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201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师范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提升人生价值的多方面素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可兼职通用技术教学),具有初步中学教学研究能力和良好师德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如下素质的培养:
1.具备准确、流利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能学以致用。 3.乐于探究并善于用新方法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4.尊重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沟通和合作来实现愿景。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视家庭价值和社区和谐。 6.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修读要求与授予学位
学制: 4年。提前修满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修业年限8年。 总学分:175学分。 学位名称:理学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必修课学分占70%,选修课30%。通识课程占28%,专业课程占50%,职业课程占22%。(注:每学期教学周数为18周,其中16周用于上课,2周用于实践教学。理论课程1学分为16学时,原则上实践课程折半计算;以周为单位安排的实践教学包括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1周1学分。)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 入门课程:力学、电磁学
核心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
主要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课程修读要求:公共必修课共修读39学分。公共选修课共修读1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修读4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读42个学分。职业教育课程修读39学分,其中教育实习1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毕业论文实行答辨制度。
三、 课程结构比例表
表1: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表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必修课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及毕业论文(设计) 学时数 688 1056 22周 160 672 2576 占总学时的比例 学分数 27% 41.0% 6.0% 26.0 100.0% 39 62 22 10 42 175 占总学分的比例 22.3% 35.0% 13.0% 6.0% 24.0% 100.0% 公共选修课(下限)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下限) 总计
表2: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模块比例表
课程模块 通识课程 专业课程 职业课程 总计 学时数 848 1456 272 2576
占总学时的比例 33.0% 56.0% 11.0% 100.0% 学分数 49 87 39 175 占总学分的比例 28.0% 50.0% 22.0 % 100.0%
课程 模块 课程 课 程 名 称 类别 数 时 学分 总学讲授 实践 学期1 学期2 学期3 学期4 学期5 学期6 学期7 学期8 物理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方案表
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通 识 课 程 公共选修 修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Ⅰ 计算机基础Ⅱ 体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公共必修小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5周 6 3 3 2 96 48 48 32 80 32 32 24 16 16 16 8 2 2 2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共 形势与政策 必 大学生健康教育 分散 1 16 16 256 16 32 16 504 184 9 11 128 4 1 2 1 4 2 2 1-8学期 4 2 4 2 1 1 16 256 1 2 4 1 16 32 128 16 分散 8 11 39 688 下限10学分 高等数学(1) 高等数学(2) 10 160 160 5 4 4 3 3.5 3 1 1 80 64 64 48 80 64 64 48 26 32 16 5 4 全校组织课源,学生选择 4 3 4 2 3 2 1 3 3 3 3 专 业 课 程 学 科 专 基 业 础 必 修 力学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普通物理实验(1) 普通物理实验(2) 56 56 48 32 32 16 48 48 48 48 48 6 48 48 48 48 普通物理实验(3) 0.5 专 业 数学物理方法 理论力学 原子物理学 电动力学 3 3 3 3
教 育
量子力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 近代物理实验 专业必修小计 电工学 高等数学(3) 模拟电子线路 与实验# 数字电子线路 与实验# 微机原理 中学物理实验 3.5 3 1.5 56 48 48 56 48 48 9 3 13 5 3 7 4 10 3 2 5 1 1 0 45 784 2.5 3 44 48 662 122 32 48 12 3.5 56 44 12 4 3.5 3 0.5 56 48 16 32 32 32 48 16 32 32 16 48 32 16 16 40 32 48 32 32 44 39 4 24 24 48 16 32 32 16 36 12 9 16 4 2 2 2 2 1 2 1 1 3 3 3 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2 与技能训练 通用技术(1) 通用技术(2) 专 程序设计语言 原子核物理学 量子力学(2) 电动力学(2) 中学物理第二课堂 2 2 3 1 2 2 1 3 2 28 8 8 12 2 3 1
业
选
修
电视技术
多媒体课件制作
3 32 16 8 31 23 48 32 32 8 9 9 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估 1 中学物理常用仪器维修 1 声像技术 摄影技术 固体物理学 中学物理疑难分析 现代物理专题 2.5 2 3 2 2 2 2 2 物理学史 激光原理与应用 应用物理技术 教育统计学 高考题目研究 基础物理专题 专业英语 基础教育改革 专业选修课小计 专业选修下限 职业 理论 基础 心理学 教育学 中学物理教学法 教育技术与技能训练 书写技能训练 教师语言训练 2 2 2 1 1 2 2 2 63.5 32 32 32 16 16 32 32 32 32 32 16 16 16 32 32 32 32 48 32 32 16 10 16 16 32 3 0 2 7 3 2 7 10 3 2 18 2 1 6 2 1 2 2 2 17 42 672 2 32 3 3 2 1 1 2 2 1 3 13 6 48 48 32 16 16 32 32 16 16 1 6个学期考核 16 1 6个学期考核 16 6 2 2 1 1 职 业 教 育 职业 技能 训练 专 业 微格教学训练 必 班级管理 修 教育科研训练 教育见习 3周 13周 2 1周 1周 1周 5 3 1 见习、实教育实习 习和毕毕业论文 业论文 小计 毕业合计 39 272 175 2576 170 102 4 1 6周 6周 13周 注:“#”是双语教学课
五、主要课程简介
力学
适用对象: 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 微积分初步、矢量代数
主要内容: 质点运动学、 质点动力学、 万有引力、 刚体力学、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流体力学初步.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能运用微积分和矢量代数研究和解决力学问题.了解力学的新进展和成果及发展概况,同时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讲授高中物理力学的能力,并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力学》漆安慎、杜婵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蔡伯濂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热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
主要内容: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率,气体的输运过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固体、液体、相变。
教学目的:使学生较深刻的认识物体热运动的特点、规律,较系统的掌握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研究和解决热学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正确理解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处理中学热学内容。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热学》李椿,高等教育出版社 《热学》顾建中,人民教育出版社 《热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
主要内容:在介绍电磁现象的基础上,阐述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包括:静电场、导体周围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稳恒电流、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磁介质,电磁场与电磁波。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电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讲授和处理中学相关教材的本领,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高木森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以及相应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以光传播、光的本性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是大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光学和现代物理实验等后继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熟悉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波动要领分析与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与规律;了解现代光学的新成就及发展概况,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光学教程》姚启均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学》高文琦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光学》易明编, 原子物理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光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该课是物理专业本科必修课。由物理实验所总结出的规律引入量子化概念,了解量子力学的初步。研讨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结构,掌握他们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为后继课程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和近代物理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尽可能用多媒体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原子物理学》褚圣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物理学》杨福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近代物理学》王正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
