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0 23:42:35)
原文地址:《琅琊丁氏家乘》之初探作者:青岛藏马山
丁氏文化卷之三 《琅琊丁氏家乘》之初探 丁绍华
《琅琊丁氏家乘》之初探 丁绍华
在`山东省胶南市藏马山下,白马河畔,天台山东麓,有一片肥沃的平原,这里就是琅琊丁氏的发祥地——丁家大村。它处在山东半岛东南部,正是北温带南北方气候的交汇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旱涝保收,物产丰富,确实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藏马山,白马河,一山一水都带“马”字,这里流传着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一匹白色神龙马,经常在清澈的河里洗浴游玩,后就跑进了河边的深山中躲藏了起来,因而山就叫做藏马山,河就叫白马河。
藏马山白马河一带历史上一直属于瑯琊郡。郡治瑯琊城,就在藏马山正南偏东余脉处。瑯琊,春秋战国时齐主要城邑和港口,一度为五霸强国——越国的首都。秦统一中国后,在此置瑯琊郡,辖瑯琊,不其,即墨,黔陬,临沂等51县,因而祖先将其家谱命名为《瑯琊丁氏家乘》。族人称为琅琊丁氏,(也称诸城丁氏,天台丁氏,藏马丁氏)。
丁氏祖先初迁瑯琊及其初步发展
谱书记载,丁姓源自西周初姜太公望的次子伋,“吾丁氏自太公封子伋而姓始”,即伋公卒后谥号为丁。“后世蔓延于天下者不可考,
谨按海州籍”,吾丁氏“先世世居湖广武昌府武昌县,元末天下大乱,海州丁氏始祖兴以铁枪归明太祖,调从兴武卫元帅俞照麾下,属校尉许旺总旗。乙巳(公元1365年)十一月,随康都督巫子门杀退张士诚水军;丙午(公元1366年)四月,接应乌罗港,就征淮、泗、毫州等处;十月,復调徐丞相麾下,随破旧馆;十一月,克湖州,并吴江,攻打苏州;次年丁未(公元1367年)九月,从取常州、无锡;十月,调太仓守御;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復从中右所校尉许旺军;是年秋,随靖海侯出海运粮捕倭。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月调内,守镇海卫。后兴以老疾告。至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长子贯復併枪补,后以历年获级功,本卫保勘赴京。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九月,钦除淮安卫海州守御所,世袭百户。贯生忠、信。忠无子,信袭。信生体,体生轩,轩生辉,辉生澄,澄生梦龙,梦龙无子,绝。其母太夫人检世系,乃求之诸城。自云:诸城之族,自兴次子推始。推去淮适诸,年月不可考。传云,卜居藏马山之小天台,以治箕为业,子孙散处四方者,载在别谱,其曰彦德者留天台。”“遂世吾族”。由此可知,吾丁氏自丁公伋得姓后,从西周初至元末,大约二千四百余年间,族繁丁众,散处四方,蔓延天下,不可胜纪。有祖讳兴者,其先世世居湖广武昌府武昌县,后迁移至安徽定远。元末时祖兴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洪武从军有功授官,长子贯世袭,次子推则早在其兄长贯世袭前就迁移至瑯琊诸城东南乡藏马山之阳天台山下定居了。传说一起来的还有姑表兄弟徐、董二姓,先是在瑯琊湾落脚,董姓擅渔,遂定居沿海一带,世世以捕渔为生;徐姓则定居徐家大村(海青)一带。后因祖推公不适水性又移居藏马之天台,立村为丁家大村。“瓜瓞蕃衍,墟落塚墓,相望无别姓,盘亘六十余里”,因名瑯琊丁氏,由于定居于藏马山之阳天台山东面,后人也称之为藏马丁氏或天台丁氏,因此地属诸城县,又称诸城丁氏。
始迁祖推公,以耕耘为主业,因藏马山周围,白马河两岸,红柳丛生,吾祖又善治箕,因之闲时就割柳编箕。先是自娱以养身心,又方便生活,周济乡邻,后渐有余,即出售增收,互换有无。加之“精力绝人,耕稼蓄牧皆以心计纬之”,生活逐渐有盈余。推公“好济人
之急,岁祲謦赀以赈”,“治家有则,冠婚丧祭皆为之程,吾宗至今守之。相传推公精堪舆术,曾预卜五世墓地”。同时推公也特别注重子女文化道德教育。推公卒后,葬天台山东麓(今胶南市大村镇后村村西头)。推公是瑯琊丁氏第一代祖先,其后裔,大部分迁移外地,居住藏马山周围的,共有七十二个六世孙,分为七十二大支。
