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朱跸岳琚神姓岳名仲琚

2020-05-16 来源:钮旅网


朱跸岳琚神姓岳名仲琚

《岳飞孙子?宋布衣岳琚》

与岳琚相比,朱跸有更正史的记载,见《宋史》。如果岳琚与朱跸有关,那么他的抗金在1129年,金人打到杭州,也只有这一次;所以,这一位岳琚不会是岳飞后人,他是杭州人。咸淳临安志载,名为岳仲琚。历史模糊了真相。

总觉得朱跸、金胜、祝威这三个名字有点特别:朱跸(驻跸)、金胜(缙绅)、祝威(助威)……

朱蹕,湖州安吉人,知錢塘縣。建炎三年(1129),金人陷杭州,初犯餘杭,守臣康允之退保赭山。蹕白允之,率弓手、土軍前路拒敵,使杭民爲逃死。計行二十里,遇金兵,蹕兩中流矢,左右掖至天竺出,猶能率鄕兵禦敵。後數日遇害。時兀朮自安吉進兵,

過獨松關,曰:南朝若以羸兵數百守此,吾豈能遽度哉?

朱良者,字良伯,吳郡人,世儒科。建炎中,爲海鹽縣尉。金兵入境,良謂僚友曰:今日乃忠臣義士死國之時也。披甲執戈,集所部百餘人,奮而前擊金兵數人死,衆爲披靡,然力不敵,竟死。事聞官,其子思後守漢陽。

--------出自《宋史》、作者:[元]脫脫 等奉敕、版本:武英殿本、第6497页

乙酉兀朮犯臨安府,守臣康允之棄城走,錢塘縣令朱蹕死之 。 --------出自《宋史》、作者:[元]脫脫 等奉敕、版本:武英殿本、第334页

《湖州人物志》

《说杭州 下》

《图说南宋杭州地名故事》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己酉1129,完颜宗弼至临安府,钱塘令朱跸【跸已见(政和)二年1112九月壬辰】率民兵逆战,伤甚,犹叱左右负己击敌。守臣浙西同安抚使康允之,未知为金人遣将,迎敌于湖州,市得二级,允之视之曰:金人也。遂弃城遁保赭山。时直显谟阁刘诲,自楚州赴召【王明清挥麈第三录云:诲弃城走行在,今从赵甡之遗史】在城中军民推之以守。

--------出自《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作者:[宋]李心傳、版本:清史學叢書本、第884页

朱蹕扶傷擊敵 --------出自《皇宋中興兩朝聖政》、作者:[宋]留正、版本:宛委別藏影宋抄本、卷之五十、第840页

池有涌金,金牛、白龜、瑶池、白洋分占湖之四涯,林塘之鑿,花徑之構,各擇其地,各揭其楣,非窺園則莫知禮重崇報,有國所祠,夏禹據城隍之堞,神胥峙輦道之陴,旌金祝之奮忠,慨朱蹕之蹈危,【皆湖上捍禦金兵死節者 】 --------出自《湛淵集》、作者:[元]白珽、版本:四庫全書本、第8页

《北望河山:岳飞传》

◆ 十九 喋血常州驱胡蛮

>> 金军的兽行彻底激怒了江南军民,各类武装四处出击。他们明知不敌,也毅然对这些屠夫进行了阻击。钱塘县令朱跸率两千乡兵堵截敌人,在激战中阵亡,仅剩几十人突围。他们退到崎岖的山路上挖陷阱,继续伏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余姚县几千民众乘夜袭击金营,无一生还。桐庐县三千义勇阻击金兵,全部殉国……

照片中这个地方即哇哇宕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 西湖北路

>> 哇哇宕

哇哇石在棋盘山上,昭庆寺后,有石池深不可测,峭壁横空,方圆可三四亩,空谷相传,声唤声应,如小儿啼焉。上有棋盘石,耸立山顶。其下烈士祠,为朱跸、金胜、祝威诸人,皆宋时死金人难者,以其生前有护卫百姓功,故至今祀之。

蔡东藩《宋史演义(现代白话版)》

◆ 第六十六章 韩世忠讨平首逆

>> 高宗到达越州后,一会儿想亲征,一会儿想远逃。后来,他听说连杜充也投降了金人,三魂七魄被吓丢了一半,连忙召吕颐浩前来商议,不断地说:“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吕颐浩不慌不忙地说:“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就乘船航海。敌人善于乘马,不善乘舟,等他们退走了,我们再返回两浙。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也是兵家的上策。”高宗当即向东逃到明州。兀朮乘胜南下,从建康杀到广德,一路过关斩将,闯进独松关。他见关口内外连个人影都没有,便笑着对部众说:“南朝只要用几百勇士扼守此关,我们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当下金兵直抵临安,守臣康允之逃走,钱塘江县令朱跸自尽。兀朮进城后,派遣阿里蒲卢浑率兵前往浙江,追讨高宗。

