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刘备的人物形象
摘要: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作者极尽全力刻画的贤君明主的形象,在纷繁不断战争中,刘备爱民如子、广招天下贤人志士,终成功的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拥有自己的一方领土。但是在他的性格中也存在着虚伪狡诈一面。 关键词:刘备枭雄虚伪
东汉末年,朝廷势力渐趋昏暗,各方军士势力竞相争斗,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正所谓乱世造英雄,刘备凭借自己的能力与远见卓识,参与到汉末的战争中来,为天下百姓谋取安定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一、心系百姓,爱民如子
汉末天下动荡,野心家们与实力派们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混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刘备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待民,与那些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刘备败走樊城时,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随他一起撤退,一同渡江。有人劝他甩掉难民轻装逃走,他始终不肯,他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这样生死存亡之机,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孟子认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备深知“成大业必先施仁德”的道理,正是坐了仁德的大船,刘备才能舟行水上,顺风远航。刘备是一个“爱民惜物”的怀有救民于水火并心存大志的人,一个仁德的开明君主。当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时,“但到处,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这正是对他仁德爱民的最好报答呀! 二、胸怀豁达,招贤纳士
刘备爱民,更深知人才对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性。建安十九年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让黄权当了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自率领大军讨伐东吴,又让黄权做镇北将军,督统江北诸军布防魏国。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黄权无法退还蜀中,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得率兵降魏;蜀汉主管官员为此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照样优待黄权的妻子。这样的大仁大义,和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操守实在是
有天壤之别了。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雅量。
《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描写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与倚重。刘备三顾茅庐,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诸葛亮出山以后,《三国演义》又充分突出其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竭力强调刘备对他的高度信任与倚重。正是刘备这种信任和器重才使孔明感恩戴德,以致他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孔明强有力的辅佐下,在关羽、张飞、赵云及大小士兵的奋力拼搏下,其势力逐步壮大,经赤壁一战,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虚假伪善,收买人心
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是十分高明的,谚语道: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当年长坂坡之战,赵云单骑七进七出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来,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试想玄德臂长过膝,弃子于地,能伤之呼?刘备这样的举动看似是在爱将惜将,不忍因为自己的孩子而令大将受损,其实是用加以收买人心,体现自己爱惜人才的良苦用心。 四、伪装的汉室忠臣
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在刘备晚年,占据荆州,尽有西蜀,羽翼已成,兼之汉帝被废,等到曹丕废帝自立后,“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刘备“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诸葛亮说蜀地不可没有君主,于是“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刘备三番四次的推辞群臣所谏,诸葛亮率众大臣苦劝数次,不惜装病。最后刘备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古以来,臣子都要谨守忠义二字,汉帝被废,他还有后代存在人间,身为皇室后裔,刘备为何不迎立新君,反而自立为帝。
总而言之,刘备的忠节、仁义、情谊、贤明,是《三国演义》中作者极力强调的一面,但这个形象却终究无法脱离历史的范畴。在当时的乱世条件下,仅凭这些特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乱世之中需要的是天生的野心壮志、个人的名声形象、高超的驾驭手段、深沉的政治权谋。这些,恰恰就是《三国演义》刻意掩饰和美化的部分,也是造成刘备形象虚伪的真正原因。“枭雄”——才是对刘备最合适的定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