旧谱载:始祖推公自淮适诸,子孙众多,散处四方载在别谱。其曰彦德者留天台,遂世吾族。相传二世彦德公业儒,曾应童子试,试题《伯夷隘》,彦德公叹曰:“夷齐让国而逃,今五年,天子遁于荒矣!求名,人可为乎?”弃而出,以布衣终,卒葬天台山东原(今大村镇粮所处)。彦德公生子七人,长、次、三、四子均散处四方后裔失考(现初步查明,长子丁伯达后裔居黄县;次子丁伯贤后裔居河南鹿邑;四子丁伯义后裔居河南永城)。瑯琊丁氏仅谱其五、六、七三子后裔,分为七十二大支。
谱载: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九月,河南归德府永城县丁氏后裔辛酉举人丁魁河;丙辰进士、蓟辽总督、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丁魁楚;庚午举人丁魁南;己末进士,兵部尚书丁启睿;癸酉举人丁启昌五人来天台始祖推公墓前祭祖归宗,说:曾记祖父传示,永城丁氏始祖是自洪武初年从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来永城的,来时原兄弟二人,一人居永城,一人迁居鹿邑,已越数十世于兹矣。丁魁河还说,明兴以来,北祖则有东平、沾化,南祖则有永城、鹿邑、江浦之派,自江浦以南,东平以北,散处尤多,考其始,咸出天台一人。有一年,江浦派丁遂(丁未进士,云南佥事),丁明(丙辰进士,衢州知府);东平派丁乙(天启甲子解元),永城派丁魁河、丁魁楚、丁启睿、丁魁南、丁启昌等人相会在东平之阳谷镇解元丁乙家,共稽世代,历有符合,感今追昔,悲喜相持,谈宴累朝,不忍挥袂,各为诗歌,以纪之是,后来商定,由丁魁河回藏马天台祭祖并刻碑记其事。公元1982年,永城丁氏后裔又携谱来大村寻祖合谱。因“文革”期间,这里极左思潮极度横行:文物古迹,牌坊墓碑,横遭破坏,摧残严重;笔墨遗迹,谱书家堂,祖先遗像,一火焚之;曾撰修过谱书的文人长者,被关押批斗,抄家游街。永城族人来时,“文革”刚过,人们思
想还没有解放,谈谱色变,怕被说成搞宗族主义被挨斗,没能达到如期目的,使其不果而归,实在遗憾。
另据黄县丁氏谱载:黄县丁氏始祖也系明初由藏马山白马河逃荒迁至黄县,后代人成为黄县巨富“丁百万”。两千年八月,黄县丁氏后裔丁尔政来大村寻祖追源,适逢我等族人接待,协助探察考证,已初有成果。
以上资料说明,明初天台始祖丁推之子孙确实众多,但因散处四方,失考多多,难以稽查。
琅琊丁氏二世丁彦德之五子丁伯聚,在藏马山一带俗称老长支。丁伯聚子一人丁讚,丁讚子七人,孙十五人,其中七人后裔失考。余者居草坡的第三支六世丁宿后裔十三世丁学洽,监生;十四世丁在戌,监生;十三世丁学深,监生;十二世丁君锡,监生;十三世丁学淑,监生。
琅琊丁氏二世丁彦德之六子丁伯忠,在藏马山一带俗称老二支。伯忠公兄弟七人,各执一业。自此,丁氏始繁衍散布各邑。伯忠公业儒,顾鄙科举之制,尝曰:“上以利招,下以利劝,百年后,名义或谮矣!”。伯忠公犹子丁可,时入邑庠,劝公应试。伯忠公曰:“既尤之,敢食言乎!”因著诫示子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岂以身荣将为物利苟名?可耻!其道犹市!凡我子孙,永怀无怿!” 伯忠公卒葬天台山东原。
伯忠公子九人。长子丁某(失讳),丁某子四人,孙二人,其中一人后裔失考;次子丁杰,丁杰子一人,孙一人,后裔失考;三子丁俸,丁俸子二人,孙二人,均后裔失考;四子丁循礼,子二人,孙三人,其中二人后裔失考;五子丁福,以孙丁珠贵,诰赠招勇将军,子二,孙十二人,其中五人后裔失考;六子丁旭,子二人,孙三人,两人后裔失考;七子丁冕,子三人,孙五人,二人后裔失考;八子丁时,子二人,孙四人,均后裔失考;九子丁宗本,子五人,孙七人,一人后裔失考。计:老二支共三十九大支,二十一大支失考,仅存十八支。
琅琊丁氏二世丁彦德之七子丁伯升,在藏马山一带俗称老三支。丁伯升子五人。长子丁建,丁建子二人,孙五人,三人后裔失考;次
子丁还,丁还子二人,孙三人;三子丁郁,丁郁子一人,孙四人,均后裔失考;四子丁可,庠生,十二岁入泮,为族中文学之始。相传极爱花木,其中一盆心爱柏树,随葬天台山东原墓前,长成大树,直到一九五八年才被伐掉。无嗣;五子丁梅,丁梅子四人,孙六人,其中三人失考。计:老三支共十八大支,十大支失考,仅存八大支。
所以,琅琊丁氏虽有七十二大支,但失考三十八大支,谱中所载,仅仅是当时能查到的三十四大支,尚有若干族人有待于吾辈及后人访查考证而同叙同族之谊。
