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是“活动”,是“帮组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活动”,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核心)。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1)基础性与启蒙性;(2)全面性与生活性;(3)游戏性;(主导活动)(4)
整合性;(5)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6)潜在性。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形式中 三、课程的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 四、幼儿园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客体为核心还是以主体为核心,或者说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还是以 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来划分,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按课程内容的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大类。
(3)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幼儿园)课程。 五、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1)目标模式;(创始人博比特,泰勒)(2)过程模式(斯坦豪斯)。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我国1996年3月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 “实行保育与教育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分为具体教学活动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幼儿园课程目标。
《纲要》中将课程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1)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1)对儿童的研究是基础和前提;(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是参考和依据;(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是保障。
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具体可被观察,可操作)(3)生成性目标取向;(过程性)(4)表现性目标取向(个性化表现,多元性,描述教育情境中的“际遇”将要干的事情,创造性)。 六、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1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即幼儿园教育目标(长远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中长期目标) 3学期目标(中期目标)4月(或几周)计划(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近期阶段目标) 5某一教育活动目标(近期具体目标)
七、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目标表述的角度
(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2)从儿童的角度
表述,指明儿童通过学习达到的发展。 (二)目标表述的性质 (1)行为目标;(2)表现性目标;(3)展开性目标。 八、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5)缺失优先原则;(6)辩证性原则。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
通常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1)有助于儿童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3)有助于发展儿童 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儿童情感态度的内容。 四、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目的性原则(与课程目标一致);(2)适宜性原则(考虑发展的适应性);(3)生活化原则(源于生活、并加深对生活的认识);(4)兴趣性原则(是儿童感兴趣的、关心的);(5)基础性原则(要有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6)逻辑性原则;(7)价值性原则;(8)直接经验性原则(能够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9)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要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一)基本方法
(1)逻辑组织法(逻辑顺序);例如分科教育(2)心理组织法。例如综合教育(心理顺序)。 (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以先后顺序排列,螺旋式递进。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 (2)横向组织法。强调各种知识的融合,运用,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连为一体。 (三)基本要求 (1)连续性;(2)顺序性;(3)整合性。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计划和实施的关系) (1)忠实取向(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忠于课程计划);(2)相互适应取向(教师可根据课程实施 中的具体情况适当、适时加以调整);(3)课程创生取向(教师与儿童共建课程)。 课程实施中三种取向的关系:(1)教师应该以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课标与教材,忠实的同时应注意 调适与创生;调适与创生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忠实,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2)在课程实施中三种价值取向的倾向度应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 三、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1)课程计划因素;(2)一线教师因素。 四、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的内容: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 动;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儿童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1)教育教学计划的类型;(2)教师拟订教育教学计划;(3)制订计划的过程;(4)教案的设计。
五、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手段与途径 1.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1)观察;(2)实验;(3)游戏操作;(4)参观;(5)谈话、讨论;(6)讲解、讲述。 2.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手段 (1)实物;(2)图书;(3)挂图、图片、照片;(4)幻灯片、录像带;(5)自制教具;(6)多媒体信息技术。
3.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
(1)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游戏;(3)日常生活活动;(4)自我活动等其他类型活动;(5)家、园、社区的合作。
第五节 幼儿园课程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 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既是课程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实施的起点,它伴随着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儿童教育评价的中心内容。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一)评价目的 —为什么评(1)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2)管理课程。
(二)评价内容 —评什么1. 课程方案评价(1)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个要素、部分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原则,是否以先进的课程理论为指导;(2)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是否符合原先的指导思想。2.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1)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反应,指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表现等;(2)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指对儿童的控制程度、课堂管理方式、教育机制和技巧等;(3)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质量;(4)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3. 课程效果评价(1)评价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2)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3)了解教师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怎样的提高等。
(三)评价主体—谁来评(1)发挥儿童评价主体的作用;(2)发挥教师评价主导的作用;(3)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着发展评价的实施。
(四)评价标准和指标—按何标准评1. 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1)导向作用;(2)诊断作用(3)规范和改进教育的作用。2. 科学的评价标准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1)准确性,指评价标准能保证所有的信息是需要的、可靠的;(2)有用性—指评价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为各类对象提供丰富的信息,并对课程的发展、应用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合法性—指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权益;(4)可行性—指切实可行,投入的人力、物力适宜有效。 (五)评价类型与方法 —怎样评 (一)评价类型
(1)从评价的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从课程评价的方法划分,可以将课程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课程评价划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4)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可以将课程评价划分为整体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5)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二)评价方法
评价应该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应该根据评价目的与内容,综合采用观察、谈话、测 验、作品分析、调查、档案分析等多种方法。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2)差距评价模式(普罗沃斯);(3)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4)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5)CIPP评价模式(斯塔佛尔比姆,背景,熟输入,过程,结果)。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实例
1、档案袋评价(嵌入式评价)2、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和费尔德曼的认知发展,包括了七个智能领域15种能力
2、作品取样系统—表现性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发展指引与发展检核表,作品集,综合报表等
第六节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国外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斑克街
始于米切尔对杜威的影响,关注点集中在进步主义和心理健康,基本理念是儿童认知发展和其个性发展不可分离,社会学习是其方案核心,发展-互动模式,主题网和课程论是其常用工具。 二、蒙台梭利
1、由生活联练习,感官训练(触觉训练是核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四个方面组成。 2、教师是指导员
3、其课程模式长处为,对儿童的爱,信任和 尊重,细致而耐心的观察,及时的给予指导。 三、海伊斯科
1、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2、课程实施由“计划-做(工作)回忆 ”三个环节组成 四、瑞吉欧
1、理念来源于三个方面,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受杜威,克伯屈,艾沙克斯等的影响 2、“集体学习”包括儿童和成人,三个主要参与者,儿童,教育者,家庭。缺一不可。 3、方案活动是其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马拉古兹称之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4、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 5、项目活动是其教育方案的核心和灵魂。如果眼睛能够越过围墙既“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我国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
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教师,教材是教育三大要素,他创立了“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有:(1)学期课程结构 “五指活动”。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2)课程实施,“整个教学法”游戏法使整个教学法更具体化(3)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混合法。 二、张雪门 行为课程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工作指导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自主与主体特质”的活动;(2)幼儿园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主客观因素和作用”的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1)整合性;(2)生活性;(3)趣味性;(4)动态性。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1)从活动的结构角度可分为学科领域结构的教育活动和主题单元结构的教育活动;(2)从活动 的特征角度可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3)从活动的内容领域角度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教育活动;(4)从活动的性质角度可分为儿童自主生成活动和教师预先设置的教育活动;(5)从活动的组织形式角度可分为集体活动、区角(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学习。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 (1)对学习活动目标的设定;(2)对学习对象、学习需要的分析;(3)对学习情境的发展;(4)对
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对学习过程的安排和调整;(6)对学习对象行为的预测和评估等。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注意环境的影响;(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3)表扬、批评、惩罚、奖励等方式是强化的基本手段;(4)注意榜样对儿童学习的影响。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1. 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表现为:(1)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强调为儿童提
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2)强调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3)教育要适合不同水平儿童的发展,教育要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1)社会交往对于儿童知识建构的价值;(2)“最近发展区”和“鹰架教学”。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渗透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内容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分析
(一)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2)儿童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各领域的教育目标;(3)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不同目标取向(1)行为目标;(2)生成性目标;(3)表现性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1. 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目标表述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即行为、条件、
标准。2. 目标表述的具体要求(1)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 方法来取代;(2)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3)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4)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内容分 (一)教育活动内容的类别
教育活动内容可分为认知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1)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儿童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2)能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配合 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3)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4)能引发和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5)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6)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的特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启蒙性;(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 (3)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生活性和生成性。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与编排 (1)从兴趣入手;(2)从经验入手;(3)从教材入手;(4)从联系入手。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概述
(一)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素(1)教师;(2)儿童。
(二)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1)灵活性原则。①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 的关系;②灵活处理“抛球”与“接球”的关系;③灵活处理角色身份;④灵活调整活动节奏。(2)主导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一般性策略 (一)观察策略
(二)导入策略(1)激趣导入;(2)游戏导入;(3)情境导入;(4)问题导入。 (三)提问策略(1)启发式提问;(2)分散式提问(发散式提问);(3)层叠式提问。 (四)回应策略(1)重复;(2)反问;(3)提炼。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尊重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情境性原则;(5)个别化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儿童学习的评价内容 (1)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2)儿童的情感态度;(3)儿童的学习方式;(4)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5)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6)儿童的学习习惯。 (二)对儿童发展的评价
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儿童的发展性指标加以整理,从不同的智能发展领域出 发,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儿童能力发展评估项目和内容相结合,这样的评估是给每位儿童准备的,也是可以通过对若干次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其他活动来加以记录和做出总结性评价的。
(三)对教师“教”的评价
1. 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1)统一性;(2)整合性;(3)针对性;(4)可操作性。 2. 对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1)适宜性、有效性;(2)针对性、挑战性;(3)多元性、整合性;(4)自然性、开放性。 3. 对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1)适宜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考虑学科 性质和教学情境;③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
