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
1、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眼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4、\"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5、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6、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7、世界统一于存在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9、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1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1、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使主观同客观相一致。
1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
1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1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6、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7、\"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8、\"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9、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0、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2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24、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25、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2
26、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2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28、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3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31、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3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3、\"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4、假象是一种错觉。
3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7、\"人为自然界立法。\"
38、\"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
39、\"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40、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41、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4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43、规律是变化、发展的。
4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
45、\"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46、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4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4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49、\"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0、\"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51、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4
52、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53、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一、辨析
1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英国唯心主义者毕尔生的关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错误论断。
它虽然也讲运动,但把运动仅仅看做是精神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2
答: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映形式的可能性。生物出现后,则具有了剌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则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而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的上述论断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合乎事实的。
3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5
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旧哲学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7种错误的看法。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去,成为专门的独立的学科。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功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4
答;(1)这是恩格斯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正确论断。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互相依存的: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第三,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是偶然性的基础和根据。
5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
6
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三,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6
答:这是对\"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不处于一定条件之中,而是指它虽然处于一定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的条件,从而表现出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把\"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解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割裂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7
答:这是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折衷主义观点。物质和精神都是存在,但精神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这一命题抹煞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掩盖了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存在只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的统一性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一命题也是同语反复,没有揭示出不同存在的共同本质。
8
7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承认世界统一性的观点称为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既包括自然界的物质性,也包括社会的物质性,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属性。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
这一原理是被科学证明了的。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思想武器。唯心主义和有神论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反科学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9
答: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自由和意志。但不能把理性、自由、意志归结为人的本质。这种哲学把人看成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永恒不变的性质,这是抽象人性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都是现
实具体的人,是从事活动的人,人天生就是社会动物,因此,他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理性、自由、意志不过是现实的社会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10
答:这是恩格斯对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
8
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中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我们要坚持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
11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包括主观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符合客观,达到真理性认
识;主观要反作用于客观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即客观和主观一致,实现价值的创造,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该命题只承认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方面,而未承认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客观同主观相一致的方面,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2
答:这是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正确论断。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无数互相冲突的个人的意志构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构成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每个人都对\"合力\"有所\"贡献\",都\"包
9
括在这个合力里面\"。因为每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有的起推动作用,有的起阻碍作用;其作用的大小、范围、深浅也有程度的不同。但应指出,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
13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此论断把两个方面的内容混为一谈。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物质和意识(或精神)、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就属于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并非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4
答;此说法不对。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想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10
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15
答:这是错误的观点。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
(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不仅是唯物主义,而且也是唯心主义哲学一元论,比如黑格尔,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他是在承认绝对精神是世界本原的前提下,主张可知论的。
(3)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一同性。比如,康德和休谟就是典型的代表。
16
答:这是一种片面夸大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各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它提供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归根到底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这一观点适合于一切社会发展阶段,包括阶级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生产力有一定发展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必将被消灭。因此,阶级和阶级斗争也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主要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它不是阶级社会的最基本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仍然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1
17
