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才集聚模式与发展战略 .j j 陈学中 孙丽丽 李同宁 ¨l 摘 要: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同时人才流动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高层 次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个特殊行为,促进人才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高层 次人才的涵义和特征,构建了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高层次人才的四种集聚模式并分析其效应, 进而探讨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保障机制,提出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发展战略,并指出应加强人才政策的演 化博弈分析和团队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资本功能,增强组织智能。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人才集聚模式人才集聚效应人才战略 圃 层次人才是促进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高创造性、高投入高回报性、大 系 协作性、强时效性、相对性、地 通过对高层次人才内涵和特 对一个组织来说,高层次人才影 域不均衡性、高流动性等特征。 征的分析,我们建立由基本素质、 响着组织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向, 1.2 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性特 心智模式、沟通水平、能力结构 决定着组织的生产力。高层次人 征 和业绩成果等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才集聚作为人才优化配置的一种 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流动,是 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其 方式,会进一步产生多种集聚效 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某 中,基本素质包括学历层次、任 应,促进组织发展,因此研究高 些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 职资历、知识水平和健康状况;心 层次人才的集聚模式与战略意义 或组织流向另外一些区域或组织 智模式包括思想观念、心理状态、 重大。 的过程。这是人才为实现自身价 个性品质、工作作风和合作精神; 1高层次人才的涵义 值增值与最大化而进行的市场投 沟通水平包括语言表达、文字水 资和运作。 平、沟通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 1.1 高层次人才的内涵及特 人才流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结构包括学习力、应变能力、组 征 面的,如人才对现有工作稳定性 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 高层次人才是一个较难界定 的不确定性预期;政策、法规的 策能力和实践能力;业绩成果包 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不同 完善;组织内部的原因都可能引 括工作绩效和工作奖项。 发展阶段、不同区域,高层次人 发人才的流动。组织行为学的研 根据建立的高层次人才评价 才的概念是不同的。我们认为,高 究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对所从 指标体系,可建立多种高层次人 层次人才是指有较高的基本素 事专业的归属感较强(即职业忠 才评价模型。如层次分析模型、模 质;较完善的心智模式;较好的 诚度高),对组织的归属感则相对 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按照高层次 沟通水平;较强的能力结构(包 较弱(组织单位忠诚度越来越 人才评价模型,计算被评价者在 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 低),加之高层次人才的稀缺性与 所有指标上的综合表现,达到综 力、组织能力等);对社会做出较 需求的缺口形成强烈对比,这在 合评价高层次人才的目的。完善 大贡献的人才。 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流动性。 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对于了解高 高层次人才具有高稀缺性、 1、5 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 层次人才资源状况、选拔高层次 }本文是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及人才群战略研究”(B200405—2)的总结成果。 AN0 欹 A 氟如纛a鞋N 2006年・第4期 _j … 篓 叠 .= .一i¨ l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 警 ● ● ● ● ● ● 科学与管理 人才、诊断评价高层次人才、合 理配置高层次人才等都非常重 要。 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 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 的、有选择的。集聚达到一定规 模的高层次人才和他们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一起在集聚 地形成一个引力中心,吸引更多 的人才加入到这个中心来,创造 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 决策,或过度依赖于舆论。高层次 2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模式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 的一种特殊行为,其主要模式有 以下几种。 2.1 收益优势依傍型集聚模 式 人才的集聚,也可以看成人才的 一种投资行为。我们知道,高层次 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 这就是人才集聚的引力场效应。 3.3群体效应 人才市场有时信息是不完全、不 对称的,这就有可能导致“领头 羊”效应,即一部分高层次人才会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物理现 象,即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 受“领头羊”影响做出流动的选择 高层次人才所拥有的知识、 或选择流向地。“领头羊”吸引“群 技能与能力,不以实物形式存 在,而是存在于高层次人才的头 聚合在一起,便会释放出一种新 的能量,这种新产生的能量比原 羊”,形成人才集聚。 2.4政府牵引型集聚模式 脑之中,外力无法强制拥有和控 制。因此,高层次人才的流动空 间比一般人大的多。假设人才供 来大许多倍。借用这一现象和理 论来看人才集聚,发现人才的集 聚产生的能量,比单个人才能量 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与集聚日 益走向市场化,基本上受市场的 优化与配置,政府牵引所占的比 例越来越小,自由度越来越大,但 求市场是完全信息市场,人才流 动可能性大小可以根据其净收益 (MP)来确定。 净收益(M尸)=【人才流动后 收益】 人才流动前收益】-【人才 流动成本】 当MP>0时,人才会考虑流 动,且MP越大,流动的可能性 和愿望越大;MP越小,人才流动 的可能性越小。M.P<O,则一般不 流动。 2.2产业集聚推动型集聚模 式 的简单相加要大得多,即产生群 体效应,也就是1+l>2的效果。 3.4-联动效应 它仍对人才的集聚起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如国防产业和西部大开 发战略等。政府通过调整人才管 理体系、改革人才管理制度、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人才激励政 策等手段,使人才的成长、流动与 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以充分发 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必然带来 竞争,竞争使人才始终有危机感。 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有着变压力为 动力的素质和品质,危机感会深 度激发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的欲望和增强创新意 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进 挥人才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 发展。 而使集聚地高层次人才的水平都 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高层 次人才的高价值,产生联动效应。 3高层次人才集聚产生的效 应 产业集聚,是指关联度相对 较高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的 集中和汇聚,或相关产业围绕某 一3.1正反馈效应 一4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保障机 制 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保障机制, 是推行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充 分发挥集聚效应的实施保障体系 和制度。