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郭沫若译诗“偶成”

2020-07-21 来源:钮旅网
试析郭沫若译诗 “偶成” 杨敏 王庆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5000) 摘要:郭沫若主张“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其“风韵译”理论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 《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 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一“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 关键词:郭沫若;风韵译;诗歌翻译; “偶成” DOI:1 0.5969/J.issn.1 671—6596.201 1.51.047 1 引言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一生中译著颇丰, 诗歌翻译是其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诗歌是可 以翻译的,他主张的“风韵译”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 郭老提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在他看来,译诗不必把 原诗一字一 字译出来,应该把原诗看成一个整体,不要纯 粹地直译、硬译,要不失原作风韵。他不太赞成直译,只 要不破坏原文的含义,单词和句子的顺序都是可以移动 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所谓“风韵 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是就诗歌翻译而言,是不 同于“直译”和“意译”的一种翻译,既不像“直译”那 样严格地遵从原著的句式、意义,也不像“意译”那样始 终“忠实地”传达原著中的信息,“风韵译”的目的就是 要传达“诗的生命”,即“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也就 是说,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 气韵尤其不能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不必逐 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范围 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 的。诗是有一定的格调、一定的韵律、一定的诗的成分。 《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 中一篇译诗一一“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 思想。 3 “风韵译”理论在译诗“偶成”中的应用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 2 “风韵译” 郭沫若在译诗时,推崇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 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 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 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 华,因此诗歌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 是不能翻译的,译诗是徒劳的。 在郭老看来,诗歌是完全可以翻译的,在译诗过程 中,要把“风韵译”放在首位,不主张逐句翻译,要把译 诗过程看作是进行思想与意识再现的过程。他所提出的 “诗人译诗,以诗译诗”是指翻译时不要失去原诗的“神 韵”。在郭沫若的翻译生涯中,他大量译介雪莱的诗歌, 在翻译《雪莱诗选》的时候,他着重提到了两点:第一, 要抓住雪莱的“诗心”和雪莱的“诗风”,诗是从心坎中 流露出来的。第二,译者和作者要“心声 鸣,心声交 感,合二为一”。即译雪莱的诗时,要使自己成为雪莱, 使雪莱成为自己,他的诗便如像自己的诗,在译他的诗时 就像自己在创作一样。 准。郭沫若主张译诗要忠实于原诗的思想,创造性地使用 自己的语言,不主张鹦鹉学舌式的硬译。与此同时,他推 荐“两道手”式的译诗法——首先由熟练外语的人译诗, 再由诗人对诗进行“化境”。郭洙若说,“译者更重要的 是对本国语文的修养。如果本国语文没有深厚的基础,不 能应用自如,即使有再好的外文基础,翻译起来也是不能 胜任的。”郭沫若精通外文,又是中国伟大的诗人,能够 将“两道手”式的译诗法应用自如,这正是他。。生中能够 译著众多国家许多作家作品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郭 沫若提出了“风韵译”与“创作论”,实指“形神兼顾, 突显风韵”。谷峰(2009)认为郭沫若的“形神兼顾,突显 风韵”翻译理论暗含了翻译是一个审美再现过程。其“风 韵译”实际上是一种美学翻译理论,注重译者的主体 性一一强调译者的审美体验以及译语的传神,郭老的“风 韵译”丰富了我国的文学美学翻译论。李春(2009)认为 “风韵译”实际上就是译者在阅读了原诗之后,获得了某 种灵感和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之“复现”出来, “风韵译”追求的是译者的自我表现。重视译者的自我表 现,就必然消解原文的权威,不再履行对原文“忠实”的 承诺。 郭沫若《英诗译稿》中翻译雪莱的“A SONG”原诗如 下: A SONG Percy Bysshe Shelley A widow bird sate 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elow. 郭沫若第一次提出“风韵译”,是在1920年3月。郭沫 若提出:诗的生命,全在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译诗的手 收稿日期:2011—09一O3修回日期:2011-09-3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从《英诗译稿》看郭沫若译诗及其译论的得失”(项目编号:IOSA128)。 