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士道在日本对外战争中的作用
【摘 要】 产生于封建时代的日本武士道,明治维新以后逐渐演变成法西斯军国主义,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的精神基础和战争工具。武士道要求士兵效忠天皇和国家,宣扬军国主义,鼓动对外战争,特别是“死不投降主义”,使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对其他国家犯下了滔天罪行。
【关键词】 武士道 军国主义 对外战争 不投降主义
【Abstract】 In a feudal era of Japanese Bushido, the Meiji Restoration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fascist militarism, Japan’s launch external aggression and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and instruments of war. Bushido asked soldiers loyal to the emperor and the state, promote militarism, and encouraging foreign wars, especially the “Not Surrender” to Japan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other countries had committed heinous crimes.
【Key words】 Bushido militarism external war not surrender
所谓“武士道”,简单的说,就是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广辞苑(第5版)》(岩波书店1999年版)之“武士道”的解释为:“在我国武士阶层中发展起来的道德。镰仓时代开始发育成长,到江户时代以儒教思想为根据而臻于大成,成为封建支配体制的观念支柱。重视忠诚、牺牲、信义、廉耻、礼仪、洁白、质素、俭约、尚武、名誉、情爱等。《叶隐》中说:所谓武士道,唯死而已。”新渡户稻造在其名著《武士道》中阐述武士道的思想:“武士道在字义上意味着武士在其职业上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之道。用一句话来说,即‘武士的训条’,也就是随着武士阶层的身份而来的义务。”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武士道就是在日本封建时代,武士阶层的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明治维新以后,武士道精神并未随着物价政治的终结、身份等级制度的消失就画上终止符,相反进一步渗透到日本民族的血液中,进而酿成军国主义的温床,反过来为军国主义彻底奉献。
1武士道是日本“大和魂”的主要内容,也是形成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日本的武士道,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传入后,结合本土原有的神道教所形成的,在武士阶层内具有约束力的道德义务和行为规范。日本在镰仓时代初步萌芽了武士道,至江户时代正式形成。武士是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阶层,武士文化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武士文化,以控制国民,并使武士文化渗透、灌输到广大日本人的灵魂中。
明治维新时期,废除了等级制度,取消了武士阶层,大部分武士转为商人或农民,少数武士投身政界,乃至进入明治维新的领导层。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各级
领导的实权,几乎都掌握在武士出身的人手中。新政府就是武士的大本营,把武士道灌输给士兵。
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军人敕谕》,教育的核心就是“武士道”,其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士兵忠君爱国,忠勇以善于杀伐为荣。士兵要像武士一样,富于牺牲自我的牺牲精神,甘为君主卖命。武士为了殉主而死,或者为了挽回因打败仗而招致的耻辱,必须勇于剖腹自杀,以示对君主的忠诚。1890年,明治天皇又颁布《教育敕谕》,要求国民像武士一样“忠君爱国”,“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后来,又制定了军人精神军纪。进一步强调军队必须绝对恪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礼仪”、“服从”等精神信条。大肆宣扬武士道精神。
这样,军国主义分子利用“武士道”精神教育广大国民,鼓吹“为天皇而战”,“为天皇尽忠”,煽动狂热的民族情绪,发动了侵略亚洲国家的战争。武士道被改造为帝国军人的精神信条,“忠”的精神也成了对日本天皇的愚忠,成为了对外侵略的灵魂和军国主义的温床,并铸就了日本人野蛮、凶狠、残忍、好战的民族性格。“被誉为日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武士道,更多的向军国主义倾斜,为虎作伥,充当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思想渊源和战争工具,扮演极不光彩的丑恶角色”。
