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整理书包》观课感悟
今天看了一节大班的《整理书包》的公开课,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引出好朋友巧虎,播放巧虎的音频“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宝宝去哪’的闯关游戏,第一关,找找看,从下面的短片里找找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播放短片,短片中是小朋友们排好队去郊游,一个小女孩举手告诉老师口渴要喝水,然后开始东找西找,把大部分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地上,最后才找到水喝。老师提问:“短片中的小女孩出现了什么问题?
A:小女孩找不到水杯
师:为什么找不到水杯
B:被书包里的其他东西盖住了
师:那说明书包里的东西太多太乱了
解析:这一环节,主要是导入巧虎,介绍游戏的规则,在出示短片之前让幼儿清楚的知道要思考的问题,避免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而浪费时间,看完短片以后老师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出小女孩是因为书包里的东西多而乱,所以才找不到水杯,为下一个环节整理书包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老师请小朋友帮忙为小女孩整理书包,在整理书包之前老师先展示书包里都有哪些东西——水杯、帽子、雨伞、纸巾、苹果以及一些好吃的。接着老师介绍书
包的构造,有大包有小兜。老师提出问题:“这些多的东西怎样放在书包里才整齐?”让幼儿自由谈论。谈论完以后,老师请小朋友举手回答。水、苹果、饼干吃的放在一起,纸巾放在一起,衣服、帽子放在一起。
接着放巧虎音频:“小朋友刚刚说的特别好,现在进行第二关,试试看。”(老师提前准备好书包和各种东西刚在黄色的框里)幼儿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整理好以后老师提醒幼儿把框放在桌子的下面,拿着自己整理的书包和小伙伴交流整理的方法。老师提问,并找个别幼儿说明自己的方法。这个时候播放巧虎音频:“小朋友都已经学会了分类整理的好方法。”突然PPT出示小雨了,老师提醒幼儿拿出雨伞,过了一会巧虎又出来了:“哈哈,和大家开个小玩笑,雨过天晴,把雨伞收起来吧。”老师提问个别拿的快小朋友雨伞放在哪里?(书包的小兜里)为什么?(因为拿着比较方便)
解析:这一环节让幼儿初步学习整理书包,在和小朋友交流、老师提问的过程中就是孩子在了解书包整理方法的过程,了解过方法以后让幼儿实质性的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并初步感知分类整理(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为上小学学习分类整理做准备,也是幼小衔接很好的一种方法。老师在提醒幼儿的过程中要求轻轻起立,框放在桌子下面这些细微的提示就是礼貌礼仪的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最后下雨拿伞的环节,是让幼儿再次感知分类整理的好处,并引出下一个环节还可以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大的放在大兜里,小的放在小兜里。
第三环节播放巧虎音频:“小朋友们可真棒,前两关都已经通过了,第三关是,比比看。”老师提问:“除了雨伞,还有哪些经常用到的东西可以放在小兜里?”幼儿自由谈论,并请个别幼儿说。然后请幼儿自己操作把经常用到的放在小兜里。巧虎:“阿嚏,我感冒了,流鼻涕,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把纸巾拿出来吧。”小朋友立刻就能从小兜里拿出纸巾,更快更方便。师总结:整理书包的时候先把东西分类,然后经常用的东西放在小兜里,用起来更
方便。由巧虎教小朋友唱整理书包的小儿歌。最后看看小朋友游戏是否通关。
解析:这一环节主要强调幼儿要知道小的东西和经常用的放在小兜里,幼儿进行实际操作以后,用游戏的环节再次验证和加深印象,最后的总结可以让幼儿更清晰的了解到整理书包的方法。最后的游戏是否通关,前后呼应,贯穿整个活动环节。
整节课非常的完整,老师语言简练,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下来,既能完成目标又能提高幼儿的兴趣,环环相扣,节奏紧凑,让幼儿由刚开始的不会到会再到最后还能运用小兜的技巧,可以把书包整理的非常整齐,为幼小衔接打下基础,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这些都是我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学习到的。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巧虎可以不用播放音频,老师可以直接办成巧虎额形象或者可以由助教老师办成巧虎的形象,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更直观形象,更容易让儿童接受。第三环节的学习整理书包儿歌时候,老师可以直接一句一句教孩子,巧虎音频播放太快,幼儿不熟悉跟不上就会容易失去兴趣。每一次反思和感悟都是我们成长的很好的途径,希望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