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现象解析 ■赣黎捷 网络“通缉”是2oo6年网络流 地方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而已。由 行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影响较大的 网络“通缉”事件有虐猫视频事件、 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事件、牙疼 本身也并不涉及道德问题。但正是 这样一个私密性的事件吸引了众人 些意见,喧嚣多于一致,好奇多于 从以上各种表现.我们不难看 出,网络暴力代表的并不是一般意 于双方事先设定了游戏规则.事情 思考。 妹妹事件等等。在虐猫视频事件中, 某女郎残忍虐杀小猫的视频短片在 网上迅速流传并引起网友极度愤怒。 随后.网友在网上发出“追杀令”. 并在短短十数天里将虐杀小猫的主 角身份查出;而在牙疼妹妹事件中. 两网友口诛笔伐,各揭身世之谜, 引来众网友观阵助威.结果错牵无 辜.将湖南一居民推上“网上审判 席”.严重破坏了该居民的平静生 活。天涯网站遂被推上被告席。摊 上80万索赔官司。接二连三的网络 “通缉”事件相继陷入混乱状态:要 么寻错仇.要么根本子虚乌有。 当前频繁出现的各种网络暴力 事件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应该 怎样面对这些现象?下文将作简要 分析 网络暴力中的言论并 非真正的“舆论” 随着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突出, 出现了关于网络舆论的种种讨论, 如《网络舆论演变现实追杀铜须事 件曝光网络暴力》,∞然而这些事件 中形成的言论究竟是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舆论呢? 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问空问里, 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 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根 据这个定义,舆论应该具备四个要 素:其主体为公众,其客体为某个 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 共事务.其本体为大致相同的意见 或态度的总和,其载体是公开的传 播活动。以此衡量网络暴力,它虽 然以舆论形式出现,但却并不具备 舆论的基本要素: l、客体并非真正的公共事务。 公共性即是对于广泛的社会成 员而言的利益相关性。@公共事务应 该是关乎公众利益的,与每一个个 体直接或者问接相关。在网络暴力 中.事件的起因以及所针对的目标 却并非公共事务。如在免费游广告 事件中.起因只是曾经与广告女同 游并失恋的网友(浪子)的一篇随 笔。浪子自己也称,只是为了找个 言说,迫于压力。该女子先是道歉, 继而关闭广告,最终销声匿迹。 2、事件并非客观真实。 网络暴力的结果往往令人啼笑 皆非:其客体并非客观真实,有的 子虚乌有,有的部分失实。轰动一 时的铜须事件中. “锋刃透骨寒” 在网上发表帖子,以一位丈夫的身 份描述说.其结婚6年的妻子“幽 月儿”在玩《魔兽世界》的过程中, 与游戏里“守望者”公会的会长 “铜须”发生 出轨行为。而在引发 轩然大波之后.同样是他.在网上 声明曾经的贴子所述“事实”多属 虚构。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 都多少存在问题,却引来大量定性 评判,这从一 开始就架空了言论的 地基。 3、其主体仅仅是部分跟贴者, 是否代表公众.尚可存疑。 网络暴力的肇始者往往是网络 上较为活跃的人.他们的贴子备受 关注.其影响一般通过跟贴的方式 扩散开来。细观跟贴者,他们具有 极大的不稳定性.有的甚至只出现 过一次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只 是看看热闹。这些活跃在网络上的 人充其量只能代表网络爱好者,更 加符合一般意义上的群体、大众。 这些人的组合有很大的随机性,并 没有鲜明的自主意识,是一些暂时 的、松散的结合。在众多网络暴力 中.随着客观事实的揭晓,这些发 言者便迅速解体。天涯索赔事件中, “牙疼妹妹”和“百昧”很快消失, 而先前紧跟其后密切关注事态进展 的网友.也很快解散。 4、本体——共同意见——的动 机存在存在令人置疑之处:部分人 出于宣泄.部分人出于娱乐消遣, 更多的人出于好奇心。 