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分析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情况日加严重,近年来,网络已成为传播虚假信息的主通道。网络媒体虚假信息涉及社会多个领域,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本文从管理层、传播者层及受众层三方面分析了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乱象频现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如何遏制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加强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要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网络用户要逐步提高自己的辨别谣言、假新闻的能力、专注有价值的新闻。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媒体、虚假新闻、新闻传播、新闻受众
【正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网际传播成为主流,比如使用E-mail使信息高效、廉价、组发、多媒体化,而网络聊天更是席卷全球。对于虚假新闻,民众早已不再陌生,狭义上,虚假新闻是指以虚构事实为依据的“新闻”,广义上,虚假新闻包括失实新闻和假新闻,甚至一些不太恰当的公关也应包括在内。都市报曾经一度是虚假新闻的多发区,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全新的信息生活体验的同时,互联网已悄然成为各种虚假新闻的重灾区,相比传统媒体的虚假报道,网络媒介更是常有“惊人之语”。网络媒体虚假新闻日益成为公众、学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相关研究不断涌现,有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仍有不少形色各异的虚假新闻见诸官媒网间,并被其他同行广泛转载传播,网络媒体也频频由于虚假新闻的制造传播一再蒙羞。
一、网络媒体虚假新闻的概念与现状
(一)网络虚假新闻的概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之所以能成为新闻的特有优势及存在的基本条件。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陆定一曾说过“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因此,真实性是媒体普遍提倡和遵循的原则。但是,因为网络自身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把关过程中的有格,使网络上出现虚假新闻的几率比传统媒体的更高。什么是网络虚假新闻,网络虚假新闻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网络虚假新闻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未经核实的,丧失新闻真实性的信息,这种新闻的发布者可以是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可以是普通的网民,这种虚假新闻的发布不仅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侵害当事人的权益,还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可能影响国家形象。(注1)
(二)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现状
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是最恶劣的新闻造假方法。由于这些新闻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报道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进一些虚构成分,以此提升新闻的“卖点”,因此往往容易刊播和引起轰动效应。(注2)
例如,在共享单车成为热点的时期,2017年5月在合肥出现了《小黄车车座被插艾滋针》的网络虚假新闻,称小黄车最近许多座椅上有细小的针,很有可能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还配上了4张小黄车扎有细针的图片。消息发出后,合肥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随后,经警方查明,此新闻系谣言。
1.假新闻因网络而盛,因网络而衰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假新闻现象始终屡禁不绝,其形态、成因及传播规律也随时代变化不断演进。自互联网时代以来,网络传播的剧烈变革无形中为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土壤。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为假新闻的生产提供了充足“货源”。普通人可以随时参与新闻制造,而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也对微博、论坛等网络爆料青睐有加。所幸的是,舆论环境对虚假信息的容忍度有限,追求新闻真实性是社会共识,多数假新闻因此只能“昙花一现”。
2.主流媒体引用网络媒体虚假信源,“洗”假成真
当前,主流媒体轻易引用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源的情况较为普遍,经过主流媒体的报道,碎片化的网络谣言转身变成系统性的新闻报道,同时实现了从民间属性到官方属性的质变。在这种“弄假成真”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充当了为谣言进行“背书”和“洗白”的推手,损害了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为加深了网络炒作的负面效应。
3.全媒体“拷贝式”传播,一假致众假
当前,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呈现出高度的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态势,同一内容在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诸多平台“拷贝式”传播,并存在互相作用的效应。例如,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的不实消息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源,传统媒体的虚假报道则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实现二次传播。这些不同形态媒体之间信息流通和共享的便利,导致一家媒体传讹、众家报道俱假。
4.媒体抢关注闹乌龙,陷“传谣——辟谣”循环
在众多假新闻事件中,媒体报道“不求核实,但求最快”、“不求客观准确,但求语出惊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图无真相”、“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等问题不一而足,将“钓鱼帖”、“洋葱新闻”等网络“恶搞”内容当真的案例亦不鲜见。究其原因,多为首发媒体只顾“抢时效、抢头条”,忽略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认真考察,转发媒体亦缺乏审慎把关所致。媒体和记者对虚假信源的疏忽与失察,折射出当下媒体转型的艰难处境和浮躁心态,也暴露出部分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不足和职业道德缺失。凡此种种,使媒体在“传谣——辟谣”中不断循环,公信力也在一反一复中受到损害。(注3)
二、网络媒体虚假新闻的特点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网络虚假新闻与过去传统的假新闻在传播手段、表现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已经逐渐形成独有的特点,“培养”出一种传播土壤,值得警惕。
