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六一居士传学案含答案

2023-04-01 来源:钮旅网
第8课 六一居士传

目标定位

1.掌握

“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背景探寻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2.文学常识

自传:作者为自己写的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滁山( ) ②颍水( ) ③嗜金石( ) ...④涿鹿( ) ⑤珪( ) ⑥佚( ) ...

答案 ①Chú ②Yǐnɡ ③shì ④Zhuō ⑤ɡuī ⑥yì 2.通假字

①聊以志吾之乐尔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累于此者既佚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耳” 罢了 ②“逸” 安逸 3.一词多义

吾一翁 .以

难强之筋骸 ①以乃以.聊以志吾之乐尔 .

上 .将退休于颍水之

为吾累者众也 ②之世事之.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

答案 ①把,介词/凭、用,介词/用,介词 ②的,结构助词/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代“我”,第一人称代词

4.词类活用

①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

②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③累于彼者已劳矣: .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劳累。②名词用作动词,生病。③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拖累。

5.文言句式 ①六一,何谓也:

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③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④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⑤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⑥此吾之所以志也:

答案 ①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②“……也”,判断句。③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④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前。⑤定语后置句,应为“吾累者之世事”。⑥“……也”,判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

②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 ③吾其何择哉! 译文:

答案 ①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②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③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7.文学文化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北宋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史学家。作品有:政论文《________》《________》《与高司谏书》等,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________》《泷冈阡表》等,赋《________》。

答案 醉翁 六一居士 政治 文学 朋党论 五代史 伶官传序 醉翁亭记 秋声赋

一、词句梳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②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③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④吾之乐可胜道哉: .⑤聊以志吾之乐尔: .⑥子欲逃名者乎: ..

⑦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⑧赐其骸骨: ....

答案 ①贬官降职。②更改。③疾:快速。走:跑。④尽。

⑤姑且。⑥逃避名声。⑦一向就有的志向。⑧皇帝同意其告老还乡。 二、疑难突破

2.“世事之累”体现了什么呢?

答案 “轩裳珪组劳吾心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望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3.居士以官场为累,“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

答案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官场世务不仅劳形,还常有不测之祸,令人十分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4.第三段中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答案 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要隐退的三条理由:

A.“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B.“讫无称。”

C.“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5.结合第二段,作者要求“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案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一、文白对读

六一居士初 谪 滁山,自号醉翁。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山时,自号醉翁。

错误!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既老而衰且病,将 退休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 州。谪:贬官降职。

错误!

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 号 六一居士。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而:表并列关系。且:又。于:往,

 

去。颍水:淮河支流。则:便。

客有 问曰:“六一,何谓 也?”居士曰:“吾家藏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何:什么。谓:叫做,称呼。也:集录 三代书一万卷,

集录夏、商、周三代 书一万卷,用在疑问句句尾,加强疑问语气。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 置酒一壶。”以来金石文字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酒一壶。”置:摆

客 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

客人说:“这只是五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 放。

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 间,是岂 不为 六一乎?”这一老头,老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是:这,这样,代词。为:是。尔:助词,罢了,而已。奈何: 怎么,为什么。此:这,这个。岂:难道。乎:表示反问。

客 笑曰:“子 欲逃 名者乎?而 屡 易其号,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此 庄生所诮 畏 影而 走 乎日中者也,这正像庄子所讥笑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错误!

后“而”,连词,表示转折,却。易:改变。诮:余将 见子

我将会看见您 讥笑。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和肯定。

疾走 大喘 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避。”

疾:迅速,敏捷。居士曰:“吾固 知 名 之不可逃,然亦知夫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 走:跑,疾行。

固:本来,诚然。然:连词,表转吾为此 名,不 必逃也。 没有必要逃避。折,却。亦:也。夫fú:语气词。我取这个名号,为:取。聊:姑且,客 曰:聊 以志 吾之乐 尔。”  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暂且。志:表明。客人说:“其 乐 如何?”居士曰:“吾之乐 可胜道哉!“你的乐趣怎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错误!