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保障 机制,主要由培养机制、吸引机 制、使用机制和退出机制构成,形 个区域构建或拥有了吸引 主导产业、基于专业化分工与 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 引来一部分人才,从而形成人才 合作的柔性集聚体。产业集聚对 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容易形 集聚。人才集聚的形成会使集聚 地优先得到发展,而集聚地发展 了,各方面的实力都会提高,吸引 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更 加优越,更多的人才流向这里,人 成专业人才集聚。从另一方面 说,对于现代产业集聚而言,人 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 也是推动它们发展的一股重要力 成了高层次人才管理的良性的生 态循环。 4.1培养机制 才集聚规模更大,集聚地发展更 快。循环下去,形成一个增强回 路,产生正反馈效应。 3.2引力场效应 量,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更是 越来越重要。 2.3领头羊效应型集聚模式 国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主 要有高等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模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研究“羊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式、驻外模式、轮换岗位模式、逐 层选拔模式、互联网络培训模式 等几种模式。而我国高层次人才 群行为理论”,并把它与许多领 域结合起来,这一理论对于研究 高层次人才集聚同样具有重要意 义。所谓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 整个宇宙间任意两物体之间都有 引力存在着。这一定律同样适用 于解释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 不同的是人类之间的引力是主动 培养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主要 有高等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办学 SC l ENCE AND MANAGEMEN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模式、大学科技园区模式、博士 等教育。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国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不 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应发挥在人 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注重全面教 育,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 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 高层次人才。 5.5塑造“软”、“硬”环境, 实现用人环境的优化 点,首先组织制度要不断创新。高 后工作站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模 式等。 4.2吸引机制 层次人才的强责任性以及对制度 完善程度的敏感在一个不断创新 的制度下,将转化为对组织的信 任与忠诚。其次要有效激励,公 人才吸引机制,包括吸引本 国优秀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回 流和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4.5使用机制 平考核。对个人能力和贡献给予 肯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消除 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努力形 激励理论的应用、柔性化管 理、安全保障机制,竞争机制构 成人才的使用机制。 4.4退出机制 成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 防止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5.6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实 现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市场化 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成长,环 境是关键因素。环境包括“硬”环 境和“软”环境。优化“硬”环 人才退出机制,是指组织根 据业务发展需要,一方面淘汰那 境,就是要求有高标准的科研和 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为 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完善有关人才市场、人才流 动等方面的法规体系,把人才流 些不能达到岗位要求、不能适应 组织需要的人员;另一方面,也 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渠道。人 才退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 动完全纳入法制化轨道,堵塞各 环节漏洞,切实保护人才供求双 还要改善薪酬待遇、住房条件,为 高层次人才排忧解难。优化“软” 环境,就是要求必须树立“人才 方的合法权益。完善人才市场管 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按照现代市 场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 与人才市场的关系,政府对人才 式:考核裁员、人才输出、退休 机制、返聘机制等。 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营 造一种宽松氛围,优化政策环境、 社会环境、用人环境、知识环境、 创新环境等,吸引高层次人才。 市场的管理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 接管理。同时,提升高层次人才 市场的服务,加快专业化、信息 化、国际化进程。人才市场应以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中心,强化 5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 5.1 重视高层次人才发展, 实现观念上的转变 5.4推行高层次人才集聚模 式,实现人才集聚效应的突破 领导层要认清做好高层次人 资源集聚是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的前提条件,是经济运行高效 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 想上重视高层次人才,认清高层 次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必须 确立组织要发展“关键在人才”的 观念,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到头 服务功能创新、优化从业人员素 质,全面提高各类人才中介机构 率的重要标志。资源的集聚必然 增加其本身的价值,对人才资源 来说也是如此。组织或地区要透 的核心竞争力。 5.7 减少人才流失,迎接人 视人才流动的内在规律,结合高 层次人才的特点,成为人才集聚 的强磁场,给组织的发展注入源 才国际竞争的挑战 等位置。而且应当树立正确的人 才观,各类高层次人才是社会的 人才,既可为我所用,也必可为 对于海外留学人员,应根据 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 去自由”的政策。一方面,支持 国内有关人员出国留学、进修;另 一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人才集聚的几种模式并不是互斥 的,可以同时存在,只要符合地 他所用。应动态地看待人才,人 才在组织内的稳定应当是相对的 稳定。若流进,可以优化组织内 人才结构;若流出,组织与人才 双方都可重新审视自身。 5.2 注重培养,实现高层次 方面,尽可能地制定宽松的优 区或组织的情况,就可以采用。大 力吸引人才,形成集聚,各地人 才的交互融合,各种思想的交互 碰撞,实现正反馈效应、引力场 效应、群体效应、联动效应。 5.5 创新制度建设,实现人 才集聚稳定性的提高 惠政策,吸引和引导高层次的海 外留学人员回国效力。对于国外 优秀人才,应根据需要,有针对 的加大引进规模。当今知识更新 极快,培养人才又具有时滞性,仅 靠培养,很难完全解决当前高层 次人才紧缺的矛盾,引进国外高 层次人才就成为我国加速发展知 识经济和适应国际科技发展形势 要求的便捷之路。四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人才载体建设的完善 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 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 量,实现引进人才的整合和提升, 是人才自主创新发展的关键。高 人才集聚的稳定性与集聚地 的发展呈正比的关系,因此,不 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充分 发挥,主要依靠教育,尤其是高 仅吸引人才还要留住人才,能留 住人才才能吸引人才。做到这一 意 A 囊酝 Krr 200 6年・第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