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2009年/1月/22日/第A02版 商・财经
浅述银行监管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周云飞
银行监管理论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监管学派,主张监管;另一个是自由学派,反对监管。本文着重介绍银行监管理论中的监管失灵理论、金融体系脆弱理论、公共利益理论。监管失灵理论以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作为理论基础,对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监管俘获论和监管“寻租”论。金融体系脆弱理论、公共利益理论对银行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为银行监管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下面逐一进行阐述。 一、监管失灵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括监管俘获论和监管“寻租”论,它对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一)监管俘获论
监管俘获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监管机构并非始终代表公共利益,而是保护了一个或多个特殊利益集团。新成立的监管机构是社会公众的压力和各利益集团达到妥协的结果,然后,分散的公众只能组成一个暂时的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被管制者变得对立法和行政的程序极其熟悉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被监管者会以各种手段对监管机构施加影响,监管机构可能逐渐转而迁就被监管者的利益,将其特殊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对被监管者采取消极而不是积极的管制。由于监管俘获的存在,银行监管就存在缺陷,从而缺乏有效性。 (二)监管“寻租”论
“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芽于1967年塔洛克的一篇论文。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是1974年由克鲁格在探讨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政策形成原因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提出来的。 “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如果人们追求的是既得的社会经济利益,其活动的性质就变成了“寻租”。
“寻租”活动造成了经济资源的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得人们对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发生根本怀疑,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导致其它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的发生,影响银行监管的公平和效率。 二、金融体系脆弱理论
金融体系脆弱理论主要是从银行机构、借款企业以及银行市场三者间的特点出发进行研究,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自由银行制度具有较强的脆弱性,金融市场同样存在市场失灵,因此需要通过实施银行监管等手段纠正或消除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 海曼・明斯基和克瑞格从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关系出发,研究了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提出了“金融脆弱假说”。明斯基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克瑞格是从银行角度进行研究。
明斯基指出,借款企业按其金融状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抵补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的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时期内,其预期的收入流也大于到期债务本息。这类公司是最安全的;第二类是投机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的预期收入在总量上大于债务总额,但在借款后的前一段时间内,预期收入小于到期债务本金;第三类是“庞兹”企业。这类企业在金融上是最脆弱的,他们将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在短期内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付应付的利息,而长期收益也是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预期在将来某个较远的日期有个高利润能偿还其累积的债务。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显现出较高风险。金融脆弱表现为资金流动性困难,银行把资金贷给了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后,如若发生经济衰退,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则会
第1页 共3页
出现财务状况恶化,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企业违约和破产会进一步反馈到金融体系,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克瑞格则从银行的角度研究信贷市场流动性、脆弱性,提出了“安全边界说”,他将安全边界理解为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包含在借款企业给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中。与借款企业相比较,商业银行对整体市场环境和潜在竞争对手更为熟悉,但商业银行对未来市场状况的把握仍是不确定的,贷款风险仍然存在。由于扩张期的投资预测失误,银行和借款企业变得很自信,安全边界不断被降低,当减少到最低程度时,金融危机爆发。
(二)从货币供给角度来阐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这种观点认为由于货币量的变化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费希尔是最早开始对金融脆弱性机制进行较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他认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尤其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提出了负债一通货紧缩论。费希尔指出银行体系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他认为,经济的扩张过程主要是通过债务融资(银行贷款),债务融资使存款和货币供给增加,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使未清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借贷量增加到“过度负债”状态,即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清偿到期债务的状态,进而引起一连串的债务—通货紧缩。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具有内生性,是由货币供给量自身决定的。因此,费希尔认为,要防范、控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爆发,银行监管部门就必须把非金融部门债务量作为监测目标。 三、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是从银行市场本身存在缺陷的角度来论证银行监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银行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该理论认为银行监管是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手段。
(一)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自由竞争的结果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最终形成。一个行业的集中导致出现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产生后,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被破坏,导致市场失灵。 银行市场垄断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银行准入监管、开设分支机构和银行合并的监管等就是以防止金融力量的过度集中和过度竞争为出发点的。
银行追求规模经济会为垄断创造条件,银行规模过大,必然带来管理效率的降低,导致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增加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收益。银行的垄断将出现以下严重后果:一是银行效率不高,缺乏外部竞争;二是导致价格歧视;三是银行效益低下,缺乏增加收益的动力,丧失降低成本的要求;四是缺乏创新能力;五是出现寻租现象,致使损害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利益,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六是银行风险聚集,可能诱发金融危机;七是降低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二)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银行高负债经营,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核心充足率为8%,也就是说,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92%都属于正常的水平。银行可以用非常少的资本支持较大规模的资产运营,当银行出现资不抵债时,银行所有者一般只承担很少部分的有限责任,遭受的损失要少很多,而广大的债权人要承担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其负的外部效应非常大。但是,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风险敞口才能盈利,银行所有者有增大风险的动机,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同时,银行危机具有连锁效应,一旦某个银行资产配置失误,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就会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动荡,最终产生严重的外部负效应。
(三)信息不对称性
第2页 共3页
信息不对称性,指的是在市场交易中,产品的卖方和买方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所拥有的信息是不相对称的。信息不对称性会造成市场的失灵。银行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二是存款人与银行之间也是信息不对称性;三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四是监管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五是银行组织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要解决银行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就需要银行监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银行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通过市场中的信息优势主体主动披露必要的信息,让广大信息弱势群体掌握这些公开信息,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