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丰县开发区在创新中转型 在创先中争优

2021-12-26 来源:钮旅网


单县开发区在创新中转型 在创先中争优

实现“跨越崛起”是山东省实施菏泽市“崛起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也是县委、县政府顺应区域发展大势、推进单县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单县后发崛起的必然选择。单县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实现单县后发崛起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二次改革”战略,瞄准“菏泽一流、周边领先”的目标,以“单县崛起在园区、发展变化看单城”为载体,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善于突破,努力把开发区建成科学发展的工业区、宜居宜商的新城区、社会发展的样板区。

一、坚持规划引导,用大手笔建设大载体。规划始终是引领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杠杠。一是注重体现规划的先导性。按照“整合、扩容、提升”要求,以现代化的理念、视野完善区域布局规划,细化产业、功能、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二是注重体现规划的科学性。与“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相连接,找准追赶的目标,统筹开发区与新城区建设,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统一起来,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二、三产业协调互动。以发展大道为主轴,实现盐化工产业园、开发区、新城区、贯通一体,联动发展。三是注重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动迁农民向城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功能园区和产业基地,高标准配套建设各种公共服务实施,不断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促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新区转变。

二、坚持招商选资,以大招商吸引大项目。招商始终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主题。一是转变模式。充分关注现有项目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动向,通过打造开发区专业化“招商团队”和为客商量身定做投资方案,开展产业配套招商、企业主体招商、主体活动招商、总部经济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组织开展高频次招商活动,多渠道、多层面捕捉投资信息,不断提升招商实效。二是招大引强。认真研究煤盐化工、电动车、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发展趋向和转移规律,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重点招引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入驻,全力突破行业领军型项目和十亿级旗舰型、基地型项目,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三是招高引外。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把加快新兴产业和外资项目招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有重点地将项目招引从工业项目向先进技术、新兴产业、三产服务等领域拓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精密机械、LED照明等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新技术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三、坚持项目突破,以大集群培育大产业。项目始终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生命。按照“企业集群化、产业链条化、园区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的思路,倾力打造煤盐化工、电动车、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板块”,着力建设四大产业集群,积极构建“功能分区、项目连片、产业集聚”的园区新景象。一是做优特色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抓住开发区获批省级特色“盐化工产业园”、“电动三轮车产业基地”的契机,放大单城盐化、建滔焦化、百事利、速利达等品牌影响力,力争把煤盐化工、电动车产业分别培育成千亿元级大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电动三轮车集聚区、淮海经济区最大煤盐化工集聚区。二是做强传统产业。鼓励并帮助农副产品加工、木业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企业敏锐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发挥安德利、果蔬汁、吉林森工、南瑞银龙电器、福单纺织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设备国际化、工艺先进化、产品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的螺旋式和关联产业的全面升级,不断加快食品加工园、机械制造园等产业建设。三是做大新兴产业。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结合起来,扶持江煤科技、东大重钢、德尔重工等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更大力度突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崛起。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以东环路、中阳大道两条入城快速景观通道为主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商贸服务、仓储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配套优势。

四、坚持滚动开发,以大集约拓展大空间。集约开发始终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主线。一是用地空间“内生化”坚持实施“区中村”搬迁、“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工程,不断“置换用地”;想方设法克服用地瓶颈,做活大项目文章,积极实施“点供争地”;优化供地结构,将有限指标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倾斜,做到“集优供地”;严格产业政策,把准投资强度,做到“集约用地”;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地”。二是融资运作“多元化”。采取政府投入与金融机构相结合,以注册资本1亿元的开发区投资公司为平台,启动星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担保公司,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参与投资开发,形成“以银行融资、企业融资、项目融资、资本融资为渠道”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保障园区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把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把闲置资源转化为效益资源。三是人才配套“本地化”。实施“人才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加快专业人才集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创业中心等孵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县内外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加强对接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与本地产业相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素质。

五、坚持机制创新,大服务营造大环境。机制创新始终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核心。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和“弱机构、强服务”的理念,不断激活后发体质优势,切实加强开发区自身建设。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整合各部门、单位内设科室,保障重点工作力量集中,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流畅,以机构设置最优化,谋求体制优势最大化,实现竞争实力最强化。同时,坚持“凭实绩用干部、以实绩定收入”的导向,大力选拔干事创业的能人、大力鼓励大胆开拓的强人、大力奖励实绩明显的功臣,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新局面。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项目会办、落办、帮办、督办制度,开设“绿色通道”,建立“零距离接触、零投诉服务、零障碍发展”的“三零”服务标准,全过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开发区亲商安商、高效快捷的服务品牌。三是创新考核机制。强化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过程性督查和定期考核,实行严格的效能评议、绩效考核和督察制度,激励干部主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拆迁安置等服务一线,

严格执行挂钩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监督机制,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具体工作的落实上,用在抓发展、促崛起上。(江苏省单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渠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