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05-19 来源:钮旅网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所以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这是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2人脑是物质的,而且是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但不能说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07 3.如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52 五、论述题 (每题12分共12分)

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102 六、材料题(每题12分共12分)

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职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人的地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0

3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五、论述题 (每题12分共12分)

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2)现实意义。第一,在历史决定论看来,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

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第二,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们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选择。第三,每一种可能性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六、材料题(每题12分共12分) 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物

质基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答:(1)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 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即自 然性);第二,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三,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 突出特点。

2.简述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西,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五、论述题 (每题12分共12分)

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试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这一根本宗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六、材料题(每题12分共12分)

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位资本家与一位产业工人的对话的材料。

资本家:你们工人对我们这些老板应常抱感恩之心,因为没有我们投资的厂房、机器、原材料,你们即使有力气和技术,也生产不了任何产品,结果只能失业,锇死。

工人:胡说八道!没有我们工人的劳动,你们的厂房、机器、原材料都将是一堆死物。是我们用智慧和体力生产出各类劳动产品供你们享受。没有我们的劳动,你们将破产倒闭,直至

饿死。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剖析以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对话,到底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请用正确理论阐述厂房、机器、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劳动各自在生产产品中的不同作用。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变化即发展”。

2..利润率平均化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关系。

冲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

答: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先验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 2.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2)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

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3)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物质生产的制约,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作用? 五、论述题 (每题12分共12分)

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状况,是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基本适应是主要的,当然也有不适应的方面,但是次要的。为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2)对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只能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但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根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而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3)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根本出发点,而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必须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六、材料题(每题12分共12分)

[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 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2]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材料3]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 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结合上面材料,回答两个问题: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3.(1) 首先,从根本制度层面上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一国范围内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

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虽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并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他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必然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有那些? 4、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各样性的原因。 六、材料题(每题11分共22分)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革”,“舍英雄几无历史”o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四、简答题:

1、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这社会实践的选哦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一,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第二,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个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

第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自己思维的此案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2、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现实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一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二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三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4、首先,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 其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五、材料题

1、 答:(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

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答:(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 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