(2)有效性。①对儿童经验的提升;②对提问策略的把握。 4. 对教育活动环境材料的评价(1)相宜性、启发性;(2)多样性、开放性。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方式 (1)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4)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5)儿童成长档案袋评价。
第三章 学前健康教育
第一节 学前健康教育概述
一、健康的含义与标志: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健康。 二、幼儿健康的特性
幼儿健康是指儿童期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 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布拉姆) (1)环境(化学,物理和社会环境)(2)生物学因3)生活方式4)保健设施的易得性(卫生保健)。 四、健康教育与幼儿园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 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中,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儿童健康认识、改善儿童健康态度、培养儿童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儿童健康为目的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五、学前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前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2)学前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 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3)学前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学前健康教育目标
一、确定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1)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2)儿童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是确定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 二、学前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要求
《纲要》明确指出学前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
包含终极目标,分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层次。 学前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包括:(1)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儿童身心 健康发展;(2)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儿童活泼、开朗、勇敢、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3)帮助儿童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四、学前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
(一)幼儿园、家庭、社会多通道实施
(1)学前健康教育;(2)家庭健康教育;(3)社会健康教育。 (二)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相结合
第三节 学前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学前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儿童身体健康教育(1)体育锻炼;(2)生活卫生习惯;(3)饮食与营养;(4)安全自护。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3)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4)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5)性教育;(6)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二、选择学前健康教育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要保持一致;(2)教育内容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3)教育内 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吻合;(4)教育内容适当考虑社会因素;(5)教育内容要为儿童一生发展服务;(6)教育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三、实施学前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整合性原则;(5)全方位渗透原则。
第四节 学前儿童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具体参看《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八节“学 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学前儿童动作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一)婴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学前儿童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具体参看《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章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二)婴儿手的动作发展 (1)本能抓握;(2)手眼协调;(3)动作逐渐灵活;(4)精细动作的发展。 (三)儿童动作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1)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①走路、跑步能力的发展;②跳跃能力的发展。(2)精细动作的发展: ①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②手动能力的发展。
(四)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差异及性别差异(1)年龄差异;(2)性别差异。
第五节 学前儿童身体锻炼与体育活动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遵循0~6、7岁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增 强其体质,发展身心素质和初步运动能力,提高他们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目标
(1)激发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前儿童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发学前儿童的运动潜能;(2)激发学前儿童活泼、愉快的情绪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学前儿坚 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3)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 (一)基本动作 (1)走;(2)跑;(3)跳;(4)投掷;(5)钻爬与攀登;(6)平衡。 (二)体育游戏
1.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1)游戏前的准备①熟悉教材,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制订计划;②物质准备;③其他准备 (2)游戏开始 ①集合学前儿童;②分队(组)和分配角色。
(3)游戏进行中①讲解新游戏。②学前儿童游戏,教师观察指导。③小结讲评。④游戏进行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调节活动量,注意孩子的发展;第二,注意动作的发展;第三,注意培养学前儿童遵守规则的行为,重视品德教育;第四,注重安全问题。
(4)游戏结束①整理活动;②讲评;③组织部分学前儿童帮助教师收拾、整理场地与器材。 2.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创编
(1)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①灵巧性原则;②趣味性原则;③智慧性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⑤安全性原则。
(2)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编的方法①制定目标;②选择内容;③确定设计方法;④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基本格式要求。 (三)基本体操
1. 学前儿童体操的内容与特点学前儿童体操包括学前儿童操和排队、变换队形两部分。
(1)学前儿童操学前儿童操可分为模仿操、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等不同类别。徒手体操的基本动作:①头颈动作;②上肢动作;③躯干动作;④下肢动作;⑤跳跃动作。
(2)排队和变换队形排队和变换队形,也称基本队列队形练习。它是指全体学前儿童按照统一口令,站成一定的队形做协调一致的动作。
2. 学前儿童体操的创编
(1)选择和创编学前儿童体操的基本要求
①学前儿童体操的动作应简单易做,活泼欢快,可将反映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点头、拍手、
跳跃等动作融合到操节之中。②要注意学前儿童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③合理地安排动作程序及活动量。编排成套的学前儿童体操的程序是:由上肢或四肢伸展的动作 — —扩胸、转体的动作 — —腹背的动作 — —下肢及全身的动作 — —放松、整理的动作。其动作的速度应该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整套动作的活动量也应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④注重兴趣性,要有美感。
(2)创编学前儿童体操的步骤与方法
①确定目的;②选择操型,确定风格;③确定操的名称、内容和节数,设计动作;④编写、选择儿歌或配乐;⑤绘图,撰写说明,总结经验。
(四)器械活动学前儿童体育运动器械的分类:(1)固定性运动器械;(2)中、小型可移动性运动器械;(3)手持的各种小型体育活动器械,以及各种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 (五)有关冰、雪、水等的活动 (六)学前儿童体育专项启蒙训练
四、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
(一)示范法(二)讲解法(三)练习法(四)游戏法与比赛法(五)口头指示和具体帮助法(六)领做法(七)信号法
五、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设计
(1)体育课(2)户外体育活动(3)早操(4)远足活动及短途旅行(5)体育节(6)体育谈话 (7)家庭体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控制好活动的时间。一般小班为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30分钟左右。 (三)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 (1)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3)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四)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原则 (1)经常化原则;(2)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3)多样化原则;(4)全面发展的原则。
第六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
(1)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2)认识自己的身体(3疾病防治意识(4饮食与营养(5)安全自护。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1)教育活动;(2)家园合作;(3)生活活动。 三、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1)讲解演示法;(2)行为练习法;(3)讨论评议法;(4)实践操作法;(5)游戏法;(6)情景表演法。
第七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含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学前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标志) (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三)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四)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五)性教育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六)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采取“三级预防”是预防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基本策略。一级预防:防止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增进健康,即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发生,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为了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和残疾程度,尽量恢复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一级预防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防病保健康的预防措施。 四、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2)先天环境;(3)后天因素。 (二)心理社会因素 (三)环境和教育
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1)生活活动;(2)教育活动;(3)家园合作。 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则
(1)注重情感体验;(2)注重环境创设;(3)注重多途径影响。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2)情景演示法;(3)行为练习法;(4)讲解说理法;(5)讨论评议法。
第八节 学前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1)外貌模式;(2)CIPP评价。 二、学前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1)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3)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 价相结合;(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5)绝对评价与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6)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三、常用的学前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
(1)学前健康教育活动是否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兴趣、接受能力;(2)学前儿童参与健康教育活 动的程度;(3)学前健康教育活动所选定的目标和各级分目标的合适程度;(4)各级目标轻重缓急安排的顺序的合理程度;(5)学前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和实施措施是否正确和合理,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客观情况;(6)形态指标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身高、体重、视力、围度等。
四、学前健康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学前健康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评价
(二)对学前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评价 (三)对学前健康教育活动所产生的近期影响的评价 (四)对学前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评价
第四章 学前语言教育
第一节 学前语言教育概述
一、学前语言教育的内涵
学前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 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狭义的学前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广义的学前语言教育把 0~6 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二、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
(1)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2)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 三、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和计划性相结合;(2)引导性和互动性相结合;(3)专门性和全面性相结合;(4)独立性和渗透性相结合。
四、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性质
(1)学前语言教育活动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2)学前语言教育活动承担文化启蒙的重任;(3)学 前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
第二节 学前语言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1)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2)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本目的) (3)根据语言的学科特性和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二、学前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一)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终期目标) (1)倾听部分;(2)表述部分;(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4)早期阅读部分。 (二)学前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即儿童某一年龄的语言教育目标。 有意识倾听(小班)辨析行倾听(中班)理解性倾听(大班) 三、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确立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基础性原则。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一、0~3岁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儿童语音的发展特点
1. 语音发生发展阶段(0-1岁,前语言阶段,核心期) (1)非自控音阶段(出生~20天);(2)咕咕出声阶段(21 天~5 个月);(3)牙牙学语阶段(6 个月~1岁);(4)学说话阶段(1~1.5岁);(5)积极言语发展阶段(1. 5~6岁)。
2. 语音发展的特点
(1)前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①辨音水平(0~4 个月);②辨调水平阶段(4~10个月);③辨义水平(10~18个月)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①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②音节发声阶段(4~10 个月);③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 个月);④特殊的“小儿语”发音阶段(1~1.5岁)。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①产生交际倾向(0~4 个月);②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
③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
1周岁以后出现发音紧缩现象。 (二)儿童词汇的发展特点
(1)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2)1~1.5岁阶段:头脑中关于词和具体事物情景的联系越来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3)1.5~2岁阶段: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词语爆炸现象(4)2~2.5岁阶段:词汇迅速增长,对语言的理解力迅速增加,词的泛化、窄化和特化现象明显减少,对词义的理解日益加深,词的概括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儿童语法的发展特点 (1)单词句阶段(1~1.5 岁);(2)双词句阶段(1.5~2岁);(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出现复合句(2岁以后);(4)句中含词量增加;(5)疑问句增多(2岁左右);(6)接尾策略(1.5~2.5岁);(7)抽象句子规则,进行系统整合;(8)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二、3~6岁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语音发展的特点
3~6岁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儿童语音逐渐定型。2.5岁到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儿童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最早获得的是专用名词,到六岁以后,儿童98%以上都能使用完整句。
(二)前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1)分析阶段;(2)综合阶段;(3)分析综合阶段。 三、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 (一)后天环境决定论
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这一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 (二)先天决定论
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一观点同后天环境论恰 巧针锋相对。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乔姆斯基的“先天能力说”和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 (三)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其代表性观点是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他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 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而是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根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进行语言教育 (一)学前儿童语音教育