网络暴力中,所谓共同意见出 现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在免费游广 告事件中.网民的声音就有多种: 她有抑郁症;她是网络寄生虫;她 制造幻想博取同情;她是感情骗子 等等。跟随肇始者发表各种偏激判 断和评价的言论不胜枚举。综观这 义上的舆论,而是被网络虚拟世界 异化了的言论 二、原因分析 网络暴力已经并且还在继续带 来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当 它蔓延到现实世界的时候.所谓 “网络通缉”、“网络法庭”带来的 是一系列网络暴力后果。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的情况? l、网络平台的虚拟性。 在网络平台上.受众能够方便 地参与信息传播,他们不仅能够作 为信息源提供原始信息,而且能够 对已发表的信息品评是非。在网络 平台上,人们可以虚拟身份,匿名 出现,这种方式在论坛、博客、聊 天室等公共言论空间普遍存在。正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不少言论者 放下现实羁绊而敢于言说,甚至 “胡说”。 2、网络主体的特殊状态 网络的海量信息令人们的辨别 力变得迟钝.容易被鲜明的情感态 度所左右。在论坛、聊天室等场合 里.比较活跃的网络主体一般都有 较强的意见性,对事物的判断多带 有褒贬和情感倾向。这些人的言论 成为后来者关于事物理解的来源。 这些阅贴者中,比较敏感的人会根 据发贴者的是非判断推论:那些干 出可怕事情的人一定是些可怕的人。 这样的想象和推论则成为下一步言 论的基础。言论所及当事人的一言 行再一次进入人们眼帘时,无疑 很容易受到临时“成见”的影响。 在天涯索赔事件中,当事人领养非 生女行为本身并无褒贬可言。如果 领养的孩子系爱滋病患者之子,领 养甚至是善举。但由于事先有“牙 疼妹妹”误定的“百昧”身份作为 前事件.众网友对此当事人有了成 见.于是在以后的评说中,领养孩 子成了可耻行径遭到贬斥。 从大量的网络暴力中,我们看 到.言论主体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 态.容易受少数“意见领袖”的影 响. (紧转第134页) 新 界 2007·1 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 豳困 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 的判断材料。 “多种观点”是在提 示己方观点或证据的同时,也提示 对方(多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视角。 种观点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 抗,给人以强词夺理之感。 “多种 观点”给人一种“平衡”感,但理 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民众选择的 困难,这也是今后我们媒体要培育 读者素养的一项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评论都 是以“一种观点”为主。在同一份 报纸上,很难看到正反两种观点的 对峙。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 展,公众发表言论的渠道El益畅通。 网络言论具有自由性、广泛性、随 意性、参与性等优势,这给报纸新 闻评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 发展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变化,各 个利益群体代表不同的经济地位, 往往同一件新闻事实在不同的利益 群体看来具有不同的意义。于是, 各大报纸纷纷开设评论专栏、专版, 新闻评论也开始从“一种观点”发 展到“多种观点”。 《南方都市报》 2003年的新年祝辞是:我们力求打 造一个充满民主气氛的‘思想圆桌 会议’,让每一个有价值的思想能够 发出声音。《南方都市报》时事评 论版的所有栏目“全部开放”, 开 设了“来信/来论”栏目,来稿“文 章但求言之有理,不求面面俱到”。 打造“观点的自由市场”。同时设有 “另类观点”和“观点交锋”两个栏 设“众议堂”栏目,提供一个议题, 允许大家各抒己见。比如就“江苏 连云港灌云县鲁河中学学生就餐分 贫富”这个事实,发表三篇评论文 章: 《学生就餐“分贫富”是一种 歧视》、《理性看待学生就餐贫富有 别》、《别拿“贫困是社会现象”说 事》@(2006—3—2)。