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这一篇是打板高手所总结的一些追涨停的心得,字字玑玉。两年前当我还沉溺在K线、缠论、量能理论在股海苦苦探索时,看到这篇文字简直是惊为天人。从那之后我每天交易结束后都要对照这篇文字,思索这一天的操作是否符合这篇文章的宗旨。
两年来,这样的行为对我的交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交易水平还是收益都大大的提高了一个层次。在这里我将这篇老文发出来,并不是要提倡大家都去学习打板,而是建议大家可以对照文中介绍的一些理念加深对股市的一些认识。
打板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没有极大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根本没法独自走完这段路,但一旦当你顺利通过,那它带给你的回报将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短线高手强势股战法精髓(即追涨停板)
一、理念:
只做超强势股的追涨和守株待兔(仓位管理必不可少,否则会坐电梯)。理念就是专做人气股、领涨股、龙头股。操作就是等待、发现、跟随、选股。选股很重要,是决定性的前提,但选股还不是全部;等待需要绝对的耐心;发现需要经验来确认;跟随是最次要的买入动作,需要勇气和下决心付诸行动的决断力。
二、超短:
任何一种操作方法,哪怕是做下跌通道的一个小反抽,只要是不参与任何级别调整,买了就为了马上挣钱,这种方法都是短线,说白了,不参与任何性质整理!短线操作,就是寻找技术形态及资金介入代表一定市场意义的股票,再配以自己熟练的仓位管理来短期、
快速获利的一种技术。
当许多散户朋友对着k线图在研究某种技术可能会让股票涨多高而不去关注市场含义时,我知道他们都在浪费时间。
三、龙头:
我的体会是,做好短线的先决条件是选股,对分时走势判断不失误!选股攻击力要够,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当一个市场出现好几个连续涨停的股票时,不管原先如何看好其中的某只,但是,只有涨停次数最多的那只冲击力才会最强。然而,谁先涨停谁就是龙头,谁的封单越多谁就是领涨?那又太肤浅了,阶段性龙头或者说是阶段性人气个股,往往是随机产生的。在大盘否级泰来的那一刻,同时会出现几只强势个股,能否成为龙头或人气股,要看个股是否具备当前容易被市场认可的题材,这一点比基本面重要得多。龙头不在盘子大小,而在启动的时机。只要先于大盘连续上涨并能带动关联个股上涨,就是龙头。
人气股是热点,龙头则是热点中的焦点,代表了市场合力,人心所向,即“势”。介入人气股,资金最安全,效率最高;龙头之所以安全,还在于与大盘转势共振,市场也需要一只涨幅力度大的股票来树立赚钱效应。所以,在一轮经典的下跌过后,市场面临转势,但我们不知道谁会先涨,资金量大的操作必然会提前布局,而我们需要的就是睁大眼睛,等待最强的那只股票出现,然后闭着眼睛进入就可以了。
龙头从强势股中产生,如果你操作的一直都是市场各阶段最强的股票,那你自然就能做到龙头。但龙头有迹可寻,超强势股无踪可觅,有时某消息一来即可成就一只超强势股。龙头需要大盘一轮完整的下跌后才会出现。龙头是这样的,你今天买它,它就让你赚钱;
明天你继续买它,它仍然上涨。龙头的涨停从来都是大阳线而不是小气的涨停开盘式,因为它有足够的心胸让所有跟它的人赚钱。龙头就是大盘在转势初期最显眼的那只,没有哪只其它的股票能够比它更吸引眼球和人气。如果大盘就此转势,龙头就强势涨停;如果大盘明后天量能缩下来,那也只有操作龙头才不会让人亏损。
高手买入龙头,超级高手卖出龙头。在我看来没有永远的龙头,虽然买龙头是一种方法,但是想办法卖出龙头才是更高的境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沙(题材)炒得如火如荼,2012年7月23日附近,海南瑞泽成为公认的龙头,但是回头看却是好的卖点,之后把握的关键不在海南瑞泽,而在罗顿发展,之后仍有40%升幅,而同样当罗顿再一次成为公认的宇宙总龙头之时,又成为好的卖点,之后又有。。。
四、量能:
超短对行情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量,有量就能来钱。
量能是超短强势股的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观察点。
不是简单机械的看多么大的量能具有什么意义,而是看量价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阶段,不一样的量能,有些还需要看量能的持续演变。可以挑选历史上的一些主升清晰的个股,观察他们量能的演变过程。并重点关注强势股,起动、拉升、高位盘整、第2波拉升、下跌大反抽等各个不同阶段的量、价关系。并在未来的牛股身上,小仓参与体会,慢慢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机械的去看书本,寻求秘籍。所谓,进在量中,退在量后。主要看成交量、均线、K线来选股。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至于做下跌股的反弹,选择前期热门强势股。
很多游资股票都是靠板板换手前进的。一般起来时有充分换手的,后面走的远。人气也足。量能都达到15-30%区间{小盘股更高,中大盘的小些},而且不缩量。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缩,但最好不要放暴量,一般可看成趋势继续。一个巨牛股,里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从头吃到尾的。都是接力上去的。很多一字板个股,要么买不到,买到就死了。而且这样的一字板,跌抽机会下来连反抽都难做,常常一路阴跌。而换手充分的牛股,跌下来反抽多。我的看法是—换手决定高度。
五、跟随:
做短线的关键是什么?
