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特点分析

2023-12-18 来源:钮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改纵横 《经济师))2oo8年第10期 为了突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 性、把实践教学课程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同 时也把课程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之中,首先教 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注重实践性的引导。教 师首先要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在课堂上讲解 3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特.点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教学体会分别从突出 课程的针对性、课程的应用性、课程的综合性、 课程的创新性等方面来分析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教学的特点,从而为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程硕士教学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0—142—02 我国自上世纪8O年代研究生培养制度建 立后,由于当时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人才缺乏 严重,因此硕士生的培养偏重学术型,大量毕 业生选择到高校等学术和科研单位就业,工业 企业无法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更重要的是. 即使毕业生选择了企业,也很难适应企业的实 际情况,“留不住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难 题。面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1997年4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特在我国设 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过 1O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涉及面最广、 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为大中型企业、中西部 地区和国防军工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工 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他们在我国高水平和 最具影响力的工程建设岗位发挥出重要作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 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 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 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 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 程管理人才。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实施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学、 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 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 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 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 设立不仅丰富了学位类型,而且拓宽了国家培 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渠道,加强了学校和工 程建设部门、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快了科学技 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改变了工科研究生人 才培养层次单一的局面。 工程硕士生来源于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 的专业和工程背景、不同的工程实践经验,每 个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统一的培养方案 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必然对培养 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形 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的教学要切实结合学生的职业背景、学生的 一142一 ●刘韶军 需求等逐步进行探索,笔者结合当前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教学发展情况来分析工程硕士专业 学位教学的特点,目的是有助于工程硕士专业 学位教学内容的深化。 一、突出课程的针对性 同普通的工学硕士相比,工程硕士专业学 位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目前我国工 学硕士教育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但由 于工程硕士专业教育办学时间较短,还未形成 独立的课程体系,一个指导教师所带的同一专 业的研究生中,既有攻读工学硕士学位的,也 有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这样就造成两者所学 课程内容相差不大,这种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 合二为一教学体系同时承担着目标不同、要求 不同、内容不同的两类人才的培养任务.缺乏 对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系统设计,模糊了科学 与技术的区别,使工程技术教育趋向工程科学 教育,失去了准确定位,当然也就很难达到工 程硕士教育原定的目标。 因此我们今后要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的针对性,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工程硕士专 业学位教学管理体制,这种专门的管理体制可 由学校和企业管理部门共同形成。强调校企合 作办学。要逐步培养专门化的工程硕士指导教 师,鼓励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 鼓励企业有工程经验的高级人才受聘到高校 担任兼职或专职指导教师;其次要针对工程硕 士培养具有进校不离岗、在职攻读、人员分散 等特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职业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原则、统一性与多样性 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 学的课程体系,并充分考虑学科的实际,办出 工程硕士教育体系的特色和品牌。要有针对性 地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 容,改革教学方法,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案例教 材,结合我国的实・清及优秀案例编写自己的教 材。高校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际情况, 结合工程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学校的教 学资源,共同和企业研究确定课程设置计划和 教学安排,这样有助于当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 技术和工程管理问题不断增多,企业急需要既 有生产实践经验、又能掌握现代科技的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当突出工程 教育特点,以技术科学为其主要学科基础,把 科学教育与工程训练结合起来,突出人才培养 的应用性,以应用技术为其主要专业内容,以 工程应用为其主要服务目标,其任务是培养能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工程科技人 才。 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介绍一 些工作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和失误,从而减少 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效 率;其次工程硕士生的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论 文、学位论文写作要结合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 具体工程实践进行选定,要充分满足企业的实 际需求,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能直接或间接 地为工程实践服务。不同企业有各自独特的生 产建设任务及发展战略,从而导致生源背景、 培养计划等均不相同,因此校企双方从高层 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出发. 根据企业的特殊背景,共同选定必要的基础理 论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特别是专业性和应用 性课程,以保证工程硕士能掌握本工程领域坚 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 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于 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可以请企业有关技 术人员上课,特别是结合企业生产过程组织教 学。还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企业技术人 员开设讲座,针对企业的实际课题组织讨论。 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工程性、应用性、前沿性。并 着眼于本学科生产实际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着 眼于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工艺,跟踪学科发 展的最新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增 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岗位操作技能。 三、突出课程的综合性 X-.学硕士研究生是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培养人才,有的甚至按三级学科培养,从而保 证了工学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 研究工作量和深度,并保证研究成果具有理论 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对于工科应 用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拥有较宽广的基础理 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况且单 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化社会面临的 各种重大问题,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 合,才能找到问题的出路与答案。因此工程硕 士的大部分工程领域是按一级学科设置,比如 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水 利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工程等,有的甚至是跨了两个以上一级学科设 置工程领域,比如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 木工程.