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精编文档).doc

2024-09-02 来源:钮旅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

1、依据标准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340-2015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2、检测目的

2.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 2.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2.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适用于评价密实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3.检测设备及其安装

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规格

类型 落锤 锤的质量(kg) 落距(cm) 轻型 10.0 50 重型 63.5 76 超重型 120 10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探头 直径(mm) 锥角(º) 40 60 25 74 60 42、50 74 60 50~60 探杆直径(mm) 3.2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 3.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4.现场检测

4.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地面上触探杆高度不宜

超过1.5m,并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4.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4.3每贯入1m,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

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4.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4.5对轻型动力触探,当贯入30cm锤击数大于100击或贯入15cm

的锤击数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

4.6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锤击数大于50击时,可停止试

验或改用钻探、超重型动力触探;当遇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5.1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应按JGJ340-2015《建筑地基

检测技术规范》附录C的规定进行修正。

5.2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

5.3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

以及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 5.4应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

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5.5应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数值法计算

每个检测孔的各土层的动力触探锤击数平均值(代表值)。 5.6 统计同一土层动力触探锤击数平均值时,应根据动力触探

锤击数沿深度的分布趋势结合岩土工程勘探资料进行土层划分。

5.7地基土的岩土性状、地基处理的施工效果可根据单位工程

各检测孔的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同一土层的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统计值、变异系数进行评价。处理土地基的出口效果尚宜根据处理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

5.8当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评价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

的施工质量时,宜仅对单个增强体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价。

5.9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根据平均锤击数N10

或修正后的平均锤击数N63.5按表2、表3进行估算。 表2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N10(击数) 一般黏性土地基 黏性素填土地基 粉土、粉细砂土地5 50 60 5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7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 80 70 95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50 16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基 表3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N63.5(击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数) 一般黏 1518212426293235374042454750120 性土 0 0 0 0 5 0 0 0 5 0 5 0 5 0 中砂、 121620242832364044485256606480 粗砂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粉砂、 10121517202225- 75 - - - - - - 细砂土 0 5 0 5 0 5 0 5.10评价砂土密实度、碎石土(桩)的密实度时可用修正后击数按表4~表7进行。

表4 砂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

N63.5 密实度 表5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

N63.5 密实度 N63.5 密实度 N63.5≦5 松散 10< N63.5≦20 中密 5表6 碎石桩密度按N63.5分类

N63.5 N63.5<4 4≦N63.5≦5 5N120 密实度 N120 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N63.5≦4 松散 4N120≦3 3表8 卵石土、圆砾土变形模量E0值(MPa)

5.12对换填地基、预压处理地基、强夯处理地基、不加料振冲加密处理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处理效果做初步评价时,可按本细则5.9条和5.10条进行。

5.1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给出每个试验孔(点)的检测结果和单位工程的主要土层的评价结果。 5.14检测报告包含以下检测内容:

(1)检测报告编号,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地基及基础类型,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主要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资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检测点的编号、位置和相关施工记录; (4)检测点的标高、场地标高、地基设计标高; (5)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 (6)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图(表); (7)同一土层的圆锥动力触探击数统计值;

(7)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评价地基土的密实程度和

均匀性,评价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施工质量,结合比对试验结果和地区经验确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建议值。

(8)相关图件或试验报告。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