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该课是物理专业本科选修课。研讨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核力、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物理现象。深入了解原子核结构和运动变化的基本理论及核物理技
术在科研、医疗、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在讲授和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物理图象和物理基本理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原子核物理学》
《核物理学导论》王开发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学》杨家福,王炎森,陆福全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原子核物理学》卢希庭主编,原子能出版社 普通物理实验
1、力热学实验 预修课程:力学、热学
教学目标:预修课程:力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误差理论知识、力热学基本实验(必做14个实验以上)、包括时间、长度、质量以及密度、速度、加速度、转动惯量、热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电磁学实验 预修课程:电磁学
教学目标:加深误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完成基本电磁学实验(14个以上),掌握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学会各种电磁学的测量,包括:电流,电阻,电场,磁场及常用电磁仪器的使用,侧重于直流电部分.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3、光学实验 预修课程:光学
教学目标:加深误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完成基本电磁学实验(12个以上),掌握光学实验的特点,观测方法,常用光学仪器的结构及调节,学会各种光学的基本物理量测量,包括:透镜的焦距,光学系统的基点,光学仪器的放大.分辨.透明介质的折射路.光波波长等.
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普通物理实验》李静、厉志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普通物理实验》(光学)杨述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实验》唐远林、朱省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数学物理方法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包括场论初步)和普通物理。
主要内容:解析函数、柯西定理、柯西积分及其推广、幂级数和罗朗级数、留级及其应用、数学物理方程和边值条件、数学物理方程的分离变数法、傅立叶数法及冲量定理法、几种特殊函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解法。并具备在物理学中应用的初步能力,为理论物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编,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1998年
《数学物理方法》姚端正、梁家宝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第四册)》,四川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理论力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力学的继续和提高,是理论物理课程之一。主要内容有: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非惯性系力学的概念,分析力学等。教学目标是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比较普遍的力学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后继理论物理课程所需的要领和理论。特别是分析力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理论物理导论(力学、热物理学卷)》李华钟、崔世治、吴深沿编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1999
《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周衍柏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理论力学基础教程》胡慧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动力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
主要内容: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波的传播及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基础。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电磁学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性质的理解,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有关的基本理论,深化对电磁场物质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年
《电动力学教程》阚仲元,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电动力学》张泽瑜、赵钧,清华大学出版社,1978年 《经典电动力学》 I.D杰克逊,,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量子力学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含场论与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 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力学量的表象;微扰理论,自旋与全同粒子。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规律,掌握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及初步应用。
考核方式: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学导论》熊钰庆、何宝鹏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热力学统计物理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热学与分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主要内容:热力学基本规律,均匀物质热力学性质,热动平衡判据,相平衡,微观态的描述,玻尔兹曼统计,玻色和费米统计,系统理论初步。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热运动的规律及研究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宏观的唯象理论和着眼于微观的统计理论二者各自的特点及关系有一较全面的认识。
考核方法:闭卷笔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二版)》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二版)》马本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理论物理导论(力学,热物理学卷)》李华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近代物理实验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等。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面很广,具在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锻炼对物理现象的洞察能力,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实验在物理学这一门学科发展的作用,学习一些近代物理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科学素养,加强实验技能的锻炼。
主要内容:误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原子物理实验、原子核物理实验、激光和光学技术实验、真空技术实验、微波技术实验、磁共振技术实验、声学实验、电子衍射与X射线实验、弱信号检测技术实验以及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等。
教学方法:实验
考核方式:操作试与闭卷笔试
教材及参考书:近代物理实验讲义及各专题推荐的有关参考书。 中学物理教学论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
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学、心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动态 2、掌握新时期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特点
3、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理论规律、原则、方法和中学物理基本的实验技术;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教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
主要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和实验技术研究;物理教学常用媒体的使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物理课件的设计原则;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见习和教学练习。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学物理教学法》许国梁主编,束炳如等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阎金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教学论》阎金铎,广西教育出版社 《物理教学法实验》自编 微格教学训练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教育专业
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物理实验技能、三字一画、教师语言训练等
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和要求;课堂引入、讲解、演示、设问、结束等技能的训练;版书,版画技能训练。教学技能的评价方法。
教学目的:要学生掌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考核方式市郊教案市郊录像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微格教学基本教材》孟宪恺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微格教学基础》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 《教师职业技能训能教程》李克东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中学物理实验
适应对象:物理教育本科 预修课程: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与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生物理实验及课堂演示实验的技巧与技能,本课程共40个课时,开设了力、热、电、光等几十个中学物理实验,本课程以实验为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考核方式:写小论文或实验操作试。
教材及参考书: 《中学物理实验技术研究》钟定世等编 《中学物理实验》安忠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