琅琊丁氏后裔分布
始祖推公自淮适诸,子孙散处四方,除前文已叙之河南归德府永城、鹿邑、江浦、东平、黄县外,另有迁至寿光、潍县、日照、莱阳、沾化、阳信、丰城、莆田、板浦、灌云者,均未列入是谱。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琅琊丁氏谱中记载,六世存七十二人,依此分为七十二大支。各大支分布如下:
第一支,丁某(失讳),无嗣。
第二支,丁世昌,后代散居王家庄、河岔、沙岭子、杭州旗下。 第三支,丁宿,后代散居东丁家洼、草坡、潍县、高密。 第四支,丁世勋,后代散居西山徐家大庄。 第五支,丁相,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六支,丁世臣,后代散居泊子西头、麻沟河。
第七支,丁金,后代散居南戴家庄、北柳沟、王庄、薄水洞。 第八支,丁碧,后代散居中草坡、城东王家河崖。 第九支,丁诏,后代散居东草坡、陈家贡。 第十支,丁诰,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十一支,丁式,后代散居北程哥庄。 第十二支,丁守忠,传至七世失考。 第十三支,丁守道,传至七世失考。 第十四支,丁守先,传至八世失考。 第十五支,丁守蟾,传至十世失考。 第十六支,丁璞,传至七世失考。
第十七支,丁玠,后代迁莱阳。 第十八支,丁整,传至七世失考。 第十九支,丁臣,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二十支,丁想,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二十一支,丁谦,传至七世失考。 第二十二支,丁敏,后代居十字路。 第二十三支,丁坤,传至七世失考。
第二十四支,丁进,后代散居冯家庄、乜家庄、莫洼庄、邱家庄、谭家庄、瓦屋、崔家庄、养栏沟、西崖头、泥沟头、白马社、胶州。
第二十五支,丁堂,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二十六支,丁昂,后代居大庄寺。 第二十七支,丁仁,后代居胶州、松园。 第二十八支,丁义,传至八世失考。 第二十九支,丁信,传至十一世失考。
第三十支,丁瑞,后代散居小河东(今大村河北村)、东皂户、戴家窑、紫罗、钥匙、车轮山、井沟、桃山、林家村、丹金店子、东龙古、双墩子、管家村、重罗山、横山后、宋家村、岭南头、龙潭、陡崖子、大村后村、土窝子、栖霞、新疆、黑龙江、吉林、辽东、上海、香港、台湾、加拿大等。
第三十一支,丁琴,后代居朱家河、塔山店子。 第三十二支,丁玩,八世无嗣。
第三十三支,丁琦,后代散居塔山店子、北丁家洼、宋家柳沟、崔家潭子、牛沟。
第三十四支,丁珠,后代散居大村、南家村、柳沟、前草坡。 第三十五支,丁瑟,十世失考。 第三十六支,丁詵,后代居桃园。 第三十七支,丁訦,传至七世失考。
第三十八支,丁謤,后代居凤凰庄,北苗戈庄。
第三十九支,丁珮,后代散居寨里,丁家洼,紫良山后,上滩,东崔家庄。
第四十支,丁珙,后代散居横河川,高戈庄,张仓,祠堂。 第四十一支,丁琼,传至十三世失考。 第四十二支,丁灿,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四十三支,丁璜,后代散居栗行店子,胡家沟。 第四十四支,丁子任,无嗣。 第四十五支,丁子然,传至十世失考。 第四十六支,丁子京,传至八世失考。 第四十七支,丁文翰,传至七世失考。 第四十八支,丁缊,无嗣。
第四十九支,丁纯,后代散居城西,南门里,橡槚沟,祠堂,黑龙沟,丁家庄,王庄,水墩,贾悦,潘旺,海岱庄,庐山,萧黄疃,明戈庄,西徐家庄。
第五十支,丁经,后代散居尹家村,长松庄,岭南头,东公村,滕家村,产上庄。
第五十一支,丁纬,后代散居西南庄,河洼,新庄,城里,学巷,花园,可乐庄,大庄,石岭,商沟河。
第五十二支,丁綵,后代散居西南庄,重罗山,李家埠,十字路,唐家庄,小岭子,蟠龙庵。
第五十三支,丁绶,后代散居韩家溜,贾滩。 第五十四支,丁练,后代居遥望山后。 第五十五支,丁翥,传至七世失考。 第五十六支,丁布,传至七世失考。 第五十七支,丁会,后代居小凤凰庄。 第五十八支,丁積,传至七世失考。 第五十九支,丁稳,后代居泊子集。
第六十支,丁钊,后代散居泊子集,纪家村,小岭子,贾家沟,西陡崖子,松山子,亭子夼,东臧家庄。