胜shēnɡ:尽。道:说,谈论。方其得意于五物 也,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 哉:语气词,表示反问,吗。

错误!

太山在前 而 不见,疾雷破 柱 而不惊;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慌;

错误!

太山,虽 响 九奏 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 原,

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 泰山。

未 足喻 其乐且适也。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错误!

 

示否定,相当于“不”。喻:表达,说明。且:连词,表示并列。适:舒适。于:在。之:助词,的。野:原野。涿鹿:地名,在今河北。未:副词,表然 常患 不得 极吾乐于其间者, 世事之为吾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累者众也。

错误!

拖累太多了。

引出判断。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其 大 者有二焉, 轩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被。裳 珪组劳 吾 形 于外,

错误!

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

爵禄。轩,古代大臣所乘车驾。裳,官服。珪,古代封赐土地爵

 

位时,给予受封者作为凭证的一种玉器。组,印绶。形:形体。

忧患思虑 劳吾心于内, 使吾形 不病而已 悴,

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心 未老而 先 衰,尚何 暇 于五物 哉。心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劳:疲惫。而:连词,表转折。已:已经。悴:憔悴。未:没有。 尚:还,仍然。何:什么。暇:空暇。哉:语气助词,表反问。虽 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 三年矣, 一日天子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

虽然:虽然如此。自:从。其:我。者:表 恻然 哀之, 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示判断。矣:语气词,表示陈述。一日:

一旦。恻然:哀怜的赐 其 骸骨,使 得 与此五 物

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 样子。之:指代我。

皆返于田庐,庶几 偿 其 夙愿 焉。此吾之一起回归田园,或许可以实现自己往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表明所以 志也。”我的乐趣的原因。”

错误!

偿:实现,满足。夙:向来,往客 复笑曰:“子 知 轩 裳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 日。此:这。之:引出原因。

珪 组之 累 其形,而不知 五物 之 累其心

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

复:又,再。子:您。之:代词。累:居士曰:“不 然。乎?” 力吗?”劳累。乎:语气词,表示反问。居士说:“不是这样。

累于彼者 已 劳矣,又 多忧 ;累于此者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为这些物品所吸引,既 佚矣, 幸无 患。吾其 何择哉!”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错误!

代官场。彼,那。此者:指代五物。既:连词,表示并列。佚:安

 

逸,安乐。幸:庆幸。患:祸患。其:代词。何:如何。择:选择。

于是与客 俱 起,握 手大笑曰:“置 之,区区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

与:和。俱:皆,都。置:放弃,弃置。之: 不足 较也。”

小事不值得计较的。”代词,指代两人争辩。区区:小、少。

已而 叹 曰:“夫士 少 而仕, 老而休,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盖 有不 待 七十者 矣。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错误!

仕:做官。盖:大概,一般。不待七十:不吾素 慕 之,

我素来羡慕他们, 一定要等到七十岁才退休。待,等待。

宜 去 一 也。吾尝 用于 时矣,而讫无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 称 焉, 宜 去 二 也。可以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错误!

用于时:指出仕。讫:通“迄”,至、壮 犹如此,今既老且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 到。无称:没有可以称道的政绩。病矣,乃 以 难强 之筋骸, 贪 过分之 荣禄,是将

多病,如果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超越职位的俸禄,这将会

违 其 素 志而自食其言,宜 去 三也。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谈话不算话,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犹:尚且。乃:表假设,如果。强:壮健。荣禄:名位利禄。 是:这,此。素志:一向就有的志向。而:连词,表并列。

吾负三 宜去, 虽无 五物 ,其去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负:负担,引申为具备。虽:

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即使。复:再。何:什么。宜矣, 复 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二、文本深读

善于谋篇的作家,都重视文章的结尾。举凡一篇的胜义,全文的主旨,精辟的议论,乃至警策的语言,往往安排在结尾处,使人读完全文,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产生无穷的感慨,或引起联翩的浮想。所谓掩卷沉思,低回击节,起坐彷徨,种种艺术效果的取得,虽不能说完全系于一结,那精

