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方言与普通话比较
青岛方言
广义的青岛方言指行政区划所辖的七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五市(即墨、平度、莱西、胶州、胶南)的方言,虽然其内部存在着种种差异;
狭义的青岛方言指流行于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的市区话。青岛市区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方言,它是在市辖各区、市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却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代表性。通常所指的青岛话,就是这种有代表性的新方言。青岛方言的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着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特点。
青岛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青岛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声母细分、韵母简化、声调减少。青岛话与普通话在发音上差异并不大。从声母与韵母上来对照,绝大多数与普通话接近。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
一、韵母
1、普通话韵母e[ɤ]与a[a]的音互换。
①普通话e[ɤ]的音,在青岛话中通常发a[a]音。 例如:喝水[xɤ55]→[xa55],割肉[kɤ55]→[ka55],
②普通话a[a]的音,在青岛话中通常发e[ɤ]音。
1
例如:白天[pai]→[pei]
2、青岛人的通病是“ ing[iŋ] , eng [əŋ] , ong [uŋ] ”这三个音互相分辨不清。 ①“ing” 和 “ong” 分辨不清。例如:英雄[jiŋ55 ɕyŋ 35]→[juŋ55 ɕyŋ 35], ②“eng” 和 “ong”分辨不清。青岛方言里面的发音都是近似于前鼻音和后鼻音
的一种发音,因此,当青岛人说普通话的时候,经常是eng和ong不分。
例如:天冷[t‘iɛn55 lǝŋ214]→[ t‘iɛn55luŋ214]。
二、声母
1、青岛话r[r]和y[j]分不清
青岛方言声母的变化不多,最明显的一个就是r[r]的发音。在正宗的青岛方言里面,是没有[r]这个音的,普通话中“然”“肉”“日”等所有以[r]作声母的字,在青岛话中都发音[j],没有一个例外。
因此,青岛话r[r]和y[j]分不清。例如:热[rɤ51]→[ jɤ51],肉[rou51]→[jou51] 而在ren (“人”)这个读音中,在青岛话中,不仅声母由[r]变为[j],韵母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人[rǝn35]→[jin35]。 2、尖、团音的差别 和许多方言一样,青岛话是分尖团音的,比如“丘”和“秋”在青岛话里是不同音的。普通话中只有j [ʨ] ,q [ʨ‘] ,x[ɕ] 三个声母,而青岛话却有尖音的j q x 和团音的j q x 六个不同的声母。 尖音 尖[ʦiɛn55] 千[ʦ‘iɛn55] 先[ siɛn55] 团音 兼[ʨiɛn55] 牵[ʨ‘iɛn55] 掀[ɕiɛn55] 3、两种不同的zh[ tʂ] , ch[tʂ‘] , sh[ ʂ]
2
许多南方的朋友分不清普通话的z[ts] , c[ts‘] , s[s]与zh[ tʂ] , ch[tʂ‘] , sh[ ʂ]他们如果要学习青岛话的话,那难度可就更大了。青岛话不仅有z,c,s与zh,ch,sh的区别,而且两种不同的zh ,ch , sh.