是深刻理解市场合力,也就是势。
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势就在热点之中。符合主流热点的新故事,往往是赚大钱的机会。跟随,就是及时捕捉市场主流热点。顺势最关键,一定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硬干是不行的。要善于借势,(1)出击的时间,必须把握住大盘否级泰来的临界点。这点最为重要,必须借大盘的势;(2)必须认清热点,借板块的势,借市场赚钱效应之势;(3)个股的选择,即时图走势应强于同类个股,有涨停潜力。当然,对有实力资金而言,与其跟风,不如主动发力,吸引别人跟风,使自己的资金处于相对有利的价位。
遵循现有的规律,遵循市场已有的选择,无本我执念。只跟市场走,不预测,不操纵,不要徒劳地去预测大盘或个股,一切以盘中走势为准。我们不是神仙,即使你有80%的准确率。那20%的失误都有可能把你的利润都磨平。盘后的复盘很重要,要努力去揣摩超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断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而不是化大力气去感知未来大盘的上下、感叹机会的错失。当你高效的跟随
了市场,机会几乎是接踵而至。
宁波解放南路专做人气股、领涨股、龙头股的交易方式,才应定性为最正宗,最大气,最合理的交易方法。宁波赚大钱的交易在于对(势)的深刻理解上,明白什么时候可以重仓。这种操作的本质在于顺势而非发动和引导。它才是众多短线交易方式之中的名门正派。像我们这种个人大户级别的资金,应该深入研究这种交易方式。只以这类个股跟风。要做的只是,等待,发现,跟随。研究宁波佬的交易环境比研究宁波佬做的个股重要得多了,研究宁波佬做的个股,我认为只是仅仅属于打基础罢了,重要的还是对市场(势,大局观)的深刻理解上。理解正确了,自然对个股的介入是极简单的事了,这是我的一种追求。
比较而言,深圳红岭路专门接别人恐慌盘的做法,并非顺势,而是逆势。这种交易方式的性质属于偏门或叫旁门,非正宗,不太值得深入学习。它的设计原理是逆势而不是顺势,因此它有先天的致命缺陷。当然,这种方法很多职业机构都在做,看起来好像经常亏钱,但能存在这么多年,肯定有它合理的地方,因为亏钱的交易方法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相同即时走势的个股,有些封住了,有些封不住。有些打了上千万也封不住,有些二三百万就停了,且第二日的走势也不错。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大盘的理解,对势的理解,是大局观的问题,不是操作技巧的问题。
投机的技巧在于玩差价,投机的精髓却是玩人性了,投机的魔力就在于变与不变。
倾听市场的声音,虽然是非常简单的字眼,但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是多么的难。以前人家说高手都是死在半山腰,当时极度不屑。慢慢懂了,趋势的力量下,任何灵光闪烁都是不值一提的。要加强对市场的理解,不可以刻舟求剑,搬教条,绝大多数时候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而不是让自己不理解。做超短就是这样,观点是时时在变化的,强调的是应对
与适当的前瞻性判断。当自己的预期与市场的结局不一样时,一是反应跟不上,二是内心的弱点瞬间放大,往往一犹豫、一软弱就会酿成大错,短线做成中线,因行情的高位追涨而站岗数月,数年就是这样。业余的投机操作者,往往牺牲在这样的节点。
与此同时,所谓跟随,(在市场趋势酝酿变化的时刻)应该在思维上先人一步,提前介入有启动迹像但还没大幅拉升的板块,争取比别人跟热点更紧一些。否则,操作节奏上滞后,始终就要比市场慢半拍,资金运作自然不能运转如意。当然,平均运气与状态来讲,不可能所有的大牛都被你拿下,这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运气与能力高度切合时,狠狠的赚一票;而在背运与状态低迷时控制住自己,不下出恶劣的俗手就是成功。
六、心态:
杀人诛心,炒股炒心。
操作十分里边,心态、控制力占七分,技术占三分。追涨(龙头的)操作,为什么都出现在大盘已大涨的情况下?原因很简单,我不能确认每一次大盘是否能继续向上,所以就挑最强的股票上。大盘如果还向好,最强的股票就会再次大幅向上;大盘如果不行,则最强的股票通常还能横几天,可以果断退出。大妖出自迷茫,龙头来自烂板。龙头需要技术吗,不需要,要的是临阵时的果敢和勇气。资金对龙头品种有分歧是正常的。不做龙头的心理障碍,就是龙头涨的多了,想做便宜的,杯具证明是错误的—短炒就是一夜情,就像你去嫖娼,你肯定只管挑漂亮的上,你还会管她前面搞了几个?!
