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研究】 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程问题教学法研究 杜庆柏,方必军,魏伟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提出了旨在落实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 ̄-flc_v_程历练的工程问题教学法(EPT)。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 预期组织学习小组,利用学校、企业、网络资源和小组成员的知识与技能优势,在教师指导下定期解决经过精心设计的工程 问题,在规划层面、设计层面、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丰富学生的工程阅历,从而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信心与就业能力。 关键词:工程问题教学法;工程意识;职业预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79—03 长期以来,学生人数众多、专业分布广泛的我国高等 修正、创新与发展提供令人信服的案例。 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能接触的工程问题越来越 为此,我们在尊重现有教学体制、保证学生完成正常 少,工程历练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毕业生越来越无法满足 学业的前提下,利用学校、企业、网络资源和学生的自身特 现代企业发展和行业管理与规划的要求(如动手能力差、 点,改变常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在教师 工程意识淡薄、忽视行业发展动态等),而在校生则普遍缺 指导下,通过定期解决精心设计的具有普适性、开放性、广 乏专业兴趣和就业信心(如远离所学专业就业、听任家长 延性的“教学工程问题”,促使一部分i苛年级学生对本专业 安排就业以及考研逃避就业等)。 的工程认知达到应有的高度,并为他们将来参与各领域工 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研究强调高屋建瓴、全球视野 程项目的监督、管理、规划、设计、建设及营销等工作奠定 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有更多的专业教师通过具体而 必要的基础。这就是工程问题教学法(Engineering Problem 微的教学实践,将一些较为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 Teaching,简称EFF)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化为学生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育理论的 -+*+”—— ”+“+“+”+”+*+-+一+一+ 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中,教 充。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 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 限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 四、课程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两种方法结合使 在讲授回归分析一节时,从达尔:艾的著作《物种起源》 用,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较好地实现了师生 和进化论讲起,再引出格尔顿的生平介绍与其在生物统计 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学方面的贡献,人文素质教育与自然科学知识相融合,让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领悟到课程内容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整 1.多媒体教学设备使课堂变得形象、直观。通过多媒 个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营造了良好的 体教学设备,可以进行统计学基本概念的阐释、计算公式 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 的推导、实践操作的演示与训练、相关照片和学生作业的 习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 展示等,同时学生也可以上台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学生的 协作精神。 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统计学学 2.创新作业布置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布 科的特点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 置采用书面作业与电子版作业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布置 育观念,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要不断提高 运用Excel进行频数统计、计算样本特征数、相关系数和进 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入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诸多问题, 行回归分析等作业,要求学生首先用笔算方式完成书面作 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业,然后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网络上交电子版 参考文献: 作业,形式较为新颖,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又加强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I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了学生在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工作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训练, 141一】91.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通过传统数据处理方 2007:37-51. 法与电脑处理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运用现代信 【3】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长沙: 息技术进行统计数据处理的方便、准确号陕捷。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19—55. 3.利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网创新实践考核形式。实践考 【4】曾良骥.高职课程“六位一体”教学设计范例【M】.天津:天津大 学出版社,2009:82—98. 核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可 【5】唐芳,刘红,等.统计学原理[M】.上海:一I-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以通过凌波多媒体教学网教师端发送试卷,学生在规定的 2007. 时间里独立完成实践操作,然后通过学生端上传答卷。 [6】兰子霞.关于改革统计教学方法的探讨【I】.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4.通过网络搭建学习和沟通的平台。世界大学城的个 1999.(1):29-30. 人空Ihq ̄QQ等网络为师生搭建学习和沟通的平台,一方 面为师生互动和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师生可以 作者简介:陆晓燕(1974一),女,教育学硕士,湖南邵阳 通过网络进行探讨,空间课程可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 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 ——79—— 【教法研究】 EPT对工程问题的再理解 我们认为,所谓工程问题,是指一些无处不在的具有 一、三、认真构建合适的教学用工程问题 实施E 的核心是根据学生已具备知识基础和能力 “知易行难”特征的,有待最终处置或优化配置的物质系 统。