作者简介:杨敏(1971一),女,l ̄)ll岳池籍,文学硕士,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及应用语言学。 89 中国西部科技 201 1年11月(上旬)第10卷第31期总第264期 是多么高超,我想如果原作者本人能看到,大概也应该惊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0 f1 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 ittle motion in the air 叹与佩服的。” 然而,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song的意义为 “musical eall or sound(S)made by a bird”,即“呜 Except the mi 1 1一wheel’S sound. 呜”。根据原诗的意境,可将“A SONG”译成“空呜”或 郭老足这样翻译的: 偶成 雪莱 “孤鸟”。而郭老将其译为“偶成”,这就脱离了原文, 违背了对原文“忠实”的承诺。雪莱这首诗的译文郭老生 有鸟仳离枯树颠, 丧其雄剧可怜; 有冰大风入冻, 前并没有出版,可能是郭老还会进一步修改,然而在他去 世以后,郭老的两个孩子将此诗译文在1980年出版。允许 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 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 。 下有积喾之河川。 森林无叶徒权材, 地上更无一朵化, !中群动皆息灭, 4 结束语 郭沫若经过长期的翻译实践,对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 见解,他关于翻译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翻译工作者仍具 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风韵译”翻译理论可以说是诗歌 翻译界的标准,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谷34. 只闻呜唱有水车。 这自英诗“A SONG”是由英围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Perc’,Bysshe Shelley)所写,其韵律是“abac”的形 峰.哲学诠释学维度下郭沫若的英 荚学翻译之溯源——以 式。为了再现原义“风韵”,郭沫若摆脱原诗词句行列的 束缚,以诗译诗,大胆地进行再创造,将原诗译成汉诗的 《英诗译稿》的个案研究为例[.1].郭沫若学刊,2009,(3):31~ [2]郭沫若.英诗译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争 春.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一~郭沫若的“风韵 译”及其论争[-1_.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22~ 28. “七绝”,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韵律以及爵荚效果。往翻 译此诗过程中,郭沫若既“译”又“作”,传达了原诗的 “气韵”,其译文活泼、流畅,诗香飘溢,诗意盎然,使 读者从作 对呜的姿态、风、和河流、森林及水车的描述 } 产生悲切的共鸣。成仿吾先生在为《英涛译稿》作序时 说“我们从这奉英美抒情诗选的湃诗可以看出,他的手法 [4]杨83. 琴.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L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8):82~ 科技短讯 天宫—号与神角 号第二 云 ,[新华网] 11月14H20时,在北京航天乜行控制中心 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 随后,北京l5-控中心宦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第二 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顿时,飞控大厅毕掌声四起, 一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 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 卡¨关数据,达到了预期 的。 片炊腾。 据北京 拎中心剐主任麻永、 介绍,这次试验主要 的是检验组合体分离、飞船撤离功能和交会测量设备在 19时2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组合体发送指 令,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间位置显示出神舟八号逐渐 照区的]一作性能,并进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 对接。试验安排 飞船运行第216圈地而连续测控弧段进 行,为充分考核光学测量设备在光照条件下的功能性能, 组合体分离、 船撤离和交会试验大部分过程在阳照 进 行,对接在阴影 完成。 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完成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撤离天宫 号的三维动画,两侧分别显示着从天宫看神 舟、从神舟看天宫的 像;大屏幕下,工作人员紧张有序 地忙碌着。 4分钟后,大寓一号‘甘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 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 离至140米停泊点。 将继续对组合体实施精确测控,同时,认真收集空间大气 豁测数据等相关信息,对飞船返回前轨道参数进行修正计 算,为组合体再次分离和神舟八号 船顺利返回做好准 备。 存地 制_卜,神舟八号再次向天寓一号缓缓靠近, 3O米,2O米,lO米…… 屏幕中央图像 乐,神舟步步追赶、步步靠近,逐渐 抵达人宵“身旁”。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 锁紧等技术动作,两个航天器最终实现二次对接,再次形 成刚性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存浩渺 空。 (转载自:http://www.cas.on/叶l国科学院《要闻》) 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