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本文短短86字,却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目的在于告诫儿子注重修身养性,勤学励志,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至今读来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本课设计以“初读——精读——研读——品读——诵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运用默读法,提取关键语句,疏通全文大意。
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1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课文中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2)“志、学、才”这三个成才的基本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
(4)读完全文,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人才辈出。下面我请同学们根据两句诗,猜一个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大家猜得很对,是诸葛亮。
2
千古良相诸葛亮在我国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智者形象,是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一代忠良,更是一位慈父。在他54岁弥留之际,给他儿子写了一封信,全篇共计86字,可谓字字千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体会他慈父的殷殷情怀。(板书:诫子书) 二、初读,读通文章 (一)解题:
诫:劝诫。书:信。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诫子书”从题目得知本文是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二)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学生齐读,出示朗读要求:
3
1.读得流畅、自然。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 2.读得有韵味,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注意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揣摩作者情感。 三、精读,疏通文意
默读课文,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标注圈画疑难问题。组内探究疑难问题,未得出结论或答案不一致的问题,小组长整理提问。 (一)词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教师提示:
之:的(结构助词) 。 行:品行。
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用来。修身:修养身心。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4
广才:增长才干。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驰:消失,逝去。 遂:最终。 (二)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四、研读,读懂深情
(一)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想成才,最关键的是做到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静。
教师点拨:“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同义词,“淫慢”“险躁”则是其反义词。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考虑其内在联系。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5
(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与静无关?为何“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结合生活经验或名人事例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孔子曾称赞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乐”在其中,其根源在于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与学问的孜孜以求。所以,培养好的品德,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才会节俭处之,所谓“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让人明确并坚定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宁静的环境,更需要宁静的心境。宁静才能专心治学,心无旁骛。例如:董仲舒,目不窥园的故事。西汉时期,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最终学有所成。
(三)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相关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6
(说明: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通过疑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1.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一读,比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体现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请同学们齐读本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 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驰”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好在哪里?
教师点拨:“驰”—“飞驰”。时间每分每秒飞驰一样的流逝。时光的流逝如此之快,正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遂”是什么意思?读“遂成枯落”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7
教师点拨:“遂”于是,时光飞逝而过,意志与日俱减,年轻时的梦想也将成为泡影,人生慢慢凋零枯落。一无所成,更谈不上对社会有所贡献了。
语气:沉痛惋惜,舒缓重读。请同学们齐读本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特别是“遂”字,读时要略加停顿。请大家再试试,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和情境?在诵读时如何处理呢?
教师点拨:头脑中想象一个画面:满头白发,穷困潦倒,独守空室,满怀惆怅。“将”重读并拖音;“复何及”,体现追悔莫及之意、叹息之意、无奈之意。为了体现这种复杂的情绪,请大家将这句话重复一次——将复何及!将复何及!
补充资料:《诫子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更进一步说是老父写给幼子的。老父此时已经有54岁,幼子只有八岁。诸葛亮曾对他的兄长诸葛瑾说:瞻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在他临终前,写了《诫子书》,来劝勉自己的儿子。
当拉着小手的大手即将松开,留给儿子的文字也愈是深重。因此,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要注意文本所带有的——“深情”
小节: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第二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第三句,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第四句,从反面说明“淫慢”“险躁”的害处,彰显“静”的价值;最
8
后一句,强调刻苦惜时。这样,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谨严,语短蕴长。
五、品读,启迪智慧
诸葛亮从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羽扇纶巾,儒雅智慧。半生戎马,几度坎坷,面对未竟的事业,它包含热泪。诸葛亮是父亲,是人臣,是相父,更是胸怀天下之人。
读完全文,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警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学生朗读品味,注意:节奏缓慢、语调舒缓、情真意切。 结合所选名句,并结合自身实际谈理解和启发。
结语:千年前的《诫子书》,今日回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感谢先贤留给我们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拥有挺直的脊梁,迎接未来的风雨。让我们带着最高的敬意去诵读经典《诫子书》一文,让文中的智慧光亮我们的人生。
附:板书设计
诫子书 诸葛亮
9
淡泊 静 立志
惜时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