业按: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理方程+概论统计等数学或数学相近专业教学路径,以强化数理基础。专业基础方面,力学专业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等教学路径。飞行器专业则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工程固体力学+结构振动基础等教学路径。专业深化方面,力学专业可选择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力学等方向进行理论及应用的深入学习。飞行器专业注重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分析与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主动控制技术等专门化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两个专业均包括:程序设计(含数据结构)、CAD与工程图形学、数值方法、计算力学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以“力学与航空航天实验中心”为平台基础,学生拥有实验室包括: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设计制造实验室,飞行器设计与制作实验室,设计创新实验室,振动与强度实验室、民用及军用飞机半物理飞行仿真室等。两专业学生可基于专业知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研制模型飞机,进入金工实验室实践机械加工等。实践环节方面,我们积极安排学生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等国家级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习。还可通过我系与欧美高校多项系际交换生项目,交流合作进行毕业论文等。就业去向:两专业毕业的学生因“厚基础”,而“宽口径”。既适合本专业领域的继续深造或就业,也适合攻读机械、能源、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硕士、博士学位。我们每年都有近60%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国际、国内一流高校深造,就业则遍布于航空及航空工程、建筑与土木结构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能源工程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其中还拥有较高的投资银行等金融从业比例,逐渐成为我国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事业中的中坚力量。25十九、材料科学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未来的学术和行业精英。教学特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物理与化学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材料与器件相结合,面向学科前沿、面向产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莙政学者”、“望道学者”、“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挑战杯”等学生科研活动;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本科生获得去海外著名大学交流交往的机会,培养“国际化视野”。就业去向:材料科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一方面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使在国内就读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学生稳定在近50%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架起学生、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对学生的发展取向进行细分,个性化地指导和组织每一类学生的职业规划,力求使每位毕业生都找到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积极发掘系内资源,充分利用系内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信息和交流的机会。本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我校前列,研究生就业率一直100%。材料专业是上海市政府鼓励发展的紧缺专业,在留沪、就业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毕业生就业主要是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金融、管理部门。二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应用信息论、电路与系统理论和电子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获取、传输和处理电子信息;研究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学(BME)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26主要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该专业专门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技术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系)
本专业培养要求:具有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能掌握微电子学领域所必需的半导体物理、器件与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掌握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熟悉新型集成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熟悉电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系)
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内的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科学与工程系)
该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光子学和光通信及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力,或从事相关研究、教学、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本专业是在以著名电光源专家蔡祖泉教授领导的为我国新光源的诞生和照明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电光源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本专业的特色主要在电光源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以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27二十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理论方面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有较为深入的掌握,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继续研究生学习,或就业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国内大中型企业、国外独资与合资企业等单位。(二)、信息安全专业
该专业培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安全领域方面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试验技能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对现代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有较为深入的掌握,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家机关与各级信息中心、大中型企业及研究机构、军事与安全等部门工作,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开发等工作,或到大学或研究部门继续深造。(三)、信息安全(保密)专业
该专业依托中央保密委和国家保密局为培养保密专门人才布点在复旦大学的国家保密学院,培养掌握现代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复合型保密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全面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对法律、经济管理、国际政治、新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深的理解。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毕业生可优先推荐到党政机关单位任公务员,也可以到军工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保密法规理论研究、保密技术开发、保密组织管理、保密教育培训等工作。或到大学或研究部门继续深造。28就业去向: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毕业后45%就业,30%国内读研,23%出国深造。就业学生中42%就业于IT行业,34%就业于金融等非IT行业,24%就业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薪酬也逐年提高,2010年本科生毕业薪酬最高年薪为176000元,到2012年最高年薪上涨到193600元。二十二、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由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五个系级单位组成,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生物统计研究所等七个研究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思维,建立了“三个类型、一个平台、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三个类型是指:包括公共教育类、理科教育类和专业教育类在内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一个平台是指在修读专业课程之前,首先需修读的理科平台课程,体现了复旦大理科通才教育的理念;多向选择是指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个性化培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生命科学中的专业课程,以及在学院、企业或其他院所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和实训实习。为了贯彻“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院继续按“3+1”分段式教学管理,即前三年以修读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以及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为主,通过“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科研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后一年主要以实训为基本培养方式。近年本科生毕业去向年份20112010200920082007毕业人数145165156213180出国深造4763598590国内攻读研究生5558544154工作3237327731其他1171110529注:其他包括准备第二年出国、考研等二十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学科方向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市生态与规划以及环境管理等四个方向:环境科学方向主要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城市灰霾、新型先进环境监测仪器开发以及环境信息技术与先进对地观测系统的应用。环境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污染控制理论、流域污染控制、污染防治技术或设备开发研究、水、气污染控制工程、饮用水深度处理与工程、清洁生产技术、新能源与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设计与项目实施以及规划环境评价;城市生态与规划方向主要研究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产业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在城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利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城市新型绿化材料;环境管理方向主要研究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公共政策以及低碳经济专题研究。