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形势与对策建议

2024-04-01 来源:钮旅网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形势与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以新时期新阶段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形势及显现的若干问题为切入点,探寻适合高校发展过程中统战工作开展的思路与对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深化发展的21世纪,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站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高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拓展统战空间,厘清思维方式,构建有效机制,以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思路,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对策建议长效机制

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阵地,是“整个统战工作的缩影和窗口”①。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高校统战工作日益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功效和能力。荟萃了大量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的高校,在培养选拔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物,推进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事业和开展各领域统战工作中发挥着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作用。“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②为如何搞好高校统战工作,完成新时期新形势下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确立了具有战略性的指导原则,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工作开展的总体方针和基本任务的确立,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质性展开,工作有效机制的构建,工作思维模式的创新更应彰显这一基本内容。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总体格局中的重要领域,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质,把握其内在特征,厘清简单化、抽象化界定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质和特征,有的放矢、切实有效地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凸显高校统战工作存在的应有价值。

一、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质

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统战工作,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辨证统一关系。显而易见,高校统战工作实质不能悖离统一战线工作实质的普遍性要求。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的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两个概念,并完整表述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广泛联盟”,进而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性质界定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循着邓小平同志关于统一战线实质普遍性的表述,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质可以界定为: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与党外知

识分子爱国爱校的合作共事、共谋发展。

剖析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实质的表述,我们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其一、逻辑起点:“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国统战工作总体格局的重要领域,不允许也不可能游离于这个“大统战”格局之外,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任务和要求必须彰显“政治联盟”、“爱国联盟”的内涵,这是原则更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题中之义。

——就高校统战工作对象而言

鉴于高校荟萃了大量的中、高层党外知识分子的客观事实,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应鲜明、具体和具有针对性。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教育部于199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将高校统战工作对象界定为: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高中级知识分子,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名人遗孀,后裔等,特别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或重要业务骨干等。显然,明确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是统战工作展开和工作机制构建的具体化的前置要求。

——就高校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而言

在高校,统一战线任然是爱国统一战线,构筑爱国的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到高校层面,爱国的内涵更具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具体指向——爱国即为爱校。没有爱校,高校统战工作就失去了特殊性和针对性。工作机制的构建必然显得空洞无物华而不实。

其二、逻辑过程:“合作共事”

——合作共事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过程要求,更是工作态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客观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合作共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彰显了其内在规律的必然性。高校统战工作更应拓展“共事”的客观要求和过程需要,充分地、更大限度地凸显知识分子的主观能动作用。毛泽东同志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他服务。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必需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③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创造性的作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我们党的一只依靠力量”的科学论断,毋容置疑,中国共产党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盟是领导阶级的内部联盟,“合作共事”应是“密切共事”的题中之意,它充分诠释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时代合作理念。

其三、逻辑终点:“共谋发展”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统战工作更是高校统战工作展开的应有之义。“发展”的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是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更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归宿,“共谋发展”正是彰显这一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

二、高校统战工作在新的历史新的时期面临的新的情况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团结绝大多数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胜利,战胜任何困难的强大力量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九十年奋斗的历史,“统一战线”以其历史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符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内在规律的逻辑演进,正如新时期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考察“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是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大背景下,高校统战的内涵和外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这些时代凸显出来的新情况新特点,为探寻高校统战工作高效并切实可行地反映时代特征和总体工作机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才流动频繁思想观念多样化趋势强劲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技术市场化,引发知识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的不断跟进,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甚至国际间的人才封锁和垄断越来越脆弱且不堪一击,凝固的链条在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下合理流动、优化已使高级知识分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从一而终”的观念荡然无存,思考并不断修正自己人生的最佳坐标,趋势而动、趋利而动,已成高校人才互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互动是资源配置的本意,更是深层次的思辨——导致互动的主体——人的思想观念的固化状态破裂而趋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高校无疑是这一变化趋势的集散地——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思维趋前人才荟萃的高频地带,高端性的知识渊源和前瞻性的思想观念,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