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 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事故树的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称为割集。
径集: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不发生,则顶上事件也不发生,把这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最小径集: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结构重要度: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是指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对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
临界重要度:它是用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的比,来确定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概率
维修度: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在维修容许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 有效度:是指对于可修复系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时间内能够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故障: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则称为故障
发生致命度分析:指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后,其中后果特别严重,甚至造成死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故障类型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详细分析,这种分析的方法叫做致命度分析
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事故树也称故障树,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树图把原因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分析方法。
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分析方法。它是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后果考虑,直到最终用水平树状图表示其可能的结果。
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预测就是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如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及情况变化,新的不安全因素、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安全对策。
系统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之为安全标准。
安全决策:指解决安全生产的程序、步骤等的决策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固有危险源:系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
灾难性事故:灾难性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也称预测分析法 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通过假设提问的方法列出,然后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分析,并提出安全防范的措施。
简述及问答题
1.如何理解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进,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也很多,安全的内涵及标准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现实条件,这些现实的安全标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而提高。
2.在解决安全问题上,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有何区别 “传统安全”-人们对安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的运用和使用阶段,在设计阶段很少采取专门的有力措施,用来提高和改善所设计系统的安全性。 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出发型
系统安全是以“全过程”、“系统地”、“事故处理”和对危害的“识别—分析—控制”的方法为其特征。着眼点放在系统实际运行之前,使系统的设计在安全上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能正常运行或保证安全。 对付事故的办法-问题发现型
3.系统的基本特点或属性
系统的四个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4.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系统
安全评价—理解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最终确定系统的安全状况;安全决策与安全控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后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要求的水平。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研究方法;人机匹配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5.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危险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通过分析和利用优化技术,可以找到子系统间达到最佳配合的最适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可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者及安全人员的管理水平。
6.为什么用系统工程方法能解决安全问题呢?
可以识别出存在于各个要素本身、要素之间的危险性;可以了解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互相依存、互相结合而产生的危险性;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
7.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事故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工伤事故是由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这三项要素构成的。 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1)人的原因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
(2)物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
(3)管理的原因 即管理的缺陷。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等
(4)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1)自然环境的异常, 2)生产环境不良
(5)事故处置情况
1)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2)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
8.事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其在事故预防中所起的作用?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9.掌握各种事故模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在事故预防中的指导意义 1)事故因果类型:
(1)连锁型: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 序下所产生的结果。
(2)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 2)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3)系统理论: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①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 ②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机械和操作者的可靠性
③ 对基本研究的指导: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险线索所用的方法
(1)瑟利模型—针对具体危险而言。
认为: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若处理正确,则可以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就会造成事故和损失。
瑟利模型的启示:
① 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
② 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③ 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
(2)安德森模型(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针对具体 危险而言。 安德森在瑟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 ① 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觉察性;
② 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③ 控制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 4)轨迹交叉理论:
基本思想: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概括起来无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5)能量转移论 :
基本思想: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
10.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
1)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工伤事故的发生的特性。
(2)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 。 (3)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的组合,可以归结为人和物两大因素,结合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4)人、物、环境(环境也可包含在物中)都是受管理因素支配的。 11.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3)改善作业环境;(4)加强安全管理;
12.事故的预防原则有哪些?
1)、技术原则 2)组织管理原则 3)安全教育原则(3E): 13.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 (一)进行企业外的对比分析;
(二)对企业、部门的不同时期的伤亡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用来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三)发现企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4.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和指标有哪些?进行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柱状图2)事故发生趋势图3)伤亡事故管理图4)其他方法,如扇形图、玫瑰图和分布图等
事故统计指标:1)伤亡事故频率2)事故严重率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事故的发生是一种随机现象。按照伯努利大数定律,只有样本容量足够大时随机现象出现的频率才趋于稳定。为扩大样本容量,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1)延长观测期间。(2)扩大统计范围。
15.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问题:分析的目的(最终目的为辨识危险源);资料的影响(资料的多少、详细程度、内容新旧等);系统的特点(复杂程度和规模、工艺类型过程中的操作类型等);系统的危险性。
16.ETA、FTA、PHA和FMEA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A、事件树分析基本程序(ETA):
a、确定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也就是明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找出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以便展开分析;b、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以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状态。c、从系统的起始状态或诱发事件开始,按照系统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从左向右逐步编制和展开事件树。 d、根据需要,可标示出各节点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值,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失败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概率B、事故树分析的程序(FTA):
a.准备阶段(确定系统,熟悉系统,调查系统发生过的事故)b.事故树编制c.事故树定性分析d.事故树定量分析e.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总结与应用
C、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的步骤:准备阶段;审查阶段;结果汇总阶段 D.故障类型影响程序(FMEA):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对系统元件的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故障类型对系统和元件的影响;汇总结构和提出改正的措施。
事故树模块分析:将一复杂完整的事故树分割成数个模块和基本事件的组合,这些模块中所含的基本事件不会在气态波快中重复出现,一般的说没有重
复时间的事故树可以任意分解模块以减少规模,简化计算.
