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学院 2010 — 2011 学年第 1学期课程考核试题
考核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B 卷)考核班级 全院09级开课班级学生数 印数 考核方式 闭卷 考核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3、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C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4、“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5、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 A.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 B.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C.实践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6、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 A )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7、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C )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C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9、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C )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10、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 )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 )
A.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 对立统一规律 12、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 B )
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人们按价值相互交换商品,实质上是相互交换自己的劳动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1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5、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C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6、世界发展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是( C )。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C )。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D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绝对过剩的危机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 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过剩
1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D )。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20、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 A.本质 B.特征 C.目标 D.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CD )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
2、下列哪些说法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ABCD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C.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D.要从现实出发,不从可能出发 3、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CD )。
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4、“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 BC )
A.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B.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D.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 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BD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6.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说明 ( ABCD )
A.理论的力量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 B.社会变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理论与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C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量的大小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C )。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的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9、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BD )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0、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B )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 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这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范畴。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的认识,只有作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定认识的正确与否。
具体过程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众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和整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理性认识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即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以检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如果理性认识能够有效推动和促进社会实践,那么理性认识就是正确的;如果理性认识不能促进实践,反而产生了“制约”,那么理性认识就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并未完善,必须加以改正。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作用
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要尊重价值规律,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共同调节市场经济。
4、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答: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含义:。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体系。如果说经济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那么,上层建筑则是反映并服务于这种物质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不适合的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题,每题14分,共28分)
1、
材料1: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材料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材料1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请结合材料2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
材料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约20多个,它具有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相适应的国民经济结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世界前列,生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战后几十年里,发展虽有起伏,但总的看无论速度、规模、质量都大大超过历史上有过的最好记录。 材料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有跳跃性,各国垄断资本及其国家的实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资本力量增强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资本实力对比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而资本实力相对减弱的国家则要维护其既得利益,不甘心从已占有的势力范围中退让出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连绵不断的贸易战、投资战、货币战,就是这种矛盾斗争的表现。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们之间的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 材料3: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和大量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如财政赤字连年扩大,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性的问题,如福利制度的危机、金融体制不健全所蕴含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由于其基本矛盾无法根本化解,因此,结构性的失衡和综合性的危机也在同步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试分析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2试分析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本质和实质。 (3)结合材料3试分析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答:(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较快,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第一,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仍有活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包括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第三,
建立国际金融与贸易体制。战后,各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盟空前发展,欧洲联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西方国家相互投资、互为市场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向。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协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及协调的加强,有利于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四,利用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和平局面和这些国家内部阶级斗争明显趋向缓和,使发达国家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第五,掠夺第三世界廉价的原材料和燃料,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方面矛盾斗争,另一方面妥协协调,两者并存。但协调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而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绝对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为基本内容的既斗争又联合的关系,而实力是瓜分利润的依据。
(3)当代资本主义由于其基本矛盾无法根本化解,因此,结构性的失衡和综合性的危机也在同步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深层矛盾是: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同时,又带来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矛盾。其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的失业,使得社会贫富分化加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扩展中也加剧了各种固有的矛盾,南北贫富鸿沟日益加深。而且在资本的国际循环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若遇厄运出现危机,就会阻滞资本的国际循环,若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竞争,势必构成对发达国家的严重挑战,这又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一个两难问题。第四,跨国和全球经济活动大大扩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又造成严重的经济失控现象。总之,根本的问题还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为它的根本改造创造了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对的最大难题和存在的根本矛盾仍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这是深层次的矛盾。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对经济体制和政策的不断调整来缓和这一矛盾,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基本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