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2021-04-15 来源:钮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娜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年第02期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和境美。教师要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策略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不同,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完全不了解,妨碍了他们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文言文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小学语文教师遇到的难题,这就迫切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有效方法来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怎样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呢?

一、以读为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读通课文。读通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目标必须达到的“下限”,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先是由教师断句。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在于按文言文的节奏读顺课文,而这“节奏”便是断句了。给文言文断句这一重任最好由教师来承担。比如,《杨氏之子》一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这样断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再是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新课标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与古诗文有相近之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很重要,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然后是学生自主读、合作读。在初步了解文言文节奏、多次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合作诵读文言文。

2.读懂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理解课文就是以读代讲,通过读,领悟字、词、句、段、篇的意思。首先,要注重引领研读。在读通课文后,以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思考为读书路径,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使其更好地体会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其次,要重视文言文的释义。这是文言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3.熟读成诵。读通、读懂了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韵味、情味、品味已有了初步的感受,而要让学生透彻理解文言文丰富的内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言文熟读成诵。“诵”有两层含义:一是按文言文的节奏、重音和语调朗读文章,读时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二是脱离文本,凭口述说文章,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通过反复吟诵,诵出味道,获得新颖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诵”的境界,才会感悟到“其词若出我之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情若生我之心”,才会领略到“文道合一”的内在意蕴,进而更好地走近文言文,培养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二、积累延伸

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文言文教学要展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增强语言美感体验,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文言文自身的特质,从而引发学生对祖国语言和历史文化的自觉接受。为此,文言文教学除了要注重“以读为本”外,还要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延伸知识。

1.积累语言。如前所述,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具有强烈的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生对文言文“不拒绝”后,教师可以不适时机地就所学课文进行相关语言积累。例如,在教授《杨氏之子》时,笔者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对对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我说“果”,学生答“禽”;我说“君家果”,学生答“夫子家禽”;我说“父”,学生答“儿”……我又问:“如果来人姓柳,杨氏子会怎样回答?”学生答“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这样一问一答,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

2.延伸知识。为使学生切实增强文言文的感悟能力,拓宽知识面,体会文言文语言的表达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做人。比如,在学完了《杨氏之子》后,笔者趁热打铁,拓展了《世说新语》里的两则故事──《谢太傅》与《徐孺子》,学生们都兴致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很快就弄懂了文章大意,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气氛异常活跃。当然,在引导学生延伸知识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以教材为根本,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开拓丰富多样的延伸途径,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初衷,使师生双方都如愿以偿。

责任编辑 王凌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