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读后感(精选3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相信你⼼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烦恼吧,以下是⼩编整理的唐诗选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唐诗选读后感1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这么⼀些⽂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是中国⽂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字,却凝聚着⼏代中国⼈民的精神⼒量。那简洁⽽⼜⽣动的语⾔,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化。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他并不是哑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作上遇到困难,他都像⽼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诗,都出⾃不同诗⼈之⼿,这些诗⼈已⽂明于世,⽽这些古诗却不得⽽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所遗弃,不被众⼈所知。它们也有⾃⼰的光彩,也有⾃⼰的灿烂。它们⼀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
每⼀⾸是都是那样的耐⼈寻味,每⼀⾸是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每⼀⾸是都是⼀个伊索寓⾔,告诉别⼈⼀个深刻的道理。品读古诗,能让罪犯⾛向光明之路;能让事业的流浪者重新成为有名的⼈⼠。古诗似乎有着让⼈起死回⽣的⼒量,只要细细的去品读,这便是⼀⽣中最⼤的财富,让我们⼀辈⼦受益。
《唐诗三百⾸》,寄托了中国⼈对⽂明的梦想。作为⼀个现代⼈,为了不辜负古⼈的希望,我们要为他⽽努⼒,为他⽽奋⽃。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创下伟⼤的事业。
唐诗选读后感2
常⾔道:“熟读诗书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诗。”唐代,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盛时期,涌现了许许多多有名的诗⼈,写出了⽆数脍炙⼈⼝的佳作篇章,为⼈传诵⾄今。《唐诗选》,正是唐诗传播的重要渠道之⼀。
《唐诗选》,它齐集了唐代李⽩、杜甫、⽩居易等负有世界声誉的伟⼤诗⼈的诗篇。其中囊括了唐代的开宗⽴派、影响久远的⼤家,不下⼆⼗⼈。其余特⾊显著、在⽂学史上有⼀定地位的诗⼈,也有百⼈之多。唐代诗坛多种艺术风格的争奇⽃艳,诗歌体制的完备成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伟观,可以和思想史上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前后媲美。是⼀本展现我国⽂学遗产中最灿烂、最珍贵的⽂化瑰宝的珍贵读物。
轻轻打开《唐诗选》,翻动那⼀页页洋溢着书⾹的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诗⼈⼤家之间转换,跟随着他们的脚步,领略唐朝的江⼭社稷,观赏唐朝的壮丽河⼭。留恋唐朝的⼭清⽔秀,感受唐朝⼈民的风俗世情,品味唐朝的美酒佳肴,倾听唐朝的钟磬袅袅,欣赏唐朝舞⼥舞⾐翩跹……慢慢品读完这本书,会发现,我不仅仅是在看⼀部诗集,更是在游⾛⼀段历史,是在阅读唐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在阅览⼀部集⼤家之成的思想录。
看张若虚,在那个⽉明风清的春夜,在花团锦簇的江⽔边,看到江潮连海,⽉共潮⽣,江潮浩瀚⽆垠,仿佛和⼤海连在⼀起,⽓势宏伟。这时⼀轮明⽉随潮涌⽣,景象壮观。⽉光闪耀千万⾥之遥,哪⼀处春江不在明⽉朗照之中!江⽔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的春之原野,⽉⾊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层洁⽩的雪。⽉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将⼤千世界浸染成梦幻⼀样的银辉⾊,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光存在。由此⼀时感发,⼤笔⼀挥,写下来《春江花⽉夜》这⾸名篇,被称为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描绘了⼀幅⽆与伦⽐的春江花⽉夜图,成就了张若虚,展现了⼀幅早起唐朝逐渐⾛向兴盛的美好画卷。
