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谈新闻报道 郭佳子刘雅男 (作者单位:西部网) 摘要: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民 生新闻具有人文气息,这将成为媒体近期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也会使关注民生问题真正成为在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报道意义深度上应具有较高的职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社会责任 当代社会中,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 支持,这完全取决于新闻报道是否与民 媒体的工作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忽略媒 需求的同时对精神追求也有了更高的目 生近距离,是否强调平民的视角。 体人的社会职责,不仅对媒体本身的声誉 标,并且更注重民生和民主、民权。新 以平民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并不是 造成消极影响,而且欺骗了广大人民群众, 闻民主化、新闻本土化、新闻平民化是 将其肤浅泛化、庸俗化。新闻媒体可以报 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媒体联系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纽带。 道一些民众对国家政策的意见,对社会现 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承担着正确 象的观点。关注民生问题,关心普通群众 同监管,更需要媒体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 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同时,反映 的身边事,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 当然,由于新闻媒体具有特殊的社会位置, 普通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使新闻报道 并且能从这些生活琐事中引申出精神高 媒体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来自社会、来自人 更具亲和力。 度,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工作者对新闻事件 们的督查和抨击。民众在新闻媒体中不仅 1新闻报道中的民生问题 进行客观报道以及深度的阐释,解决普通 是消费者、倾听者以及阅读者,更是新闻 在新闻报道中加入民生问题,让民 老百姓的身边事,让民生问题不再是问题。 媒体的监督者。因此,对社会负责任,既 生琐碎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使民众以另 充分利用好新闻素材,加以提炼来强化民 是媒体长久存在的意义,又是新闻媒体不 一种形式去认识、了解生活。让新闻报 生新闻的文化价值。 断发展和壮大的支柱。 道走向庸俗化,还是让新闻报道更加贴 在新闻报道中,把党的政策主张和 4总结 近生活,具有人文气息呢? 普通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在报道 科技的进步、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当下,关注民生问题已经频频出现 中少说教、多亲和,进一步体现出以人 信息的时效性、内容的丰富化伴随着很 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之间,屡见不鲜。 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样的新闻 多不健康、不利于社会安定的因素,所 如何让民生新闻报道更多反映普通大众 报道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关注。 以新闻工作者更应该不懈地追求真实。 所关心的事件?从传统的精英新闻向普 3新闻报道社会责任必不可少 真实客观的民生新闻报道,是媒体工作 通大众新闻转变的实现,是对党中央的 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媒体快速发展, 者的责任,更是一种社会义务。新闻媒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新闻报道贴 使民众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然而 体在报道新闻时应自律、自爱、自责, 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体现。 在享受这些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许 表现出社会媒体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只有那些源于群众生产生活中,想 多虚假消息、博取人们眼球的信息也接 为确保民生新闻事业的良性、长久发展, 人们之所想、做人们之所做的新闻才有 踵而来,使对新闻媒体的考验更加严峻, 同时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要 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新闻生命力。 即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大众媒体在执 求新闻媒体牢记职业道德,才能建立起 在群众生活环境中,每天都有一些事情 行自己的工作职能时,更应该担负起正 媒体的公信力,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发生,这些事情平凡复杂却有一些深刻 能量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的指导意义,这才是真正的民生新闻的 新闻媒体在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 …1巩晓冉.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优 特征。当然,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本着想 地位,这就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公 势体现Ⅱ】.新闻传播,2008,(8). 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原则,在 信力是媒体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优良 【2】郭晓宇.浅谈当下我国电视民生 获得一条条新闻线索后,逐条进行筛选 媒体企业所应该具有的。将无形资产转化 新闻的发展方向Ⅱ].科教文汇,2008,(11). 和核实,选择群众所关注的、议论争议 为有形资产才能够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3】杨晓峰.灾难事件中新闻报道的 最多的事情,能引起读者兴趣、关注的 而这个转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利 社会责任Ⅱ].甘肃社会科学,..2010,(2). 并有一定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益。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媒体企业不能因 【4]周艺.娱乐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 2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平民视角的新闻热点 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而倾向于选择一些 初探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 随着广大民众接受和欣赏水平的逐 采编成本低、对群众有巨大吸引力的新闻 报,2004,(2). 渐提高,在新闻报道中是否能够获得读 素材,更甚者出现虚假新闻和广告,以达 [5]董伟建,殷琦.浅论新闻报道的责 者与受众的贴近感、亲密感以及他们的 到企业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一些新闻 任缺失及规避途径Ⅱ].新闻界,2008,(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