(一)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互联网的普及,新闻借助网络的“翅膀”传播得更加便捷,传达到的地区更加广泛,影响的人群数量巨大。然而,虚假新闻和其它不良新闻,同样也通过网络得到快速、广的传播,破坏了网络和谐环境。在传统媒介时期,虚假新闻传播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非全国发行的报刊和地方电台、电视台,即便它们刊播了虚假新闻,其传播范围往往只在一定区域内,即使有一些人际间传播,其速度也相对缓慢。而在网络时代,任何传统媒体上刊播的虚假新闻,则容易借助网络不胫而走,迅速传播。由于网络传播的迅速和自媒体平台的发达,时下新闻传播的速度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快速传播给网络虚假新闻带来全新的生存空间。一条网络虚假新闻只要能够吸引眼球,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就已经有了生存空间,超高的点击量带来的就是超高的人气和收益。因此,众多自媒体平台为了点击量如飞蛾扑火,无所不用其极,“标题党”就是很好的例证。刺激的标题迎合了部分受众的
心理需求,迅速传播就成为结果。
(二)虚假新闻发布成本低、传播主体泛化
自媒体的到来,网民既是新闻的接受者又成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主体泛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个体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它使人们之间通过网络构成了网际关系,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网络社会系统的形成。而网络身份的模糊性和信息发布者的匿名性有利于新闻发布者逃脱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这是造成网上虚假新闻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网络新闻发布的低成本也助推了虚假新闻的泛滥。新闻发布者不需要核实身份,网民只需简单注册,在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可以在各类平台上发布新闻。
(三)虚假新闻传播呈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
网络媒体虚假信息之所以快速传播,这与网络传播的模式分不开。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新闻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新闻,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新闻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一方面,在网络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者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还有许多受众和网友的参与。这让信息传播形成了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虚假信息便在这张“网”中迅速蔓延、传播。另一方面,在网络传播结构中,每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消息,也就是说,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也包括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四)虚假新闻在网络时代更具有“传播力”
一般说来,虚假新闻比真实新闻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因为真实的新闻受客观事实的限制往往接近生活的真实,而虚假新闻则脱离客观事实进行虚构,可以更稀奇,甚至更怪异,更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因而更能为媒介和受众关注、传播。传统媒体因有内部审稿制度和“把关人”,可以过滤掉不少虚假新闻,而在网络传播结构中,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虚假新闻因其更容易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往往就更容易被传播。与传统的假新闻还要标榜5W之类的新闻要素不同,网络虚假新闻已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标题常以问号结尾,冠以耸人听闻的主观性用语已是家常便饭,如震惊、无敌、惊呆了、吓坏了,而涉及“情色”等擦边球内容也是信手拈来。
三、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原因分析
(一)利益诉求的驱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商场、战场。对点击量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的追求,往往使得一些媒体、记者、编辑对新闻真实性看得很轻,新闻的真实性往往被放在了不着边际的位置。当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成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时,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则变得无从谈起。随着自媒体的日益发达,不少传播者根本就不具有传统媒体人身份,受众更难分辨其传播内容的真假和目的。一些人为了一分钱红包就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个他们根本没有打开过的链接。不少网络虚假新闻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争斗或恶性竞争的产物,假新闻不过是他们展开利益争斗的一种信息手段。在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联合将新闻热点与网民的情绪结合起来,使网民失去理智,变得情绪化,进而借势营销。“网络水军”的组织、策划非常周密,制造谣言或传播信息的速度惊人,甚至可以左右舆论走向、网民情绪。因此,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内在驱动就是利益。凡此种种,让新闻在面对各种利益的时候遭受侵蚀,传播者更是受到道德和价值观的考验。
(二)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整治
法律不完善是导致网络时代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虚假新闻的立法层级不高。第二,法律界定不清楚,现有法律中关于“网络虚假新闻”的定义、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处罚等都界定模糊,这样的后果是执法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没有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相关法律依据的可操作性太差,从而影响实际作用的发挥[4]。第三,网络虚假新闻的相关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虚假新闻出现后,鲜有相关责任人澄清或道歉,大部分人选择保持沉默,网络虚假新闻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受娱乐心理和猎奇心理的促进