特别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不仅涉及区域 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 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工程的勘测、设计、施 工和维护,横跨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 设备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这样不仅增加了 学习的知识面,拓宽了培养口径,而且能够更 加有效地发挥工程领域大学科的综合优势,使 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 更高要求。因此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当具有 从事综合性研究、开发或开创性的工程设计等 工作的能力,工程硕士教育既要重视工程科学 教育,也要重视工程技术教育,要培养研究生 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工程技术专业 知识,重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师))2008年第l0期 ●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旅游弄cl』仪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丁永玲 摘要:“循岗导教”是我院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总结提炼出的一 项人才培养模式。在“循岗导教”人才培养模式中,“岗位”处于核心地位, “岗位”是培养模式的灵魂。旅游礼仪课程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必须深入贯彻“循岗导教”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 进行创新,改革现有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旅游职业岗位需 要的教学模式,满足旅游企业的需要。 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 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互 联网应用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 好奇心和兴趣,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强化学生对旅游礼仪内容 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旅游人员仪表礼仪”章节时,我们安排学生观 看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VCD,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仪表美在旅游服务 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旅游礼仪课程循岗导教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0—143—02 高职高专“旅游礼仪”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礼仪 规范,提高职业交往能力和水平,礼貌得体地与服务对象交往,以更好地 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真落实我院“循岗 导教”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规律,为培养和锻炼学 生的职业素质和礼仪风范,满足旅游企业岗位需要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 索,具体阐述如下: 依照“循岗导教”的内涵,注重旅游礼仪课程教学的环节 1.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旅游礼仪教育必须紧紧抓住核心内容, 进行科学设计。鉴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而礼仪内容又博大精深,涉及面 广和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特点,对高职学生进行旅游 礼仪教育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的放矢 一3.改革成绩评定方法。旅游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 果采用传统的考评方法,一张考卷定终身,势必会造成学生轻实践应用、 重书本理论的结果,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学生 的成绩评定方法。课程结束后,为了全面地考察学生对旅游礼仪知识及 技能的学习效果,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考 查学生平时在礼貌礼仪方面的表现,包括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 求、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书面作业、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以及教学过 程中的检测成绩等。笔试侧重考查学生对旅游礼仪理论知识的掌握能 力,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总结归纳来回答 问题。面试侧重考查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 循序渐进地考察基本服务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运用情况,如:服饰礼仪可 考领带的正确系法,仪态礼仪可考坐、立、行的正确姿态,办公室礼仪考 电话的接打等。面试和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70%,笔试只占30%,这种 安排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全面检验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礼 仪素质,让其认识到礼仪不是一时的考试,而是人一辈子修养的体现,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为走上未来职业岗位所做的准备。 4.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 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 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成为文明礼仪的 新性思维奠定基础。在论文阶段.从工程硕士 入学起,要求学生积极到企业或有关的行业和 地方部门申报课题.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 、地抓住核心内容进行,这就是突出做人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自律敬人 教育,将礼仪文化渊源与内涵、个人礼仪素养的提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个人形象的塑造、基本交际规范、旅游服务岗位操守等作为教 学重点。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旅游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 养,使工程硕士教育能够更好地、更直接地面 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 务。在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工程领 域课程知识的宽广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用 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所以创新是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原则之一。创新意识主要 性。在知识结构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工学硕士, 工程硕士不仅在本工程领域掌握较宽广的基 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一些跨领域的专门知 识,工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比较宽广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解决企业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评 价工程硕士更多地要看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培养 出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才能适应激烈的 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才能具有一专多能的品 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突出课程的创新性 虽然工程硕士教育以技术科学为其主要 学科基础,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但其任务 是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工 程科技人才,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中,往往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 产品,所以仍然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来解 是一种观念层面的创新素质,而创新能力则是 在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引导下,具体从事创造性 活动的能力。工程硕士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 首先要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 重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培养寻求和跟踪科学技 术发展前沿的能力;再次要培养独立从事科研 工作的能力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使工程硕士生 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专著或论文等形式表 达出来,从而将新的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传递 给社会。 . 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鼓 励突出技术创新。论文研究应侧重于创造性地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不仅 保证了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将人才培养与 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注释: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创新意识和能 力的培养贯穿到工程硕士的全过程。在不同的 阶段侧重不同能力的培养。在课程阶段应侧 重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侧重于获取知识 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 新,教学内容要随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变化。能 动地作出相应的改革调整,充实创新所必需的 知识基础,课程讲授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科的发 展趋势,必须反映学科前沿,为培养学生的创 ①谢发勤等.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 几个问题U].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 ②孙宇,潘静工程硕士素质教育与培养 U】.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⑧丁毅强,张应春.试析工程硕士培养模 式的基本特征卟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12)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450000) 河南郑州 (责编:吕尚) 一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