1.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2)教会学前儿童正确发音;(3)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4)培养学前儿童言语交往的文明修养。 2.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发音;(2)开展听说游戏活动学习正确发音;(3)利用儿歌、绕口令练习发音;(4)教师示范与讲解正确、规范的发音。 3. 各年龄班语音教育 (1)小班
小班是语音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学前儿童正确发音是小班语音教育的重点任务。小班语音教育 的重点应该放在听力和发音练习上。 (2)中、大班
中、大班学前儿童在发音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前儿童对个别容易混淆的音发不准,因此语音教育的重点是对个别学前儿童发音的矫正。中、大班还应注重学前儿童语音修养能力的培养。 (二)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1. 丰富学前儿童词汇
(1)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实词为主;(2)学前儿童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自然交往来学习新词。 2. 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
(1)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2)借助有关材料为学前儿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3)
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 3. 帮助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词汇
(1)经常为学前儿童提供正确用词的典范,包括用词命名和语法规范;(2)针对学前儿童经常错 用或误用的词汇及时反馈;(3)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使用已理解的词汇。 (三)学前儿童语法教育的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前儿童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2)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学前儿童说完 整句;(3)用竞赛、游戏等活动提高学前儿童说完整句的积极性。 五、学前儿童早期识字、书写行为的特点
(1)早期识字行为的发展儿童识字行为的发展,可以分为萌发阶段、初期阶段、流畅阶段。 (2)早期书写行为的发展儿童首先了解书面语言是有意义的;然后认识写字是一再重复使用少数几个笔画;进而发现这些笔画有许多变化方式;经过探索,儿童进一步认识到形成字的笔画只能有限度地变化;最后发现写字有次序和方位的规则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及活动实施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遵循的原则 (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内容;(2)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3)在儿童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二)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范围 (1)谈话活动;(2)讲述活动;(3)听说游戏(倾听,表达能力);(4)文学活动; (5)早期阅读。(前图书阅读,前识字,前书写) (三)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
1. 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1)充分了解儿童语言状况的原则;(2)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围绕语言教育目标原则;(3)围绕语言不同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原则;(4)语言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为活动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
2. 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步骤
(1)活动名称(2)儿童情况分析(3)活动目标;(4)活动准备;(5)活动过程;(6)活动延伸; (7)活动评价。
3. 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1)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2)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1)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只强调教师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学习情景,关注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而较少强调儿童语言学习的结果; (2)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往往与儿童的生活或其他领域的内容同时存在于活动过程之中,儿童使用语言的自由度更大,发展语言的条件更加宽松;(3)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活动更能体现语言教育的个别化。
三、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的范围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2)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3)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4)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语言学习。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原则
1、面向全体儿童2、发挥儿童学习语言的主体性3、加强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联系。
第五节 学前语言教育的特点、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1)即时的、完全的模仿;(2)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3)延迟模仿;(4)创造性模仿。 (二)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1)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2)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三)游戏活动是儿童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 二、学前语言教育的途径
(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常见活动形式:听一听、玩一玩、说一说、读一读。 (二)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
主要包括下列几种形式: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阅览室和图书角活动。 (三)教学活动的语言教育
(1)学前儿童的语言教学活动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英语教育活动等几种类型。 (2)其他领域教学活动。 三、学前语言教育的方法 (1)示范法;(2)视听结合法;(3)游戏法;(4)表演法;(5)练习法。
第六节 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1)教育活动中经验的连续性原则;(2)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3)教育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4)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二、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1)确定活动目标;(最重要)(2)选择活动内容;(核心、中间环节、主要依据) (3)策划活动流程;(4)拟定活动方案。 三、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 (1)直接指导;(2)间接指导;(3)环境条件的利用(借助教具指导)。 四、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 题材
(1)儿童文学的题材要广泛多样,其中既包括反映儿童生活的题材—儿童家庭或幼儿园生活的,又包括反映成人生活的,如英雄的事迹、成人的发明创造、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2)儿童文学的题材还要适应儿童的理解水平。 2. 主题
儿童文学的主题主要有: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求单纯、浅显、鲜明。 3. 情节
(1)情节要符合儿童理解的水平;(2)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3)儿童文学的情节应是完整的。 4. 结构
儿童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就是条理清楚。要做到条理清楚,应尽量用顺叙的方法,避免插叙、倒叙和补叙。儿童文学(特别是童话)的结构还可以采取重复的方式。儿童文学的结构安排还应注意故事的起伏跌宕,切忌平铺直叙。 5. 形象
(1)儿童模仿性强,但分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在作品中塑造值得他们学习和仿效的形象和行为,不宜过多地写反面的东西;(2)儿童好动,喜欢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而不喜欢沉静、呆板的人物形象;(3)儿童感知能力、表象能力比较发达,感知的特点是大轮廓、粗线条的,容易抓住形象的具体外部特征,但逻辑能力很低,还不具备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4)由于儿童的知识、经验极其有 限,他们难于理解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类型化形象;(5)儿童文学作品除了文字要写得形象生动外,还可以用图画来加强形象性,减少儿童理解作品内容的难度。 6. 语言
(1)浅显。①要注意词汇的使用;②要注意句型的使用。
(2)音乐性。①文句有韵;②象声词的使用;③节奏的安排;④反复手法的运用。 (3)形象性。①摹状;②比喻;③拟人;④夸张。 (4)动作性。
(二)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
1. 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文学作品的传递;(2)多通道参与,相互作用;(3)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4)采用适宜的提问方式。
2. 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复述和朗诵。(2)表演。(3)创编。创编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扩编和续编;②仿编;③转换编构;④独立完整编构。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内容选择的要求 (1)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2)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3)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具 体生动;(4)作品的题材以学前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 (四)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
(1)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2)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儿童的完整语言;(3)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中。 (五)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 1. 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
(1)丰富与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2)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体裁,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3)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解各种语言句式的表达。 2. 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目标
(1)对书面语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2)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语言美,发展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文学作品的技能目标
(1)学会倾听,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2)会说、说好普通话;(3)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扩展个人经验和想象,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的能力。 (六)幼儿园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1)第一层次:学习文学作品;(2)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3)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4)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七)儿童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1. 儿童故事的选材要点(1)主题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2)情节具体生动有趣,有起伏,按一般顺序记叙;(3)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易于儿童理解、喜欢;(4)故事要有针对性;(5)故事要利于训练儿童的创新思维,留给儿童发挥想象的空间。
2. 儿童故事活动过程设计
(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3)理解故事。(4)围绕故事开展一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①小班:编结局。②中班:编高潮和结局。③大班:编完整故事。 3. 儿童故事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指导要点
(1)积累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2)教师讲述故事语言要规范、完整、生动形象;(3)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4)重在理解、体验,三层次的提问设计应恰当;(5)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6)教师应为儿童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创造大胆想象和表述的机会。
(八)幼儿园文学作品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以早期阅读代替故事教育;(2)将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等同于让儿童吟诵、复述、背诵等;(3)缺乏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挖掘得不够充分。 五、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
(1)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具体的儿童感兴趣的中心话题;(2)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3)注重谈 话的多方交流;(4)谈话活动应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语境与交流气氛;(5)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二)谈话活动的目标
1. 对谈话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1)乐意和同伴、老师及他人用普通话进行交谈;(2)积极与他人交谈,乐意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感
受;(3)在谈话活动中能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4)认真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说话,乐意根据谈话主题陈述自己的意见或做出相对的反应;(5)主动用适合自己角色的语言、自觉地运用听说轮换等基本的交谈规则、方式进行交谈。 2. 对谈话认知方面的目标
(1)知道倾听在谈话中的意义、作用,知道倾听他人的谈话内容;(2)知道与他人交谈时要围绕话 题谈话不跑题,并且知道围绕中心话题不断扩展谈话内容;(3)知道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基本规则,并知道在谈话中运用这些基本规则进行交谈。 3. 对谈话能力技能方面的目标
(1)能够倾听他人的谈话,并能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能够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会不断扩展谈话内容,充分表达个人见解;(3)能在适当的场合主动热情地运用基本的交谈规则与他人进行交谈。
(三)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1)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个别谈话,日常集体交谈)(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3)开放性的讨论活动。(讨论活动) (四)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儿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儿童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五)学前儿童谈话活动设计和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话题必须有趣、新鲜,并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2)谈话活动一定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自由 的语言交往环境;(3)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 六、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讲述活动的基本特征
(1)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2)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3)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 语言情境;(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二)讲述活动的目标
(1)培养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2)培养儿童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达意识、情感的 能力。
(三)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1)从讲述的内容来分,可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2)从讲述对象的特点来分,可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 (四)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4)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七、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听说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2)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3)在活动过程中逐 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二)听说游戏的目标
(1)帮助儿童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2)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儿童积极倾听的水平;(3)培养儿童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三)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1)语音练习的游戏;(2)词汇练习的游戏;(3)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4)描述练习的游戏。 (四)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1)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儿童兴趣;(2)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儿童游戏; (4)儿童自主游戏。
八、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 (1)需要丰富的环境;(2)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连;(3)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4)需要图文并茂地 阅读材料;(5)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二)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
(1)提高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2)帮助儿童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3)帮助儿童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三)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1)阅读区活动;(2)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动。 (四)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1)前图书阅读经验;(2)前识字经验;知道文字的具体意义,李姐文字的功能,粗晓文字的来源。(3)前书写经验。