工程问题首先是一个系统问题,工程意识的培养需要 尽快建立良好的系统观或形成系统思考的习惯;所谓物质 系统是就“工程”一词的科技含义而言(例如不同于价值工 程);所谓有待处置或优化配置指的是问题需要如实解决 或更好的解决(而不是理论上解决,或仅仅是解决方法); 所谓知易行难,是因为其无处不在而“知易”,因为其解决 不易圆满而“行难”。 因此,工科教师和学生应该随时意识到:首先,我们不 需要刻意寻找工程项目,或一味建设高配置的工程训练中 心。工程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课堂、逛街以及目光所及之 处,此即“知易”;其次,工程问题没有简单问题,甚至没有 仅靠某一专业知识技能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此即“行难”。 由此我们不难建立一些工程思维的基本习惯:第一,随时 补充与工程问题相关的基本常识。社会、生活、职业都不是 按专业划分、组织和运作的,一个人本来就需要方方面面 差异,结合教师对本专业的认知和专业现状来设计合适的 教学工程问题。 (一)EPT问题的特性设计 一个教学用工程问题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 1.普适性:即问题可以在很多行业中出现(如烟囱、干 燥装置、除尘系统、多跨车间等),其核心内容在知识需求 上相近。 2.开放性:即问题应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属 性。目标明确地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切实认识 到工程意识的建立首先意味着淡化专业意识,扩展专业视 野。 3.广延性:即问题应具有多方面丰富或延伸的可能 (如多种三废处理单元,破碎——粉碎机组等)。这样可以 训练学生注意工程资料和工程经验的积累,同时懂得温故 知新、举一反三的妙处。 (二)EPT实施程序 的知识与技能;第二,协作意识一定要在我们进入一个个 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方能有效落实,也只有不断落实了 的协作意识,才能逐渐转化为我们的工程素质(习惯);第 三,取长补短、各尽所能是协作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因此 更加积极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以及评价他人。 EPT是一种知识运用型团队教学方法——即为解决 在确定问题及学生大致分工之后,一般先从基础资料 既定问题而有目的的组织和运用人员与知识,能够充分体 现和落实上述工程观。例如,工程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许 多现行学科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而现有课程体系和选课制 度使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专业教学课时内(包括课堂教学 和实践教学)向全体学生传授所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另 方面,由于各地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家庭 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预期存在明显不同,这一现 象在以往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则被完全忽略了。 一检索出发,根据问题的条件和实际工程案例,在学生现有 知识范围内初步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进一步了解问题 的目标、功能和意义基础上,学习并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 的其他专业知识,集思广益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解决方 案;继而分工协作,依次完成各项工作——分析、设计、计 算、绘图、施工规划、概预算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以 包括参与部分制作、装配、建设施工等工作)。 (三)EPT学习成绩评定原则 由于EPT的上述特征,或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广泛, 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比较具体,因此,对EPT学习成绩的 评定不宜设置标准答案,而应基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理念进行评判。以广延性为主要特征的问题(例如烟囱 设计),其完成的优劣既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计算的准确 性、图文的规范性,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性及 问题的多种应用可能,鼓励学生给出尽可能科学完整的自 圆其说。以普适性为主要特征的问题(如厂房设计),一般 可以将评价体系建立在几个容易量化考核的指标之上。也 可以让学生作为第三方(使用者、验收者、供货者等)换位 思考,以某种人为指标(如成本高低、能耗大小、外观美丑 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 四、EPT教学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 EPT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模式与风行欧美数十年的案 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专题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任务学习(Task—Based Learning)和基于问题的 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等教育理论相似,但在学习 二、根据学生职业期许和认知能力组建学习团队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遴选和组 建有效的学习团队。 ・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期许 当前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类别大致有企业、机关和继续 学习三类。显然,除第三类学生外,均需要扎扎实实的工程 历练才能胜任愉快。教师可以通过很多办法了解学生对未 来的设想。 (二)发现学生的认知优势和学习预期 教师可在与学生接触的任何时间,了解其生活经验、 基础科学与人文常识,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别,并通过 课程作业或课程考试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预期。 (三)相信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超乎我们的想象,教师需要做的 主要是如何以及多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动手的意愿。当然, 如果学校能够提供一些简单多样的动手条件(材料、工具、 设备和场地)就更好了。 (四)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习的能力首先表现为学习的习惯,即对新知识的好 目标设计、学习内容扩展、知识构成需求等方面均有很大 不同。例如在目标设计上,工程问题的内涵远比个案、专 题、任务或问题更具普适性、开放性和广延性,因而具有更 广泛的教学适应性、知识集聚性和应用扩展性;在实施策 略上,要求规划层面、设计层面、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并重 地构建工科大学生的工程经历,因而教学视野、知识构成 和知识运用更加开放、深入和系统,学生经常参与教学活 奇心。教师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交流方式不难获取相关信 息,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E 实践,扩大受益人 群。 一动即可显著增强就业信心与就业能力。 因教学用工程问题的基本内容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常 识,并能最大限度地应用于较广泛的行业领域,所以可以 80— 【教法研究】 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董明晓一,李瑞川 ,逄波 ,陈继文 (1.