每年招生约60名本科生。从三年级起实施分方向培养,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环境管理三个方向。主要专业课程:环境学、环境科学前沿、生态学、生态学实验、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信息系统、有机化学、环境物理学导论、环境质量评价、大气污染与控制、水污染与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环境统计学、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贸易、野外实习等。就业去向: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面宽。毕业生去向包括(1)读研和出国近50%(推荐免试研究生为20%),出国留学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0%;(2)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约占15%,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高校和研究所(院);(3)外资、国资企业(公司)约为30%;(4)其他就业约占5%。30二十四、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中从事大型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产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设计开发实际软件系统的能力和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使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的能力。主要课程:程序设计,Web应用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概率统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数字部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高级Web技术,可计算性和复杂性理论,形式语言与计算理论等。就业去向:学院学生拥有一流的深造、就业前景和丰富的实习机会。学院与摩根士丹利、微软、IBM、HP、Intel、SAP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了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在大四学年为学生提供半年到一年的企业实习机会,还设立了专门的职业发展办公室,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和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和就业竞争力。学院毕业生中有30%以上的学生进入CMU、UIUC、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其余进入IT、咨询、金融等行业从事软硬件研发、咨询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最高月薪2万港元,月薪在1万以上的也有多人,平均月薪五千,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薪酬在全校名列前茅。二十五、上海医学院
上海医学院设有本科专业10个: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六年制,全英语授课)、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药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护理学;高职专业1个:护理。就业去向:上海医学院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东侧(药学院已于2009年初整体搬迁张江校区),包括东安路两侧的东园、西园、护理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及部分零星分散用地,枫林校区总用地面积19.2万平方米(不含附属医院)。学校另有11家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31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二十六、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创办历史悠久,设立于上海医学院建校初,八十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临床医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有较强临床诊断和处理病例的能力;掌握对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信息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从事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一)、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博士)
该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紧密依托和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科优势、雄厚的基础医学师资和优良的教学设备以及十一家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优势,以培养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质,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该专业实行八年一贯制连续培养和分流相结合的机制;以加强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教育为先导,强化基础教学,严格临床培养,重视科研训练,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掌握宽广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病例的能力;掌握对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信息管理能力;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和教学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基础。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者,发给毕业证书;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二)、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有近90年的历史,为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紧密依托和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科优势、雄厚的基础医学师资和优良的教学设备以及十32一家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优势,以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一定的医疗预防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能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竞争和具有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与发展潜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者,发给毕业证书;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去向: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省(市)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医学院、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三)、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临床医学专业(MBBS)
该项目于2007年启动,旨在加快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的进程,推动医学教育的全球化。上海医学院在计划实施MBBS项目之初,就定下了“加强基础,注重技能,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并全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在MBBS医学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并注意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全英文授课竞赛和优秀教师教学示范活动;在教材建设方面鼓励使用原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引入PBL教学理念。上海医学院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建设,将努力把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临床医学专业(MBBS)办成复旦大学的品牌专业,培养出医学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规范、职业素质良好的国际通用型医学人才,为医学教育全面走向国际化而努力。二十七、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法医学2个本科专业,学制五年。(一)、基础医学专业作为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建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医学专业以基础医学院10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以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基础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要求学生比较全33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了解和熟悉当代医学发展的前沿,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该专业学生就读期间享受专业奖学金及奖学金倾斜政策。应届毕业本科生80%左右的学生,通过博士生选拔,可直接攻读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其他专业的直博生比例为10-20%)。2002年至今,该专业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比率超过60%,毕业生去向分析如图所示。(二)、法医学专业