(五)早期阅读活动的形式(1)幼儿园阅读教育活动;(2)家庭阅读教育活动;(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阅读活动。
(六)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早期阅读教育资源的利用①幼儿园内的资源;②家庭阅读资源;③社区阅读资源。 (2)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①内容方面;②种类方面;③形式方面;④功能方面。 2. 不同类型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早期阅读活动的类型根据阅读训练的目的不同可分为: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浏览性阅读、查阅性阅读、参考性阅读。根据阅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不同渗透可分为:生活活动中的阅读、语言活动中的阅读、艺术活动中的阅读、社会活动中的阅读、亲子活动中的阅读、数学活动中的阅读、科学活动中的阅读、游戏活动中的阅读、体育活动中的阅读等。根据早期阅读活动所处的空间不同可分为:幼儿园阅读教育活动、户外阅读教育活动、家庭阅读教育活动。 (2)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①儿童自己阅读;②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③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④归纳阅读内容;⑤阅读活动的延伸。
(3)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①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指导第一,尊重差异—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阅读的环境;第二,激发兴趣—让每个孩子尝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促进交流—使每位教师、家长和儿童自己投入到阅读活动的指导过程中;第四,鼓励应用 — —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在儿童的生活中去运用。②对家庭亲子阅读活动的指导第一,直接指导;第二,间接指导;第三,个别指导。
第七节 学前儿童双语学习与双语教育
一、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的基本内涵
(1)双语学习。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同时双语学习和延时双语学习。
(2)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同一教育机构中让学习者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主要教学语言是第一语言,但第二语言教学是由第二语言组成的。 二、双语学习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双语学习与儿童语言的发展
(1)使儿童逐渐产生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敏感性和对语言音符本身结构的敏感性;(2)有利于 儿童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双语学习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促进学前儿童的概念形成与同化;(2)促进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发展;(3)第二语言学习与语言 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三)双语学习与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1)有利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2)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水平的 提高;(3)有利于学前儿童,特别是发展较慢的学前儿童积极大胆地参与集体活动。 三、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家庭双语教育。(2)幼儿园双语教育。(3)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①语言工具观;②英汉经验互动观;③语言学习的听—说—读顺序观。
第八节 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客观公正性原则;(最基本原则)(2)连续全面性原则;(3)诊断有针对性原则;(4)参照性原
则。(有一定依据)
二、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 (1)反馈作用;(2)诊断作用;(3)增效作用。 三、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幼儿的评价 (1)对目标达成的评价;(2)对幼儿参与活动程度的评价。 (二)对活动本身的评价 (1)目标的评价;(2)内容的评价;(3)方法的评价;(4)组织形式的评价;(5)环境材料的评价; (6)师幼互动评价。
第五章 学前社会教育
第一节 学前社会教育概述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内涵
学前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 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 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和健康的儿童。学前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的特点。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1)个性;(2)社会性;(3)社会化。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四、学前社会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3)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第二节 学前社会教育目标
一、学前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1)以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 (2)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3)以学前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 二、学前社会教育目标的结构
(一)学前社会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 学前社会教育总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2. 学前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社会教育目标分化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引导儿童逐步达到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3.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其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和学的行为,通过师幼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 (二)学前社会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自我意识;(2)人际交往;(3)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4)多元文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是本我(伊
底)。埃里克森理论的八个发展阶段:同一性渐成说,学前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基础。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说、行走、控制等)。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获得性别角色。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社会性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 (1)直接学习;(2)模仿;(3)强化。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6岁)前道德判断阶段;第二阶段(6~9岁)他律道德阶段;第三阶段(9~11岁以后)自律道德阶段。 (二)科尔伯格的理论
1. 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快乐的相对主义。 2.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第四阶段: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 3.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第六阶段:普遍的原则。 四、依恋的有关理论 (一)早期的学习理论
早期的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 (二)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1. 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劳伦兹、威尔逊、凯恩斯、布朗芬·布伦纳。 2. 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习性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 3. 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观点
(1)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早期依恋的形成有重要联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2)人类行为有生物基因的继承性;(3)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形成并保持经验;(4)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加影响。
4. 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他们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 果,是为避免生殖高昂代价“作废”而做的抚养努力的产物。 5. 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启示 (1)重视建构儿童良好的早期依恋与同伴关系;(2)引导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时要考虑到成熟水 平与经验的匹配性;(3)注意建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四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社会性是一种静态形式,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动态的过程,是一种逐渐建构的过程。 二、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 (1)具体性;(2)他律性;(3)模仿性;(4)情绪性。 三、幼儿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家庭及其父母;(2)游戏及其活动;(3)同伴及其交往;(4)社会榜样;(5)教师及其环境。
第五节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自我教育活动
(一)自我教育活动的含义
儿童的自我教育活动包括自我认识活动、自我体验活动和自我控制活动。自我认识是主体“我” 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控制和制约。 (二)自我教育活动的意义
(1)开展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有助于儿童认识和接纳自己,增进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2)有助 于儿童学习认识、理解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控制自己的行为;(3)有助于儿童学会自由选
择、自我决断,培养独立性、自主性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 (三)自我教育活动的内容
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帮助儿童认识和接纳自己,增进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2)帮助儿童学习认识、理解和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3)帮助儿童学习自由选择、自我决断,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和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4)支持、鼓励儿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和态度;(5)帮助儿童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6)帮助儿童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活动的特点 (1)突出交往的互动性;(2)交往对象的多元化。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1)亲子交往;(2)同伴交往;(3)师幼交往;(4)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三)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活动的内容
(1)培养儿童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2)培养儿童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3)帮助儿童学习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兴趣和想法,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三、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
(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的含义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学前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社会规范的认知更应该强调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并注重规范的直观性、情境性和易操作性。
(二)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的内容 (1)社会环境的认知;(2)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认知;(3)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4)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萌发社会小公民的意识。 四、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1)民族文化;(2)世界文化。
第六节 学前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原则 (1)情感支持性原则;(2)行为实践原则;(3)正面教育原则;(4)一致性原则;(5)随机教育原则(生活教育原则)。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法 1. 讲解法的概念
讲解法是指教师以口头言语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儿童较系统地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也便于指导其行为。 2. 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讲解的实用性;(2)讲解的直观形象性;(3)讲解的方式多样化。 (二)谈话法
1. 谈话法的概念 谈话法是指在学前社会教育中,通过师幼对话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 2. 运用谈话法时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在儿童社会教育的重点核心内容处采用谈话法;(2)谈话的问题是儿童熟知的;(3)教师要向全班的儿童提出问题,在大多数儿童都积极思考以后,再指名回答;(4)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难易适度;(5)问题提出后应留给儿童一定的思考时间;(6)谈话的最后,教师应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总结。 (三)讨论法 1. 讨论法的概念
讨论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中,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社会性问题、现象互相启发、交换 看法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
2. 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好讨论的主题;(2)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进行讨论;(3)教师要引导讨论,不要当裁判、阻碍讨论;(4)做好讨论的结束工作。 (四)观察、演示法
1. 观察、演示法的概念 观察、演示法是指在学前社会教育中,教师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向儿童出示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录像等可以使他们感知的材料,使儿童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会知识、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2. 运用观察、演示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根据社会教育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观察、演示法,不能为演示而演示, 也不能单纯为引起儿童兴趣而演示。(2)观察、演示前,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演示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儿童都观察到演示的对象与过程。(3)教具的运用要适当,避免儿童注意力的分散。 (五)参观法 1. 参观法的概念
参观法是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儿童到幼儿园外观察社会 现象,让儿童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2. 运用参观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参观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2)参观中要指导,注意儿童的安全;(3)参观后要做好总结、巩固工作。
(六)行为练习法 1. 行为练习法的概念
行为练习法是指教师在学前社会教育过程中,组织儿童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要求自己,通过参 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以形成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方法。 2. 运用行为练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行为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2)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各种行为练习的主人,让儿童在练习中真正体验到快乐,达到练习的目的和效 果;(3)行为练习要循序渐进,练习的内容应为儿童所接受;(4)行为练习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
(七)强化评价法 1. 强化评价法的概念
强化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评价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 2. 强化评价法的类型
强化评价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 3. 运用强化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要及时;(2)强化要恰如其分;(3)以表扬、奖励为主;(4)严禁体罚、恐吓、辱骂或变相体罚。
三、学前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1. 榜样示范法的概念
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学前社会教育中,教师用他人的好思想、好行动和英雄事迹去影响和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社会品质的方法。 2. 榜样示范法的类型
(1)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2)教师本人;(3)同伴。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试着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过程,从而形成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和行为习惯。 (三)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法是指教师或家长通过儿童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儿童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使儿童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四)价值澄清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路易斯·拉斯教授在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教育法,即“价值澄清法”。
第七节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学前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全体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自我认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2)自我体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自我控制教育活 动的设计与组织。
三、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创设人际交往情境;(2)学习人际交往技巧;(3)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四、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1)体现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2)鼓励学前儿童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 动;(3)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成的途径。
