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概调研报告

2022-08-07 来源:钮旅网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时间:2016年11月-12月

成员:孟凡哲 杜轶彤 马致良 张宇 李雪飞 李志锋 邸恩然 韩群虎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任务分工如下: 查找资料: 邸恩然,韩群虎 制作调查问卷/调查方式张宇

统计个人数据 李志锋 对资料的整理 李雪飞 数据分析 孟凡哲,马致良 总结 得出结论 杜轶彤

第2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一、 调查目的: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状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飞越成长,全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高新科技产品成为了消费热点,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通讯工具已经逐步走进了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青少年的手机拥有数量相当可观,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在这个信息飞跃的时代,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大学生一边走路一边拿着款式不同的手机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这已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手机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面对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受访的大学生中,手机的拥有率达到了100%,也就是说手机作为普及化的科技产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扮演着或重或轻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须品。如此高的手机拥有率,势必也就造成了手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的普遍化、多样化与严重化。而此篇报告所针对的便是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大学生中的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与问题,分析高校学生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危害及其一些建议。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当代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

第3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同学们是否能合理使用手机,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使用情况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大学生 三、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方式:问卷形式

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你好,随着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日益频繁,我们现进行一项关于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请你务必真诚、认真、坦率的回答每一个问题。你所填写的资料,我们将为你保密。谢谢你的合作(填表说明:1.请选择符合你情况和想法的选项2.,请不要和他人商量) 1.你是在什么时候有属于自己的手机?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2.你手机来源?

A 父母买的 B 朋友送的 C 自己打工 D 其他 3.你一般多久换一次手机?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用坏才换 4.你每天用手机时间?

A 1小时之内 B 1到 2个小时 C 3到5小时 D 5小时以上 5.你常常用手机干什么?

A 学习 B 聊天,电话 C 游戏 D 视频,音乐

第4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6.你一个月手机费用?

A 30元以内 B30到50元 C 50元以上 7.你买手机注重什么?

A 性价比 B 功能 C 外观 D 实用 E 其他 8.你买手机能接受的价位?

A 1000以内 B 1000到1500 C 1500 -2000 D 2000以上 9.你会在哪里买手机?

A 大型手机商场 B 品牌专卖店 C 营业店 D 网上购买 10 你认为手机应该增加什么功能? 再次感谢你配合我们完成这次调查,谢谢!

四、 调查时间:2016年11月17日——2016年12月17日 五、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 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第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3. 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 调查方法: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 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将其上传到虚拟主机空间。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 撰写调研报告。 七、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课上手机使用情况上课不玩手机百分比上课玩手机百分比 第6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84.4%的大学生会在课上使用手机,仅有16.6%的大学生会在有急事不得不用的情况下使用;在课上使用手机的大学生中手机各个应用方面9%26%12%与学习有关32%21%手机游戏浏览新闻聊天其他 9.0%的人在课上什么都玩,26.3%的人在使用手机软件的聊天功能与同学或朋友聊天,21.0%的人在浏览手机新闻或登陆网页,还有31.5%的人在玩游戏,,12%的人做与学习有关的事;半节课以下半节课半节课以上10%23%67%课上手机使用时间情况调查第7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在关于每节课上使用手机时间长短的问题上,66.8%的人使用时间在半节课以下,23.1%的人使用手机的时间为半节课,还有10.1%的人课上使用手机的时间为半节课以上;

在什么课上使用手机任何课程已经形成习惯老师教课没有吸引力对某一课程无兴趣在关于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调查中,13%的认为课上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个习惯,40%的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上使用手机,38%的人因为老师讲课乏味听课无聊选择使用手机消磨时间,还有9%的人无论什么课都使用手机;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班级上课时间内课上玩手机的同学较多且自己也容易受到周围玩手机同学的影响而跟着玩;受访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危害都表示不是特别清楚或不以为然。

第8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据调查有54%的学生会感到愧疚但还是禁不住会玩,仅有6%的学生不会感到愧疚,有18%的学生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56%学生认为虽然觉得不妥当,但还是忍不住; 2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找点乐子。调查还显示,52.3%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并不认为有什么愉快的感受。由此可见,玩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下意识的“习惯性”,即使心里有愧疚,但还是很难改正,这种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效率与效果。

第9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24%的学生选择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玩手机,32%的学生选择了在公共基础课上玩手机 ,44%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玩手机。由此看来,不管上什么课,玩手机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因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现象与问题存在的几个特点:

1. 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问题存在群体普遍化的特点,大量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