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五征集团,山东 日照262300) 摘要:根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在“知识点够用、典型案例恰"3、实践环节有效”的原则下,- 提炼与经典控制论有关的生活实例和工程案例作为课程的典型案例,把案例引入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过 程中,实现了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经典控制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解决机械工程实践问题和创新设 计能力。 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控制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81—0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套 一、基于学过的理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 控制理论,是经典控制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 分析能力 已发展成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1]。在这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应用数学手段,基于物理学、 门课程的教学之初,我们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强调的是课 电工电子学、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 程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形式是以课堂授 将机电液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性能分析和设 课为主,教学内容以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这使 计计算。因此,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 学生初步领略到控制论的深奥,也领会到控制论的缜密 力学、电学、机械学的基础,有一定的机械工程方面的专业 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由于学生有限的数理基础和机 知识,而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积累。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学 械工程专业背景,普遍感受到课程内容抽象,而且理论性 生首先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具备复数、复变函数、拉氏正 太强,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程普遍感觉学习难、作业难、实 逆变换、傅氏正逆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定理。如果 践难[2,3】。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渐 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工程数学,这里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 体会到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 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知识,尽量做到教会学生怎样应用定 做到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无形的理论有形化,将缜密 义、定理,而不是定理的证明过程。有些涉及到物理学、电 的证明过程简单化,在坚持“知识点够用、典型案例恰当、 工电子学、力学的知识,学生们虽然学过相关课程,但是时 实践环节有效”的原则下,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及时调整教 间一长就印象不深刻了,因此,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前把下 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保证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 次课程用到的有关知识点给学生一一列出,让学生课后提 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重知识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工 前复习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在下次上课时只需对要用到的 程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用控制论的思维 基础知识作些简单的提示或回顾,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 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以下六 架起一座桥梁,新旧知识有效衔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方面下功夫【4l5J。 例如在“系统建模”这章中,用到“基尔霍夫定律”等知识, 在“系统时域性能分析”这章中用到“一阶微分方程”和“二 阶微分方程的求解”等知识。这时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或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已有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意愿,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相关信息的辨识、理解、收集和整理加工,并有利于在学 …涂善东.经济全球化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从国际化公司的吁 习、讨论和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形成共识,顺利地进入交 求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U1.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 流与协作状态,从而可以使学生因从专业角度重新打量自 【2】意而斋.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区别及对策[DB/OL]. 己的生活而逐渐获得专业知识学习的乐趣,打通生活、学 2007-03-22. 习、工作、事业间的联系。 http://hi.baidu.com/duqb/blog/item/c5feb35834aba5df9d820430. 学生通过彼此协作解决工程问题,在建立专业兴趣和 htr 【3】意而斋.大四以后应该会发现[DB/OL].2011—01—04. 一定成就感的同时,知识结构的拓展与丰富,自主学习习 http://hi-baidu.com/duqb/blog/item/41ab2ff4a94cd47cdcc47438. 惯的形成与巩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的增 html 强和实践,团队协作和多专业协调工作方法的形成等问 【4]Hay,P.;Katsikitis,M.The expert in problem—based and case—base 题,也都自然而然地得到经常的提示、习练和增益。进而打 d learning:necessary or notⅢ.Medical Educaiton,2001,35(1): 通本专业课程乃至不同专业课程的界限,习惯于从实际工 25-26. 程问题出发,主动获取、组织与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 【5]Barrows,H.S.Problem—based learning[M】.Berlin:Springer—Ver— 程中切实并快乐地体会: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系统,系统即 lag,1980:3-12. 工程,工程即未来。 致谢:本文得到常州大学教学研究基金的资助 (GJY10020018),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一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