很多人也许都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赢利能力,而且很高效。却最终因为性格与能力、概念上的那块致命短板而决堤。每一次大盘的熊市与类似于5.30,或者其他20%以上的
指数跌幅段,都会把很多已经初步建立稳定系统的玩家,击溃。很多已经慢慢克制的弱点,比如孤注一掷、犹豫止损、偏执,都会幽灵般再现。一个回撤,击倒的往往不只是资金,更是信心与理念。
自己也常有失误,但每次都尽量在第一时间脱身。虽然每年都会有一两次刻骨铭心的割肉,一年操作下来总的是输少胜多,小亏大赢,所以才有如此可观的成绩。操作的随意性,这是人性的弱点,我也经常犯。一般随意了一、二把,第二天立马就纠错。不会跟他纠缠,然后把他忘记,重新谨慎再来。本人一直强调操作观,而不讲具体的技术形态,是因为每个人掌握的技术形态是不同的,一种技术由某个人应用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换了另一个人却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心态是内功,如张无忌练的九阳真经;方法就如十八般武艺,没有内功的配合,什么方法都不行,什么技术形态都不灵。交易中,过多的考虑分时,技术面,没有一颗执著的心,很多牛股靠的不是技术面,而是对人性的拷问。这门学问在诗外,就如修身的道士,其意在心...
很多人在股市失意,常常并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而是做不到良好控制自我。
既然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为什么还热衷于逆势长线,偏执认为自己持有的仓位一定是苏宁第二?或者套在高位,就回避自己的理智判断,把短线做成中线,把中线做成长线,把人生坐成一部永恒的电梯?!股市波澜壮阔,成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没有对人性的良好控制力,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走不远,也走不快的。学习股市的技的同时,完善自我与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哦。超短的交易天天在错误与纠错中度过,没有完美。临盘要做的是控制好仓位,做好愿赌服输的准备,事后冷静的思考与总结是必不可缺的。迅速的忘记上一刀,再次拔剑出鞘,划出属于你的剑花,这种锤炼也是我最喜欢的。
赚钱效应或亏钱效应引起的投机者心态变化汇集成市场情绪。在加强心性修炼的同时,
更要细心揣摩市场情绪。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市场情绪在恐惧与贪婪之间的循环往复,纵使千年也不会改变。把握市场博弈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特征和情绪演变过程是投机之本。但是,很多人讨论的是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慌,虽然不错,但是着眼点在仅在自身,难免局限。而高手进出,买卖的一刻力求淡定,借助市场的贪婪和恐慌反过来指导决策,着眼点在整个市场,境界自然高了一层。从更高的高度俯看市场情绪,你会发现这些情绪变化本身就是(投机市场)规律的一部分了,就像历史轮回。
七、快:
《孙子兵法》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追涨龙头,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龙头品种一启动一般很快就张停,一般人看到的时候已经买不到了。手到,看到的时候手脚要快,慢一秒种可能都抢不到。心到,心里对龙头品种要敏感,有强烈的感应。瞬间发现,瞬间操作,还要敢下重手。否则轻仓就浪费机会。追涨停更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手脚要快,反应还要更快。一般人没一、两年的实战,很难胜任。当然,要注意及时切换。短线的确不是非得打一*换个地方,但是并不是每次都能在你状态最好,仓位最大时,遇到那匹大牛的。所以平时绝大多数时,短线还是打一抢换个地方的。超强势股自有其生命周期,新陈代谢难以避免。大部分时候之所以要快速切换品种,一是帐户风险控制的需要;二是可以不断地去追逐市场热点。
八、计划: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短线交易是所有分析以后的结果,并不是盘口随意的追涨。短线操作易于流为频繁的随意操作,导致成功率不高,但有准备的短线交易不能等同于随意操作。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盘后的准备程度,用功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此,超短线的计划性越来越重要,盘后静态选股远比盘中动态选股要重要。据此操作出来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实盘小单多练习,然后再形成一套操作系统。当然,大盘上升趋势时,乱操作乱有理,没有什么技巧可言。
