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根据“阿里巴巴”风险投资案例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024-01-07 来源:钮旅网
根据“阿里巴巴”风险投资案例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一、结合直接投资特点,谈谈阿里巴巴风险投资的特点? 风险投资具有与直接投资不同的特点,表现在:

(一)投资对象多为创业期的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风险投资真正寻找的是能带来较大投资回报的高成长性项目.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不仅要具有创新能力,更要有巨大的成长潜力。马云于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这是全球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他根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商业服务领域的经验和体会,明确提出互联网产业界应重视和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他的观点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很快引起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二)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预期回报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其高风险性是与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相联系的,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风险投资也是一种前瞻性投资战略,预期企业的高成长、高增值是其投资的内在动因.马云的投资目标还只是处于一种构想创意,它们处于起步设计阶段,尚未经过市场检验,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两个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账面上获得了巨额的回报.软银当初投资阿里巴巴集团的8000万美元如今回报率已高达71倍.

(三)风险投资属于长期性、权益类资本

风险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在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初期就投入,当企业发展成熟后,才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将股权变现,获取回报,继而进行新一轮的投资运作. 通常,各风险投资事先都会为各项投资设立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会超过5年。即使以5年投资期限计算,到2005年,包括高盛在内的早期投资阿里巴巴的风险投资,已经全部到期。

(四)风险投资具有分段投资、组合投资的特点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特性也使得其资金的投入过程与一般投资不同,而是具有分段投资的特点。正是分段投资和组合投资的特征使得风险资本能及时退出风险企业去寻求新的风险投资机会,通过不断投入和不断退出促进风险投资不断发展。在投资人投资阿里巴巴的案例中,显然是运用了联合投资、分段投资的策略。分段投资体现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共进行了三轮融资;联合投资体现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的第一轮和第三轮融资,都是投资者一起投资的. (五)间接干预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激励机制

从风险企业接受风险投资开始,企业治理结构上就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风险资本家拥有风险企业一部分股权,而将经营权赋予风险企业的管理者.风险投资为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双方达到了激励相容。尽管在股东协议中规定,只要马云有一股阿里巴巴网络公司的股权,在董事会中就有他一个席位,对马云在公司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约束条件。以长期来看,在资本的推动下阿里巴巴管理层失去公司控制权的风险可能加大。马云多次对外强调阿里巴巴奉行“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理念。

从本质上来讲,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投入资本并进行有效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支持系统,它加速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催化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

二、阿里巴巴当时为何要吸收风险投资,什么条件使阿里巴巴在风险投资中取得成功?

(一)阿里巴巴引进风险投资的原因:

1999年3月,马云拿着七拼八凑得到的50万元资金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当时阿里巴巴的创业非常艰苦,资金链的断裂危机一度让阿里巴巴陷入困境.当时阿里巴巴在国内有一些竞争对手,在技术上也不占有优势,在这个时候,要让企业走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入风险投资. 1、创业伊始,第一笔风险投资救急

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2、第二轮投资,挺过互联网寒冬

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两年的熊市寒冬开始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关门大吉。但是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融资。 3、第三轮中小企业融资.完成上市目标

2004年2月17日,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投资.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元。之后,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阿里巴巴上市。 (二)、阿里巴巴取得成功的条件: 1、阿里巴巴服务于中小企业

目前,阿里巴巴的会员中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阿里巴巴并不直接在网上做交易,而是信息发布的代理商,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做的是信息流。 2、阿里巴巴的梦幻团队

马云,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超强的凝聚力和领导才能。 蔡崇信,华尔街投资机构的多年工作经历,奠定了风险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信心。 关明生,在国际管理领域有20几年的工作经验.

吴炯,雅虎搜索引擎的首席设计师,为阿里巴巴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的战略目标里,严格地规划着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以及具体切实可行的战术方案。让阿里巴巴在随之而到的互联网寒冬中,保持并提升了团队的力量,为随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企业文化的魅力

阿里巴巴在互联网低谷期间,不但留住了原有的创业团队,吸引了年薪百万美元并以投资人身份出现的蔡崇信,而且有软银伴随阿里巴巴整个团队一路挺过来了,直到现在,可见阿里巴巴的文化魅力。 5、独特的经营与收益模式

阿里巴巴摆脱了传统的向买家收费的形式,全球首创向卖家收取会员费。阿里巴巴非常注重服务,服务型公司的成分重于互联网公司。淘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免费战略,这一点无疑对收费者形成了足够威胁。

三、到2010年止,阿里巴巴在引进风险投资后所面临的困局?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1、众所周知,现在阿里巴巴开始在国内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大扩疆土,分公司和代理商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个利益分成的问题,如何进行很好的利益权衡成为阿里巴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阿里巴巴下一步的考虑绝对不仅仅只限于一个商业信息的提供者,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就是要如何来提升交易额,更好地促成平台的交易,这中间必然又涉及到了商业平台的进一步升级。

3、阿里巴巴管理层所拥有的股权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如果阿里巴巴真正想要实现本土控股的话,这中间依然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4、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还面临着诸如中小企业价值链整合、四级以下城市的渗入、快速发展当地企业文化并融合以及旗下淘宝对于税务部门和网商的协管等问题,都将成为阿里巴巴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

