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2021-12-31 来源:钮旅网
三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仁宗朝在宋代文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第一节 欧阳修的文坛地位及其影响

一、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

在当时的著名文学家中,尹洙、梅尧臣、苏舜卿是他的密友;苏洵、王安石受到他的引荐;苏轼、苏辙、曾巩是他识拔的后起之秀。(袁著页50)

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结识苏舜卿兄弟。 天圣九年(1031),赴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至景祐元年(1034)期满,其间与梅尧臣、

尹洙过从甚密。

庆历元年(1041),初识曾巩。 嘉祐元年(1056),与王安石初次见面,此前曾巩已大力推荐。 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

时人的评价:

苏舜卿:永叔经术深,烂漫不可既,虽得终日谈,百未出一二。《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 曾巩:其文章、智谋、材力之雄伟挺特,信韩公以来一人而已。《上欧阳学士第二书》 苏轼: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师赋似李白。

二、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及作为:

1.儒道、经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观点:

“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是以言之甚详。”《答李诩第二书》

2.文道并重的观点:

“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与乐秀才第一书》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着辉光”《答祖择之书》

3.文的相对独立性:

“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与乐秀才书》 4.嘉祐二年知贡举,以策论取士。

三、欧阳修的文章: 类型:

1.政论文——《朋党论》 2.史论文——《新五代史》 3.记叙文——《醉翁亭记》(宋代贬谪文人好以亭台楼阁记发抒志趣) 4.墓志文 5.序跋与笔记

6.四六文——《秋声赋》 成就:

1

1. 意韵具含蓄沉厚之美。 2. 章法上具回环荡漾之美。 3. 语言具平易晓畅之美。

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追视。执事之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韩、柳犹用奇字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此又韩、柳所无也。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5“韩柳欧苏”条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卿的诗歌

一、 欧阳修的诗歌: 1.“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2.论诗诗与苏、梅诗歌的揄扬——《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笔力豪隽,以豪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

——欧阳修《六一诗话》

3.诗歌题材: 1)政事诗: 2)山水风物诗;

4. 诗歌成就:

继承韩愈“以文为诗”的传统

欧诗风格,因体而异。近体富于情韵,清新自然,有唐人之风。其古体学韩愈、李白,成就在近体之上。五古用韵变化较少,七古用韵多变,善随情感变化而调换韵脚,句型错落,常以五、七言交替,甚至插入九、十一、十三字长句或四、六字双音节句,形成参差抑扬、富于情韵的效果。开宋代以文为诗、以议论如诗之风气。

——程著页57

2

二、 梅尧臣的诗歌:

1.梅诗在宋诗中的地位:

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之下。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2

清人叶燮《原诗·外篇》: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卿二人。

2.诗主“平淡”说:

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依韵和晏相公》)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诗卷》)

3.诗歌题材:

1)社会题材: 2)政治诗;

猛虎行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满野设罟网,竞以充圆方,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3)山水景物诗;

4.诗歌成就:

梅诗五古学韩愈、孟郊,五律学王维、孟浩然。

三、苏舜卿的诗歌:

苏诗以进奏院事件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览照》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西轩垂钓偶作》

曾以文章上石渠,忽闻谗口出姑胥。致君事业堆胸臆,却伴溪童学钓鱼。

1. 前期政治时事诗——《庆州败》 2. 后期闲居山水风物诗;

3

第三节 曾巩

一、曾巩的生平:(1019—1083)

出生于仕宦家庭。祖致尧官至尚书户部郎中,父易占曾任知县,因受诬罢官,家境困顿。 二十九岁时,父亲去世,奉养继母,抚养四弟九妹,生计艰难。 庆历元年(1041),曾巩拜谒欧阳修。次年科举失利。 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时年三十九岁,而同年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九岁。 嘉祐五年(1060)至熙宁二年(1069),在馆阁十二年,整理古籍。 熙宁二年至元丰三年(1080),十二年内,转徙八州。 元丰六年去世。

曾巩——学者型文人

二、曾巩的散文: 类型:

1) 书序——《战国策目录序》 2) 杂记——《醒心亭记》(推尊欧阳修) 3) 书札——《上欧阳舍人书》(推荐王安石) 成就:

1) 布局上严谨条畅而有法度,讲究抑扬开合,文势曲折,荡漾不平。 2) 语言峻洁有力,简奥不晦,虚词、语气词运用灵活,有抑扬唱叹之趣。 3) 风格偏于柔婉、内敛。

4) 古文深受朱熹称誉,后世理学家多受影响。

5)

第四节 王安石的诗歌:

一、王安石的生平与思想:

出生于临江军。

十九岁父亲病逝于江宁通判任上,遂定居江宁。 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时年二十二岁。

直至四十八岁,任地方官十六、七年,多次辞免留京任官机会。 嘉祐元年(1056),与欧阳修初次见面,此前曾巩已大力推荐。

《赠王介甫》、《奉酬永叔见赠》

嘉祐四年,王安石《明妃曲》,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刘敞、曾巩多人和作。

熙宁二年至七年,在神宗支持下变法。后罢相。 熙宁八年复相,九年再罢。 十年退休生涯。

早期志高气盛;当政阶段,始知难而进,排除众议,力行变法;既而变法受阻,诽谤丛集,激流勇退;罢官闲居后,恬静闲适下掩盖不了精神的苦闷和创痛。

4

二、王安石的散文: 类型:

1) 政论文——《上仁宗皇帝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 书札文——《答司马谏议书》 3) 记叙文; 4) 哀祭文; 5) 小品文;

三、王安石诗歌的分期: 1. 前期的诗歌: 1) 政事诗; 2) 使北诗;

3) 咏史诗——《明妃曲》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2. 后期的闲居诗(律诗、绝句): 1) 以思理见胜,新意迭出; 2) 广泛使事用典;

3) 讲究法度,精于技巧;

问题:

1. 欧阳修在仁宗朝的文坛盟主地位及其对后进的提携。 2. 梅尧臣诗歌的“平淡”风格如何理解? 3.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

阅读:

严 杰《欧阳修年谱》,南京出版社,1993。 朱东润《梅尧臣传》,中华书局,1979。 ———《梅尧臣诗的评价》,《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叙论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新貌》 ———《嘉祐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 ———《欧阳修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收入《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莫砺锋《论梅尧臣诗的平淡风格》 ———《论王荆公体》,收入氏著《唐宋诗论稿》,辽海出版社,200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