社会心态是由每个受众的心理聚集而成的。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比过去的任何时期都重视受众的地位,受众所参与的事件也更多、更密集,进而成为真正的媒体服务的主体。而受众的娱乐心理和猎奇心理却一直没有改变,新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心理,甚至不惜夸大其词、张冠李戴,从而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新媒体是数字技术发展的衍生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的爆炸,使得知识越来越重要。社会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系列客观因素都使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竞争的背后,人们比任何时期都需要放松和娱乐,从而把自己从那个竞争激烈的现实中抽离出来。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社会的每个方面都面临着剧烈的变化,人们的心理和身体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紧张和焦虑成了社会大众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使得人们对于死板的、客观的新闻失去兴趣,而对趣味性强的、娱乐性强的新闻
形式情有独钟。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量得到史无前例的扩充,漫天的信息让受众无法分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受众每天会接收巨量的信息,对于这些海量的信息,受众不可能统统接受,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目的地接受,而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猎奇心理,所以受众所关注的信息的标准往往是追求猎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很多受众对于一些怪异的、荒诞的、神秘的新闻极感兴趣,在追求新闻的过程中并不真正关心新闻的真实性,也没有精力和兴趣去追问新闻的真实性,其目的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基于这种受众心理,新媒体的从业者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而抛弃了应有的职业规范,不再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内在价值,只是一味地追求新闻的怪异和荒诞。
(四)网络媒体自身的职业操守缺失
一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现如今,我国的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压力,部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独家新闻,故意炮制虚假新闻,提高点击率和阅读量,将广大受众的稀缺注意力资源出售给广告客户,即所谓的“二次售卖”,而置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于不顾。新闻媒体报道虚假新闻,会损害其自身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导致受众流失,进而失去少广告主的青睐,得不偿失。同时有的媒体从业者还沉浸在“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的光环里不能自拔,利用其采访权和报道权,收受贿赂,将新闻广告化,导致各种虚假新闻信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媒体把关意识弱化。虚假新闻能够得以产生并发布问世,也说明了媒体的把关工作出现了问题。从最初的接到新闻线索,到采访、写稿、审核、发布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媒体为了抢先发布新闻,弱化了其固有的把关职责,没有核查新闻的要素是否真实,只要有卖点有噱头,就急着发布新闻。
四、网络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危害
(一)造成社会恐慌
误导群众造成社会恐慌。2011年3月16日凌晨,搜狐网转载的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引起了席卷中国内陆的“抢盐潮”,同时引起抢购的还有另外一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止核辐射,受日本地震之后的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严重短缺。次日上午,全国各地就发生了“抢盐”风暴,搞得人心惶惶。中国内陆一些地区先后陷入抢盐、屯盐风潮。好在谣言散开之后不久就有政府部门专家出来辟谣,随后,抢盐风波消散而去。最后当大家都明白这是一次人为设计的炒作后,随后又陷入了退盐风波。当商家在幕后精心布置骗局并打算从中牟利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理智判断,认真分析。如果只是人云亦云,传播得越广泛,伤害就会越来越大。
(二)引起政治的波动
人民内部矛盾可能受网络舆论的影响被夸大和歪曲。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结构转型和经济转型,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部分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更加激发了普通公众的不满,出现了心理的不平衡和愤世嫉俗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而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则可以为这部分人群提供表达他们的抱怨和宣泄的空间。其中也不乏别有用心之人,在互联网上制造并广泛传播虚假新闻,利用舆论的力量夸大和扭曲人民内部矛盾,发表不良信息和评论故意误导民众情绪。当前网络媒体中活跃着大量愤世嫉俗的群众,是舆论的敏感地带,容易引起政治波动,因此,互联网舆论监督也已成为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扰乱市场的秩序
在当前广泛流行的虚假新闻中,不管是最初由网络媒体发端,而后经传统媒体再编辑之后扩散开来,还是由传统媒体报道登陆网络,通过几何级数的转载无限扩散的,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监管之难,使得虚假新闻在拟态环境中肆意地疯长蔓延。这些虚假新闻虽然并未给民众的生命造成威胁,但还是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如2017年发生的《塑料紫菜》事件,使企业销量下降约三成,给福建的紫菜业造成近亿元的损失,持续发酵的紫菜加工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可见如此虚假新闻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对社会稳定极为不利,扰乱了整个紫菜行业的市场秩序。还有常见的是发生在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炮制新闻也是屡见不鲜,这种为了谋取一已私利而蓄意策划的新闻事件,已成为我国商业竞争中极为恶劣的手段之一,严重地混淆了消费视听,扰乱了市场秩序。
(四)对受众的错误引导
假新闻对社会舆论导向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干扰。它会影响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贯性,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受到削弱和破坏,对受众造成思想方面的误导,有碍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如2017年5月份,网络上热传一个“棉花肉松”视频,有人将自己买回来的一袋肉松饼,拿水浸泡后,发现肉松里面根本没有肉松,而是“棉花”做的。此事件一经网络传播,瞬间在各朋友圈中频繁转发,一时间人们不再食用肉松,导致部分网民对食品安全产生质疑和担忧,对大众消费做了错误的引导,甚至相关产品被退货、下架,给一些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五)造成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缺失