(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 (1)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2)引导学前儿童充分观察认知对象;(3)组织学前儿童自由表 达、表现自己的认知体验;(4)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 五、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在环境布置中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3)在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多元文化;(4)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中体验多元文化;(5)在社会教育活动日中挖掘和利用多元文 化资源。
第八节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 二、学前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 (1)评价活动的目标;(2)评价活动的内容;(3)评价活动的准备;(4)评价活动的过程;(5)评价活动的效果。
三、学前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2)谈话法;(3)问卷调查法;(4)情境测验法;(5)社会测量法。
第六章 学前科学教育
第一节 学前科学教育概述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 (一)什么是科学
(1)科学既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指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2)我们不能把科学理解成对世界的固定不变的“正确”解释,而应把科学理解成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二)什么是技术
广义的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精神的因素(方法、技能)和物质的因素(工具、设备),它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技术是在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二、学前科学教育的内涵与课程 (一)学前科学教育的内涵
学前科学教育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 起始阶段和基础环节。
(二)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
我国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课程来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中设有“格致”这一科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三、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要素以及特点 (一)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要素 (1)探索态度;(2)探索对象;(3)探索过程;(4)探索结果。 (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一般特点
(1)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好奇心是儿童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2)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具有好探索的特点;(3)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具有好活动的特点;(4)学前儿童学习科学还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2. 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②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③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④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2)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好奇好问;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③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①有积极的求知欲望;②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③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四、学前科学教育的结构 (一)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 (1)预定性的科学教育活动;(2)选择性的科学教育活动;(3)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2)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3)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二节 学前科学教育目标
一、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一)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科学教育的总目标;(2)学前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 (4)学前科学教育的活动目标。 (二)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 科学知识的教育目标 (1)科学经验;(2)初级科学概念;(3)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的关系;(4)学前科学教育中知识目标的具体要求。 2. 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
在学前科学教育中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 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
(1)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积极的科学态度;(2)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3)培养 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4)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纲要》规定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是:(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 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制定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社会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之一;(2)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依据之二就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3)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之三是自然科学的学科 特点。
第三节 学前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前科学教育的内容 (一)选择内容的要求 (1)科学性和启蒙性;(2)时代性和民族性;(3)广泛性和代表性;(4)地方性和季节性。 (二)学前科学教育的内容
(1)儿童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2)儿童周围的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以 及生态环境教育;(3)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人体的奥秘及其保护。 二、学前科学教育的方法 (1)观察;(2)实验;(3)种植与饲养;(4)分类;(5)测量;(6)信息交流;(7)科学游戏;(8)早期科学阅读。
第四节 学前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操作实物时会产生两种经验:物理经验与逻辑—数理经验,由这两种经验又分别形成了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 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一)发展阶段论(1)动作表征;(2)图像表征;(3)符号表征。 (二)学习与教学。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至少有以下四大优点:(1)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2)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3)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4)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三、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一)概念形成的过程 (1)概念含混时期;(2)复合思维时期;(3)概念思维时期。 (二)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维果斯基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儿童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研究了儿童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概念,它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发展的,而科学概念也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日常概念为科学概念向下延伸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五节 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求 (1)发展性;(2)趣味性;(3)开放性;(4)活动性;(5)整合性;(6)科学性。 二、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教学活动;(2)区角活动;(3)科学游戏;(4)幼儿园一日生活。 三、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 1. 活动课题的选定
(1)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2)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3)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 动的内容;(4)选择的内容要直观、有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5)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2. 活动目标的设计
(1)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2)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3)要结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4)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5)活动目标应该着眼于儿童的发展;(6)活动目标的内容应该包括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 3. 活动材料的准备
(1)材料和活动目标的关系;(2)材料的结构性;(3)材料的数量;(4)活动材料要安全卫生。 4. 活动过程的设计
(1)活动导入环节的设计;(2)教师提问的设计;(3)活动结束的设计。 (二)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 1. 集体教学活动实施前的准备 (1)知识的准备;(2)情感的准备;(3)材料的准备;(4)环境的准备。
2. 集体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
(1)教师要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2)教师要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3)教师要保证儿童的活动 机会;(4)合理运用评价手段;(5)集体、小组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四、区角活动中科学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一)区角活动的设计 1. 活动目标的设计
(1)根据学前儿童个别情况设计目标;(2)根据活动情况设计、调整目标。 2. 活动内容的设计 (1)观察阅读类;(2)科学玩具类;(3)操作实验类;(4)制作创造类。 3. 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 (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二)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 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三)区角科学活动的指导要求
(1)更重视儿童的学习体验,而不强求达到某一知识技能的目标;(2)更重视个别化的启发引导, 而不是集体的讲解和讨论;(3)更重视宽松心理环境的创设,而不是直接的指导。 (四)自然角中的观察与照料活动 1. 自然角的概念
自然角就是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 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收集来的非生物有秩序地布置在上面。 2. 自然角的特点
(1)能够集中、真实地再现和反映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同时也使活动室增添一份自然美;(2)能够 方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3)能够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兴趣和对周围 事物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3. 自然角的日常管理
(1)自然角的陈列物要体现各年龄班儿童的认知特点,并利用自然角开展观察和探索活动;(2)自 然角的内容应随季节变化和儿童的学习进程更换; (3)随时注意观察和指导儿童在自然角的活动; (4)让儿童参与自然角的日常管理。 五、整合性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整合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1)科学教育目标的整合;(2)科学教育内容的整合;(3)科学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 (二)整合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1)加强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整合;(2)加强科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整合;(3)加强科学 教育与游戏活动中的整合。
第六节 不同类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概述
1.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2.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是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2)观察能促进儿童多元智慧的 发展;(3)观察能促进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3.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一般分为:一般性观察、比较性观察和长期系统性观察三大类。
(二)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1.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1)准备工作要充分;(2)内容选择要合理;(3)观察方法很重要。 2.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活动目标是通过某种具体的观察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技能,启蒙科学方法培养儿童的表达技能,促进合作意识的养成;获取对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情感,激发儿童学科学的兴趣。
3. 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1)一般性观察(个别物体观察、间或性观察);(2)比较性观察;(3)长期系统性观察。 (三)观察认识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1)一般性观察的组织指导;(2)比较性观察的组织指导;(3)长期系统性观察的组织指导。 二、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2.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该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满足儿童的探究欲望,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同时这种活动能让儿童体验科学探究的本质,让儿童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帮助儿童理解科学现象,亲历探索科学的全过程,获取初步的感性认识,使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探究和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 3.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类: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验证探究类。 (二)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1.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1)内容的选择
①教师在选择科学实验操作内容时首先应参照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根据儿童的兴趣、问题、需求和儿童的经验水平,把教育目标中的各部分、各方面转换成儿童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②活动内容有利于儿童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充分体现活动的启蒙性和生活化;③活动所需材料易于组织,儿童容易操作,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儿童容易观察;④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满足儿童的需要。 (2)材料的选择
①材料选择要因地制宜,数量充足;②材料具有多重功能;③材料的结构性;④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2.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1)核心目标;(2)具体目标要求。 3. 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1)设计思路
第一类活动:演示探究;第二类活动:引导探究;第三类活动:验证探究。 (2)过程设计
①活动的导入;②活动的展开;③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三)实验操作型活动的组织指导
(1)为儿童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2)为活动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3)引导每一个儿童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主动建构认识。 三、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1. 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亲自探究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 2. 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科学讨论型活动中的信息量大,能充分满足儿童旺盛的求知欲;(2)科学讨论型活动有利于培
养儿童获取信息特别是获得间接经验能力;
(3)科学讨论型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4)科学讨论型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 3. 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按照儿童知识经验准备的途径不同,我们把科学讨论型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指儿童知识准备来 源于直接经验,根据具体的途径分为实验操作—交流讨论式和观察参观—汇报交流两种,另一类 指儿童知识准备来源于间接经验,根据具体途径又分为收集资料—共同分享式、设疑提问—集中 讨论式和科学文艺—交流讨论式三种。 (二)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1. 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
通常科学讨论型活动涉及到的重要教学目标有:乐于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表达交流技能和资料收集与整理技能(能力技能);科学知识和经验(认知)。 2. 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活动过程的设计 (1)实验操作—交流讨论式;(2)观察参观 —汇报交流式;(3)收集资料—共同分享式;(4)设疑提问—相互讨论式;(5)科学文艺—交流讨论式。 (三)科学讨论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1)提出恰当的问题;(2)资料收集;(3)交流讨论;(4)获得结论。 四、技术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概述
1. 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是以真实的科学本质为基础,以试验性的步骤,逐渐让儿童获得对科学技术的基础认识,了解技术的转化和中介作用,从而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理解和掌握这个现代化世界的窗口。 2. 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一般分四种类型,分别是:感受—操作;运用—操作;学习—制 作;设计—制作。
(二)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1. 技术操作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2)与儿童亲历过程的探究性原则;(3)与学前儿童的合 作性原则;(4)资源共享原则。