答:这是恩格斯对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科学论断。在特定范围内,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原因引起的现象,因果不能倒置。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又相互转化。这表现为:①\"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②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自己成为原因,原因转化为结果。这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具有不确定性。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18
答:此说法不对。\"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想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建构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19
答: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来自客观世界,只不过错误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12
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20
答:这是错误的观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
(2)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宫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级,它以具体性、内容丰富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4)这种观点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和飞跃。
21
答: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3
之所以说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因为第一,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第二,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第三,它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因此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2
答: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科学论断。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其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的性质,同样具有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因为:
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存在形式。它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高度复杂的物质机能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必然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就可以发现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第三,社会形态的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依次更替的基本秩序。这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递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或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违背了社会规律,必然导致实践活动的挫折和失败。
第四,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不依个人的主观动机、意志和目的为转移。
14
23
答:这是一种片面夸大电脑作用的机械论观点。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或电脑,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同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取代人类思维。
24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认识论和真理论中\"元\"是本质的意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在自然科学中,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形式或科学方法来说明同一对象,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多重性特点与真理认识的本质不能混为一谈。真理认识的本质只有一个,不能是多元的。
25
答:这种观点夸大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选择性,否认了这种选择受客观规律和物质条
15
件的制约,因而是错误的。客观规律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的进程和方向,规定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可能性和范围,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条件进行选择,并把可能性变成现实,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但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和完全自由的,受着客观规律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客观规律和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和范围内进行选择。人们对客观规律和条件认识越深刻、越全面,才有更大的自由。脱离客观规律和条件,无视社会需要,主观任意地\"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就会陷于不自由的境地。
26
答: (1)世界及其联系、发展和层次是无限的,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这是正确的。
(2)但由此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则是错误的不可知论的结论。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怀疑和否认人的认识的可靠性和正确反映世界的能力,其错误根源之一就在于割裂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就其具体实现而言有其局限性,是有限的,但就其发展来说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明天可能被认识;现在还未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的事物只有未知和已知的区别,没有可知与不可知的区别,不能把未知的东西当作不可知的东西。人类实践每天都实现着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武器。
27
答: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处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唯物史观主张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
16
但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包括无数的细校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是对历史的概括,是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校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
所以,我们既要坚持历史决定逻辑,这就在历史观上坚持了唯物论;又要坚持逻辑\"修正\"历史,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就是在历史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28
答:不对。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部分质变则不是整个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只是事物个别、次要性质的变化(阶段性部分质变)或事物局部性质的变化(局部性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属于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不属于质变过程,因此,不是质变的一种形式。把部分质变当成质变的一种形式,棍滑了质变和量变的界限。
29
答:这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片面和表面的理解,因而是错误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②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在任何时候都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理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既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在社会主义阶段遇到的物质条件方面的不足和困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又进一步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③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④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要
17
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的辩证统一。
30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包含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孤立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31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之外,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本质的根本观点。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第一,主体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主体根据需要,能动地创造出未来世界
18
的蓝图,指导实践,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坚持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过程,是主体认识能动性发挥的过程。
32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映形式的可能性。生物出现后,则具有了刺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则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而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的上述论断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合乎事实的。
33
答;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本质性原因,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因而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使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表现出某些具体特点和偏差。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19
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
34
答:假象和错觉根本不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表现本质的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意识之外,是由各种客观条件造成或人为的。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错觉则是与客观情况不相符合的错误感觉和知觉,存在于主观意识之中,它是由异常的外部条件、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或观察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假象容易引起错觉,但不能把两者混同,两者是客观存在同主观认识和反映的区别。
35
答: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彻底贯彻,也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彻底粉碎了唯心主义,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而且也和旧唯物主义根本区别开来。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级复杂的物质形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人类有机整体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物质运动系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第三,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即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通过实践,两者之间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不断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更高的统一。第四,人类固然有意识,但它是人脑这种特殊高级物质形态的功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为物质世界所限定。它是物
20
质反映的最高级形式。
36