仓控:作为跟随型中小资金来说,敏锐的嗅觉与灵活的进出仓优势,是立身之本。
(Asking观点)确认是追涨时,先进半仓,当天涨停,次日继续加仓到全仓,让其利润最大化。当天不能涨停,次日择高点先出,等回调做守株待兔。做守株待兔时,也是先半仓,获利后出局不加仓。失利后止损不加仓。任何时候,只有半仓操作的股票迅速赢利的情况下,才能动用另半仓资金。
(不动明王观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循变,为其心法精要。不同行情,不同板块,不同品种,唯其列土封疆,唯其各竞雄长,唯其遵循变化。以市场为依据,为准绳,按照信号操作,循变优化,根据强弱调整仓位和配置。
(龙飞虎观点)持仓风格是滚动、分仓。品种大都是选择热门股,即资金活跃的品种。还有一类是中线活跃品种的反复参与。我一般收盘持有3-6成的仓位。
1、第2天,如果手里的老仓开盘就强势,我上午就会激进一些,开新仓。第一笔新仓,如果追涨停封住,或者低吸强势股低位后顺利拉起。后续进一步寻找第2笔买进机会,如果盘面与持仓情况良好,盘中可能就是8成-满仓了。后面就是寻找老仓的合适卖点。一般情况下,除非老仓涨停,我都会逐步止赢。1是锁定利润。2是手中留有现金在下个交易日可以从容开新仓。至收盘,又回到3-6成仓的状态。
如果上午开仓后,新仓转为走弱,甚至预判会当日套牢。我会降低预期,加速老仓的
了结。
如果上午开仓后,大盘与个股出现明显的不良信号与走势,我甚至会无条件了结老仓,力求马上控制住仓位,并不在轻易开新仓。
2、如果老仓上午开盘就情况不佳,我会谨慎开新仓。以最大程度处理老仓为主。新仓的买进条件升高一个档次,且降低买进仓位。
总体,我会保持一个动态的5成上下的仓位,用选择品种与时机上的相对优势来应对大盘的随时风险。这样做,我会损失很多进攻的效率,特别是在强势市场。但我几乎不可能出现市值的大阴线。在震荡市和下跌市中,我更游刃有余。我的原则是严格控制总市值的回撤幅度,谋求低速、稳定的上行曲线。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自己有很强的盘面感知能力之外,心态上的控制力是非常关键的。常常会因为老仓的不利,而放弃或者控制一天的主动进攻。而同时,盘面活跃,别的投资者喜笑颜开。常常会因为新仓的不利,而过早放弃老仓的潜在上升趋势,让收益止步。常常会因为手中持仓失败,而急切想赌博式继续买进以逆转市值,而控制、压抑这种欲望并不是件快乐的事情。总之,我很少在局面被动的情况下重仓或者满仓,把命运完全交给运气。越是不顺时,越是强调控制被动仓位,回避情绪化赌博交易。我的这个策略并不是很优秀,但适合我。一把普通的剑,当你把它融进你的血液中后,他的威力陡然上升。股市中,良好的个性、超越旁人的控制力是立身之本。
(炒股养家观点)通常情况下右侧交易的仓位较重,左侧的因为把握难度较大而选择轻仓,具体仓位则根据当时情况下风险收益比所决定,并无一定之规,只要让自己感到舒服就好。
九、经验:
10000小时定律,自己打球10000小时,或者自己打球3000小时、揣摩别人打球7000小时。通过看书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是必要的,但背了书并不表示就会赚钱。一个炒股者如果看书,只是依样画葫芦,可能会死得很惨。一般地,第一阶段,刚入门时,在论坛里学一些技法,找一两个经典图形,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就算是一招了。此时,一心一意都在想绝招,弄窍门,确实也摸到了一点窍窍。赶上一波行情,着实可能赚一大笔;等到行情不好,碰到一波大跌,极有可能被打的丢盔弃甲、鼻青脸肿。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痛定思痛,经过潜心研究,摸索、研习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兵来将档,水来土淹。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越来越丰富,各种技巧烂熟于心。但是,所有这些招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而已,并不能保证能稳定盈利。大量的求证此招的市场含义工作及细化操作过程都需要实盘去体会,任何一招未经过操作者反反复复在一年当中多种周期情况下都实盘尝试过的,都不可能为其真正掌握。
大量的案例是短线的法宝。说白了,想要学好炒股本领,你就拿出钱来,对着人家介绍,你比较喜欢的那一招(不论中、短线),一次次地实盘验证,并写下每一次实盘过程的想法,最少经过一年牛熊行情的更替,你就会初步掌握;再经过一年只此一招的训练,两年后在这招上你肯定也是好手,好了,前两年的亏损第三年可能轻松就赚回来了。可惜,这句话多数人听起来以为只是垃圾,其实却是最最精华之处!!!