2. 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充分的感受和正确操作科技产品的能力;(2)掌握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3)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按规定步骤的操作能力培养;(4)儿童自行设计并动手开展科技小制作的能力培养。同时,活动目标还应包括对儿童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的培养。 3. 技术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第一类活动即感受 — —操作,是让儿童充分接触和感受运用技术产品;第二类活动即运用 — — 操作,是让儿童学习使用工具;第三类活动即学习 — —制作,是通过开展小制作活动让儿童按 固定步骤学习制作;第四类活动即设计 — —制作,是让儿童进行简单的科技创作。 (三)技术操作型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1. 技术操作型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 (1)活动前的准备;(2)活动过程的领导;(3)活动总结。 2. 技术操作型集中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1)观察与思考;(2)操作与构建;(3)讨论与支持;(4)阶段与系统;(5)记录与总结。 3. 开展技术操作型集中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合理定位;(2)在活动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体现系统性、连贯性,避免盲目;(3)角色合理定位;(4)重视活动过程中儿童之间的合作、讨论等交往活动,不片面强调个体的操作探究;(5)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6)支持手段上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设备在活动中的应用;(7)注意家园联系并充分获取家长的支持。
第七节 学前数学教育
一、学前数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数学教育的含义
学前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儿童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二)学前数学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儿童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2)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3)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4)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从具体到抽象;(2)从个别到一般;(3)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4)从同化到顺应;(5)从不自觉到自觉;(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四)学前数学教育的任务
(1)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2)发展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儿童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4)促进儿童对粗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数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
1. 关于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周围生活和客观现实是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源泉;(2)感知觉的发展是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2. 关于促进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教育教学 (1)“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的观点;(2)儿童早期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 (1)守恒概念的发展;(2)数概念与运算;(3)关于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4)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基本主张。
三、学前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1)儿童的发展;(2)社会要求;(3)学科的特性;(4)学习心理学的理论。 (二)学前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2001年7月由教育部颁布并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科学领域的总目 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 认知方面的目标
(1)帮助儿童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 面的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2)培养儿童运用数的相关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过程、结果的能力。 2. 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1)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中事物的数、形、量、空间与时间等的兴趣,喜欢参与数字活动与游戏, 具有好奇心、探究欲;(2)初步培养儿童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 3. 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1)培养儿童正确使用数字活动材料的技能;
(2)培养儿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坚持、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数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
(1)学前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启蒙性;(2)学前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生活性;(3)学前 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4)学前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系统性。 五、学前数学教育的设计与组织 (一)学前数学教育的途径 1.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1)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2)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
学活动)。
2. 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方式都十分丰富、灵活,很难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为便于描述,暂作如下解释: (1)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2)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3)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二)学前数学教育的方法 (1)操作法;(2)游戏法;(3)比较法;(4)讨论法;(5)发现法;(6)讲解演示法;(7)寻找法。 (三)学前数学教育的设计与组织的策略 1. 正式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儿童主动的探究;(2)积极关注儿童的活动,及时地加以绎解和回应;(3)支持儿童的发现和探究,适时给予“支架”和提携。 2. 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观察与记录;(2)个别化指导方案;(3)评价与反思。 六、学前数学教育的评价
(1)对数学教育活动环境的评价;(2)对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3)对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 价;(4)对数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5)对数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第八节 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内涵
学前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 学前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科学教育计划的评价和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2)对学前儿童通过科学学习其发展状况的评价。
三、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
(1)评价是控制学前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科学教育的依据。 四、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1)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学期目标、年龄目标以及总目标保持一致;(2)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本 班儿童的实际相适应;(3)评价活动目标是否包含了科学经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4)评价整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否围绕着活动目标进行。活动目标确定以后,整个活动设计及实施应围绕活动目标来展开。
(二)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1)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活动目标相一致;(2)活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3)活动内容的选择 是否符合时代性;(4)活动内容的分量是否适当;(5)活动内容是否来自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否能关 注到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从儿童的关注点中生成内容。 (三)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1)是否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儿童实际,选择与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方法;(2)在一次活动中,是否采用多种合适的方法;(3)是否根据幼儿园的环境和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4)活动方法是否能保证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使他们得到发展,即不是教师灌输知识,儿童被动地学习的方法。
(四)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1)活动是否采用了多种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2)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因材施教的问 题;(3)在分组时,是否考虑了人际关系以及儿童的情感因素;(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随机调整
预定的活动目标,并生成目标。 (五)科学教育活动结构的评价
(1)活动结构是否严密,即活动是否组织紧凑、程序严密、环节交替自然有序,是否能有效利用时 间;(2)活动的结构是否合理,即是否能根据儿童活动和学习的规律,注意动静交替等;(3)活动中的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即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应和达成目标有关,尽量减少和目标无关的环节。
(六)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
(1)是否选择了能达成科学教育活动目标、适合活动内容与儿童实际的教育资源,如教育资源是 否紧扣目标、是否有趣;(2)选用的教具、学具是否适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展开,如提供的教具是否有 典型性,学具在数量上能否保证活动的进行;(3)选用的学具是否适合儿童操作,如学具的安全性、易理解性,是否适合儿童的体力与能力等;(4)活动过程中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具、学具所具有的功能。
(七)教师与儿童互动关系的评价
(1)是否正确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师的提问是否得当、新奇、有启发,是否富有魅力及指 导意义;(2)是否创造条件使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如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每个儿童积极探索、 学习科学;(3)教师与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是否和谐融洽,是否积极主动地相互交往,如当个别 孩子未能完成探索活动时,教师是采用鼓励,还是采用讥讽的语言与手段;(4)儿童参与活动的态度如何,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甚至是成为旁观者。 五、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1)观察法;(2)访谈法;(3)作品分析法;(4)问卷法。
第七章 学前艺术教育 第一节 学前艺术教育概述
一、学前艺术教育的目标
《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目标是:(1)让儿童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 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二、学前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一)学前艺术教育的内容
学前艺术教育的主旨是依托各种适合学前儿童的艺术形式,促成儿童人格、能力的整体和谐发展。 (二)学前艺术教育的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 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第二节 学前音乐教育概述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内涵
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方面,既要遵照学前教育的总目标和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又 要体现出自身的特殊规律 — —用音乐进行教育和教儿童音乐。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 (1)形象性和感染性;(2)趣味性和游戏性;(3)技能性和综合性。 三、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1)歌唱活动;(2)韵律活动;(3)打击乐演奏活动;(4)音乐欣赏活动。
四、学前音乐教育目标 (一)学前音乐教育总目标
学前音乐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音乐教育最终结果的期望。它规定了学前阶段音乐教育总的内容和要求。
1. 歌唱活动
认知目标—能记住歌曲名称;正确地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 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表现。情感与态度目标—喜欢唱歌;积极地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以及追求用歌唱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快乐。操作技能目标—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地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2. 韵律活动
认知目标—能够感知、理解韵律动作与音乐的关系,尝试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表现;能符合音乐的情绪要求以及用音乐表现手段和表情来做动作。
情感与态度目—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积极体验参与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的快乐;主动地追求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操作技能目标—能够较自如地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能够掌握运用较简单的道具;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3. 打击乐演奏活动
认知目标—能够认识、辨别各种常用打击乐器及音色特点;掌握一些简单的节奏类型;了解有 关打击乐器的一些基本知识;能够理解指挥的手势含义并与指挥相配合。
情感与态度目标—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乐意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和尝试创造性的 表现;积极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操作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一些常用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在集体的演奏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调节自己奏出的音色,使其与集体的演奏相
协调;能够学习并掌握使用、整理和保护乐器的一些简单规则。 4. 音乐欣赏
认知目标 — —能够感受、体验音乐欣赏作品所 表达的内容和情绪;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表 现手段;能够再认和区分已欣赏过的音乐作品。 情感与态度目标 — —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有积极的欣赏态度;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 快乐。
操作技能目标 — —初步学习运用文学、美术、 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 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尝 试与同伴交流和配合,共同协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 受和理解。
(二)学前音乐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音乐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即指某一年龄阶 段的音乐教育目标。
(三)学前音乐教育单元目标
学前音乐教育单元目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指 “时间单元”,即在某一时间段(如一个月)内所要达 到的音乐教育目标;另一种是指“主题单元”,即在 一组有关联的主题活动系列中所要达到的音乐教 育目标。
(四)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即指某一具体的音乐 · ·371
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与上一层目标紧紧相 扣,共同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目标层,也是教师根 据课程领域目标这个指向,在具体活动中制定的一 种突然性的教育标准或要求。 第三节 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实践的基本 内容分为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三个 方面。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1)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2)以歌唱教 学为主的教学内容;(3)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 课程安排的重要依据;(4)以首调唱名法、节奏唱名 和柯尔文手势为基本教学工具;(5)创建自成特色 的教材体系。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1)“元素性”音乐教育。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 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2)“节奏第 一”。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 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但旋律 · ·372
却离不开节奏的“支撑”。(3)课程内容。奥尔夫音 乐教育体系的课程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 声音造型三个方面。(4)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奥 尔夫体系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和综合教 学。奥尔夫体系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创作法”,通过 教师的启发引导及范例帮助儿童集体创作、协助创 作。(5)教材和教具。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代表性教 材,即五卷本的《学校音乐》,其内容主要来自德国 的儿童游戏、童谣和民歌。奥尔夫体系中特殊的教 学工具是奥尔夫乐器。 四、铃木音乐教育体系
(一)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影响
铃木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开发个 人才能,使资质平平的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演 艺精湛的音乐家的教育体系,即“铃木教育法”。 (二)教育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1)给儿童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人 们也把铃木教学法称为“母语教学法”。(2)激发儿 童的兴趣。(3)提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 (4)注重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培养。(5)提倡“教学六 步”:①接触;②模仿;③鼓励;④重复;⑤增加; ⑥完善。 · ·373
五、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