说起唐朝,不能不说到的⼀名诗⼈,就是诗仙李⽩了。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花间⼀壶酒,独酌⽆相亲”,到“举杯邀明⽉,对影成三⼈”,从“天⽣我材必有⽤,千⾦散尽还复来”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李⽩的诗,可以说伴随着我们⾛过了⼗⼏年的求学之路,他的⽓势磅礴、绚丽,照亮世俗⼈间,他的乐观开朗,不畏权势,深深折服这我的⼼,他的.潇洒随性,更是个性⼗⾜。这些,都在他的诗歌⾥⾯展露⽆疑。⽽李⽩的诗,也正好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民,学⼦们的⽣活,展现盛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民安居乐业,学术之风盛⾏,诗歌不仅仅是为了考取功名,也更是为了休闲娱乐,诗歌的发展,达到了⼀个⾼峰时期。
唐朝,还有另外⼀个诗⼈,在《唐诗选》中,和李⽩⼀样,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们必须了解,也从⼩就有所了解的诗⼈,他就是杜甫。杜甫,⽣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所以,他的诗歌⾥⾯,流露的感情,不像李⽩那么豪放,欢快,乐观,向上,⽽更多的,是⼀种忧国忧民的⾟酸,“国破⼭河在,城春草⽊深”,以及对国家发展的担忧之情。杜甫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正是因为杜甫,⽤他那惜字如⾦,“语不惊⼈死不休”的⽂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记录了在唐朝后期,整个社会的动乱历史,展现了⼈民的疾苦,“朱门酒⾁臭,路有冻死⾻”,感慨当时朝廷官员的迂腐“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抒发⾃⼰的志向:“安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俱欢颜”,表达⾃⼰对于乱世战争频发的⽆奈:“君不见青海头,古来⽩⾻⽆⼈收,新⿁烦冤旧⿁哭,天阴⾬湿声啾啾”,表达⾃⼰对于英雄早逝的遗憾:“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当然,其中也不乏⼀些精彩的描写美景丽⽇的篇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两个黄鹂鸣翠柳,⼀样⽩鹭上青天”。阅读期间,让⼈不得不感慨杜甫的⽤字功底,不得不感叹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不得不伤感战争带来的灾难。 ⽆论是张若虚,还是李⽩,⼜或是杜甫,他们都是慢慢唐朝的代表,是唐朝⿍盛诗歌的代表。在《唐诗选》中,作者精选了这些诗歌,带领我们品味唐朝的巅峰之作,带我们玩转其中,使我们流连忘返,久久不可忘怀。《唐诗选》,就像⼀条涓细的河流,轻柔地淌过我们的指尖,拂过我们的⼼间,带领我们到了⼀个绝妙的世界,领略不⼀样的风景,感受⽂化的世界。置⾝其中,仿佛能听到鸟语,闻到花⾹,品到佳肴,真是美妙绝伦。
唐诗选读后感3
暑假,我在家读了⼀本名叫《唐诗选读》的书,这是⼀本类似《诗集⼤全》的书,书⾥向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诗⼈和他们的佳作,以及每⾸诗所表达的含义。
书中写了很多类型的诗:有借物抒情的、有描写美好景⾊的、有书写战争的,还有表达离别情怀的……当我读到咏物诗时,觉得诗⼈借写物抒发了⾃⼰想要表达的情感;当我读到风景诗时,我会向往
诗⼈笔下所描写的美丽景⾊;当我读到战争诗时,我会对英雄流下激动的泪⽔;当我读到离别诗时,也会有像诗⼈⼀般与亲⼈、朋友分离时难舍难分的情绪……
⼀本书读下来,我觉得最能与暑假⽣活应景的诗是虞世南写的《蝉·垂緌饮清露》,全诗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声⾃远,⾮是藉秋风。”这是⼀⾸咏物诗,诗中介绍了夏天树上的知了的长相与发出的声⾳。⾸句“垂緌饮清露”表⾯上是写蝉的形状与⾷性,实际上是运⽤⽐兴⼿法,暗⽰诗⼈的显要⾝份和清廉的品质。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居⾼声⾃远,⾮是藉秋风”,这是全篇⽐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前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栖⾝⾼处,声⾳⾃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当我读到陈⼦昂写的《送魏⼤从军》这⾸诗时,为诗⼈豪放激扬的感情,慷慨悲壮的语⽓所折服,更为诗中的离别之情流下了难过的泪⽔。全诗是这样写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追六郡雄。雁⼭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介绍了诗⼈与友⼈离别之情,表达了诗⼈对友⼈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本书读下来,⾥⾯的好诗太多了,在这我就不⼀⼀例举了,相信⼤家也⼀定知道这本书有多伟⼤,有多少知识了吧。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重新认识了唐朝的诗⼈,也为他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到⾃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