交易之道没有捷径,也没什么秘诀,只能炼,反复炼。每天盘后应该写详细的交易心得,认真总结得失。真正改变你命运的是你的性格与学习能力,前提是你还能坚持下去的话。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春雨,是悄无声息的。在你都快不相信时,它来了。选准了适合自己的一类操作方法,无数次失败后的反思,以及类似论坛这样的交流场所的碰撞之后,慢慢建立起你个人的交易系统,形成稳定的赢利模式。这里有中长线的,也有超短线
的,相信都有成功的。最后取决你未来高度的,与你的胸怀、与你的学习能力、人生价值观呈严重正比。
股票投机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要有很高的悟性。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积累的。没有天赋,有的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所以,渐渐的到现在我基本上靠感觉炒股,虽然也经常出错,但都能下意识的第一时间认错。一波行情下来,胜利果实基本都在。运气好得话,在大盘调整时,资金还能不断创新高。
只用最简单的方法赚到最多的钱。招式要化繁为简。通常我们可能会有几招都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盈利,但经过长时间的实盘后,我们肯定可以看出只有某一、两招用起来是最可靠、最能把握盈亏的,那么提炼出来的这一、两招就是我们在股市中赚钱的本领,其他有可能仍会让你来来去去、盈盈亏亏的招法就扔掉好了,因为那些招式不能让我们的资金市值向上走。
十、强弱:
大盘一涨一跌,总有人出来判断后市多空。实际都是假老练。是涨是跌,是多是空,毫无意义。判断市场不需要这些,确定市场强弱才操作是根本。
原则是,弱市忍手不做,强市踩准节奏。
在弱市市场,任何人都是亏多赢少;在强势市场,大部分人都能赢多亏少,这就是规律。
引申到职业化投机工作,还是需要松弛有度。回避掉极度恶化的低能量,低效率时段。尊重市场,尊重盘面特征。行情不好,要少做,多做多伤心。做得好,赚点点;不好的话,吃锤。弱市行情中看得懂也未必做得对。没有大环境的配合,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在大盘正在下跌时期,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弱势市场,做强势股最大的风险是补跌,它甚至比抢反弹的风险更大。如果一定要操作,务必控制好仓位,不要想着赚钱啦,拿少少钱练练感觉啦。弱市中只有一种行情可以参与,那就是极度超跌后的反弹行情。所以,炒股吧很简单,个股活跃你就追涨,追板块的龙头就行啦。反之你就看看好啦,有超跌,你抢一把就走。道理谁都懂,但没几个人能管得住自己的手脚。这就是杯具。涨停更要看市场环境,那一定要行情活络才好搞,等股票行情来的时候那不是随便买随便赚,一点也不难。赚大钱的都是在行情好,要大干快上。其余的看看啦,有机会赚点生活费就OK啦。在强势市场,系统的限制条件可适当放宽;在跌势中,必须严格又严格,有机会也不做是最高境界。
弱市最明智的是采取防守策略,即空仓。注意,低吸不是防守,真正的防守是空仓。
买入一只股票,无论是涨停板买还是急跌买,都是为了买入后能继续上涨,只要你买入个股,你就有亏钱的风险,就是在进攻。防守策略是基于短线投机个股与力量有休息的迹像,短线客回避的往往不只是指数风险,而是投机力量的强弱分水岭。
十一、节奏:
一个超短玩家的一年是可以这样度过的:1、每年都有1-3次的大型投机沸腾期,时间大多维持10-15个交易日级别的。这是必须全身心、高仓位参与的时期。目标是完成30-60%的资金收益率。2、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日子都是在低能量潮的时期中,满足交易的自我需求以及交易感觉的维持。收益的期望值是10-20%。3、凭着各自不同的偏好,阶段性的耐心捕捉特定题材的机会。比如新股、重组、高送配甚至套利等等。收益的期望
值是10-20%。4、靠着坚固的防守意识与防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回避掉指数的主跌段,以及成交量的极度低迷期。靠着复利的神奇,靠着防守,争取获得年收益50-100%,以及伴随而来的良好的自我愉悦感。
月有阴晴圆缺,农民种地都有播种,休闲、收割。高潮之所以令人血脉喷张,就因为低谷的寂寞衬托。职业玩家的松弛有度,更符合大自然的特点,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在成功完善了自我的交易系统之后,靠时间这位朋友,不断实现资金复利增长。直至资金的日益增长与个人的能力出现瓶颈,出现冲突。进一步的发展要靠个人的进化能力与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了。
当然,平均运气与状态来讲,不可能所有的大牛都被你拿下,这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运气与能力高度切合时,狠狠的赚一票;而在背运与状态低迷时控制住自己,不下出恶劣的俗手就是成功。
十二、低吸:
与追涨相对的,龙头过后的操作,就是找强势股的二次脉冲,即守株待兔,这是一个短线介入点。但做这种形态需要大盘的配合,与大盘共振,很容易获取利润;与大盘背离,就会有风险,而不是说哪一种K线就是安全的。会理解的人知道,在市场震荡期和上升期做这种技术赚钱也挺快的,有时在一个月内可能做出30-40%的收益,但在市场大部分时间走熊的情况下,这种技术是常常会被破位的,一旦破位,短期内(几天内)就会有10-20%的跌幅,不能深刻理解市场的人,可能就会在尝了几次小甜头后,一下子就进入亏损的境地。
对于高手而言,只要能看懂,并能做对,低吸和追涨都一样。不过从成功率来说,追
涨靠的是瞬间的反映和直觉,而低吸有更多的理性思考,需要更苛刻的条件,所以成功率低吸要高得多,从长时间的收益来看,应该比追涨还要高。追涨===市场热点(最好是第一次放量上穿5天线、涨停品种),低吸===龙头品种(均线附近买)。