2. 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用途的多样化,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并未将手机的使用用于学习方面,而是只是将手机使用功能的娱乐化;

3. 大学生对课上使用手机危害的忽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

第10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长期使用手机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或不以为然,而根据相关实验显示,如果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两小时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特别是对使用手机上网对视网膜的伤害。 在得出了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几个特点之后,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种现象也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就学生而言,中小学是应试教育培养模式,是被动灌输性的学习,而大学是素质教育模式,是主动性研究型的学习。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本身的渴求,经过三年高压下的“高考训练”,学生在宽松的大学课堂反而有些无所适从。因为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愿意主动去学习知识,对于课堂上某些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尝试,反而引起了学生的抵触,觉得上课“像玩儿一样,学到的东西太少”。还有一方面原因便是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课程的兴趣度不高,失去课上学习动力,且由于近年来,大学生专业方向和工作不对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开始质疑听课的意义并开始对于上课不认真对待,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便更为突出。

就老师而言,造成如今大学课堂上手机盛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任课老师的“熟视无睹”与“放任自由”,教师的课堂松散管理让大学生们心不在焉也更有恃无恐。既然学生在课上使用手机的风险是低的甚至是无风险的,那么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便是呈蔓延状的且难以杜绝的,由于大学更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大学教师们便少了像高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强制学习压力,学生也就少了被“监管”的束缚,此种现象便会越来越严重。

第11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就学校而言,学校的监管力度存在欠缺,对于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缺乏有力的措施进行制止,也难以制止。

发现问题的原因之后,便要探讨如何去改善大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情况。

其中,大学生本身应该改变其被动受教的惯性思维模式,尝试主动去获取知识,明确目前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清楚在课上使用手机的资源浪费问题,明白长期使用手机其辐射对人身体的危害性,也要考虑父母供自己上大学的艰辛,从自身的改变开始,慢慢杜绝在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

而老师应该增加其上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上课,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兴趣度,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大学老师还应对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劝阻,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减少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

学校则要提高监管力度,明确课上使用手机的违规性。 四 、 研究结论 与建议从 本 次调 查 数 据 看 ,主 要 结 论 可 归 纳 为 以下 几 点:

(1)大学生手机网络的使用情况特征可归纳为“两 高”: 普及率高、 依赖程度高。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网络的 使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各个群体 。不同性别 、 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学生使用手机 网络相 当普遍 ; 农村学生 和城镇学生只存在着使用时间长短的区别。大学生对 手机网络的心理依赖程度高 , 手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第12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2)大学生手机 网络的基本使用状况表现 出与传 统 网络 的差异性。首先 , 反映在上网地点上 , 从传统的宿舍 、 机房向教室、户外等更广阔的地域延伸 , 教室成 为使用手机 网络最为普遍的地方 ; 其次 ,手机网络 时间已经超过传统 网络使用时间 , 手机网络时间呈现碎 片化 、零散化的特征 ;再者 ,手机 网络使用 内容也 比 传统网络更丰富,不仅囊括了传统 网络 的各项内容 ,还新增 了手机 网络特有的 内容 , 如 即时通讯 、即时个 人动态发布、即时信息查询与检索等。

( 3) 大 学 生与 手 机 网络 的 互动 关 系特 征 可 以归 纳为 :大学 生使用手机 网络 的动机具有 明确 的感情色彩 ,以寻求情感交流 、 表达 自我 、 满足好奇心为主。而 在“手机 网络 内容”的调 查上 , 主要集 中在三方 面 : 娱 乐 、 生活 、 时政 ,而真正将手机网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的人很少 。手机 网络对大学生学习、 心理 、 生活各方面 存在着积极和消极影 响 , 对于负面影 响的认识 , 部分 大学生还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现象 。

( 4)大学生对 当前手机 网络运行现状及满意度上 存在着矛盾、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对 当下手机 网 络运行 中存在 的乱象有较明确的认知 , 并对 当前手机 网络文化的管理显得信心不足 ; 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手 机 网络运行发展前景有着积极 的心态 , 并抱 以很大的期 望 。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 ,对如何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手 机 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本研究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