(1)将“三个支柱”观点作为新大纲的基本要 素;(2)把用音乐吸引孩子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根 本问题;(3)利用音乐本身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作为 教学原则之一;(4)注重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
内在连续性。
六、综合音乐感教育体系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发掘儿童创 造力的教学法,强调以儿童为主体。
第四节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
(一)舒特-戴森归纳的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 般年龄特征
0~1岁:对声音做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 2~3 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地 唱出。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 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 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 节奏。 · ·374
5~6岁:能理解、分辨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 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 部分。
(二)0~3岁歌唱能力的发展
音准是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
一个持续了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学前阶段,幼 儿最容易掌握的是歌词,节奏次之,速度第三,呼吸 第四,最难掌握的是音准。 (三)3~4岁歌唱能力的发展
(1)歌词方面。在歌词的表现方面,虽然3岁 左右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能够完 整地掌握比较简短的句子或较长歌曲中的相对完 整的片断。
(2)音域方面。3~4岁儿童歌唱的音域一般 为c 1 ~a 1 (即C调的1~6),其中唱起来最舒服、最轻 松的是在d 1 ~g 1 之间(即C调的2~5),但个别儿童 的音域发展有所偏差。
(3)旋律方面。在旋律的感知方面,这一年龄 阶段儿童存在着差异性和不精确性,最明显的表现 就是“走音”现象。
(4)节奏方面。在节奏方面,3~4岁的儿童基 本上能做到比较合拍地歌唱,尤其是对与走步、跑
步、心跳、呼吸等相协调的节奏 — —四分音符、八分 · ·375
音符所构成的歌曲节奏更易感受和掌握。 (5)呼吸方面。3~4岁的儿童由于肺活量较
小,呼吸较浅,对气息控制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发 展起来,因此往往不能根据乐句的需要来换气。 (6)其他方面。
(四)4~5岁歌唱能力的发展
(1)歌词方面。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掌握歌词 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般都能比较完整、准
确地再现熟悉的歌曲中的歌词,而且对歌词的听 辨、理解、记忆和再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唱错 字、发错音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2)音域方面。4~5岁儿童歌唱的音域较以
前有了扩展,一般可以达到c 1 ~b 1 (即C调的1~7), 但在个别儿童身上仍有很大的差异性。
(3)旋律方面。由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接触的 歌曲日益增多,他们对旋律的感知、再认能力逐步 提高,音准把握能力有了进步。
(4)节奏方面。他们不仅掌握了四分音符、八 分音符的歌曲节奏,还能够比较准确地再现二分音 符的节奏,甚至带符点的节奏。
(5)呼吸方面。4~5岁儿童对嗓音的控制能 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能够逐步学会使用较长的气 息,一般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乐句和情绪 · ·376
的要求换气,中断句子、中断词意的换气现象有明 显的改变。
(6)其他方面。
(五)5~6岁歌唱能力的发展
(1)歌词方面。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们能记住 更长、更复杂的歌词,对词义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 提高,在歌词的发音、咬字吐字方面表现得更趋 完善。
(2)音域方面。5~6岁儿童歌唱的音域基本 上可以达到c 1 ~c 2 (即C调的1~1 · ),个别儿童甚至 更宽。
(3)旋律方面。随着儿童歌唱经验的不断积
累,5~6岁儿童的旋律感,特别是音准方面的进步 更为明显。
(4)节奏方面。5~6岁儿童不但能准确地表
现四二拍和四四拍的歌曲节奏,同时对三拍子歌曲 的节奏及弱起节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 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的节奏和切分节奏歌曲的 演唱。
(5)呼吸方面。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气息保持 的时间较以前延长了,能够按乐曲的情绪要求较自 然地换气,同时歌唱的音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 提高。 · ·377
(6)其他方面。
二、学前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一)0~3岁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以下误 区:(1)重表演轻表现;(2)重学科轻整合;(3)重训 练轻体验。
(二)3~4岁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3岁以后,儿童的动作逐步进入了初步分化的 阶段。3~4岁儿童在韵律活动中的动作表现往往 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还不善于运用动作与同伴 配合、交流、共享。但他们在动作的创造性表现方 面有了初步的意识和发展。
(三)4~5岁儿童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动作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 身体大动作及手臂动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且走、 跑、跳的下肢动作也逐步得到提高,能够比较自由 地做一些连续的移动动作,如跳步、垫步等,而且平 衡能力及动作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强,对于上下肢联 合的复合动作也逐步地发展起来了。 (四)5~6岁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
5~6岁儿童的动作进一步分化且更精细:从
身体、躯干动作—手臂—手腕—手指动作,且动作 · ·378
的自控能力更强。
三、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一)0~3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的儿童已经表现出对打击乐活动的 极大兴趣。
(二)3~4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儿童3岁以后,特别是进入幼儿园接触了一些
特制的打击乐器,如小铃、响板、串铃、铃鼓等,使他 们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得到较大的满足。 (三)4~5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乐器的操作和演奏技 能方面较小班儿童有了较大的进步:他们不仅能模 仿成人(如教师)的演奏方法,并且开始探索同一种 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还能掌握演奏技巧稍高的一 类打击乐器。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他们对乐器 音色、力度、速度的调整和控制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5~6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 种类更多,能力也更强。
四、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0~3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对于声音 · ·379
和音乐也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反应。 (二)3~4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三岁左右的儿童,已经从周围生活环境中获得 了较多的倾听体验和习惯,并且开始逐步自发地注 意听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并分辨它们。 (三)4~5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4~5岁儿童听辨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渐
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表现在倾听、欣赏音乐的 听辨能力、感受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5~6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都有了更大的进步。
第五节 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2)渗透性的音乐教 育活动。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可以分为:①日 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②其他教育活动中的音乐活 动;③游戏活动中的音乐活动;④节日活动中的音 乐活动。 · ·380
二、学前音乐主要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歌唱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歌词、音域、节奏、 音准、呼吸、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以及 创造性等九个方面。
1. 幼儿园歌唱材料的选择
(1)歌词的选择。①内容与文字有趣并易于儿
童记忆和理解;②歌词内容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 象、富于教育意义;③歌词的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 动作表现。
(2)曲调的选择。①音域较狭窄;②节奏较简 单;③旋律较平稳且以五声音阶为骨干;④结构较 短小工整;⑤词曲关系较简单。
(3)歌曲的总体选择。为学前儿童选择的歌
曲,总体上应该具有纯真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 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导入 (1)动作导入;(2)歌词创编导入;(3)情境表 演导入;(4)故事讲述导入;(5)歌词朗诵导入; (6)游戏导入;(7)填充参与导入;(8)副歌前置导 入;(9)无意义音节玩唱导入;(10)直观形象 导入。 · ·381
3. 发展儿童的歌唱能力
(1)共鸣位置与歌唱的美好音色;(2)咬字、吐 字、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 4.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1)创编新歌词;(2)创编表演动作;(3)处理歌 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4)即兴歌唱和说话。 (二)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在学前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一般 可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1. 幼儿园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1)动作;(2)音乐;(3)道具。 2.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导入 (1)观察导入;(2)回忆导入;(3)基本动作复习 或练习导入;(4)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5)舞谱导 入;(6)动作创编导入;(7)游戏导入;(8)故事导入; (9)音乐欣赏导入。
3. 发展儿童的韵律活动能力 (1)发展动作的协调性;(2)发展动作的随乐 性;(3)发展动作的表现性。 4.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1)创编动作
①自由的即兴表演;②有引导的动作创编。 · ·382
(2)创编动作组合
①按情节创编;②按音乐创编。 (3)提出其他创造性的意见或建议
①给儿童对学习中的程序或方法问题提出意
见或建议的机会;②给儿童对韵律活动的队形变化 或人际交流方式变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机会;③给 儿童对分组、角色分配、道具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提 出意见或建议的机会。
(三)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操作乐器 的能力、合乐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四个方面。 1.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材料的选择 (1)乐器;(2)音乐;(3)配器方案。 2.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入
(1)总谱学习导入; (2)总谱创编导入; (3)主要声 部学习导入;(4)主要声部创编导入;(5)音乐欣赏
导入; (6)故事导入; (7)韵律活动导入; (8)歌唱导入。 3. 发展儿童的打击乐器演奏能力 (1)舒适有效地演奏;(2)有表现力地演奏; (3)发展节奏感与体感。 4.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1)参与配器设计;(2)即兴指挥;(3)给儿童对 初步完成的作品提出改变音色的意见或建议的机 · ·383 会;(4)给儿童对初步完成的作品提出改变个别乐 器演奏方法的意见或建议的机会;(5)给儿童对初 步完成的作品提出增加新的特色乐器的意见或建 议的机会。
(四)学前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倾听、理解、创造性地表达 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等四个方面。 1. 幼儿园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 (1)音乐作品
①总的考虑;②歌曲的考虑;③配器乐曲的 考虑。
(2)辅助材料
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一般有:动作材料、语言 材料、视觉材料三种。
2.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导入 (1)从完整作品开始;(2)从作品的某个部分开 始;(3)从某种辅助性材料开始。 3. 发展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1)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2)选择最好的音乐 音响;(3)让儿童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通道进行 音乐的感知;(4)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在伴随音乐进 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知体验;(5)让儿童有 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 · ·384 感受。
4.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1)给儿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音乐感受的机 会;(2)鼓励儿童的创造性音乐表达;(3)向儿童提 供各种创造性音乐表达的优秀范例。 5. 系列音乐欣赏活动方案设计
(1)结构比较紧密的作品可以采用“从整体入 手层层深入”的设计;(2)含有独立而鲜明的主题形 象的作品可以采用“从局部入手层层累加”的设计; (3)段落间对比较鲜明的作品和比较强调性质辨别 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一一匹配”的设计。 第六节 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一、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指导 (一)运用语言指导法 (1)讲解;(2)提问;(3)反馈;(4)提示和指示; (5)激发和鼓励。 (二)运用范例 (1)示范;(2)演示。 (三)运用角色变化 (1)参与;(2)退出。 · ·385
二、学前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1)评价活动目标与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年龄 阶段目标以及单元目标是否有紧密的联系;(2)评 价活动目标是否涵盖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 能三方面的要求;(3)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的 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活动内容的评价
(1)要评价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音乐教育目 标相一致,是否与音乐教育所涉及的范围、领域相 一致,是否与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2)要看 音乐材料本身的审美性和艺术性。音乐与其他学 科教育活动的重要区别在于音乐自身独特的审 美性。
(三)活动方法的评价
(1)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与活动的目标 和内容相呼应;(2)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顾 及到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3)评价活动 的方法是否强调并体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4)评价活动的方法是否注意到了与音乐活动环境 和有关设备相联系。 (四)活动过程的评价
(1)评价教师的行为;(2)评价活动中教师与儿 · ·386
童的互动情况;(3)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4)评价 活动的结构安排。
(五)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评价
(1)评价环境和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是否能体现 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和与音乐活动内容相适 应;(2)评价环境和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是否能适合 儿童的实际需要和操作能力;(3)评价活动的材料 或道具是否适用于音乐活动的展开,如提供的材料 和道具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现性,能够在数量上 有所保证等;(4)评价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材料是否 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即充分地发挥了环境 和材料的作用。
(六)活动效果的评价
(1)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 态度;(2)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反应; (3)评价儿童对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 第七节 学前美术教育概述 一、学前美术教育的内涵
儿童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儿童身心 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儿童 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学前儿童美 · ·387
术指的是三至六七岁的儿童所从事的美术造型活 动和欣赏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二、学前美术教育目标
(一)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 (1)行为目标;(2)过程目标;(3)表现目标。 (二)学前美术教育总目标 1. 认知目标
(1)知道不同的材料、技巧以及活动过程之间 的差异性;(2)能够讲述不同的材料、技巧以及活动 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3)知道运用美术媒介和 技巧,通过活动过程,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4)知道以安全和适当的方式使用材料和工具; (5)懂得视觉形象特征之间的差异,知道美术表达 想法的目的;(6)能够初步讲述不同的表达特征和 组织方式是如何导致不同的结果的;(7)知道从美 术作品中能获得各种经验,能享受到视觉艺术的 美;(8)体验视觉艺术与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 的或其他特殊的联系。 2. 情感目标
(1)喜欢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2)能体验美术作品的线条、形状、色彩、质地 等;(3)对美术活动能感兴趣,并积极投入创作、欣 赏和评价活动;(4)能产生与美术作品含义相一致 · ·388
的感受,并能表达这种感受;(5)喜欢各种不同风格
的美术作品。 3. 技能目标
(1)能选择材料和象征性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情感;(2)能初步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 节奏与和谐;(3)能初步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 律进行美术创作;(4)能初步感受和欣赏到美术作 品中形象的美学特征;(5)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美术 作品作粗浅的美学评价。 4. 创造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
(2)能使用各种象征性符号,并加以组合和变化,创 造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3)能使用色彩,自由表现 自己的情感和幻想;(4)能综合运用多种美术媒介 进行美术创作;(5)在欣赏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美 术作品时,能讲述自己独特的观点。 (三)具体的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目标 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 (1)目标制定的角度要统一;(2)目标的制定要着 眼于儿童的发展;(3)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4)目 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学前美术教育的特殊方法 (1)感知欣赏法;(2)示范和范例法;(3)游戏练 · ·389 习法;(4)线索启迪法。
四、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正规的学前美术教育活动 (1)绘画活动;(2)手工制作活动(手工活动); (3)欣赏活动。