公信力是一个完整而持久的信誉保证体系,是人们在对于某特定对象履行承诺的社会性体验过程中累积产生的,表现为一种可依赖度的判断和评价,这种判断和评价不是个别
人或少数人的判断和评价,而是社会成员的集合性判断。网络新闻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传播力,已经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中扮演者越来越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人们普遍对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存在信任度不高。
五、网络媒体虚假新闻应对策略
(一)加强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立法机构要加强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网络这几年的发展迅速,而相关层面的监管机制并没有跟上,为假新闻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可任由网民随意的发表谣言而扰乱社会秩序,要让责任人为这种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其次,依法行政,虚假新闻一直是新闻界最深恶痛绝的东西,国家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文件来规范虚假新闻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健全并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管理的有关法规、规定落实的机制执行。对于那些网络假新闻的发布者也要给予严厉处罚,许多虚假新闻都是匿名发布,这就需要提高技术以确定发布者的真实身份。通过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管理,处罚散播假新闻者,在一定程序上有利于抑制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
(二)增强法制观念,防止新闻侵权
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对新闻从业者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完善新闻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做到奖惩严明,对于新闻的报道,自下而上的做好把关工作,对于假新闻的作者实行严厉的处罚。对于网络新闻同样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针对网站的管理制度,各个环节都要加强把关,
发现失实新闻要立即删除,网络监管部门对发布虚假消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媒体自身做到杜绝假新闻的产生。用实际行动加强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三)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产生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杜绝虚假新闻。其次,一个具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的人要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全部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以此为原则、为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做到了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自觉堵塞造成新闻失实的各种漏洞。
(四)网络用户要逐步提高自己的辨别谣言、假新闻的能力
网络用户是新闻的重要参与者,提高网民的素质也是应对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提高网民的自律能力。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但自由是有限度的,不能随心所欲,网民的言行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之内;其次,加大力度宣传虚假新闻传播的危害性,使网民时刻谨记虚假新闻传播的严重后果,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更加谨慎和理性;最后,增强网民的责任意识,通过责任意识进一步约束他们的行为,这就会使他们更加全面、冷静地看待新闻事件,发表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而不是盲目跟风。在现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的知识和素养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面对众多的信息做到不轻信,也不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假新闻的进一步传播。我们应该逐步提高自己的辨别谣言、假新闻
的能力,对于那些扰乱社会秩序内容审慎处理,做到不轻信、不转发,让谣言止步于无人关注。
综上所述,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带来损害,破坏新闻媒体在受众当中的威信,也给新闻报道对象带来了伤害。早知网络虚假新闻横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网络媒体发达的因素,有媒体从业者自身职业道德因素,也有媒体报道中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趋势,以及受众猎奇心理的催化,种种原因导致当前网络虚假新闻满天飞,这对于净化社会空气是极为不利的,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因此有必要加以治理和防范。
【引文注释】:
[注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14
[注2]孙祥飞.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34-35
[注3]孙祥飞.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66-67
【参考文献】:
[1]孙祥飞.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彭兰.新媒体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谢新洲等.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7]耿蕊,陈倩.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热的冷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
[8]吕胜根.新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原因及对策[J].今传媒,2016(4)
[9]杨保军.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间关系初论—一种大众化新闻传播视野中的考察[J].现代传播,2016(11)
[10]何萍.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及治理浅议[J].传媒,2016(2)
[11]惠婷.网络时代虚假新闻传播的社会动因及其防范[J].河南社会科学,2014(11)
[12]王媛.浅析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J].传播与版权,2014(8)
[13]马文秀.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探究[J].新闻世界,20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