答: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也阻碍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统治,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37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规律是由人确立的,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存在客观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够根据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能任意创造或消灭客观规律。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
为人类造福,但人们不能创造出一套法则强加给自然界,即人们不可能\"为自然界立法\"。康德的这一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类理性的能动作用,从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这种观点在实际工作
21
中,必然会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38
答: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本质性原因,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因而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发展的具体过程表现出某些具体特点和偏差。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
39
答:这是恩格斯关于联系和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一方面,联系是运动中的联系。联系和相互作用本身就表明不同事物之间J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在运动;运动存在于、表现于事物的相互作用之中。另一方面,运动是联系中的运动。运动本身就是动态联系,说明原有联系的改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现都是运动过程;运动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联系和运动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性质和它的全面性特征。
40
答: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22
人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的孤立的个体,更不是仅仅具有自然生命的个体。自然界只能赋予人以肉体存在,却不能赋予人的不同地位和价值,只有社会生活才决定人的现实本质。
因此,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在于它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41
答:这是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特征问题上的一个正确论断。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心理活动,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的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却是任何动物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
42
答:这是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典型形式。这种真理观的错误在于:①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无用,因人、因阶级不同而相异,具有主观性。这种真理观把凡是能给人以利益和效用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使真理成为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
②把真理的作用同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有用\",是真理的作用。但真理之所以为真理不在于\"有用\",而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否认了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把主观的愿望的满足和主观的效用当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一种主观真理标准。
23
④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和界限。谬误对某些人或阶级也是\"有用\"的,按照这种真理观,谬误也成了真理。
⑤犯了逻辑错误。从\"真理是有用的\"这个逻辑前提,得不出\"有用即是真理\"这个逻辑结论。
43
答:这是在对待规律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也不例外,它随着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条件是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影响规律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构成规律存在基础和前提的条件,这类条件不存在了,规律就不起作用或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类是只影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的条件,这类条件发生了变化,规律仍起作用,但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变化。宏观和微观世界,非生命和生命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等等,规律都会因条件不同而变化、发展。
承认规律的变化、发展是以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为前提的。在规律问题上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一,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会导致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变化、发展,会走上形而上学,在运用规律时会犯教条主义错误。
44
答:(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主要矛盾的
24
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主作中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同时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做好其他工作。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
7.答案要点:
45
答:这是一种否认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的错误观点。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偶然性中包含、体现、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实现和开辟道路。
科学探索的任务在于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否认了偶然性之中包含着必然性,否认了偶然性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46
答: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25
与此相反的观点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观
点是不可知论。
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为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它还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这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意义。
47
答:这是列宁关于意识能动性的科学论断。意识能动性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反映客观世界,二是创造客观世界。
反映客观世界,即认识客观世界,包括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根据需要对客观世界作出评价性认识;预见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创造客观世界包括:第一,创造关于客观世界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创造客观世界未来的蓝图,提出目的和实践方案;第三,指导实践,使实践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创造世界表现出意识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最突出表现。创造客观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以正确反映世界为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反映客观世界和创造客观世界辩证统一起来。
48
答;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
26
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同时,它能用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解释各种错
误理论以及被弄得玄奥、神秘的种种理论,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
49
答: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②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③实践是杜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⑤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50
答:这是马克思辩证法、特别是对辩证否定观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科学阐述。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斗争,到一定阶段,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事物发生质变,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这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在辩证否定观看来,现存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它必然被否定,必然灭亡,为新的事物所代替。当现存事物还有存在的理由之时,我们要肯定它,但当它丧失了存在根据和理由时,又必然被新事物所否定。这体现了辩证法否定观的科学态度和彻底革命的精神。它说明,\"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7
51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民主、权利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一定阶级的民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主权利也就越来越广泛和发展。
但是,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本质直接由经济基础决定,而不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因而有不同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其民主的真实性和民主的广泛性都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不可比拟的。
我们要看到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广泛、真实。否则,就会得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结论。
52
答:主体、客体同主观、客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是有意识的,有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它又是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主观只是主体的一部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等于整个客观世界。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现象,客观指实际存在的一切事物。主观同客观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主观反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则更为复杂,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还存在改造、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以及其他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的;而主观和客观却不存在相互规定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
28
而客观世界却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等同于主观和客观关系,就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而且容易导致唯心主义错误。
53
答: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区别都具有相对性,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也不例外。事物的变化在特定的范围、意义上是量变,从另一范围、意义上说,这种变化又是质变;反之亦然。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整个事物变化过程而言是属于量变,但就事物的某一性质或某局部而言,又是质变。水的三态变化,从物理学上讲属于质变,从化学上讲属于量变。如果把事物变化的范围加以确定,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又具有绝对性,否则,就会混淆量变和质变的原则区别。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