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卓俊权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3期
内容摘要:本文在研究三地阅读教学交流的基础上,探讨阅读说话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粤港澳三地阅读教学上的融合、发展现状;摸索其在粤港澳三地的地区性建设,从阅读说话课展开的角度,尝试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共性内容,从博罗中学个性化的阅读说话课出发,探求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个性内容;提出阅读说话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发展策略,包括合作学习、创新课堂,给予舞台、学生展示,举办好书分享会。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高中语文 阅读说话课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都是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但在传统阅读教学中,阅读课和说话课往往是分离的,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并没能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我们在比较粤港澳三地的阅读说话课发展基础上,寻求粤港澳阅读说话课的双线发展,通过阅读与说话课的结合以阅读促说话、以说话促阅读,并尝试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共性与个性内容及其发展策略。
一.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程融合、发展现状 (一)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融合现状
在“新师范”视角下学生阅读说话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张国辉《说话课的地位及其训练方法》[1]、陈文楚《说话课简论》[2]、李玉萍《说话课教学的一种模式》[3]。此类文献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课程各阶段的目标和安排,教学主要以老师为核心,采用问答、单句训练与成段表达、情景交际等方法实现学生的说话课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汇报、看图说话或者讨论等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这有利于控制课堂节奏,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阅读课多采用课下阅读为主,课上报告为辅的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合理分配时间,可以接触尝试更多的练习与训练,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把控能力,能够做到在问题得到相对充分讨论的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实现教学上的过渡,但有时过于仓促的转换让学生难免有意犹未尽之感。第二类是冯殿元《“三式”法在中学语文“听说”教学中的运用》[4]、周美桂《试谈说话教学远近目标的落实》[5]。其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要作用,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衔接作用,且相比于前一类“说话课”内容方面更加单一,用一节课的时间只采用一种方法,如朗诵、辩论、演讲等完成学生“说话课”的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无论课内课外,不放过可以利用的机会,运用适当的启发和暗示,使学生乐于说话,哪怕三句五句,总要尽可能的说的有头有尾,该是积极有效的办法……造成有利于养成说话的好习惯的环境,也该是个积极有效的方法”。此类方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评委,给予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大的“话语权”,一节课只采用一种方式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
认识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督促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准备,提前预习。阅读多以课上集中组织为主,在阅读基础上进行相关活动。但局限性在于对于学生课下准备及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不论是采用演讲还是辩论的方法,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充分的预习,一旦学生在之前缺乏对类似问题的思考,那么效果就不甚理想,且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效率也低于第一类方法。 (二)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发展现状
大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探究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提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等多样化阅读任务。
香港语文课程指引中读写听说四大范畴被合为一大部分,有分有合地规范教学,在“读写听说”的学习要点中指出“读、写、听、说能力是本课程的学习重心,各种学习活动都应以提高读、写、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可见,在“读写听说”这一重要的“学习范畴”里,聆听、说话被提升到与阅读、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澳门的《澳门语文教学新思考》中明确基本学力中以识字与写字为基础,综合连用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并明确提出阅读的五个素养,重视语言能力的运用与从阅读中学习的能力[6]。由此可见,粤港澳三地都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地都重视口语交际、聆听说话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则容易出现重听说,轻读写,重阅读,轻说话的现象。
从素质教育的背景看,阅读说话课是指,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形式,经过老师点拨,学生阅读、发言完成教学,从而锻炼学生说话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说话课体现了听说读写的学习。“说”即讲话,一堂课由教师讲,由学生讲都应分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即为灌输式的教学,而现代的教学理念中,就提倡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开展阅读说话课就是一个很好例子。阅读说话课本质上就是一堂阅读课,只是这堂阅读课换了种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读、说文本,在达到熟悉文本,掌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达到更多的教学目的。于是不少一线教师有意识地将阅读课与说话课结合,旨在通过阅读说话课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突出语文核心素养。 二.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共性与个性内容 (一)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共性内容
在香港汉华中学的一堂说话课上,李惠森老师设置课前五分钟的课前朗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对于培育香港学生的汉文化归属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三的学生为了记忆知识点,基本都会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朗读,对比香港类似的设置,我们认为课前朗读可以从初一、高一就开始,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尽量不占用课后休息时间[7]。
而从阅读说话课的开展看,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就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学习,阅读说话课的“听”体现在学生在课堂听同学朗读,听同学发表见解,不同于听教师的讲课,当说话的主体换成了学生,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同时“听”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阅读说话课让学生有了更多“说”的机会,課上学生就自己的预习展开“说”,说课文内容、主题思想、读后感等,这种形式一方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预习了教师在课上要讲的内容。学生的大胆发言既增加了发言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另外,在课上还有同学互评的环节,学生的点评在教师的指点与同学的互评中不断进步,最后学会科学评价,这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阅读说话课上,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同时带着课前布置的问题进行朗读,能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深入学习课文。“写”体现在写读后感,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将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阅读心路历程的记录。总而言之,阅读说话课不再像传统的阅读课一样死板,突破了应试教育的限制,不再为了分数而固化地学习课文的内容、手法及中心思想,而是采用了以“说”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上变成了评委和观众,整堂课由学生自主发言、展示,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 (二)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个性内容
