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泻水种黍,弗对,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1)解释下列字。 ①盖:______ ②鄙:______ ③兵:______ ④偿:______
(2)翻译最后一段。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文章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 (4)这两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5)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闷闷不乐:______。 ②迷惑不解:______。
(2)文中“闷闷不乐”是形容谁的心情?为什么会闷闷不乐? (3)父亲面临“道德难题”具体指什么?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
3. 重点段落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这绳子够长了(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说的话。
(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 (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故事的起因是______,故事的结局是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3)你能想象出其子见“苗则槁矣”时,是______的心情。 (4)用“揠苗助长”造句。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é)?”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孺 譬 瞳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孺子:______ ②尝:______ ③戏:______
④人语之曰:______
6. 文章第二自然段紧扣色彩与形态描写展示出了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气息。你能选择一处喜欢的环境,也尝试着从形态与色彩方面描写出它的美吗?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那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1)选文中描写老人神态的词语是______,你觉得老人此时心中在想什么?______。
(2)“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xù)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zhuài)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鱼,在璀(cuǐ)璨(càn)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
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kuì),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zhuài)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xū)你钓住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xū)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水草 一______鱼竿 (2)照样子,写一写。
无影无踪(ABAC式):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含意深远,耐人寻味。______ ②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______。这句话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5)文中有许多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我找到了这些词:______、______、______等。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
(1)短文共______段,第二段共______句话。
(2)小猴做新衣,先请教______,再请教______,最后请教______。 (3)小猴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是听了(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使人:叫人。②必:总是。③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④请:要求。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⑥以:跟别人相同。⑦好:喜欢。 (1)联系注释与土下文解释句子。 ①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②廪食以数百人。 ③宣王死,湣王立。
(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_____。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________刻的。( ) (2)井是________挖的。( )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诲”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3)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
13.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______ 重______ 后______
(2)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3)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ú 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
①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______ ②形容不断积累。______
③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______ (2)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4)选择文中括号正确的字。
花______(费 废) 苦______(恼 脑) 他______(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又请来了医生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地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去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骚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粮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国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每个人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或许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妨说一声:“你好,对手。”
(1)本文第1自然段中划线字“请”是作者精心设计选择的一个动词,联系下文看,选择这个词是因为______。
(2)“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3)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看,第5自然段开头的画线句“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说法,哪两项是正确的?( )
(5)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第二件事主要写了什么? (6)你在生活、学习上有“对手”吗?你怎样和他(她)相处?
1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①听窗外呼呼的风声,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而我,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主治医生进来了。他与以往的医生一样,也只会对我说,
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报告。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今早我侄女问我,您是老师,兴许会知道。” ③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一月到五月,共有二十四番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的喉头哽住了。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我领着一群孩子,小鸟般飞出校园。灿烂阳光下,风舞动着头发,杏花开成了海。弦子们簇拥着我,用花开般柔软的童音唱着:“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小护士呆住了,她孩子般喃喃着:“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简直像是童话……”连我的主治医生,也放下那沓化验单,侧耳谛听着窗外的风声。我的泪,再也无法遏制地流下来。
④那天,主治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我无语,我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在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之间,展示我萎缩的四肢和晦暗的病容。他微微一笑:“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很暖,我推你出去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又熟悉又陌生。草绿得逼人的眼,杏花如雪。这时,一群学生走过来向老师问好。忽然,几片花瓣飘到我的脸上。有个女生,对我微微一笑,俯下身子,一片一片,为我拈去脸上的花瓣。纤细而灵活的手指,轻触羞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我的心一动:就算是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节,为这样的学生,也是值得的吧。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⑥第二天早展,天气晴好。我的主治医生竟把我推到了那片花树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学生们向我鞠躬问好。其中,竟然还有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主治医生介绍说这是他的恩师.曾帮助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接着蹲下身子,调整我的轮椅靠背,一位男生替我将枕头垫好,有个短发的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医生含笑对我说:“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都想听你讲讲。”我怔住了:难道他们不是来看我的病躯?不是要用叩诊锤这里敲敲,那里敲敲……那些水晶般清澈的眼睛,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想了解的只是花信风。这一瞬,我的心中一片温润。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讲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清明烟火尚阑珊,花信风来第几番”。学生们轻轻地鼓掌,老人眼里有默默的赞叹,主治医生则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弦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朵朵都叫人爱不够,朵朵都叫人想念。
⑧那位老人笑了:“姑娘,你是个懂得爱的好老师。”她慈祥的目光,仿佛看到了我的心里:“姑娘,我三十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征,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我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她。“可是,你看现在的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能登山,拉琴,跳舞,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老人握住我无力的手,主治医生站在她的背后,默默微笑。我的心猛的一震,仿佛有风忽然掠过,惊醒了心底那些沉睡的渴望。
⑨又是一个春天,我终于痊愈,终于站在了讲台上。我给新一级的孩子们讲
花信风:它懂得所有植物的梦想,它坚守着与每朵花之间的约定,它带着二十四番耐心,二十四番热诚,一遍遍叫醒沉睡的花朵。
⑩是啊!就算病过,枯萎过,可谁会错过,那一番又一番美丽的花信风呢? (1)阅读本文①—⑧段,写出“我”在治病经历中心理变化的过程:______→自卑→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③段中“我”与孩子们出去赏花的情景写得十分美好,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本文第⑤段画线处的描写细腻动人,请你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4)“花信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你从⑥—⑨段中举例加以分析。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叫起来:“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飞。它伸长脖子向上面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抬头一看,真的,雁群排着“人”字行,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哪!”喜鹊说。
(1)本文共有______节,第1节有______句话。 (2)写出与“整整齐齐”形式相同的词语。
(3)把下列鸟名按从低到高的飞行方式排列。 A.鸽子 B.喜鹊 C.蜻蜓 D.大雁 (4)喜鹊的新发现是( )
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桌椅的对话
一天早晨,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还没走到位子上,就听见椅子呜呜(wū)地哭了。桌子赶忙问椅子:“你怎么哭了?”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了,骨头也要散(sǎn)架了,我好痛。”听椅子这么一说,桌子也说:“我比你更可怜(lián),小明在我的脸了乱写乱画,还用小刀划来划去,弄得我全身都是伤,他太不爱护我们了。”小明听后脸红了,他向桌椅深深地鞠(jū)了一躬(gōng),说:“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改正。” (1)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______、______、______ 摇来摇去:______、______、______
(2)椅子向桌子说了什么,请你找出来。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树妈妈的好办法
每到春天,一朵朵柳絮就会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这可是柳树妈妈传播种子的绝妙好办法呢!