十三、复利:
隔日超短高频高效,靠的是高成功率的高频交易赚钱。一句话,可以大赚,可以小赚,可以不赚,可以小赔,不能大赔。交易的特点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交易的精髓在于控制回撤。大涨小回,无论牛熊,一路新高。账户市值和行情无关,和时间有关。行情好,赚得速度快一点;行情差,赚得速度慢一点。主要是靠时间来赚钱。时间越长,赚得越多。资金曲线,时间的特性十分明显。这就是短线模式时间的含义。这种操作,强调盘感和执行力,以快取胜,靠的是手,手快的赚手慢的钱。
十四、空间:
主要体现在交易风格上,代表认为如养家。赢利的主要靠有大空间品种来完成。没有30%的空间不出手, 没有50%的空间不打板。预期翻倍的品种,30%的涨幅才建仓。交易风格里面,空间的特性十分的明显。同是短线交易,低频高效,暴赚小亏。这实际是一种波段短线模式,靠的是眼,强调的是大视野、热点把握能力以及耐力、定力,把握主流题材大机会,不受分时波段干扰,眼光远的赚眼光浅的钱。
延伸阅读(牛市感悟)
2015年的A股将以其剧烈的波动性和由此延伸的众多故事被记入历史。然而放在3年来看,2015年的市场所占的分量高不到哪儿去,放在5年来看不过是一次插曲,放在
10年来看可能只是一片小浪花。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不能老指望搭上顺风车,更不能出现一次车毁人亡。关键是持续前行,使命必达。感恩,共勉。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
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
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
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
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
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投资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子是核心且恒久的:第一是价值,第二是人性,其它一切都只是次级因子。次级因子对于价值和人性的干扰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其实进一步降低了跟踪次级因子的意义。但锚定两个核心因子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简单但不容易”的特征,逻辑关系简单有效,但评估和执行却并不容易。
站在今天看宏观经济的疲弱、汇率市场的波动、金融杠杆的参与等等次级因子都使得市场处于非常复杂的扰动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内在价值会哪些地方、以何种方式继续增长?以及如何至少不被恐惧和贪婪所伤害?今天的这些思考和结论,可能决定了3年后资产的状况。
这才1年多的波动,就刺激了不少私募或者自己投资的人在那儿展示“艰难心路历程”
了。做投资的,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天天45度上扬的合家欢市场,要专业投资人干嘛?过去1年确实挺动荡,但说实话并没什么脱离了国内外历史特征的全新现象。
投资已经是最幸运的职业,真没啥可抱怨的。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结合。
[15年12月21日写]目前市场现象:
1,绝大多数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上沿;
2,股市的消息基本上每天都是各大网站的重要播报内容;
3,身边人里那些几年前不关心股票的人几乎都在炒股中;
4,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中;
5,没有大V再提“制度不改无牛市”了。
这几乎与12年的情况形成了绝佳的对照。
看了看以前的老同行创业软件,3轮股灾最低92元,约为15年业绩的112倍市盈
率和10倍PB。16年第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还将下降55%到82%,也就是说不杀估值光杀业绩都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就这么个玩意,截止15年末各大基金持股占流通比高达50%以上,其中中邮系就占了35%,大家感受一下吧。
过去的3年多时间,真正实现公司盈利翻番,甚至翻几倍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截止2014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超过26%(3年26%复利就是一倍)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这里面还包括了不少营业外收益的。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估值贡献的,而且是大大的贡献。那么未来呢?
美国股市从长期均线来看一直就是大牛市。但据统计在1950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曾高达94%;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有63%。到了2008年散户投资者持有美国全部股票市值的34%。也就是说,在美国这个堪称世界长期行情最好的市场里,过去几十年散户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比重是持续团灭的,一直在被淘汰。中国会有奇迹吗?