警的一结却起了重要的作用。像这篇文章,以“六一”命篇,中心意旨却并不在表现作者晚年徜徉琴棋书酒之间的至乐,而在于表明亟于辞官归老的心情;结尾“三宜去”,才是一篇的归趣。前面写“六一”之乐,只是一种向往,一种

追求;这种“乐”,只有在辞官归老后才能变为现实。预想“六一”之乐,旨在求得“三宜去”之早日得到理解和实现;把“三宜去”安排在结尾处,才能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及其执政者“恻然哀之”。因此,文章的题目虽然是“传”,其实不是一篇记叙性的传文,而是一篇借议论以抒情的散文。

1.结构图解

一、更号原因

六一居士传二、“六一”之乐向往归老

三、三宜归去

2.中心主旨

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3.写作特色

隐寓的哲理。这篇文章除了感情真挚动人之外,还深寓人生哲理。当作者对“客”说明更名“六一居士”的含义后,“客”指出他企图“逃名”,并引用《庄子·渔父》篇中的话,讥诮他这样做是“畏影而走乎日中”,必将“疾走大喘渴死”,而名终不可逃。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青年时代,无不想捷高科,得名位,汲汲于事功。一旦有了高科名位,才发现名位与劳苦忧患俱来,名愈高忧劳愈甚,居位愈久愈不能自拔,真所谓春蚕作茧,徒以自缚。欧阳修在北宋中期享

大名数十年,深谙个中消长盈虚之理。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客”所引《庄子·渔父》篇那段话,还有两句没有直接说出来,这就是“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人要逃避自己的影子,最简单的办法是从阳光下站到阴处来;人要是怕见自己的脚印,只要停下来不走,那脚印自然会消失。这里的“处阴”“处静”,隐喻息影林泉,摆脱物累世虑;对于欧阳修来说,便是辞官归田。这话虽从客人引述道家之言中隐约其辞地泄露出来,其实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清醒体认。这段客主问答,是十分含蓄的悟道之言,妙在引而不发,言而未尽,特别引人寻绎,耐人咀嚼。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滁州 雏形 刍议 踟蹰 ....B.颍水新颖影音应届 ....C.轩裳宣纸喧闹煊赫 ....D.轶事造诣安逸肄业 ....答案 B

解析 “应届”的“应”读yīnɡ,其他读yǐnɡ。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愉悦 恻然 置之度外 B.逻缉荣禄无限感概 C.逃避宦海自食其言

D.悠闲迂缓依阿取容 答案 B

解析 缉—辑,概—慨。

3.下列句子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六一,何谓也 B.此吾之所以志也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同,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B.累于此者既佚矣 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D.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答案 D

解析 活用词语:A项“劳”,B项“累”,C项“病”。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B

解析 B项这样。A项表并列/表转折。C项并且/将近。D项“……的原因”/“用来……的”。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译文:六一居士刚刚迁居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译文:受五物“拖累”,既安逸又可幸免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译文:我曾经掌权于当世,但至今也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去职的第二点理由。

D.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译文:我背负这三个应当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五物,我也应当去职,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答案 A

解析 六一居士刚刚被贬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7~9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屡易其号 易:改变 .

B.吾之乐可胜道哉胜:承受 .

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D.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或许可以 ..答案 B 解析 胜:尽。

8.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是为五一尔,奈何? .B.是岂不为六一乎?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答案 C

解析 C项表被动。A、B、D三项为动词,是。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译文:

(2)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译文:

答案 (1)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2)为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泷冈阡表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

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

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

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欧阳修《泷冈阡表》节选)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庇而为生 庇:依靠 .B.间御酒食御:进用 .C.屡废而叹废:停止,搁置 .D.其心厚于仁者邪厚:厚道,忠厚 .答案 D

解析 厚:注重,重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答案 C

解析 A项何:怎么。B项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以:因而;用来。D项则:就。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之父“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项是( )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⑥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①②④D.④⑤⑥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之父居官廉洁,俸禄微薄,他不让俸禄有节余是因为他认为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B.欧阳修的祖母去世后,无论“岁时祭祀”,还是“间御酒食”,欧阳修之父都会流泪,为不能好好奉养她而终身感到遗憾。

C.世间治狱的官吏每每想要置犯人于死地,欧阳修之父却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为的是不让被处死的人有遗恨。

D.欧阳修年幼丧父,太夫人以“汝父之志”教育他,断定他必能承继父业,光宗耀祖。

答案 A

解析 应是:他认为有节余的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译文:

(2)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

答案 (1)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

(2)你一定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参考译文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从我成为你家媳妇,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着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

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着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无不这样。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发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视仁的啊!