同样一件事实, 在不同阶层的人眼中具有不同的意 义,报纸必须让大众畅所欲言。积 极疏导公共意见,才有可能消泯社 会不公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建立和谐 社会。我国报纸新闻评论从“一种 观点”走向“多种观点”,报纸成为 意见的交流场所,让公众获取更多 的信息,了解不同的观点,这是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 (三)解读经济政策 体现专 业水准 经济新闻评论要体现每一个 “经济人”的立场和利益。经济新闻 评论要有对市场经济全面而准确的 把握,更要有对财经资讯的精到而 独特的诠释和分析。例如深度、透 彻的金融财经专业报道是《金融时 报》的拿手好戏。该报财经分析深 刻而专业。对全球经济的权威性报 道和独特评论不愧于其宣传口号 “没有《金融时报》,就没有发言 权”,而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 的金融指数更是闻名遐迩。《金融 时报》每天都用数十个版面集中、 深入地报道经济、财经和金融领域, 详尽刊登国际国内各种图表、报表。 《盆触时撤》甄琚图表明仪威住棚元 本。过去比较多的是来自哪个行业 就说哪个行业的事,而1992年之后 更多的是关注企业家、经营者、高 级职业经理人等。第二个变化.是 由过去的大众化定位和取向。转向 现在小众化的定位和取向。过去的 经济类报纸,都是以数量最大化作 为对市场的诉求。而现在.有很多 报纸或者刊物在创办的时候.并不 追求数量最大化,而是讲究在局部 领域、局部人群当中.实现一定程 度的规模覆盖。第三个变化.就是 由过去的以资讯作为第一卖点,开 始转向以意见作为第一卖点。比如 《财经》杂志、 《中国经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等等.都是提供 资讯,但主要是提供资讯的专业化 整合和评点。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 报刊的专业水准大大提升。 虽然。我国财经、经济类报刊 离世界级经济类大报尚有一段距离。 但我国在财经、经济类资讯的传播 当中。已经由过去的资讯短缺.过 渡到现在的资讯相对过剩。因而竞 争也就更为激烈。也就是说。受众 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得很多财经资讯, 因此这类报刊的存活点。将由过去 单纯提供资讯为主,转变为不但提 供资讯,还要提供资讯的整合和评 论,经济新闻评论将成为以后财经、 经济类报刊体现差异化竞争的有力 手段。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 化传播学院副教授J : 11 ̄I o日,以侏让赏耿liE尽HJ liE地 剑多 元的声音,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整性是得到国际公认的。该报每天 ,.. … . ··评.论版不仅是各种言论的集 详尽刊登亚洲股票市场,特别是中 国明·《中国经营报》2o01年 这种生态环境表现为不同言论之间的关系:交流与争议。”⑦《中国青 该报的国际性和专业L1Jh.土_L。④ 经济类报纸很少能做到的,凸现出鬟 ③囝. 妻, , :,,‘ _, .耐。。 《中国青年夜》2006-3-2。 年报》设立“青年话题”评论版, 我国经济类报刊的发展以1992 ④英国《金融时报》发展策略浅析 《南方周末》开设“众议”版,都在 年为界,一批经济类的报纸有了一 千龙网2006—10—31 试图营造一个宽松的言论生态环境。 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个特点是 《北京青年报》的“每El评论”版开 由过去以行业为本,转变到以人为 (紧接第129页)对事物的判断和评 价有跟风和过激的倾向。这种特殊 的状态既带有人际传播中分散、随 意的特点.又带有群体传播中乌合 乙从阳非埋任待息。他1lJ时茯忿 的标签加以肆意攻击和讨伐。网络 大,成为网络暴力的标耙,酷似网 大众在彼此的言说中创造了一个又 民热衷的网络游戏。 一个道德的假想敌,投入全部的愤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 恨付诸行动。 院讲师) 仕哒柙吾比驯册 , 可 L、 ’ 定了网络暴力的发展方向。 3、网络的娱乐功能 以及游戏的快感强烈驱动着网友一 步步从网络走进现实生活。被误当 冱律: 一( ̄http:// :~omcn, O0 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