阅读说话课内容的设计还应该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拒绝千校一面,要重视经典阅读篇目对学生的熏陶作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发挥学生在阅读说话课的主动性。对于学习地域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粤文化、港文化、澳文化,在相关课程中开设“本地文化传承研习”专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著作,如东江流域文化、岭南文化,港澳文学等的代表著作。怎样的阅读题材是好题材,如何运用这些好题材也是我们一直在摸索的。例如从博罗中学高二(22)班学生所写的读后感来看,对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风筝》这一篇阅读,学生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有人探讨鲁迅折断小兄弟“幼稚”的风筝的行为,有人侧重童年时的经历与鲁迅产生的情感共鸣,有人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儿童所受的压迫。对于这样的一篇经典,学生既有相似的情感共鸣,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便是很好的阅读说话课的题材。而对于好题材的运用便是一个可以创新,可以交流的问题。
从阅读说话课组织形式看,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长期开设“阅读说话课”,运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自觉加入“同读一本书”文学沙龙。而对于如何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来培养学生阅读说话能力?具体如何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博罗中学从学生课堂活动展开和教师课堂引导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课前的演讲、课中的小组合作、课后的沙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建设融贯课堂前后浓厚的阅读交流氛围。
三.粤港澳大湾区阅读说话课的发展策略 (一)合作学习,创新课堂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己主动参加活动,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在学习形式上,可以采用丰富的方式,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组辩论等,通过这些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而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也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创新课堂,教师指定阅读篇目,学生通过选择阵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要求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文,给予学生选择空间;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得出自己观点后选择阵营,并在自己选择的阵营中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既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又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通过辩论的方式,推动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并在辩论中锻炼“说”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中,其中的表达交流模块就有辩论这个专题。一方面,在课上学生学习了如何辩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将阅读文本中可以辩论的论点列出,让学生去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促进了阅读的教学。以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二)给予舞台,学生展示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等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会阅读,掌握知识成为了重要的一课。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联想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阅读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在学习《项链》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分角色表演,主人公有玛蒂尔德、玛蒂尔德丈夫、罗瓦赛尔太太和福雷斯蒂埃太太,同时加以动作表演,让学生演出主人公的神态、细节。通过这种表演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了课文,以这种形式替代了课文中对话过多的情况,让台上台下的学生都能品味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再现课文情景,带动了课堂的气氛,也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有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主人公的形象,体会了阅读的乐趣。
(三)举办好书分享会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应付测验,只注重语文教材中阅读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举办好书分享会,就是应对这一现状的一种措施。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外的语文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渠道,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在高中语文阅读篇目中,诗歌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的扩展阅读中,就举例了现代诗歌四首,分别为《欢
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是鉴赏诗歌所必需的,如《雨巷》一诗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把握诗歌主旨。《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旋律柔美,节奏舒缓低沉,很容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凄清、惆怅之感,而对诗歌节奏的把握,情感的体会,形象的掌握也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时,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感悟体会,也需要老师的点拨。除了学习教材中的诗歌,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如推荐《戴望舒的诗》,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首诗歌,自己在课下鉴赏,在好书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感想、心得体会,并让其他学生提问,做出评价。以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激情,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总之,阅读说话课在粤港澳大湾区阅读教学上,以共有的课程内容为基础,建设具有个性的内容。粤港澳阅读说话课的双线发展,通过阅读与说话课的结合以阅读促说话、以说话促阅读得以实现。合作学习、创新课堂,给予舞台、学生展示,举办好书分享会等策略的展开,则从组织形式上促进了阅读说话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辉.说话课的地位及其训练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1):111- 118. [2]陈文楚,詹振权.说话课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4(02):48-51.
[3]李玉萍,李长吉.说话课教学的一种模式[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115-120.
[4]冯殿元.“三式”法在中学语文“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31):64-65. [5]周美桂.試谈说话教学远近目标的落实[J].成才,1999(02):3-5.
[6]王红岩.大陆语文新课标与港澳台相关课程文件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王爱娣.从一堂听说训练课看香港语文教学特色[J].师道,2011(3):31-33.
项目介绍:本文为惠州学院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项目[基于“新师范”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发展策略(项目编号:201910577021)]、惠州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五个一”工程:高中语文“阅读说话课”的博罗实践)、惠州学院—惠州市教育局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2020年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中学语文阅读说话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陈智聪,刘易周,参与本文撰写;指导老师:崔绍怀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