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节迟到的语文课

2023-11-23 来源:钮旅网
一节迟到的语文课

作者:陈代红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0期

最近学校换新课表,又调整了上课时间,所以今天我把上课时间记错了,以至于晚到教室两分钟。我们班的语文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誰迟到了就罚他表演一个不超过三分钟的小节目,这既是惩戒也是娱乐,既提醒了学生不要迟到,同时也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让紧张的高三生活多了一点生趣。很不幸,今天我迟到了,学生一致要求我表演,演什么呢?一时也没准备,灵机一动,头一天晚上正好翻了以前的相册,很多感慨,于是干脆把照片放出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吧。用教室的电脑点开QQ空间,打开相册,点开“我的前半生”这个照片夹,我从出生到现在,每年一张照片,都在这里了。

照片夹一点开,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我一边点开照片,一边给他们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先看第一张。这是我半岁时照的,有生以来第一次照相,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骑着木马。这是我第一次玩旋转木马,开心得不得了。”

“老师,这个木马造型也太简单了吧?就这,也能把你哄的开心成这样,哈哈。” “你在深圳长大,所以拿21世纪的国内一线城市游乐场的木马跟它比,确实没有可比性。可是你要知道,照片里的木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镇照相馆的唯一道具。我和你的木马之间,隔着湖北农村与深圳之间的几千里路,隔着30多年,这是城乡差距,也是时代差距。” ……

“再看这张,这是我二年级的暑假第一次到省城武汉旅游,我们一家五口拍的一张全家福。那年我8岁。”

“老师,你后面那个楼是不是传说中的黄鹤楼啊?”

“是啊。这是武汉的标志性景点,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三大名楼。崔颢的《黄鹤楼》让它声名远扬,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比如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等大家,都曾到此登楼赋诗吟联。不过这么多的诗篇中,属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成就最高,连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美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前头。’至今黄鹤楼前还有个搁笔亭,里面有李白的塑像,提笔想写诗,却又无从下笔,惆怅满腹的样子很逼真。你去了武汉,一定不要错过。”

“老师,你说错了,李白也写过黄鹤楼的诗呀,小学就学过,’故人西辞黄鹤楼’那首,你忘了?”

“你问得好,这的确是李白写的跟黄鹤楼有关的诗,而且第一句就写出了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接下来几句是什么?”学生接下来背完,我再问:“回忆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再想一想,他是写的黄鹤楼吗?”

学生答:“送孟浩然之广陵!哦,李白写的是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不是专门歌咏黄鹤楼的,是送别诗。”

“对了。那么崔颢那首专门歌咏黄鹤楼的诗是怎么背来着?一起来一遍吧。”

生背完,我继续迁移:“说完了黄鹤楼,我要说一说与它隔江相望的另一个著名建筑晴川阁。就在这张照片的角落里,不过因为太远太小了,几乎看不见,可是这个晴川阁我一定要跟大家说一说。你们看(板书“晴川”二字),它的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哪来的?”

很快就有学生答出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是崔颢诗里的那个‘晴川’吗?”

“对啦,就是那个‘晴川’!晴,指晴天;川,是象形文字,指的是水。‘晴川历历汉阳树’这句诗的意思是:晴天里,汉阳一带汉江边的树木清晰可见。因为这句诗写的太美了,所以古人就用诗歌里的字眼做了这座楼阁的名字。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相得益彰,你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一定记得眺望一下江对岸的晴川阁,最好亲自登临一番,门票不贵。” 学生:“原以为武汉只有黄鹤楼和热干面,想不到武汉也还挺有文化的。”

“可千万别小看我们武汉哦,它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也是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而且它自古以来就是九省通衢之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信你们再看这一张,这是我9岁时在武汉长江大桥旁边和爸爸的合影。这座桥,是新中国与苏联合作,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大桥,并且是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从此打通了大江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的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这座桥的真实写照。” ……

“再来看这一张,这是我的小学毕业照。这时我11岁。” “哇,老师,你的红衣服好漂亮!”

