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网员工培训编辑:陆玉梅发布时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结合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生源特点;建议专业课早介入;即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使学生“动”起来.. 四教学内容突出“是什么”;少讲或不讲“为什么”.. 三、课程设置 一学期
每学年实行2学期制;每学期20周;其中;考试1周..
二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学院实际;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等必修课程..
2、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结合中专学生好动不好静的学习特点;建议加大实习实训课学时..
3、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包含职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两类课程..
4、建议各系部开设专业课时;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以够用为度;每个专业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加大专业课学时;采取“磨”、“泡”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三公共基础课
1、德育课各学期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 周学时2 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 周学时2 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 周学时2 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 周学时2
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两学期;周学时分别为4、2..每学期安排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应保证学生通过省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考前训练.. 3、语文周学时2;共开设两学期;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
4、数学周学时4;第一学期开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以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本专业的教学内容..
5、英语周学时2;共开设三学期..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及单词识记为主;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建议第四学期增设专业英语个别专业;周学时2..
6、体育与健康开设4个学期;周学时2.. 7、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
第一学期素质拓展训练前3学期每学期1周 第二学期社交礼仪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二学期PPT制作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三学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 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选1;1周;2学分 第三学期计算机速录2选1;1周;2学分
劳动课:第二学期;工科各专业;第三学期;文科各专业..
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四、教学管理建议
1.加强第一学期教学管理;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选派优秀教师承但课程..通过每门课程引导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
2.所有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做中学”;快乐学习.. 3.加强教学考核;如采用在线测试、实施分段考试等 4.根据中专教学特点;制定专业技能课程标准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5年制前二年公共基础课与中专保持一致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例2017-01-03 22:22 | 2楼 一、 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建筑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 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担任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 人才培养规格 1. 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
a.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b.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c.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d.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 e.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f.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 专业知识目标
a. 具备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b. 具备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c. 具备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 d. 具备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e. 具备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 3. 专业技能目标
a. 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b. 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c.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d. 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e. 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f. 具有施工图纸会审的能力;
g. 具有一至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技能; h. 具有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i. 具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j. 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 证书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
a.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b. 计算机等级证书; 五、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
本专业修读总学分169学分;其中必修课128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理论教学学时约2400;实习实训33周;按照1周30学时折算;实习实训占总学时30%.. 必修课
考试形式:★—考试;☆—考查;下同 选修课 实践教学周 六、 编写说明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
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 本方案为学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12017-01-03 9:13 | 3楼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 二知识能力方面
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标、指导幼儿游戏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能创制简易的玩教具;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能利用电脑制作课件..
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积极因素教育幼儿;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 三身心素质方面
懂得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 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二.课程设置原则 1.时代性与前瞻性
课程设置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贴近
幼教就业市场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构建起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基础性与专业性
课程设置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体现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同时又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力求构建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水平.. 3.综合性与侧重性
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要;全方位推进文化课程、艺体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和整合..同时;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一专多能.. 4.理论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专业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科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实用性幼教人才.. 三.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四部分组成;即“四 大块”课程结构;建立以必修课为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一 必修课
必修课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对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内容..必修课包括三大类;文化基础类:包括语文、数学、
外语、综合文科包括政、史、地等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综合理科包括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等;专业理论类: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文学、幼儿教师口语、幼儿园应用文写作等;艺术体育类: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手工、体育、体操等..
各类课程都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陶冶情操、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 选修课
选修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是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等..选修课主要有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游戏创编、现代女性与家政、书法、艺术欣赏、礼仪、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开设;每学期两门中选一门;内容要力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时代性和校本特色..对于不需要整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可采用微型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三 教育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学前教育特点、掌握保教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
教育实践的安排要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保教见习: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各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巩固专业思想;促进专业学习..
2.课程实习: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其配套的技能训练..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组织能力的训练;保教工作能力的训练等.. 3.综合实习:组织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及保育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保育、教育和幼儿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为就业创造条件..
4.顶岗实习.. 四活动课
活动课是幼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拓宽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形成专长、提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课要安排在每周的教学活动总量之内;学校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使活动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课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通过举办讲座、兴趣小组、学 科竞赛、社区活动、大型文体表演等形式进行.. 四、课程及学时安排 全学程共150周;其中教学活动92周;教育实践8周;寒暑假30周;顶岗实习18周;机动2周..全学程具体安排见附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