法医学系成立于1984年,同年开始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是上海市高校中唯一培养法医学专业学生的学科。至今为我国公安、检查系统及法院等司法部门培养了一批从事法医学鉴定的骨干,对我国法医学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法医学系下属的法医学鉴定中心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权威司法鉴定机构。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司法部转岗人员培训基地,目前有博导2名、硕导14名,以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公安局物证中心等单位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法医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医学基本理论和法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司法鉴定程序、掌握法医鉴定技能的法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及法医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受到医学及法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法医学检案及鉴定的基本能力。目前在上海市公、检、法中的法医工作者,80%是该专业毕业生。毕业生去向: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大部分学生经公务员考试合格后,以国家公务员资格到各级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分从事法医学相关工作;部分学生在高等医学院校、政法学院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部分学生在保险、医疗相关行业工作。二十八、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现设有2个本科专业,即预防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卫生防疫保健、卫生监督、卫生行政工作和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测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卫生防疫、传染病与职业病控制、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主要基础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34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儿少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科目。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卫生防疫检疫、卫生监督等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工作;进入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医院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公管专业”)主要培养既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与手段,又具有公共事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公共卫生事业复合型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和医学科学基本规律,掌握比较全面的医学社会学知识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导论、经济学、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学、疾病机制、预防医学导论、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运筹学、医学保险、卫生政策研究等课程。毕业去向主要为医学院校以及国家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医疗保险部门、医学研究部门及医院等单位从事医药卫生科学管理与研究工作。学院与上海市多个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和卫生监督所等本科生实习基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奖助计划和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学院奖学金资源丰富,每学年在校本科生奖学金覆盖比例高达40%以上,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奖学金和校外冠名奖学金等,激励学生本科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院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和进入专业实验室,通过让学生选择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学生自己设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研究项目,建立课题征集、项目评审、执行与考核、项目档案管理等教学管理程序与方法,实现本科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就业去向:本科生近三年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去向比较集中。2009年至2011年,各年本科生就业排名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事业单位、考研升学、公司企业。三类行业就业人数比例波动不大,其中事业单位去向的人数占当年毕业人数的比例维持在40%左右,有稳步增长的趋势。本科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也较高,每年升学的人数占到总毕业人数的20%以上。二十九、上海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专业学制4年,培养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前期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品质量检验、质量35标准制订、医院制剂等方面工作的药学技术人才。从2009年起,药学专业增设临床药学方向,培养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教育和科研,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流通、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临床药学人才。该方向采用4+4本博或4+2本硕连续培养模式。即本科第2年经本人申请、考试合格,进入临床药学方向继续培养2年,授予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该方向的优秀学生免初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制4年;部分优秀学生免初试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学制2年。此外还与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招收培养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学制4年。(一)、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使用和管理等领域工作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和培养,将具有较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药物前期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的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医院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其相关的管理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设计学和药事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分为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品营销与管理等专业方向,由学生自由选择。毕业去向:优秀学生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其他学生进入药物研究机构、医药公司、药品检验部门、医院、医药院校、制药厂等单位.(二)、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教育和科研的高级临床药学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能够直接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决策,观察分析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流通、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以及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等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药理学、36诊断学、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科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学信息服务、临床药学实践等。就业去向:优秀学生免初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制分别为4年、2年。毕业后进入医疗机构、医药院校、制药公司、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医药管理部门、医药公司及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等单位。从业岗位:医院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教育、临床药物研究和临床药事管理等。三十、上海医学院——护理学院
学院坚持“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培养知识宽泛、专业扎实、发展潜力大的综合性高素质护理人才,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体系上,依托复旦大学的综合优势,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变革。获得本科学位的部分毕业生可免初试直接进入研究生学习,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护理学硕士学位。学院以“专科专病护理”、“高级护理实践”和“社区老年护理”为三大科研方向。2004年成立的“复旦大学JoannaBriggs循证护理中心”为我国内地第一个循证护理研究中心,引领国内的循证护理实践与发展。一系列高级护理实践研究也在国内享有相当的影响力,推动着我国护理实践体系的改革。2011年学院成为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国护理网首轮主席单位。2012年被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为上海护理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就业去向37三十一、武警班
复旦大学根据招收本科生条件和参军入伍条件,每年从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0名武警国防生,学制为4年制本科。迄今为止,已经招收14批优秀的国防生,在校国防生分布在新闻学、哲学、思想政治和汉语言文学等四个专业。2013年招收计划为:哲学专业40名(全部为男生)。复旦大学国防生接受学校和武警部队双重管理。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每人每年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国防生达到培养目标并取得相应学历和学位证书,政治、年龄和身体条件符合要求,由武警部队根据培养目标按协议定向派遣到武警部队入伍并担任干部。大学本科毕业的国防生,一般定为副连职(专业技术十三级),中尉警衔。武警部队简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简称武警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都是我国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武警部队主要担负固定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作战等任务,并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博闻强识凝书韵,赤胆忠心铸警魂——记复旦同学眼中的武警国防生“全面发展的军人”。复旦的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看到武警班同学的身影。印象中,武警班的同学做事果敢,全身投入,无畏付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与众不同的军38人气质,更能得到师生的认可与赞扬。“一专多能的文化风景线”。武警班有自己的乐队——“戎装军乐队”,参加很多闻名全校的活动,如摇滚节、各种节庆开幕仪式等等。武警班有诗朗诵团队——“吾景团”,定期举办朗诵会。“播撒军事文化的种子”。武警班每年举办“军事文化节”,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如举办系列大型讲座、邀请军地专家学者宣传国防事业,举办文艺表演等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在校园掀起“关心国防,心系祖国”的热潮。“是学生,也是军人”。复旦武警班素来以“纪律严明,整洁严肃”闻名。国防生不仅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投入学习,同时还更以合格军人的标准来对待日常生活。国防生生活的寝室窗明几净,总是引来很多同学都慕名参观学习。在复旦大学学生眼中,武警班的生活规律而不乏味,有序而不单调,武警国防生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展现青春色彩,实践心中的理想,是复旦园中亮丽的橄榄绿。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