第六十一支,丁锐,后代散居后村,魏家村,沧州,山西。 第六十二支,丁钏,后代散居刘博疃,石桥,小白马河,程家庄,草桥,柳家庄,黄华店,大庄,陈家庄,朱家河,双全庄,井戈庄。
第六十三支,丁纪,传至十一世失考。 第六十四支,丁思温,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六十五支,丁思义,传至九世失考。 第六十六支,丁思祖,传至九世失考。 第六十七支,丁大兴,后代居解家河。 第六十八支,丁大威,传至十二世失考。 第六十九支,丁大有,传至十一世失考。 第七十支,丁玭,后代居后村。
第七十一支,丁蟠⒕雍蟠澹僮辏希致罚蓖停ü健 第七十二支,丁琢,传至十二世失考。 《琅琊丁氏家乘》成书过程
吾始迁祖推公自海州北迁时,尚无谱书,其后人仅是记得从海州迁来的。有人草修家谱,以世袭淮安卫百户兴公为始祖,始祖以下,并列海州、诸城两派,其后,几次续修,皆以此为准。
至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海州丁贯之七世孙丁梦龙,因无子,丁梦龙之母特来诸城寻丁推之后裔,为海州丁梦龙求嗣。丁推之七世孙丁懋学,从她带来的《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中得知,海州始祖为兴公,兴公长子丁贯,丁贯子丁信,丁信子丁体,丁体子丁轩,丁轩子丁辉,丁辉子丁澄,丁澄子丁梦龙。兴公次子丁推,去淮适诸,年月不可考。丁懋学依据《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而做《海州谱略》,仍沿用旧制,将海州和诸城两派记叙在内。不过,谱中已明确说明,诸城丁氏之族,自兴公次子推始,推公卜居藏马山西之小天台下。丁懋学的《海州谱略》,更明确了琅琊丁氏与海州丁氏的关系,为以后琅琊丁氏修谱奠定了基础。此时,距洪武元年已经远隔214年了。
又过了五十多年,五十大支八世祖丁耀轸公,不辞艰辛,忠信坦易,徒跣跋涉,遍走海上,沿门考订,心记手录,耗时三年,谱稿始成,终于于明崇祯丙子(公元1636年)草成谱略。虽“越省诸贵胄,实失访求”,此谱“不无挂漏,间亦舛讹,然耳目所及止此,阙疑存信者焉可也”。同年,四十九大支八世祖丁耀斗(明万历乙巳科岁进
士,诰敕房中书舍人)致仕归田,丁耀轸“携所葺谱略以示”,丁耀斗见到草谱,很受感动,泫然曰:“是吾辈髫年夙志也,兄竟成也!”他也意识到,琅琊丁氏至此,已经繁衍十余世,但“可考者祗此,及今不谱,愈远愈湮,散漫而无稽”,此谱虽“千百之什一”,但也可“以诏后”,使后人“寻源觅本”有所依。于是,毅然决定组织刻板印谱,并作序流传于今。丁耀轸又命叔弟丁耀亢撰序以记。八世祖丁耀亢公,丁耀斗之同父异母弟也,字西生,号野鹤,清顺治壬辰(公元1652年)科岁进士,任镶黄旗教习,直隶容城县教谕,福建惠安县知县,他一生著作甚多,为历史上之文化名人,作谱撰序时年三十八岁。此即明崇祯丁丑(公元1637年)所创之祖谱也。
三十六年后,已是清康熙癸丑(公元1673年),其间“宗族繁衍,散居各郡州,而琅琊藏马间尤多文武科名,以及国郡邑庠不下数百人,每岁时聚会,冠带杂遝,不相识者甚众”,且“愈流愈远,及今不续,不惟无以示后人,将前人作谱之心何以引之?”所以,三十大支九世祖监生丁献愫,与六十一大支九世祖丁效武,虽已至龙踵之年,仍身体力行,外出采访,留心宗派,相互参稽,阙疑存信,重修祖谱,汇而为册,付诸梨枣。续修大业,得以实现。献愫公于是年初夏,作序纪于天台祠中。
越七十余年,六十二大支十三世祖清雍正乙卯(公元1735年)科解元丁琪,字东美,复倡义举,毅然欲三修族谱。他遍访里居,祥查世系,远征近考,惨淡经营,奔走海上三四年,略有端委,旋以病卒而辍其事。
到了清乾隆辛未(公元1751年),六十二大支十二世祖,清雍正壬子(公元1732年)科举人,直隶赵州高邑县知县,顺天府武清县知县丁昌平,从武清致仕宦归,欲谋诸族人,为纂修之举,而遭家多故,心烦意乱,其愿亦付渺茫。
后五十一大支十一世祖监生,湖北黄冈县知县,四川直隶忠州垫江县知县丁涟,字凇源,继之三修祖谱大业,又以他故未成。
至清乾隆甲申(公元1764年),此时距二修已经九十多年。三十大支十一世祖监生丁须敬,字胜吉,丁献愫之孙也。他取丁琪之遗册,