弥陀山

棋盘山

霍山

霍山。在寳石山北,山形多骨,石筍(笋)鱗起,於湖北諸山爲最小,今俗呼棋盤山,山頂一大石秤,當即慶忌塔之下基,湖北之山至此而尽。

大山宫小山,霍山为南岳

兹山夫如何,石骨鬼斧斫

仙人一局棋,斜日松阴觉

--------出自《湖上青山集》、作者:[清]陳時、版本:清武林掌故叢編本、第14页

棋盘山。在灵石山南,原名仙人棋台,东麓有巨石,曰鸦鸡峰,亦作丫髻峰。

仙人弈棋处,此地有高台

动静方圆理,何人作赋才

松阴倚斜日,我欲烂柯来

--------出自《湖上青山集》、作者:[清]陳時、版本:清武林掌故叢編本、第16页

棋盤山。杭郡錢塘門外有棋盤山,往時余議此處可駐官軍,爲犄角,方保城守。無何賊至,輒札營焉。近聞有數千人,詭稱江南大營潰卒,奔駐此山,官不能詰,甚可慮也

--------出自《嘯古堂詩集》、作者:[清]蔣敦複、版本:清光緒十一年王韜淞隱爐刻本、遺集、第132页

北宋时建有广惠庙,南宋在山的西面建显功庙,元筑庆忌塔,清建弥陀寺。

忠节祠 旌忠庙,在丰乐桥,元在德寿宫基,因建宫徙于此,俗呼三圣庙。按神姓高,名永能,绥州人;姓景名崇仪,字思谊,晋州人;姓程名阁使,字博古,河南人。元丰间,因统军战殁,庙食于凤翔府和尚原。后方腊寇睦,祷于神,凯奏而还,始封侯爵,后屡有功,赐庙额,加号王爵,曰“忠显灵应孚泽昭王”、“忠显昭应孚济广王”、“忠惠顺应孚善利王”,以旌忠观洒净主其朝夕香灯之供。

祚德庙,在车桥西青莲寺南,其神忠义,有祠墓俱在绛州太平县赵村,因以本州沦陷之久,庙庭存废不可知,降旨就杭建庙,赐额加美号,升三侯为王爵,以表忠节:程婴封忠济王,杵臼封忠王,韩厥封忠利王。

灵卫庙,在钱塘门侧,其神因完颜宗弼犯境,守臣退保赭山,钱塘县令朱跸领卫司十将金胜、祝威,率民兵战击,以寡制众,殁于王事,乡民感其忠义,葬于近郊,立祠以表死节。乡民陈于朝省,赐庙额各加侯爵,曰朱宰,封显忠侯;金胜,封忠佐侯;祝威,封忠侯,以旌忠烈之士。

忠勇庙,在行春桥寨中,其神姓张名,系亲卫大夫果州团练使,御营宿卫前军统制,因解海州围,战殁于阵中,得旨赠容州观察使,建庙赐额,海州仍立庙本寨。昭节庙,在保民坊庙巷东三班营。按二神:一姓禾,名元,字伯仁;一姓陆,名轨,字仲模,皆襄汉人,在周时同为殿侍。初宋太祖受禅,驾自宣门入,守关者施弓箭相向弗纳,移步趋他门而入,既受朝贺毕,顾近侍曰:“适移门守者何人?”奏曰:“散直班。”传旨降充下班。又问“宣守者何人?”答奏曰:“东三班。”传旨令宣引。时本班之众,知天命所归,皆引义自殒。太祖大惊,趣驾临幸慰问,仍命排阵使党彦进前往救数十人,问得二人不死者,即乔、陆二神,召诘其故,答曰:“臣止事一主,所以乞死。”上尉劳再四,谓:“汝等忠孝,其班不废。”且赐名曰长入祗候。从其请,所幸临为前引,仍赐青红二色帛为帽饰,满三年,授保义郎之职。二神既受誓而退,寻复效死。上惘其忠节,厚加赙恤,听本班庙祀。南渡初,吴山居民,不戒于火,扬殿岩观绯绿二旗现于空中,隐隐见乔、陆二字,其火遂熄,皆神之力也。孝庙曾观本班宿房,以黄罗扑门概,遂宣问何所始?左右备奏始末,上嘉叹忠孝节义如此。乙卯岁,赐庙额。庚申岁,封侯爵。甲子岁,加大字号曰:乔封“忠义威福英惠侯”,陆封“忠烈威德英侯”。

显功庙,在保塔下,神姓岳,名仲琚,世居霍山,为临安府吏,因兀术犯境,输家资募勇士,推尉司金、祝二十将充首将,领兵迎敌,战死,合境怀其忠义,祠于延祥四圣观,号为保稷山王。乡民申明于朝,赐庙额,显功封爵曰“忠翊侯”,以褒忠节。