第13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1.充分认 识“ 多屏 化 ”移 动 开放 共 享 带来 的 时代效应 , 辩证分析手机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 响 随着 3G技术 、 WI FI热点技术的不断完善 , 智能移动网络终端的异军突起 , 现 已形成与 电视 、电脑“三足 鼎立”的“多屏化 ”传播 时代 ,而这是一个“更强调策 略、 更强调创意 、 更为注重受众”的时代 。 在这样的背 景 下 , 手 机 网络 兴起 , 并 逐 步形 成 一 个 具 有 强 大 社 会 影响力的亚文化现象 已然成为时代趋势 。而高校的管 理者应当顺应趋势 , 对手机网络这一新事物采取客观冷静的态度 , 既不一味抵触又不盲 目乐观 ,而是在 充 分了解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现状基础上 , 理性辩证地分析手机 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唯 有如此才能作出积极有效的对策 。

(1) 积极 影 响 。首先 , 手 机 网络拓 展 了大 学 生 的人际交往模式 。依托手机这一移动网络终端 , 大量名 目 繁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应运而生。这不但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扩大 , 更使交往方式 多元化 ,交往 内容趋于丰富 , 从而促进 了大学生的社会化 , 改变了大学生人 际交往模式 。其次 , 手机 网络改变 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手机网络信息传播多频化 、图像化 、 互动性 、 非线 性输入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 学习交流方法产生 了深刻 的影响 , 而这将有利于他们迎接 “多屏化时 代”对于学习的要求。此外 , 手机网络开拓了大学生的 视野。手机网络凭借其时 尚、 便捷 、 娱乐 、 大众等特性 迅速被爱好新事物的大学生接纳。它开辟了一个更加 高效 、 便捷的网络文化 时代 , 让 大学生不再受 时问空 间的限制 , 也让他

第14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们 能够更加开放地展示 自我 、了解 社会 、学 习知识 ; 它与传统互联 网络一起 为大学生建 立了一个更完整的个人虚拟世界 , 这大大开拓 了他们 的视 野 。

( 2) 消极影响。综合本研究的调查分析 , 可以看到 手机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部分大 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及娱乐中 , 对手机心理依赖程度 高 , 甚至有学生产生“手机综合症 ”。嗍而过分依赖手机 网络作为沟通渠道 , 会缩小大学生社交圈 ,易使其脱 离集体生活 , 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明辨是非 的能 力 。此外 , 还会扰乱高校原有的秩序。除了对现实层面 的消极作用外 , 手机 网络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更 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主流意识形态认 同感削弱 , 价 值观念多元化倾 向等都是需要高校管理者 、 教育者特 别 关 注和 积极 引 导 的 。

2.在手机 网络环境下 , 加 强高校 学生管理 工作的 对 策 建议 (1) 加强大学生 自身对网络信 息的辨别能力 。大 学生虽 已成年 , 但实事求是地讲 , 在进入大学之前 , 也 即他们在高中阶段的生活主要 围绕高考应试而展开 , 并未充分接触 网络文化 ,高中课程亦未针对 网络文化 开展相关课 程。因此 , 大学生在辨别 网络信息 的良莠 方面存在一定 的问题 。有鉴于此 ,高校应针对 网络信 息的辨别开设相关课程 。在课程 内容的定位上 , 在把 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 要点 的基础上 , 要不 断与时 俱进 , 更新课程讲授的方式。同时 , 课程讲授的内容要 时刻关注网络上 出现 的社会热点 、 焦点话题 。对于网 络上 出现的带有负面效应 、影响较大的话题 , 课程 的 讲

第15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授者应及 时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作出相关评议 , 及时 化解此类话题在学生 中的负面影响 , 将学生引导到积 极正面的思想政治立场 、 人生观、价值观上。

( 2) 提高高校课堂 的质量 。根据 问卷调查可知 , 大多数学生将 上课 时用手机上 网的原 因归咎于课堂 内 容枯燥 、 乏味。对此 , 一方面, 高校应严肃课堂纪律 , 制 定相关规定 , 杜绝或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 网 的行为 ; 另一方 面, 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行为有赖于课 堂质量的提高 , 而这又关系到两个方面 : 首先 , 讲课 的 内容应在生动性 、 适 时性方面有所提高 ,这一点对 于 与社会生活关系紧密的人文学科 而言尤为重要 。其 次 , 讲课者也即任课教师应具备负责任的态度。为此 ,高校有关单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高校教 师的责任感 、 荣誉感 的同时 , 还应制定 、 落实与提升课 堂质量相关的奖惩机制 , 使课堂质量与授课者 的切身 利 益挂 钩 。

( 3)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效 利用手机网络 。 作为一种新兴媒介 , 手机网络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尽管 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 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但也应该认 识到 , 作为一种媒介 , 手机网络本身是 中性的 , 在带来 负 面影响的 同时 ,它也可 以被运用到高校学生工作 中。首先 , 对 于高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 通过手机 网 络 , 思想政 治教育 的相关 内容可以适 时 、 快速地传达 到每一个学生 , 这提高了内容传递 的效率 。当然, 必须 注意的是 ,网络文化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 新的要求 。为此 , 相关工作者在坚持正确 的思

