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a、认识性: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学科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b、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倾向。
c、实践性:文学以自身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方式去反映社会实践,并给予社会实践中的读者以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映,又能够通过其特殊方式对人类社会实践产生能动的影响。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通过影响读者心灵而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行为的特性。
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则偏侧重于从审美对象。
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绪论
一、文学理论(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文学 二、文学研究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
1.文学史:以翔实史料去阐明某种文学史现象的规律和特性(历时)
2.文学批评:欣赏,评价(静态讨论) 3.文学理论:抽象(一般规律) 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三、文学四要素:
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
世界:反映(反映论) 作家:创作(表现说) 作品:呈现(文学本质论)
读者:接受(接受论)(读者的再创造,西方接受美学,姚斯——期待视野,伊瑟尔——在姚斯的基础上提出召唤结构
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四种题裁:诗歌、散文、小说、戏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