显功庙

在钱塘门外,保叔塔下,神姓岳名仲琚,家于霍山,为临安府吏。建炎间,金兵犯境,神输家财募勇士三百人,推钱塘尉曹十将,金、祝二人为首领【事具灵卫庙】,迎敌死战,

阖境以安。里人怀其功,即四圣延祥观祠事之,号保稷山王。嘉定初,更建庙今处。咸淳四年,耆老以神未有褒表,告于太傅平章魏国贾公,乃为奏闻,旨赐庙显功侯以忠翊。

制词曰:朕惟六飞南渡举百二山河无一人敌王所忾每念为之怃然尔神克奋孤忠输财募死士得二将率众三百卒夺金兵南下之盛气而一境赖以安存今经百有余年二将已都显号而神独无以旌其灵可乎哉进锡通侯宜在以劳定国之典庙故卑狭至是增筑加崇敞云。

记文:咸淳四年冬十有二月,西湖宝岭显功庙成。始里人以侯。建炎间,毁家鸠旅能力捍患社而稷之于山之下,曰保稷山王云。今太傅平章魏公赐第距庙里许父老言侯之福一方旧矣而封爵未加庙貎弗称于是众吁于公公曰此义士也具以闻制曰可其赐庙曰显功神封忠翊侯民侈上赐相与大其殿宇故一室更敞前荣中肖侯象㫄立仪衞翼以两庑由扶栏而上为门四楹过者肃然起敬曰孰仁我民惟侯之功孰旌侯忠惟我魏公惟侯之灵永食兹土乃被石以纪尙俾来世知庙所始用敬事于侯德与宋无极侯岳氏钱塘人其忠烈事在临安志中越明年春正月望日记。

--------出自《咸淳臨安志》、作者:佚名、版本:宋刊本、卷之七十二、第1346页

岳仲琚庙在宝石山下,名宝稷山王庙。朱跸、金胜、祝威庙在昭庆寺旁,名灵卫庙。此二庙者,应与岳庙并垂不朽,而今皆废而不举矣!钱塘门内亦有金、祝二公庙,清初筑旗营,迁于城头巷之北,即名金祝庙巷。后讹为金芝庙巷,又讹为金芝麻巷。今庙虽存,无有知而过问者,惜哉。宗弼即兀术也。杭人自宋时受其焚掠以来,言及金兀术,无人不知;言及宗弼,则无人知,此后世史传与当时史传不同之故也。杭州民间传言,更有“留下十八家”之说。谓兀术当时对此地人民大加屠戮,所留下者仅十八家,故其地因名留下。此说与高宗不欲建宫于此而曰“且留下”之说不同,未可信也。

经亨颐,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人。中国近代教育家、书画家。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回国参加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校长,并兼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

明远中学是一所由明远学社社员创办的私立中学,40年代末,抗战结束的中国依旧风雨飘摇,决心教育救国的“明远学社”先贤们深以社会动乱、学荒严重为苦。1946年,潘天寿、丰子恺等人遵明远学社创办人经亨颐(字子渊)先生遗志:“以人格教育恢复革命之元气,创明远中学为集体奋斗之根基,事虽多阻挠,却未尝稍为屈服”而发起创办明远中学,初建于1946年7月14日(成立大会),1957年8月终于在松木场弥陀寺挂牌成立。

明远学社是由浙江现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和前身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毕业校友建立的社团,成立于1915年(民国4年)。1917年明远学社雅集于西泠石禅志:“视远惟明 听德惟聪”。

明远中学初创条件非常艰苦,清代高僧周贺章(丰子恺同班同学),曾是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学生,也是明远中学的发起人之一,拿出闲置房屋做校舍,参与的其他明远学社成员有:丰子恺、潘天寿、马文车、董大本、曹聚仁、湖畔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湘湖师范30年代校长汪志青、当时的教育局长钟伯庸、还有不是社员的名中医叶熙春(现代中国四大名医,慈溪人,他的捐赠对明园中学顺利创办有重要作用,叶熙春变卖余杭祖屋,捐建明远中学建校基金一亿四千万元,另一说照时值估计有25亿元以上,当时每个社员要求募集的目标为伍万元,设立了叶熙春奖学金,奖励成绩80分以上的余杭籍学生,余杭是叶先生行医成名的地方,这位叶先生1952年还与杭州老中医史沛棠、张硕甫等发起集资创办了杭州广兴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前身)。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8月明远中学与斐章女中合并,迁至里西湖卧龙桥边郭庄,明远中学是杭州市一所班级最少、规模小的中学,但校风淳朴、环境最好、师生关系和谐。1955年学校再次搬迁至曙光路,改名为杭州市第一初级中学,由私立转为公立中学,现在的浙大附中,和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最开始都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明远立人、求是创新,一直激励着新一代浙大附中的教育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