16年1月20日写:曾是牛市王者的全通教育,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近75%,然而近期均价依然高达100倍PE。按PE统计,目前PE大于等于60倍的公司还有424家,现在有三种可能:第一,牛市再来,这些公司还能大涨;第二,估值合理这些公司价位可稳定,慢慢等业绩;第三,大幅下跌均值回归。哪种可能大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没有难度,也无关痛痒——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碰这400多个,不是还有2000多个吗?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这400多个代表了最强概念的公司,不幸走向了第三种方向,那么对市场其它群体的影响又该是怎样的呢?
[16年1月24日写]去年中曾在微博聊到某些大蓝筹泡沫并不亚于小股票,当时对一些风格转换冲8000再上万的“专业判断”确实嘀咕,不知道是真这么想还是只为募
集资金。回头来看,去年5000点崩盘是不幸中的大幸,要真像某些人期待的炒下去,今年跳楼和破产的人数估计会倍数级增长。
12年末13年初,什么救市也没有,什么熔断也没听说,股市为何产生大行情?08年中期和15年下半年,各种救市眼花缭乱,各方大佬出来喊话凝聚信心,股市为何跌得稀里哗啦?很简单,够便宜自然会上涨,泡沫化了自然要下跌,就这两条,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当然,咱这说的是市场整体规律,个股特例另说。
在读书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有朋友咨询林某股神的基金,查看后吓了一跳。07年2月发行的1期,算是不错的时间点,截止15年12月末净值只有2块(现在肯定又跌了不少),这可都快9年了,复利8%,而且中间波动巨大。2期更绝,也快9年了,总收益只有20%多。其实选基金其实有个窍门,凡是媒体冠以“中国巴菲特”的,通常可以先排除。 一个很容易被网络谣言骗的人,通常在投资上也极大概率的非常不靠谱。所以各位如果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参考者,不一定要听他吹什么投资理念这种可以表演的玩意,但一定要注意其日常是否有小清新、愤青、极左极右,听风就是雨,正义感与智商不匹配,以及谣言中转站等表现。这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
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随着股市的下跌,预感到大量的“愤怒一族”又快集中出现了。说真的,对老手来说遇到波动还怪社会只能说明白混了十几年没长进,对新手来说去年股灾1.0或者2.0的时候骂骂是情有可原的,但那之后国家真的救过你,而且几乎是用不要脸的方式救的。现在如果再想骂的,只能冲着自己了。
刚在书里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话:“分析师有什么用?股市涨的时候谁还需要分析师?”“如果股市跌了呢?”“那时候谁还需要股票?”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
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
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
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请你为下面几个行为的难度排个序(难度由高到低):
1,一个月只看一次盘
2,一天只看一次朋友圈
3,一个礼拜坚持2次以上高质量~的体育锻炼
4,平均一个月读1本书(不a小说类)
5,每周对家人说次“我爱你”
今年的市场,甭管您是持币还是持股,被折腾被纠结都是必然的。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那就是反复纠结折腾的阶段,这是进入未来挣大钱阶段的必然准备。这种时候,高度关注市场基本上很容易整成神经病。主心骨还是从概率赔率的价值观点出发,稳健策略下配合耐心和平常心慢慢熬。知道前条为啥提出一个月看次盘了吧?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
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3-5年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
但更难的,是在多轮的牛熊转换和各种行情变幻中克服恐惧贪婪,看清自己并把知行合一。
而最难最难的,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并简单重复那些最初的道理。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
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除了必要的学习思考做做功课外,最好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尽可能的舒服:锻炼身体,随性旅游,读书看电影,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即便是平庸的回报你都赚到了人生。如果恰好方法对路判断正确,那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看了下15年末的中国40岁以下的富豪榜单,前15名里只有一个房地产,其它全是新兴行业。对他们背景不清楚,但我猜测其中权贵二代的比例也不高。我向来认为富豪榜的结构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特征的一种典型反映。各个时期的富豪榜连续起来看很有意思。 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所有具投资属性的标的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强烈波动和完整周期特征,只有一个例外:一线城市的地产价格。现在大众是否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致性预期:一线房产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只会涨不会跌,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所有的投资都不如房产靠谱?