17.系统的可靠度、维修度和可靠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提高系统有效度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可靠度的途径:提高系统的可靠度;提高系统的维修度
18.对不可修复系统,当故障率为常数λ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多少? 1/λ
19.冗余设计需考虑哪些问题? 冗余度的选择;冗余级别的选择
20.简述系统故障率变化的三个阶段及FMECA包含哪两个方面; 系统故障率(在某一时刻系统单位时间发生故障的概率,其量纲为时间的倒数)变化的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随机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FMECA包括两个方面:a 故障类型影响分析b危险度分析
21.安全预测的种类及安全预测的基本原理; 预测的种类
1.按预测对象的范围分:
宏观预测:生产行业、地区、集团公司的安全状况 微观预测:生产单位的生产系统、子系统安全状况 2.按时间长短分:
长(远)期预测-安全管理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中期预测(1~5年)-制定五年计划和任务的依据 短期预测(一年)-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等。 预测的基本原理
1. 系统工程原则: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考虑系统安全预测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
2.类推和推断原则: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预测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 3.惯性原理:根据事物发展的延续性,推断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22.简述线性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计算的主要步骤;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应首先收集事故数据,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点,根据各点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大致看出事故变化的某种趋势。
23.简述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24.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原则有哪些?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2.防止能量逸散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6.如何识别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如何定级的?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根据危险源的三要素进行的。首先识别出危险源单元(贮油区,库区,生产场所),根据驻流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和临界量以及事故灾害形式进行识别和确认。若化学危险品的品种多而数量少,可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识别和确认。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 若满足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定级
1)重大危险源定级方法是用半数致死半径R0.5的长度来进行的; 2)重大危险源按半数致死半径分级为: 一级重大危险源R0.5>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 R0.5<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 R0.5<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0.5>50m。
27.危险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则有哪些? 危险控制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水平上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危险控制的原则:1.闭环控制原则2. 动态控制原则3. 分级控制原则4.多层次控制原则
28.控制危险的方法有哪些?
宏观控制技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
(采用的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
微观控制技术:以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
(采用的手段: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9.造成人为失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控制人为失误? 造成以上失误的原因:
1)人的生理原因; 2)人的素质原因;3)机械设备的原因; 4)工作环境的原因;
5)管理的原因; 6)教育的原因。 控制人为失误
人的安全化:要实现人的安全化,要做好以下几点: 1)录用人员时,认真检查身体,并要定期复查,动态控制;
2)新工人上岗前或变更工种,要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知识的训练和教育;
3)特殊工种要进行特殊的教育;
4)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 5)在所有的作业培训中,增加安全内容;
6)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管理安全化:为消除人为失误创造条件。 1)认真改善设备的安全性;
2)改善工艺设计的安全性;
3)制定操作的标准和规程,并进行教育; 4)制定维护保养的标准和规程;
5)定期进行工业厂房内的环境测定和卫生评价; 6)定期组织有成效的安全检查; 7)进行班组长和安全骨干的培养。 操作安全化
1)作业分析:把全面作业分成基本作业,从质量、安全和效益三个方面找出问题所在,重点是确保安全。
2)动作分析:把基本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观察记录分析;
3)进行动作改善;应遵循的原则:数量原则、长度原则、方向原则、疲劳原则
30.简述制定应急计划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制定应急计划的目的
在紧急事态出现时力争将其排除或限定在局部区域;
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带来危险和危害,力争将财产损失减低到最小;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使其不受干扰或干扰最小。 制定应急计划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事故类别、影响范围分别制定应急计划,不同事故类别的应急计划应具有统一性;
应急计划应有法律法规保障;
应急计划应定期进行演习,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检查和评审,以便发现问题,改正不足。
应急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应急计划应符合事故现场及周围的实际情况,要科学实用。 应急计划的内容
(1)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2)确定企业及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 (3)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与分析;
(4)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计划, (5)演习
31.简述防护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的基本思路和适用条件; 32.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状况严峻,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33.举出你所熟悉的某种事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