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学试题

2022-04-08 来源:钮旅网


第一组:

简答题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以及特征?

定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特征:1。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缩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决不能相交,否则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名词解释: 1收入法。

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对这种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给出的国内总收入,只要随库存增值对之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再加上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就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3支出法

是把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第二组:

问题一:什么是边际生产力?假定生产中所用的要素只是资本与劳动力,那么什么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什么又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答:(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是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2)当劳动量不变而资本连续增加时,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3)当资本量不变而劳动量连续增加时,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问题二: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问题三: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 答:(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

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2)我国的基尼系数提高,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

(4)要适当注意公平,尤其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社会保障。

第三组:

1.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然而,大体的来说,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答案:效率优先含义:是指在收入分配上应当尽可能与人们对产出的贡献挂钩,其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 兼顾公平含义: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 试述开放经济条件下调整内部与外部同时均衡的具体思路和政策;假定某经济体处于就业过度且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状态,请利用相关宏观经济学模型说明政府应如何进行政策协调以实现内外同时均衡目标。

第四组: 简答题:

1. 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和供给分别是指什么?分别要具备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作为需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作为供给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出售愿望;第二,有供应能力,二者同样缺一不可。

2. 制度学派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制度;用演进的、整体的分析法来研究制度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进行一定的揭露和批评,并主张用结构改革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论述题:

1. 请简单论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所存在的缺陷。

参考答案:

国民收入可以使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情况,但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经济情况,这是因为国民收入核算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

首先,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非法经济活动(毒品的生产与贩卖,投机活动等等);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非市场经济活动(自给性生产与服务,物物交易等等);在各国之间都存在为了偷税漏税不向政府上报的经济活动(地下工厂的生产,私人之间的交易等等),这些都无法计算入国民收入。在具体统计时,有些也很难准确地计算(例如家庭主妇的劳动与仆人的劳动如何计算),有时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很难准确地区分(例如工人穿的工作服算什么产品),有些项目(尤其是劳务这一项)也容易被重复计算,等等。

其次,国民收入并不能反映出人们由生产中所得到的福利变动的情况。例如:它反应不出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反映不出先下所带来的福利;反映不出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反映不出产品质量的进步与产品类别的变动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反映不出社会上产品分配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最后,在运用国民收入的各项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时,还会遇到许多困难,这部仅仅是各国运用的国民收入的统计方法不同而带来的比较困难,就是在运用同意中国民收入统计方法的各国之间,由于各国商品化程度的不同,由于各国产品结构与各类产品价格水平的不同,由于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不同等原因也很难于进行准确的比较。

第五组: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案:

1.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宏观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2.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VMP=r。

当VMP>r时,增加一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超过成本,因而应增加要素投入。

当VMP 故:VMP=r,即只有当增加单位要素给厂商带来的收益等于成本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

3.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第六组:

一、试论供求是如何达到均衡的以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答: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就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调整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产品市场:⑴消费者在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中,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最终将使其用有限的收入在商品中进行选择获得最大效用。⑵生产者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同样由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以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获得最大利润。⑶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产品市场的均衡。这时,消费者最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2.要素市场:⑴厂商根据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来使用生产要素。据此,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要素需求曲线。⑵要素供给者根据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原则决定要素供给量,据此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⑶要素供给曲线与要素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的要素价格与要素使用量。

3.一般均衡理论。依据一定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般均衡,此时,所有的产品或者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4.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理论提供了判断福利水平的托标准。所有人都没有了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改进福利的可能。

所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目的的时候,会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着人们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

二、简述恩格尔定律及其意义。(P30)

答: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对德国劳动者生活状况的调查统计,提出了一个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即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基于恩格尔定律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收入(或总支出)中的比重)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家庭的富裕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