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观后感1
《利刃出鞘》早在9月份多伦多电影节就已经上映,并被称为年度口碑神作,至今豆瓣的分数依然保持在8分以上。
我在观影后也和观影的小伙伴交流了感受和细节,发现这部影片居然能产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而且对于剧情有了更为多样的解读。
《利刃出鞘》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成人版《名侦探柯南》、设定也类似“阿加莎推理探案”故事。
然而不同于后两者案件都是抽茧剥丝一点点揭露真相,也不是名侦探细微观察把真凶揭发,《利刃出鞘》则是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凶手”,嫌疑人也毫无忌惮的直接说出真相,让整部影片呈现出:“当我以为会猜到结局之前,你却直接告诉我结果的措手不及感!”
因为知道《利刃出鞘》会有很多的铺垫,所以我在观影时也非常注意细节。并且影片对于铺垫也不是可以掩饰,还会加入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彩蛋。而影片更为值得探讨的是这个“凶杀案”可以玩味的地方有很多,甚至也许会产生不同的故事版本。这部“遗产”的游戏最终的赢家是谁呢?而谁又是真正的“凶手”? 除了精彩缜密的剧情和结构,导演在镜头语言和人物性格塑造上,也花了很大的功夫,让影片更具有风格和娱乐性(商业性)。
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影片大部分的镜头,是停留在肩上景别和大特写上,去强化人物的对案件的反应和情绪,尤其是台词部分,只要人物说话,恨不得把摄像机直接贴到演员脸上,这也让演员有了更多的表演发挥空间,毕竟表情情绪的`拿捏,是对演员的表演很大的考验。
贴近人物去拍摄,也从中暗示了影片不光只是推理和玩悬疑,更重要的是从事件要回到人心本身,整部电影看下来,似乎这是一次对片中所有涉案角色的人心考验,最后谁通关了,谁被淘汰了,一目了然。
在人物塑造上,影片全程的影调,是一直跟随着侦探布兰克的步调走的。 布兰克一直给人一种漫不经心,说话不着边际的感觉,包括甜甜圈梗,还有经常的答非所问,这些都为影片增加了不少黑色幽默的元素。这也让影片全程都处在诙谐讽刺的轻松状态,少了传统犯罪推理的严肃和正经。
《利刃出鞘》观后感2
昨天北京下了的第一场雪,今天我去看了一部侦探片《利刃出鞘》,看完就有一种想写点东西的冲动,于是就有了这篇东西。
之所以有写东西的冲动,首先是因为这部电影本身非常非常的优秀,然后是因为这部电影我完完全全地看进去了,并且电影结局的几个反转我在电影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当剧情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地进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说不出的喜悦。
这部电影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全员恶人”的类型(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形容词是看快看完《东方快车谋杀案》知道的),就是影片的嫌疑人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全都有杀人动机。就连影片中的女护工最后都有了“黑化”的倾向。所以虽然剧情很多我都猜到了,但是凶手是谁我是真的猜不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全员恶人”的原因。
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人性,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整个故事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大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做一些局外人认为的“坏事”,即使是故事中的女主。但是最终你的内心是善是恶,往往会在关键地地方决定关键的走向。
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揭秘的最后一段的反转,女主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女佣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可以接受警方质询。这个时候美国队长(原谅我依旧这么称呼他)冷漠地说出他不怕,因为他的罪行最多被定为杀人未遂(也就是他亲口承认了他杀害了女佣人),只要有很厉害的律师就能很快地出来,并且会进行报复。这个时候女主吐了(女主在本片的设定是说谎就会吐)。是的,她说谎了,女佣人最终还是死了,而也正是她的死,成就了美国队长的罪行。此时美国队长气急败坏,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拿起一把刀要刺杀女主,那一刻其实我已经想到了影片最开始老爷子在评论他的孙子是说的话,大意是说,家里的溺爱已经让他迷失自我,然后老头子拿起一把刀,就是最后他自杀的那把刀,说,“他已经无法分清,这刀,究竟是道具,还是真刀了”。随着我想到这一幕,影片最后一个反转,结束了。
女主因为她的善良没有因为药剂被交换而用错药,老头子因为他的善良而选择自己自杀(因为他的遗嘱已经把他全部财产给了女主),所以,如果老头子没有自杀,那该有多好啊。
《利刃出鞘》观后感3
而在看了两遍《利刃出鞘》之后,对于导演在影片当中埋下的各种线索、挖的各种坑,看出了差不多全部。这不是炫耀,这是每一个侦探剧粉都会有的得意,和导演、编剧斗智斗勇,就是看推理片的最大的乐趣。
只是在不能剧透的前提下跟大家聊《利刃出鞘》,着实有些折磨人。给大家几个温馨提示吧:
第一、观影之前建议可以先看一遍《高斯福庄园》。
因为阿加莎范儿的侦探片必备的要素之一就是人物众多,从《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尼罗河惨案》,每一部作品人物轻轻松松都是十几个,《利刃出鞘》也不例外,而《高斯福庄园》在人物的数量上则达到了巅峰,三十多个。
我昨晚也是在看完全篇之后才最终搞清所有的人物关系,但是不要担心因此观影就会有门槛,只要搞清死者和众人的矛盾所在,以及主要角色的各自软肋,推理就可以顺利地开始。
第二、记住最危险的往往就是最安全的,一部合格的好看的推理片的基本要求是和案件相关的所有线索必须要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曾经有过不经意的展示。 比如《高斯福庄园》,电影从第7分钟开始有一小段信息量巨大,毒药瓶的镜头、人物之间的对话,其实早已将终极谜底敞开在那了。
第三、不要错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道具,每一句对话,但是也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满满当当的屋内陈设吓倒。导演们设计各种群戏,偶尔给每件道具特别的关注,其实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始终靠近,但又到达不了那个真相。 各位一定会警惕地看着剧中不断出现的咖啡杯、那个棒球和墙上挂着的一幅又一幅有些诡异的画作,但同时也千万不要忽略某些含有貌似多余的信息量的台词,我只能帮各位到这儿了。
英式侦探片中一定会有对贵族和阶层的嘲讽。《利刃出鞘》则将时下美国民众中各种政治立场都涵盖了,比如表面上政治正确到令人厌烦的孙女,再比如支持移民貌似充满大爱的儿媳,还有大女婿反移民白人保守派固有的傲慢偏见等等。
演员方面,“美队”Chris Evans和“007”Daniel Craig绝对是《利刃出鞘》最大的卖点,前天现场观众的反应已经证明,他俩各自后漫威、后邦德时期的电影之路算是顺利开始,这貌似简单实则艰难,只有内心够笃定的好演员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转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