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实化现象初探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虚词实化现象的语用机制,并以一些虚词实例为证,说明这一现象虽然源于虚词的语法意义,并且带有一定的具体性和临时性,但是在人们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丰富的会话含义,值得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探讨。
标签:虚词实化 语境 会话含义 预设 言语行为
一、虚词实化的含义
交际的需要并不受语言的语法、语义已经具备的功能为限制,往往会超出其功能范围,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而临时改变一些相关的成分。这临时的改变或者应付,即为语言系统与交际目的、交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虚词实化是这一结果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虚词实化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言语运用中,有的虚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原有的语法功能和表达功能,由语言符号和语境共同作用,在其原有语法手段和语义表达的基础上,被赋予了词典外意义,具有了暂时的实义性,产生了原虚词不包容的会话含义。
需要强调一下,虚词实化表示、传达的语义都带有一定的临时性,不在词的词典义中体现出来。它是在语境中,凭借虚词所表达的本义的索引,通过调动人们的思维与想象才得以实现的,因而是语用意义,既非实词所能完全替代、完全传达的,又非虚词的词典意义所能完全涵盖、完全规约的。然而,虚词实化也正因此而有魅力,既可以丰富会话含义的表达,增强语言的弹性和张力,又在虚词抽象语法意义所能达到的推理范畴中,人们可以准确地拈出语句中虚词传达出的那种超语义所指。
二、虚词实化现象在语用学上的成因
1.语境
语言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单纯靠语言本身是无法完成人类交际这一艰巨的任务的。语言永远是,而且必须始终是在语境的前提下来达成交际目的的,言语交际是有语境参与的交流。而语境又“常常是要通过人们的心理来把握的,虽然有时候语境是非常客观的,但表达者和接受者都会把自己的感受渗透于其中,这样,就给言语的表达和理解带来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对表达者来说,要考虑所说的话能不能说,应该怎么说,说出来的效果如何;对接受者来说,要考虑对方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言外之意。”①正是语境的稳定与可变,使得无较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虚词能以此为依托,在日常对话中蕴涵话语含义、造成感情逸荡。例如:
甲:“我过英语六级了。”
乙:“你也过了?”
“你过了?”与“你也过了?”虽然只差一个“也”字,但语用效果截然不同。前者仅仅是一般的疑问语气,对甲能过六级有些意外罢了;后者是溶反问、讽刺于一炉,“也”字埋伏了乙的预设:甲是根本不可能通过六级考试的,这就突显了乙对甲竟然能通过六级的震惊之状。可谓着一“也”字,而贬义全出。
从这一语例可以看出,只有在语境中,虚词才能被激活,溢出词典外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暂时性的实义日后也难以进入虚词的词典义。
2.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赖斯认为,交谈的参与者应该共同遵守合作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②接着,根据合作原则,从“量”“质”“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四个相应的准则及其相关的次准则。但是,言语交际是纷繁复杂的。在现实交际中,人们并不严格遵守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和次准则,反而恰恰在利用“违反”这些准则来表情达意。当说话人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③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一般性会话含义和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特殊性会话含义。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主要由违反或利用会话准则得出的特殊性会话含义,即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这句话可能另外意味着什么。
制造这种特殊性会话含义时,虚词也大有作为。例如:妻子对丈夫说:“你又抽烟了”。妻子可能并未知道丈夫上一次是何时抽的烟,但是她却使用了表示重复或继续的副词“又”,肯定经常看到丈夫吸烟,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是“我对你抽烟非常不满,怎么劝都没用”。“又”字在这里产生的贬义色彩,既源于词典义“表示重复或继续” ④,又超越了词典对它的解说。
3.预设
预设,也称为前提、前设、先设,通常情况下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预设是逻辑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即任何一个句子都可能是真话(只要它与事实相符),也可能是假话(只要它与事实不符),但是无论它是真是假都必须成立的那个前提就是这句话的预设。
虚词因预设而具有实义性的现象多出现在对话时的带有评论性质或是需要表明态度的语句中。因为,这时说话人在潜意识中不得不对某事物、某事件、某人、某状态预先做出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向听话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这个预先
的判断必然会影响到说话人对虚词的选择。当然,制约虚词使用的除了说话人的评价、态度之外,说话人对当下交际情景和听话人接受心理的判断同样会限制虚词的选用。因为说话人的前提有可能不为听话人察觉,也有可能导致听话人对对话做出反应:不是接受、认同说话人的预设,对话空间扩大,交谈更为顺畅;就是反对、拒绝说话人的预设,对话空间缩小甚至关闭,交谈受到阻碍继而中断。说话人的种种预设,有时是有意识地显露的,蕴藏着弦外之音;有时可能连说话人都未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某一虚词已经暗表了自己的评价,只是依语言习惯和感觉来使用。例如:
周朴园: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侍萍:那用不着了。(曹禺《雷雨》)
这句话中的“了”在句法上可用“的”代替,两者均表示肯定语气。但是仔细体味,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那用不着的”表明事实本来用不着,这是侍萍所持的语用背景。而“那用不着了”是侍萍顺着周朴园的话说的:以前你想修墓或许还可以,但从现在起你“用不着了”,因为“这个人现在还活着”。这就是侍萍不用“的”而用“了”的预设。“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就是“了”所逸出的“实义”。
4.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开创,由塞尔补正、完善的,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类:叙事行为、施事行为、成事行为,施事行为是关注的中心。他认为,属于施事行为的话语都存在一定的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 or force),如“命令”“警告”“通知”等等。塞尔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施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话语的“字面语力”表达话语的间接的“施事语力”,或者听话人如何由话语的“字面语力”推导出话语的“施事语力”,即当听话人听到特定的话语时他如何能理解特定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别的东西。塞尔的这一理论把言语行为理论跟会话含义结合起来,把间接言语行为跟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特别是礼貌准则紧紧地挂上钩。
实词,主要是施事动词,因为具有较为实在的词汇意义,所以当它们运用到施事行为中的时候,自然会表现出一定的语力。但是虚词无实义,能否同样也拥有语力呢?可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在想让别人为自己做某种事情时,在多数情况下都应该也必须讲礼貌,所以尽量少使用施事动词,而大量地、更为经常地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确定的“字面语力”来产生“施事语力”,即“间接语力”。这些语力显示手段包括:a.语气,b.语调,c.副词,d.语气助词,而虚词就必然成为此时不宜使用的施事动词的代用品之一,更策略、更巧妙地执行交际任务。
例如科长找下属小刘谈话,“最近,好像你不大安心工作呀。”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好像”作副词时表示不十分确定的推测、
判断。科长话语中的“好像”难道真的表明科长仅仅是猜测小刘不安心工作吗?不是的。这个“好像”是有语力的,字面上表推测,实际上是委婉地表确认、肯定。“好像”的使用潜藏着科长实在的具体的要求:小刘应该对自己最近不大安心工作做出合理的解释。
以上提及的四个虚词实化在语用学上的成因,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虚词要投射预设、隐含会话含义和以言行事,都必须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在语境中,虚词实化的成因往往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相互合力作用的结果。
注释:
①王建华 周明强 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P333,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②索振羽《语用学教程》P5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③索振羽《语用学教程》P5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④《现代汉语词典》P1404,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版。
⑤援引自王建华先生的著作《语用学与语文教学》P99,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期第2版。
⑥索振羽《语用学教程》P17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⑦索振羽《语用学教程》P18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 桢,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