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问题预防及处理

2022-08-23 来源:钮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4期 (第34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1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4.2oo6 (Todal No.34) 文章编号:1007—7596(2006)04—0219—01 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问题预防及处理 张春来 ,穆怀刚 ,赵丽颖 (1.绥化市北陵区水利勘测设计队,黑龙江绥化152000;2.绥化市北陵区水务局,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 要: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泥浆浓度、灌注速度及导管的埋深,这 些是保证灌注桩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I223.34 文献标识码:B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属于隐 蔽工程。但由于影响灌注桩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 地质因素、钻孔工艺、泥浆配制、混凝土拌和质量、混凝土灌 注等。其中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对各种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祥加考虑,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 就会发生质量事故,小到塌孔、缩径,大到断桩报废。给国家 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必 须严格控制灌注桩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避免事故的发 生,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 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封底前,应在清孔完成后和灌注前,准确测出桩底沉 淀层的厚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封底,封底应一次 完成,导管下端距孔底距离要小于50cm。 (2)?昆凝土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 塌落度满足要求,且有良好的和易性。 (3)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导管的埋深 和提升速度,正常情况下埋深应控制在2—6m为宜。 (4)灌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如不得已必须间 断的,则应在一小时内恢复灌注,并要添加缓凝剂,且每隔10 15rain,应上下活动导管数次,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尽量加快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并 在终止灌注混凝土前,必须准确测出混凝土面的真实标高。 —管内壁光滑干净。如发生堵塞,应及时用钢筋在导管上部进 行疏通,并上下振动导管,使?昆凝土尽快流出。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应控制在2—6m,埋深过 大,灌注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了混 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使混凝土灌注困难,形成堵塞,处理的方 法就是加快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控制好埋深,避免发生堵塞。 2.4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导致导管拔漏原因有:一个是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 上下提降导管,使导管内?昆凝土强行流出,如果此时导管埋 深过小,很容易出现拔漏现象。二是泥浆浓度过大,沉淀层 较厚,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量已灌注的混凝土高度时出现 错误,致使埋深过小,导致导管拔漏,特别是在灌注的后期, 应当注意不要将塌落的泥渣层误认为是混凝土表面,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精确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准确地计算 出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时应注意埋深,防止出现拔漏现象。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测量导管的埋深,且要准 确无误,为导管的提升提供依据。 2.5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上浮现象虽然在施工中不常发生,但在施工中也 应当注意,当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降低混凝土灌 注速度,减小导管的埋深,以防止钢筋笼上浮现象发生。 2.6桩顶空心 2灌注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2.1初灌封底未成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2个,一是清孔不彻底,造成孔 底沉渣过多,初灌混凝土不能正常反浆。二是导管下端距孔 底距离过大,造成初灌混凝土的数量不足以将导管口埋入混 凝土内。解决方法;在下完钢筋笼后,重新检测孔底沉渣量, 如过大,应进行第二次清孔,至于初灌混凝土数量不足,则应 减小导管下端到孔底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0cm。 2.2导管漏水 现在各施工单位大都使用法兰盘连接导管,造成的原因 主要是法兰盘变形或胶垫老化、损环等。解决方法;在灌注 前做密封试验,检测导管,发现漏水,及时更换导管或胶垫, 如在灌注过程中发现导管漏水,则应加快灌注速度,加大导 管埋深,使导管内混凝土面超过漏水处。 2.3导管被堵塞 灌注时间过长,上部混凝土以达到初凝状态,形成硬壳, 而泥浆的不断沉淀,加厚了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 土灌注极为困难,形成堵塞。解决方法应尽可能加快混凝土 的灌注速度,并要连续灌注,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堵 塞导管。另外;和易性不好和离析的混凝土,也是造成堵塞 的原因,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下料,防止发 生离析现象,发现和易性不好或离析的混凝土,应返回搅拌 站重新搅拌,以防堵塞。导管在使用后,要及时冲洗,保证导 产生桩顶空心的原因有;导管埋深过大,混凝土塌落度过 小,桩顶空心呈不规则漏斗形,其位置、深度与导管拔出时的位 置、混凝土状态有关,导管埋深过深,拔出时底部混凝土已接近 初凝状态,拔出导管时混凝土不能及时填冲,形成空心。 防止桩顶空心,混凝土灌注结束前,导管埋深不要超过 6m,灌注结束后,导管拔出前,应上下活动几次导管,幅度在 50厘米左右,另外,最后导管应缓慢拔出,以利于混凝土填 冲,减少桩顶空心的发生。 2.7桩身有夹泥层、夹渣、蜂窝等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混 凝土供应情况,来确定拆卸导管的时间和长度,以免发生夹 泥、夹渣、蜂窝等事故。 泥浆浓度过大,且泥浆中含有泥块,增大了混凝土灌注 的阻力,使导管和漏斗中都填满了仍无法灌注下去,最后只 好靠提升导管上下振动强行灌注,但由于混凝土存量较大, 旦流出其势甚猛,混凝土流出后,即冲破泥浆层最薄弱处, 混凝土面急速上升,将泥浆层夹裹于桩内,形成夹泥层。另 外,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拔漏而二封底,也是 产生夹泥层的一个原因。因此,保证混凝土匀速、垂直上升, 是防止夹泥、夹渣形成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要保证其质量,必 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泥浆浓度、灌注速度和导管的埋深等,是保证灌注桩混凝土 一质量的关键。 [收稿日期]2006—02—08 [作者简介]张春来(1969一),男,黑龙江绥棱人,工程师;穆 f- ̄,l(1972一),男,黑龙江绥化人,助理工程师;赵丽颖(1975一), 女,黑龙江绥化人,助理工程师。 一2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