(二)非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 (1)幼儿园环境布置活动;(2)美术角和美术室 活动;(3)随机的美术指导。 第八节 学前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陈鹤琴关于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主要观点 (一)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1)涂鸦期(1~2 岁);(2)象征期(2~3 岁); (3)定型期(3~7岁);(4)写实期(7岁以后)。 (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 总结
(1)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 的良好资料;(2)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3)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 会画点;(4)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 认识;(5)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 实;(6)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 · ·390 是分不开的;(7)对完形心理学以唯心的观点来解 释知觉的固定性的意见。
二、黄翼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1)涂鸦期;(2)象征期或过渡期;(3)定型期;
(4)写实期。
三、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 童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一)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1)涂鸦期(1.5~4岁);(2)象征期(4~5岁); (3)概念画期(5~8岁);(4)写实期(8~15岁)。 (二)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1)前轴阶段(4岁);(2)单轴阶段(大约6岁); (3)双轴阶段(大约8岁); (4)双轴联合阶段(10岁)。 第九节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涂鸦期(1.5~3岁)
涂鸦期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命名涂鸦 三个阶段。
(二)象征期(3~5岁) 1. 画面构思过程不稳定 (1)动笔后构思;(2)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 · ·391 插;(3)绘画内容转移;(4)形象含义易变;(5)易受 他人影响。
2. 画面形象排列方式的发展变化 (1)零乱式;(2)平行式;(3)并列式;(4)散点 式;(5)多层并列式;(6)遮挡式。 (三)图式期(概念画期或形象期)(5~8岁) (1)拟人化表现;(2)透明式的表现;(3)展开式 的表现;(4)强调式的表现;(5)装饰性的表现; (6)美梦式的表现。
(四)写实期(8岁以后)
二、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活动发展阶段与特点 (1)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2)基本形状 期(4~5岁);(3)样式化期(5~7岁)。 三、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学前儿童美感的特点
(1)儿童的美感与良好的情绪体验相联系; (2)儿童的美感较为表浅;(3)儿童对美的感受具有 行动性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阶段 审美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审美准备 阶段;(2)审美体验阶段;(3)审美效应阶段。 · ·392
第十节 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评价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绘画活动内容的设计 1. 命题画(主题画)
命题画是由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题与要求, 儿童按照绘画的主题与要求作画。命题画是幼儿 园绘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1)物体画。物体画是教师帮助儿童在充分了
解、体会某一物体的形象、色彩、结构、性质等的基
础上,以绘画方式对该物体进行表达、表现的活动。 (2)情节画。情节画活动是在物体画活动的基 础上进行的,它是教师让儿童以个别物体与其他物 体相配合,表达一定情节的绘画活动形式。 2. 意愿画(自由画)
意愿画是儿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由自己独立 确定绘画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 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方式。 3. 装饰画(图案画)
装饰画是指儿童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
同的纸上对称地、和谐地、有规则地进行类化、装饰 的一种绘画形式。 · ·393
(二)绘画活动材料的设计
(1)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实际运用能力来 选择;(2)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要灵活,能体现所要表 现的内容和题材。
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手工活动内容的设计
(1)泥工。泥工是运用泥进行的塑造活动,即
以粘土、橡皮泥、面团等为材料,用搓、抟、压、捏、拉 等手法来塑造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泥工活动的 基本技能:泥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抟圆、搓长、压 扁、粘接、捏泥、抻拉、分泥等。
(2)纸工。纸工是以不同性质的纸为主要材
料,运用折、剪、撕、贴等各种技能进行造型的活 动。纸工包括折纸、撕纸、粘贴、剪纸。 (二)手工活动材料的设计 (1)材料要丰富和多变;(2)材料能激发儿童手 工制作的兴趣;(3)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 (三)废旧材料制作
废旧材料制作是儿童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
识和技能,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废旧材料制成简 单的玩具。废旧材料制作一般在大班进行,但在中 班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自制玩具活动。 三、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儿童美术欣赏活动内容的设计
儿童的美术欣赏是儿童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 · ·394
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欣赏,从中受 到艺术的感染,并丰富艺术联想,以提高对艺术美 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儿童欣赏活动主要有欣赏 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 欣赏活动中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 (二)美术欣赏材料的设计
为儿童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遵循:(1)经典 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题材的多样性原则。 (三)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
(1)做好物质上的准备。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
应注意:①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②具有一定的艺术 性;③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④注意欣赏作品的 质量。(2)做好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3)认真研究 活动目标和欣赏内容。(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 欣赏:①对话法;②观察比较法;③讲解法;④体验 法。(5)注重启发引导,欣赏要循序渐进。 (四)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各阶段的指导 (1)描述阶段的指导;(2)形式分析阶段的指 导;(3)解释阶段的指导;(4)评价阶段的指导。 四、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1)活动目标;(2)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3)活 动过程;(4)活动效果。 · ·395
第八章 几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一节 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单元主题活动的含义
所谓单元主题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段 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 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选择与确定单元主题 1. 影响因素 (1)儿童;(2)主题自身的特性;(3)教师;(4)可 以利用的教育资源;(5)已经开展过的主题;(6)学 科知识。
2. 主题的命名
选择与确定了主题之后,主题名称的确定也非 常重要,要避免过于成人化倾向,用幼儿熟悉、喜 欢、易记的,而且容易引发幼儿探索与体验的名称。 (二)确定单元主题活动目标 (1)分析主题的潜在价值;(2)思考主题的潜在 方案;(3)确定适宜的主题方案与目标。 · ·396
第二节 区域活动的设计 一、区域活动的含义
所谓区域活动,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 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 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 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 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 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由性;(2)指导的间接性;(3)自主性; (4)个性化。
三、区域活动的设计 (一)区域的创设
(1)区域的特点:①观念性;②动态性;③开放 性;④对话性;⑤参与性。(2)区域种类的确定。 (3)区域空间的设置。(4)区域环境的创设。(5)区域 规则的制定。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 (1)帮助幼儿熟悉区域;(2)观察幼儿的区域活 动;(3)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 · ·397
第三节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综合性课程的含义
顾名思义,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 综合化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 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最为常见的 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 (1)学科(领域)的综合;(2)发展方面的综合; (3)通过专题的综合;(4)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5)通过主题的综合。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 实施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应;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3)教育活动应 与文化差异相适应;(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 联结一体。
(二)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 两种倾向
(1)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2)儿童生成为 · ·398
主的教育活动;(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 结合。
(三)各学习领域为中心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1)以科学领域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 动;(2)以美术领域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3)以体育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 ·399
第九章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 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
第一节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陈鹤琴的课程方案 (一)学前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人们 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 动的方向,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目标是 制定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 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 (二)学前课程内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 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 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 周围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 (三)学前课程结构
(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 (4)艺术活动;(5)语文活动。 · ·400
(四)学前课程实施
陈鹤琴认为, “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 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游戏法 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五)学前课程编制 1. 学前课程编制的原则 (1)课程的民族性;(2)课程的科学性;(3)课 程的大众性;(4)课程的儿童性;(5)课程的连续 发展性;(6)课程的现实性;(7)课程的适合性; (8)课程的教育性;(9)课程的陶冶性;(10)课程 的言语性。
2. 学前课程编制的方法 (1)圆周法;(2)直进法;(3)混合法。 二、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一)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个词 就是“发展—互动”。
(二)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目标、内容、方法 和评价
(1)目标: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首 先是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包括各方 · ·401
面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动机;第二个教育目 标是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自我认 同、自主行动、自行抉择、承担责任和接受帮助的能 力;第三个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包括 关心他人、成为集体的一员、友爱同伴等;第四个教 育目标是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2)内容:由于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儿童
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学习”就成了该方案的核心。 (3)方法: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 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用的工具。
(4)评价:评价是斑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 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和成长 提供了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计划和决策的 原则。
(三)教师的作用
(1)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 色;(2)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 (四)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方案的设计者从儿 童的立场定义家庭,家庭指的是“成人和儿童的各 种组合体”,是“与儿童接近的,并受到儿童信赖的 人们,他们是儿童世界的基础。” · ·402
(五)对斑克街教育方案的评价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让儿童进行有意义
的学习,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强调帮助儿童 理解对他们成长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事物,而不是与 学业成绩有关的东西。这一方案以儿童为中心,关 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满足,鼓励儿童主动的活动。 三、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 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 方法
(1)目标: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 身心均衡发展的人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儿 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 童的注意力。
(2)内容: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 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 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
(3)方法:在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中,触觉训练 最为主要,因为蒙台梭利相信儿童常以触觉替代视 觉或听觉。 · ·403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 察者,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作“指导员”。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蒙台梭利的长处可以粗略地归纳为对儿童的爱、 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察,及时地给予指导。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 供榜样。
四、海伊斯科普课程
(一)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 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内容和方法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 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主要是儿童解决问 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
(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评价
海伊斯科普课程被人认作“适宜儿童发展的教 育实践”的一个例证。 · ·404
五、瑞吉欧教育体系
(一)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1)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2)建构主义理 论的影响。
(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 素;(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三)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
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 育者和指导者。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 建构者,这是瑞吉欧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 (四)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项目工作”或 “项目活动”的方式展开的。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 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五)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评价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一些国家的教育工作 者开始关注瑞吉欧,特别是一个题名为“如果眼睛 能跃过围墙”(后改名为“一百种儿童的语言”)的展 示瑞吉欧儿童教育成就的展览在世界许多国家和 地区获得成功,使瑞吉欧教育体系更为声名大噪, · ·405
参观者络绎不绝。
第二节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一、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 (1)教育质量VS教育公平;(2)价值无涉VS价 值有涉;(3)宏大理论VS地域性知识;(4)学术研究 VS实践研究。
二、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发展趋势 (1)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2)关 注生命教育;(3)在倡导教育公平的原则下使幼儿 园课程管理走向多元化、自主化;(4)在强调课程有 效性的前提下使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更多地将 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5)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 课程一体化;(6)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 融合;(7)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