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加深练习冀教版

2020-03-03 来源:钮旅网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加深练习冀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我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④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缀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④引:拿来。 [1]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

A.母亲要教育孩子 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 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半途而废

[2]解释加点的字。

其母方织(________) 以此诫之(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重点段落品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4.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鸡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①。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②。 注释:①雏:小鸡。②异:不同。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它的。 (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_____)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

[2]从文中找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____”画出来。

[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

5.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勿 贪 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儿/伸手/入瓶 B.儿伸/手入瓶 C.儿伸手/入瓶 [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 B.取之握满 C.手痛心急

[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 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 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 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6. 阅读理解。

吴起①守信

昔②吴起出,遇故人,而止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⑥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昔:从前。③止:留住。④求:寻找。⑤俟(sì):等待。⑥为:坚守。

[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 A.吴起 B.朋友 C.食物 D.军队

[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 ) A.恐惧 B.恐慌 C.担心 D.使害怕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 )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②起曰:“待公而食。”

2 / 7

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

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 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 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文回音壁。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遽契其舟,曰( ) ④求剑若此(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理解。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给文中画横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世传(________) ①世代相传。 ②世上传说。 卒业(________) ①完成学业。 ②诵读完毕。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其”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媪是怎样回答李白的?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外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3],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3 / 7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2]。” 注释:

[1]比:连续,接连。 [2]贾:同“价”。

[1]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价十倍》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破瓮救友》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爱之(_______) 破之(_________) 足跌没(__________)水中 了(_________)其大旨(_________) 光持石击瓮 (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司马光 B.归有光 C.黄继光 D.李四光

[3]“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下列词语中“释”的意思和句中“释”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爱不释手 B.难以释怀 C.冰释前嫌 D.解释清楚

11.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之”与“如日出之阳”中的“之”意思相同。 B.“恐已暮矣”的“暮”是傍晚的意思。

C.“吾年七十,欲学”中“欲”的意思是想要。

D.“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的意思是:为人臣子可以戏弄自己的国君。

4 / 7

[2]少年儿童的学习正处在 的阶段。 A.如日出之阳 B.如日中之光 C.如炳烛之明

[3]师旷用____(a.比喻 b.拟人 c.夸张)的方式向已经____岁的晋平公说明了自己对晋平公想再学习的看法。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1]将课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囊萤:_________________ 恭勤: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故为精卫, ,以堙于东海。 [1]回忆课文,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 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故事排列图画顺序(标序号),理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完成填空。

(______) (______) (______)

本文主要讲述了炎帝的________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叼着________投入海中,一心要把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精卫________的精神。

[4]下面的哪个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和精卫有相同的精神?( ) A.愚公移山 B.后羿射日 C.嫦娥奔月 D.八仙过海

[5]如果你们班要开“中国神话故事”读书交流会,你会推荐什么故事?注意把理由说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④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子:你。④使:派遣,命令。⑤逆:违抗。⑥不信:不诚实,不可靠。⑦然:正确。⑧故:所以。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长官,首领。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于是,就。 C.兽见之皆走 皆:都。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害怕。

[2]下面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B.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B.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 C.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

[4]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

_____________。下列与所概括出的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 A.如虎添翼 B.鸡飞狗跳 C.狗仗人势 D.狐朋狗友

[5]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读文回答问题。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1]按原文填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pǔ) 囊萤(nánɡ) 金晖(huī) 刘禹锡( yǔ ) B.洛阳(luò) 韩愈( yú ) 胆怯(què) 陶渊明(yuān)

C.萤火(yínɡ) 曝晒( pù ) 光晕(yùn) 范仲淹(zhònɡ) D.绽放(zhàn) 炫耀(xiàn) 涉水(shè) 龚自珍(ɡōnɡ) [3]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6 / 7

[4]请写出你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囊萤:______________ 恭勤:______________

[5]《囊萤夜读》中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当有人请教我们学习有什么秘诀,我们可以送他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听到同学说“自己基础差,怎么也跟不上了”,我们可以跟他说“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本学期我们还学过描写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