普通话 青岛话 [ tʂ] [ʧ] 例 字 [tʂ] 之支脂志渣卓助罩皱站震装争(中) 知直制职拙朱招周战真张正 [tʂ‘] 眵翅齿持叉戳初抄愁搀碜窗撑(冲) [tʂ‘] [ʧ‘] [ʂ] [∫] 吃尺池迟绰除超抽缠趁昌成 师诗事士沙朔梳捎瘦山渗双生 失拾式室傻说书烧收煽身上声 [ʂ] 例如,青岛话的“争”[tʂǝŋ55]和“蒸”[ʧǝŋ55]是不同音的;
而“争”与“中”,“撑”与“冲”则是声韵调全同。
三、声调
和大多数北方方言一样,青岛话有四个声调和一个轻声声调。但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青岛话的四个声调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1、普通话发一声(阴平)的,在青岛方言里面发音近似三声(上声),例如“书”,“钉” 钉子[tiŋ55 tsɿ ]→[tiŋ213tsɿ ] 书费[ʂu55fei51]→[ ʂu213fei51]
2、青岛话中的阴平接近普通话的上声,普通话发三声(上声)的,在青岛方言里面发音近似一声(阴平),例如:阴;天;星;空;中;央等。
此外,青岛话的阴平与普通话也有区别,如“黑”,古代是入声字,普通话跟“天空”“中央”等一类,青岛话则跟“凯”“改”“马”等字在一类。
3、普通话发二声(阳平)的,在青岛方言里面发音近似四声(去声),例如“杰”,“齐”,“狼”;4、普通话发四声(去声)的,在青岛方言里面基本都是发四声(去声)。
3
(特别说明,上面说的青岛方言的四种声调,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话里的四种声调,因为发音几乎相同,所以才用这种说法来形容。)
普通话 青岛话
阴平 [55] → [213]
阳平 [35] → [42]
上声 [214] → [55] 去声 [51] → 基本不变
青岛方言词汇、语法特点
一、新旧词汇更替迅速。
例如“观模”和“釜炱”这两个词汇,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而在现在的新词汇中,就被更替为“模样”和“烟囱”。此外,过去常说的“将媳妇”、“馉馇”、“饽饽”等词,现在已变成了“结婚”、“饺子”和“馒头”。
二、同义词丰富多彩。
例如:仅“厨师”一词,就有“炊事员”、“厨子”、“大厨”、“大师傅”、“火头军”、“做饭的”、“烧饭的”、“炒菜的”、“掌勺的”和“端大勺的”数种叫法。 再如:拿普通话里“骄傲”一词为例,用青岛话说,就还可以说成是“涨颠”、“展扬“显摆”、“翅鳞”、“洋相”、“兜风”和“柴”等近十种表述。而且,这些表述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妙处。而青岛话里“折磨”的意思,还可以说成是“折蹬”、“作索”、“作蹬”、“缠拉”和“蝎虎”几种。
三、外来语多。
例如:“古力”、“榻榻米”、“米达箩”、“鲍克斯”、“乌哋哋”、“奥塞”和“轱辘马”等。
四、独创词汇多而杂。
青岛本地人特有的方言,例如:饺子叫“馉扎”,小女孩叫“小嫚儿” , 最有趣的是蛤蜊[xa55 li51]→[ ka 35 la]。
五、形容词修饰形象、巧妙。
青岛方言中大多不使用“很”、“非常”等词,而以其他单音节形容词代替。
4
例如:很苦说“倍苦”,非常甜说“甘甜”,
还有“焦酸”、“稀软”、“喷香”、“酥焦”、“溜稀”、“烘黑”等等。
六、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青岛方言中常用单音词表示。
例如:窗户称为“窗”,被子称为“被”,哥哥称为“哥”,屋子称为“屋”,等等。
七、青岛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意义相同、词素也一样的词,但在运用语序上大不
相同。
例如:诚实说“实诚”,颠倒说“倒颠”,俯就说“就俯”,等等。
方言调查与研究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改革开放后地区之间交往的增多,有的方言土语已被淘汰,有的在继续流行,有的还在文学作品中被采用,虽然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方言以及方言调查与研究依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方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承载,反映着该地区的风俗人情,是研究古今汉语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方言,具有某种凝聚力,台湾当局的“国语”重定义,实际上就是利用的这种理论,我们也可以回忆起《最后的一课》背后的意义。
方言,也是一种“圈子文化”的体现:我和你讲方言,说明我们是一个“圈子”的。 方言,最有意味的在于:它能表达最私密和最精确的意思!许多人都体会到了:最精微的意思,他/她只有用自己的方言才能精确地表达——不管他/她的普通话或是外语是多么地精通。
参考文献: 《青岛地方图册》
《青岛市志(方言志)》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XX
专业年级 学号XXXXXXXX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