5、阿里巴巴股价大幅下挫是受全球股市走软的牵连,而本质则是全球投资者对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和赢利前景回归理性的表现。

6、环顾阿里巴巴的四周,竞争对手林立,不断地蚕食着阿里巴巴的市场.目前阿里巴巴最大的软肋是战略过于庞大。阿里巴巴在拼命做大规模,依靠新增用户来维持公司营业收入的高增长。但如果将来有一天,用户都被分流到了专业站点,阿里巴巴的规模优势就成了无源之水。

7、作为一家号称世界级的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其实是一个重营销轻技术研发的公司,甚至可以说,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以销售为主导的公司,是靠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进行人海战术来推销发展的。透过未来资金分配结构,基本可以确定,阿里巴巴IPO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业务方面的压力和扩张战略。 8、在与电子商务业务高度重合的搜索技术上,阿里巴巴更是弱项.核心技术的缺失,将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9、在参与国际资本运作以及之后失去的对公司的控制权,沦为职业经理人,也许是上市后阿里巴巴高管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从阿里巴巴案例中谈谈目前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

由阿里巴巴的案例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历次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一直不大,这导致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借钱、要钱、多投资的极大冲动,在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却一降再降;而那些产权关系清楚,极具发展潜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却告贷无门。所以,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和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把视野拓展得更宽一些。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有超速发展的能力,也不是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能超速发展,市场在赐给企业超速发展的机会上是十分吝啬的,能否抓住机会,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还与企业的投资环境有紧密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整确立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比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复杂的多,我国大部分非国有高科技企业的领导素质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缺少的是更规范的市场环境。马云深知在市场的海洋里大鱼吃小鱼的法则。虽然风险投资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但是一直由阿里巴巴控股,即便成了中国的大企业,在跨国公司面前,仍然是小鱼,仍然面临着被吃掉的风险。市场竞争的生存法则,激励他不安于现状,大胆引进风险投资,以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风险投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在我国还尚未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整个投资体制改革还有待深化。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体制的确立就更为重要了.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也就是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高新技术产业正是知识经济的支柱。除了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之外,我国还有大批的非国有高新技术

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还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从事生产科学技术含量高,需要大量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同时市场还未成熟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尽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占领科技制高点。

企业吸纳资本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非国有企业不能在国内得到企业发展相应的投资时,它们不是去找政府,而是跨出国门去找国外的资金市场,用自身的能力、经营业绩、产权去换取发展的资金,并用基于自己对自身发展的充分自信及勇于承担的责任心来赢得难得的机会。这些企业无疑是是更有实力和前途的。因为企业的产权是清晰和完整的,企业老板随时可以拿出企业的部分产权在市场上交换其所需要的东西.另外,企业有着适应市场的企业机制,具有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风险投资与这些企业相结合,有助于这些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实现腾飞。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需要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将会给高新技术企业插上飞翔的翅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将大大推进中国的经济步伐.阿里巴巴引入风险投资的成功,无疑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我们都在期待着,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的高新企业能够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获得更快的发展.

五、阿里巴巴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进行的股本回购目的何在?预示着什么?

这笔回购交易目的很明显,马云希望拿回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回购交易完成后,雅虎可以有资金回馈股东、提振信心,开展转型调整,阿里巴巴也不必因为长期的僵持而失去上市时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对于一家体量巨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调整后的股权集中度将使阿里巴巴在更加自由和平稳的结构中运行,对长远发展有利.阿里巴巴的回购行为,不仅是在表达对电子商务前景的乐观态度,更重要的是传递出对看到中国中小企业的暖春的信心。巨量的市场份额,让阿里巴巴的股票上市之初,就具有双重意义。

除了自身的经营业绩之外,阿里巴巴更被看做是中国中小企业在此轮经济危机中反弹的“风向标”。从市场逻辑上判断,阿里巴巴对B2B未来的盈利预期十分坚定,那么,在市场低估其股价的时刻,大面积的在二级市场上“低吸”就是一箭双雕之举。一方面能够提振股价、回馈股东,这是短期效应;另外一方面,买回来,发出去,在不稀释股份的情况下用股权来激励阿里巴巴自己的员工队伍,在经济大势转暖之际,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对股东负责、对中小企业客户负责,成为阿里巴巴密集回购行动背后的最直接原因。

显然,此番阿里巴巴巨额回购股票传递出来的是,这个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洞察到中小企业反弹即将到来,并试图通过激励客户捕捉反弹的先机,

来推广新的电子商务产品。马云是在强调对董事会和公司的控制权,更是在暗示,如果微软想要成功完成收购,并且拿下雅虎很有价值的亚洲资产,就必须给阿里巴巴以足够优厚的条件,来让阿里巴巴的客户、员工和股东满意。

“长征计划”结束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里,管理层、雅虎、软银将维持2:1:1的席位比例.软银和雅虎的投票权之和将降至50%以下,而雅虎也将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并同时放弃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除雅虎、软银以外的机构投资人,都放弃了投票权及董事会席位,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管理层拥有了大于50%的投票权,从而重新获得公司控制权.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以得到公司控制权为根本目的的融资大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