第16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想政治 立场的同时 , 应积极借鉴、汲取 网络文化 中那些生动 、 活泼、 受 到广大学生欢迎的有益元素。其次 , 不 同于一 般 的学生管理工作 , 利用手机网络 , 管理者能够适时 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动态 , 并能够及时与每一个学 生沟通 , 帮助学生化解其在学习 、 生活 中遭遇到的相 关 问题 。

( 4)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要有效落实上述诸点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 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为此 , 一方 面 , 政府部 门要制定 、 完善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 、 法 规 , 及 时、严肃地查处不 良、违法信息 的来源 ;另一方 面 , 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应担负起 自身 的社会 、 道德责任 , 无论是在 日常生活还是在网络中 的行为 ,都应传递积极 、 正确的能量 。只有这样 , 才 能从根本上营造 出一个 良好 的网络环境 。

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研究 手机上网能过通过手机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 信息,满足大学生求知的需要;拓宽了大学生的沟 通途径,满足他们交友的需要;也能够下载电子书、 游戏、图铃等,满足大学生娱乐的需要等等。然而由 手机上网这些便利和有趣的特点、大学生本身的特 点、大学课堂制度等因素而引发的问题也逐渐崭露 头角,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相关研究也是在几 年逐渐出现。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已经被认为是相当普遍,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和由手机上 网产生的影响被许多学者所研究。

(1)李迎在《大学生手机上网心理问题研究及其对 策分析》对大学

第17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生手机上网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 是从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阐述,心理因素总结 了四个方面:社交缺乏、炫富心理、认知偏差、自信 缺乏;外部因素则是归因于山寨版手机与非法手机 网站合作提供服务吸引大学生以及手机游戏的开发。

(2)朱立峰在《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与对 策》 对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归因于手机的普及、政 府及运营有关政策的推动、 手机上网的特殊特点、 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顺利这四点。 而其指出手机 上网的特殊特点包括随时性、便携性、“安全性”。

(3)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而如果 从大学生本身的因素分析的话应该通过其行为来 进行分析。 黄明和闫淑楠在《浅谈手机上网对当代大学生 的影响》 对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归纳,分 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是手机上网 能够开拓大学生视野;方便大学生与他人的联系沟 通;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负面影响则体现 在影响学业;造成部分大学生孤独抑郁引发心理疾 病;增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打乱大学生生活规律, 影响身体健康这四方面。

(4)而在王兵《论手机上网对 高校大课堂的影响》单独指出手机上网对高校大课堂的深刻影响。 手机上网能够延伸课堂内容,为学 生课堂学习查缺补漏,便于师生互动,争强教学效 果, 但同时手机上网也对高校大课堂带来负面影 响,其隐蔽性增加了大学生教学管理的难度,大学 生对手机上网抑制了大学生的思维。

第18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从本次问卷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

1、 数量因素: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通讯工具已经逐步走进了现

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青少年的手机拥有数量相当可观。消费量趋向在一定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手机的使用占据了青少年的课余时间甚至占据大量学生的上课时间,24%的学生选择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玩手机,32%的学生选择了在公共基础课上玩手机 ,44%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玩手机。

2、 使用动机:手机拥有强大的功能,随时随地跟进新闻报道,以

及网络上的知识、通讯等等,解决一些同学的基本的疑惑,给广大人民带来方便。大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同学推荐选择所需要的软件,同时,手机上还有一些网络游戏,较少的同学沉溺于手游,而较多的同学常用于手机QQ、微信、微博、视频等APP.

3、 使用功能分类:通讯类,如微信、QQ、飞信、电话、短信等;

娱乐类:视频、游戏等;网上消费:淘宝、京东、唯品会等以及其支付APP,其他:手机自带功能、地图、指南针等。 4、 使用情况:现如今变成了低头族的社会,拥有手机率为百分百,

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课上使用手机的同学占据大部分。 5、 使用方式:9.0%的人在课上什么都玩,26.3%的人在使用手机

第19页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软件的聊天功能与同学或朋友聊天,21.0%的人在浏览手机新闻或登陆网页,还有31.5%的人在玩游戏,,12%的人做与学习有关的事;

6、 手机的作用: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

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但使用手机的生活中,切勿攀比,影响休息,耽误学业。

第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