董领三修祖谱。其时,正逢四十九大支十四世祖清乾隆庚辰辛巳(公元1760、1761年)恩科联捷进士丁荣祚(字莱斑,号蔚冈,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休假家居,也有意三修祖谱,于是,他请了丁昌平一同来找丁须敬,共商修谱大计。接着,三十四大支十二世祖清雍正乙卯(公元1735年)科举人,江西余干县知县,长山县教谕,东平州学正丁伯麟也参入了此事。另有三十大支十二世祖丁佩珍(字端笏),五十大支十三世祖丁存栋(字孟吉,尹家村人),六十二大支十四世监生丁辉祚(号怡斋,丁琪之子),二十六大支十四世庠生丁继亭(号绪瞻)任采访;五十一大支十二世丁廷璜(字蔚青,号濂村)及四十九大支十四世丁荣祚任勘定;三十四大支十二世祖庠生丁仲鹤(字又千,号雯野),六十二大支十三世祖岁贡生丁云龙(字会云,号兰村,丁昌平之三子),四十九大支十四世祖增贡生,奉政大夫,兵马司副指挥,兵部武库司主事丁宏祚,及四十九大支十四世祖附贡生丁启祚任校阅,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修谱班子。自甲申(公元1764年)三月举事,历经一年,于乙酉(公元1765年)大功告成。谱中一改旧制,断以丁推为琅琊丁氏始祖,而列海州派于篇首,以明始祖之所自出。因推公之后裔繁多,为便于查找,遂根据六世之七十二人,而科学的分为七十二大支,七十二大支而总统以三世三大支。一展卷,则纲举目张,一目了然。
谱中号召,为使始祖之后裔不致失迷,各大支要经常自修支谱,并要尽可能详细,注明世系,考妣同尊,誌母氏以明身之所自出;细誌年齿,生卒,以别长幼,明耄耋;誌祖宗坟墓。候异日再图盛举,汇齐以成全功。
但自祖谱三修之后,因吾族人丁繁衍,越来越多,只是各大支组织自修支谱,再没续修总谱,迄今已经二百三十多年了。
琅琊丁氏谱书一览
琅琊丁氏,人口众多,散处四方,难以稽查。自总谱三修之后,各支族人为不使本支失考无查,均多次续修支谱,足见各支之族人,木本水源,睦族敬宗之诚心也。现将笔者所见所闻,辑录如下,以使有志纂修总谱之族人便于联系、查阅、汇谱。
《海州谱略》,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七世丁懋学撰。 《琅琊丁氏家乘》,明崇祯十年丁丑(公元1637年)八世丁耀亢、丁耀斗、丁耀轸创修。
《琅琊丁氏家乘》续修谱,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公元1673年)九世丁献愫、丁效武续修。
《琅琊丁氏家乘》三修谱,木活字六卷线装本,清乾隆三十年乙酉(公元1765年)十一世丁须敬、十二世丁昌平、丁伯麟,十四世丁荣祚工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二十四支后羊栏沟支谱。清光绪四年丁立佶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二十四支沭阳支谱。公元2001年二十世丁思聪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二十四支邱家庄支谱。 《琅琊丁氏家乘》第二十六支谱。稿本线装五册。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谱。木活字线装两册。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十五世丁建元、丁际中等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车轮山支谱。稿本一册,1950年丁伯鉴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紫罗支谱。稿本一册,1951年丁守千、丁梦龄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戴家窑支谱。稿本一册,1956年丁守正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东皂户支谱。稿本两册,1950年丁绍田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丹金店子支谱。稿本一册,1983年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横山后支谱。稿本一册,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小河东支谱。