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絮妈妈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世界的各处。 (1)近义词填一填
四处______ 办法______ 仔细______ 奥秘______ 细心 到处 秘密 方法 (2)请你仿写带数字的词语。
______颜______色 ______面______方 ______心______意 ______嘴______舌
(3)柳树是靠______来传播种子的,我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的方式,比如:______。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哪一句)写的,这个句子的中心词是______。 (2)这段话层次清楚地写了三个力面的受化,简要概括为:______的变化;______的变化;______的变化。
(3)文段最后一句话,在句式表达上用了一组“______”句,富有节奏感。从内容上看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成就越来越______,我们朗读的时候感情也在逐步______。
(4)从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大人有些怎样的品格?
2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那名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 )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具引入注目的小提琴奏出了异常美妙的音乐( ),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那把名贵的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 )过身来,把小提琴在椅子背( )上猛击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会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音乐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不去注意乐器的价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在文中括号里给划线字注音。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里。“蜂拥而上”:______
A蜂群拥挤着来到。
B人们像蜂一样,乱糟糟的,很热闹。
C人们像蜂群那样拥挤着来到,形容来的人多。
(4)音乐家摔琴是要告诉人们:对演奏者来说,______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教育人们:作为听众,______是最重要的。
2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云在蓝天高高地俯视着河流,问:“你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要是走一条直线,那水流得多快。”
“不可能呀!”河流说,“你想,地势高低不平,我想走直也不行!就算在平原,盐碱成分不同的土壤,对流水冲击的承受力也不同,我还是走不直。再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也使我的水流冲向右岸——当然,南半球则相反。” “你是自然形成的。要是人工开凿的——譬如大运河,流水就直啦!”
“运河里的水也是弯弯曲曲地向前流的。你想,水流总有偏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就总会冲向岸的一边。当它撞向石岸,又会折向岸的另一边。而且那大运河,单看一段像是直的,整个一看就发现它是弯的啦。即使看起来笔直的铁路,也是这样。”
“这么说,笔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白云想了想,说,“假如我在赤道上画一条直线,这难道不是笔直的吗?”
“很遗憾,它最终变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圆。”
白云想:这么说来,整体看,事物总是曲折的;直,不过是局部的、相对的。
这时,白云经过一个湖面上空,它以湖为镜照见了自己。 (1)多音字注音,组词。
曲: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冲: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看的词。 ①白云高高地向下看,它在______。 ②河流前后左右地看,它在______。 ③白云对着湖面盯着看,它在______。 (3)这则故事渗透的观点是什么?
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果实
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山坡上一排排的柿子树,挂满了小红灯笼般的柿子。山顶有一片果子树,一些果子成熟了,有红的山楂,有水灵灵的梨,有紫色的葡萄……最惹人喜爱的要算金莲子了,你看它金黄色的身子隐藏在绿叶丛中,全身都长着细细的小刺,叫人既害怕又喜爱。如果你摘一粒,去掉小刺,放在嘴里一尝,酸甜可口,吃了还想吃。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 躲藏——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这段话写了山上的果实很多,有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果子。其中重点写的是______,作者从这种果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三方面来描写的。
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颜黎民的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è wù)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________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吉人看见月缺花戏,________泪下,是可恕(nù shù)的他那时________科学还不发达,________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xú sú)科学书里,也许有儿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美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piàn piān)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厌恶______(è wù) 可恕______(nù shù) 通俗______(xú sú) 片______(piàn piān)子 (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 自然 黯然 固然 当然 ①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è wù)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______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 ②譬如说罢、吉人看见月缺花戏,______泪下,是可恕(nù shù)的他那时______科学还不发达,______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①常识:______。 ②胡涂:______。
(4)画线的句子以______来打比方,说明只有______,才能______。“许多花”比喻______,“蜜”比喻______。
(5)鲁迅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6)这是______写给______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______。
25. 阅读下文,回答练习。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_____不要采_____妈妈制止我_____花生的花_____不像桃花_____梨花_____花生的花_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_开一朵花_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_你采掉一朵_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_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 (2)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联想到______。
(3)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4)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
______不要采______妈妈制止我______花生的花______不像桃花______梨花______花生的花__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__开一朵花__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__你采掉一朵__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26. 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找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2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
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话叙述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
29. 下面是其他几种花每天开放的时间,请仿照《花钟》这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一写。
清晨七点:芍药花
上午十点:半枝莲
下午五点:紫莱莉
3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
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1)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②______的海面上,______洒满了银光。
③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的大海。
(2)在文中找出实在事物,______,找出联想的内容______。
(3)《月光曲》的创作人是德国音乐家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______》、《______》。 (4)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借皮鞋匠的联想来表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