因此,这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的原因。你一定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四、随堂练笔

15.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不少于300字。

答案 略。

1.欧阳修名句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②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③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⑥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⑦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⑧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⑨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2.小故事

卖铅笔的乞丐

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个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年卖铅笔的那个乞丐。而他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我们都是商人。

感悟

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

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

适用范围

(1)不要停止对生活的追求。(2)发现

生活的亮点,你就有可能改变命运。

品读欧阳修 安徽考生

假如给我一个选择,让我生活在古代的话,我会选择宋代,更是北宋那个有你——欧阳修的时代。真想跨越千年的时光与你对饮,尽管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你不会介意,因为你有宽广的胸怀。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你位居副宰相,位高权重。按常理,你一定妒贤嫉能,阻止有才之人越居你上。但你不,你勇于提拔推荐有才之人,你提拔推荐王安石,他成为宰相,官居你上,他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最伟大的改革家;你奖掖“三苏”,让他们的芳名远播,成为唐宋八大家,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大度。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阔达。你政治上不得意时,被贬为滁州太守。按常理,你一定是抑郁不得志,难以排遣心中的郁结,而你却不计较得失,修“醉翁亭”,作《醉翁亭记》怡然自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好一般阔达。你曾号“六一居士”。人问,何为“六一居士”,你说:“家有藏书一万卷,有三世金文著释一千卷,一棋盘,一琴,桌上常备一壶酒。”人问此“五一”也,你却爽朗一笑说:“一老翁置于其间,岂非‘六一’也。”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感动的勤奋。你从小在沙滩练字,苦读史书,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仕途顺利,但从未放弃勤奋的信念。深夜苦读,手不释卷,即使是意志受挫时,也能在书海中寻找快乐。有人曾问,君藏书万卷,不知读过几本。欧阳修曰:“你在我所藏之书随便挑一本问我,若有我没读过的,我无颜面对我的‘六一居士’。”那人专门挑一本积了许多灰尘的书问他,他便对答如流,毫无差错。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怎么会对答如流,毫无差错呢?

品读你,品出你谦虚谨慎的做人态度。在那个群星云集的时代,你却功名成就之后不浮夸自傲,常人恐怕做不到的。你和另一史学家修订史书,名字列于他人之下,不居功,难能可贵,难怪宋“六家”以你为首,当之无愧。“三苏”、王安石、曾巩都是你推荐出名的,你曾极力推荐苏轼,说此人日后文名显于我欧阳修,智之大者,欧阳文忠也。

品读你,品出的是黑色天幕上最闪亮的星,星光闪烁;品读你,品出的是花架上最美丽淡雅的海棠,清香宜人;品读你,品出的是歌唱舞台上的交响曲,催人奋进。站在宋朝时代陡峰的,不是帝王,而是你欧阳文忠公。你是让人望尘莫及的大家,品你千年有滋味。

赏析

这是一篇章法严谨,内容丰赡,主题

鲜明,语势磅礴的考场作文。具体表现如下: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开篇激情引入,点明主旨;结尾呼应开头,抒发情感;中间四段分别用醒目的首括句,领起段落,串接全文。使得文章结构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主题鲜明,材料丰赡。文章紧扣话题“读”拟出标题“品读欧阳修”,接着紧扣话题与标题行文,表达出读欧阳修的

感悟: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阔达;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感动的勤奋;品读你,品出你谦虚谨慎的做人态度。主题鲜

明突出,材料丰赡,信手拈来,表现了这位考生丰厚的文化积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