16年3月7日写:感觉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将市民陷入一种空前的恐慌中,什么怪诞的情况都开始听说了。牛市高潮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涨到你信为止,涨到你惊慌失措为止。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牛市也就有同级别的调整。当然,也可能京沪深的房价会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外?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价跌30%比股票跌60%对家庭净资产的折损都要大,特别是一线中产阶级。过去15年决定家庭财富级别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买的房有几套房,未来5到10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以前是决定了向上的弹性,未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风
险和脆弱程度了。
人口,收入和货币量是房价的三大驱动。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货币量超发,妥妥的黄金十年没跑。人口结构拐点,但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房价“成长性”依然合理。人口结构拐点,收入增速跟不上,货币量成为房价增长主导时,就趋近泡沫。从2000年至今,“一直涨”的背后是房价的驱动因素其实也在改变。
对投资品来说支持价格的坚实基础要么是内在价值增长匹配,要么是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匹配。除此之外千万别给高估值找其它的合理性,人性决定了资产价格永远是“越涨看起来越有道理”,不信你回过头去找找每次投资品(股票房产大宗商品都算上)价格泡沫和顶部区域的报告和大众留言,看看有多少例外?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典型的如房价收入比,15年前就很高,但之后人口和收入的双高增长说明当时静态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估值”被证实。但成长估值不可能永续,总会切换到“收入比、租售比”的价值估值逻辑。估值的高低是表象,核心是其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及最终是被证实还是证伪。
16年4月8日写:15年的上半年是鸡犬升天,下半年是泥沙俱下,总体特征是全市场的方向性高度一致。经过3轮股灾和中间的反弹后,市场的分化开始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可能意味着未来不断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会同时出现,市场正从极端情绪主导逐渐过渡到基本面主导阶段。前一个阶段“躲”是效果最明显的,新阶段“准”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资产配置这事儿没必要天天琢磨纠结,但在大周期的判断上一定要清醒,因为那决定
着10年后你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泡沫化的资产会让人看起来很有钱,但那是短暂和脆弱的。资产风险的程度与其过去的收益率和脱离稳定价值的程度成正比,找找这些数据会很有用。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聪明体现在智力上,最难的题,最复杂的技术,最难懂的理论,这些都需要聪明。智慧体现在能参悟事物的”道“,知道事物的难易、进退和分寸。聪明能挑战最困难的课题,智慧则是让事物简单化和单纯化。作为投资这行来说,不需要十分的聪明,却必须有几分智慧。
看《人类简史》里讲解承认自己无知是靠近事实和真理的重要前提,深有感触。看看微博,多少曾经聪明和富有学识的人,就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或者真理在握,走向偏执甚至成为妄人。不承认无知,可能就是无知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吧。
穷和屌丝是两种状态。穷只是暂时的物质匮乏,而屌丝却是种精神病,得治。这种病的时间长了,慢慢会发展成屌丝命。穷不可怕,分不清好歹才是最没救的,人还活着注定的悲催已经把他埋了,可怜更可气。
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之前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悲剧可能都是独裁带来的,而未来新的大级别的人类悲剧可能将是民粹导致的。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像股市,每次的波动本身很相似,但总会换上新的概念。
现在的社会是上层无力建立信仰,底层处于经常性愤怒,中产阶级高度焦虑。能把这三者粘合在一起的唯一要素是“钱”:管理者靠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中产阶级靠财富膨胀找到安全感,底层人民靠赚钱寻求阶级升级,所以“钱”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经济前景来说,这不算坏事;对社会幸福感和体验感而言,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下一次大牛市恐怕是件很遥远的事了,但又如何呢?07年之后2年左右的时间,不少公司就创出历史新高了。只要是在不太贵的时候持有真正优质的企业,即便在非牛市期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距离15年顶部已经快1年了,大起大落之后,如果市场以目前位置为中枢上下晃荡2年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一颗平常心,耐心与优质企业为伍,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16年5月26日写:如果把市场环境分成投资难度的等级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典型的“高手市场”,也就是赚钱很难,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会。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要素的要求很高,高手要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对老手的建议:张弛有度,平常心加耐心;对新晋投资人的建议:抓紧学习进阶,下一波你就不会缺席;对韭菜们的建议,地球很危险还是回三体星吧。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
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证券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很多人总是关注财务的标准,但其实这个可以有下限但真的没标准,因为决定下限的是需要,决定标准的是欲望,而需要是有限的欲望却无止境。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欲望与能力:能力不强但物质欲望也不高,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很大而个人欲望却很低,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的改造推动者;能力不高欲望很高,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对投资人来说,确保能力不断进阶并始终管理好欲望,形成两者健康积极的配合,是个不那么著名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按部就班的职业发展是加法人生,虽难大富贵,但总趋势是向上且可预期性高;创业和投资以及捞偏门是乘法人生,非线性发展且落点分布不均匀,有登顶希望但也可能乘以0;严重选错行或选错人是减法人生,把原本美好的一点点消耗殆尽,明白时悔之已晚;眼高手低满肚子负能量是除法人生,不管干什么都是摩擦系数最大,对外无贡献自己不幸福。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
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证券市场里的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它会用深入骨髓的眼光透视你灵魂深处的弱点,然后化身出最诱惑和让你恐惧的东西一次次的测试你,而且这种测试既是后天学识层面的,也有先天基因层次的。只有在通过多重的考验后,它才会接受你这个主人。而通不过测试的,往往反而被其奴役甚至剥夺一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