“嗯,你真有眼光!你们看我这身衣服,鹅黄色衬衫外面是红色毛衣外套,毛衣外套的领子镶了白色花边,胸前还缀了一朵精致的小花。这件毛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衣服,也是妈妈

最得意的作品。我的妈妈是工人,工作很辛苦,除了上班,还要操持家务管孩子,从来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稍微闲一点就马上拿起毛线毛衣针织毛衣。我们一家五口,五个人的毛衣毛裤背心手套,全是妈妈一针一线,一寸一缕,用手织出来的。妈妈的手不仅勤快,还灵巧,我记得我穿的毛衣花纹图案总是得到邻居阿姨的夸赞,走在路上,经常会有人拉着我研究我毛衣上的纹理,所以我小时候颇为我有个心灵手巧的会织毛衣的妈妈而自豪,一直到我上大学,还穿着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无数个夜晚,我看见妈妈在灯下一针一针,埋头织着,如果我偶尔半夜醒来,看见妈妈房里还有灯光,那一定是她还在织毛衣。她一个星期就能织好一件上衣,四天就能织好一条毛裤,真不知道她那么忙,是怎么做到的?就这样,她熬坏了眼睛,熬出了颈椎病,熬出了肩周炎。我从妈妈那里得到了太多温暖,可是今天,目睹她日益下降的视力,日渐严重的肩周炎颈椎病,我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同学们,亲情,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珍惜。”这一段话,我说的很慢,因为自己动了情,所以也感染了学生,与他们眼神交汇的时候我分明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触动。 ……

“再来看这张,这是我21岁时在湖北荆州古城墙边和同学的合影。” “荆州也有古城墙的吗?我以为只有西安南京有呢。”

“当然有。这个荆州就是《赤壁赋》里‘破荆州,下江陵’的那个荆州,文中的江陵,现在是荆州市的一个区。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郢都就在荆州城郊,虽然这座都城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但是荆州的地下依然埋藏着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昔日的繁华和荣耀。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在这里出土的。这把宝剑出土时,依然寒光闪闪,削铁如泥,剑身的菱形花纹清晰可辨,剑柄的宝石装饰依然耀眼夺目,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历经两千多年沧桑,这把宝剑居然没有一丝一毫一点锈斑,足以见得中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此剑现在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去了武汉,一定要去省博看一看它。说完了文物,我们再来谈谈荆州城。这个地名你们其实非常熟悉,绝对不会是在学《赤壁赋》的时候才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你们肯定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它。想一想,有没有什么跟荆州有关的熟语?” “关羽大意失荆州!”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对!荆州地处水陆要冲,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更是群雄逐鹿的焦点,《三国演义》总共120回,就有80回与荆州有关,足以见得荆州的重要地位。荆州城内古香古色,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遗址,古城墙就是一例。荆州古城墻最初于春秋时期修建,历朝历代不断修缮、加固、扩建,一直保留到现在,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的古城墙之一。”

……

时间在师生一问一答之间飞逝而过,还没来得及把照片里的故事一一说完,一节课已经将近尾声了。虽然这节课我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发现,学生的状态比平常正儿八经上常规课要投入得多,每一个人都听得入了迷,甚至下课铃响了马上主动关掉铃声,强烈要求不下课,求我继续讲下去。他们跟着我一起回顾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我们一起体验了岁月的沧桑与成长的痕迹,一起分享了亲情的意义,一起见证了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今天的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一起感受了我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看似漫无目的神侃胡吹说闲话,其实也是在熏陶感染,照片背后的故事,故事背后的人情人心,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的感知更丰富鲜活了,而且师生之间也更亲密了,这不也是一节很有意义的语文课吗?我相信,这一堂课里他们的收获要远远大于做对了几个题多得了几分。

我的体会是,身为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围着考纲讲考点热衷于刷题讲题,不能满足于学生考了几个高分、优分率多少、达标率多少,语文教学,从来都不能仅凭这个率那个率来评判高下,这样功利性的语文教学势必会把语文学科逼到让学生深恶痛绝的死角。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授业,更是在传道。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继英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是为人生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生智慧、焕发生命创造活力的教学。”著名语文教师史金霞老师也有一句话我非常推崇:“教育,是一种对话;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更是一种生活。”是的,语文教学是与人的灵魂密切关联的精神陶冶,语文老师的责任在于,在课堂上把语文教学和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和修身养性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既是在教学生,也是在成就老师自己,双方在对话互动中嗅到师生真诚交流的芬芳情义,在倾听倾诉时唤醒彼此内心深处的良知性灵,于细水长流的不经意间感知生活的点滴美好和感动,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