2武士道成为军国主义分子对外侵略的战争精神信条,鼓吹“为天皇而战”,奉行“不投降主义”
首先来看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发动战争所捏造的借口。九一八事变后,国联派出李顿调查团对日本占领中国东北进行调查,在庇护日本侵略行为的同时,也表示了谴责。日方主要代表松冈洋右却发表演讲,为日本辩护。其内容与希特勒的“生存空间论”如出一辙,他说:“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感到窒息。我们寻求的不过是活着的人最基本的需求。换言之,我们在寻求生存,寻求呼吸的空间。”
1941年12月8日,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对美宣战。正式宣战是以天皇诏书的方式写成并广播的,它将战争的责任直接归咎于美英联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实现他们独霸东方的野心”——他们还不择手段地“阻碍我们和平通商……严重威胁帝国生存……而对此局势,帝国为生存和自卫别无选择,唯有诉诸武力,摧毁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
战后东京审判时,东条英机也为发动战争而辩护:“撇开那些间接的原因,直接原因如下: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受到了以英美为首诸国的威胁。尽管想通过日美之间的谈判解决问题,但那条路最终被堵上了,因此处于自保和自卫,就决定发动战争。”
日本人的诸如此类言论甚多,无非是在为日本发动对外战争寻找借口,同时也是在告诫日本人民:帝国正在受到来自英美等国的威胁,为了保卫帝国和天皇,她的子民和士兵要起来战斗!这就是用武士道精神来宣扬对主君的效忠,鼓吹对外战争。
在鼓吹“精神信仰”的同时,军国主义分子更是大肆宣传武士道精神的最后极限——死不投降主义。武士道精神被认为是“道德的极致,人生的真意,宇宙的大法;能够如此,就是最高人格,可以和神同体,与佛同化,与宇宙长存”。它一直留存于日本人的思想观念里。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军奉行不投降主义。“投降可耻”这一观念被深深地烙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几乎所有的士兵在被抓住时,他们的意愿就是:“驱散天皇之虑,尊重天皇之仁,为天皇而献身”。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日本报纸报道的第九兵团的一个军官的故事:他在部队撤退时负重伤被俘。中国人为他治伤后,他返回到他负伤的地点,在那里剖腹自杀,以此来证明自己效忠天皇。另一个报道说的是,三名日本士兵身系炸药跳入一个中国人的暗堡,炸死了里面所有的人。民族主义分子利用这类故事来宣扬所谓日本军人和日本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宁死不降,甘为事业捐躯。
二战时期,在日军中流行一首《年轻的日本之歌》,其中的两句歌词为“为正义团结一致,一千万个勇士好似樱花千万朵,随时准备随风飘零”,“我们的利剑闪闪发光,我们的鲜血净化世界”。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武士以樱花作为自己的象征。樱花的花期虽短却灿烂,就象征自己为主子以死尽忠,生命即荣耀。战争时期,士兵仍以樱花自比,即说明士兵遵循着古时武士道的信条,“为天皇尽忠”,以死效忠天皇。
武士道精神通过军国主义的广泛宣传和灌输,以一种新的形式注入到广大士兵和民众的思想和信仰里。广大士兵在意识里为天皇而战,在武士道精神的引领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破坏世界和平。又奉行“死不投降主义”,惨绝人寰,泯灭人性。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唐利国.近世武士道研究在日本——日本历史特殊性与连 续性的探求.日本学第十三辑.第一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
2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3:14
3转引自高小岩.浅析日本的武士道.日本问题研究,2006(2)
4娄贵书.武士道为虎作伥探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思 想渊源和战争工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英)大卫·巴迪.日本帝国的兴衰.第一版.青岛出版社,2005.5:26
6(英)大卫·巴迪.日本帝国的兴衰.第一版.青岛出版社,2005.5:30
7(英)大卫·巴迪.日本帝国的兴衰.第一版.青岛出版社,2005.5:85
8戴季陶.日本论.第一版.九州出版社,2005.4:33
9杨薇.日本文化模式与社会变迁.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10:68
10(英)大卫·巴迪.日本帝国的兴衰.第一版.青岛出版社,2005.5: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