稿本一册,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桃山支谱。稿本一册,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丁启汉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桃山支谱。稿本一册,1986年丁守正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双墩支谱。稿本两册,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龙古支谱。稿本一册,1986年丁守正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土窝支谱。稿本一册,1986年丁守正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谱。六卷印本,1999年丁绍华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四支谱。稿本两册,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丁寿山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四支蔡家沟支谱。稿本一册,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丁寿山撰。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四支谱。木活字线装四册。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丁仁昌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四支丁家柳沟支谱。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九支丁家寨支谱。
《琅琊丁氏家乘》第四十九支谱。稿本六卷合订一册,手稿复印件,旅加拿大华人丁鼎新1989年纂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支谱。稿本,存尹家村、东公村、长阡地。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谱。稿本线装五册。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四世丁绍亭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谱。木活字本线装五册。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十六世丁应善重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管家营支谱。稿本线装四册。丁桢若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河湾村支谱。稿本线装八册。十七世丁维周于一九六二年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管家沟支谱。稿本线装四册。丁守
正于一九五二年撰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茂家庄支谱。电脑排版印刷合订一册横排本,1989年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二支谱。铅活字青岛印,线装五本,丁彦斋1953年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二支谱。青岛引刷六卷合订上下两本,二十世丁宝公2002年修。
《琅琊丁氏家乘》第六十二支谱。 《琅琊丁氏家乘》第七十一支谱。
《琅琊丁氏家乘》老三支谱。稿本线装四册。清咸丰五年乙卯(公元1855年)丁仲旺撰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