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基因型 2、表型 3、突变 4、突变型 5、饰变 6、普遍性转导 7、转化 8、细菌素 9、抗生素 10、突变率 11、光复活作用 12、准性生殖 13、野生型 14、原养型 15、营养缺陷型菌株16、完全培养基 17、补充培养基 18、F+菌株 19、F-菌株 20、Hfr菌株
1
21、F'菌株 22、接合中断法 二、填空题
1、 、 和 是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2、细菌的质粒的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 ,抗药性质粒如 ,产细菌素质粒如 ,诱癌质粒如 ,诱生不定根的质粒如 ,执行固氮功能的质粒如 ,降解性质粒如 等。 3、细胞的平均突变率是 。
4、选择性突变株可包括 、 和 等,而非选择性突变株则可包括 、 和 等。 5、 、 、 、 、 和 是基因突变的六个特点。
6、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的实验予以证明,它们是 、 和 。
7、点突变是由于碱基置换而引起的, 和 是两种具体机制。
8、诱发突变可分为三类,即 、 和 。 9、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损伤,主要是产生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修复DNA的损伤,即 和 。
10、 、 、 和 是在DNA的切除修复
2
中参与的四种酶;参与光复活作用的酶则仅有 一种。 11、若利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 条件下进行操作,并在 条件下培养。
12、常见的“三致”是指 、 和 作用, 是目前检出某试样是否有“三致”的简便快速高效的试验。
13、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种是 ,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检测待测样品中 的存在。
14、 、 和 是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三类培养基。
15、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 ,该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 ,若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 。
16、 、 、 和 是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四个环节。
17、 、 、 和 是四种从混合菌液中检出营养缺陷型菌株方法。
18、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普遍转导噬菌体是属于 噬菌体,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属于 噬菌体;第二,普遍转导噬菌体能转移供体菌的 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 基因。
3
19、白喉棒杆菌由于整合了β温和噬菌体后才变成产毒菌株,这种现象称为 。
20、在接合过程中,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是通过 彼此联系的。
21、 、 、 和 是在E.Coli的接合过程中参与的四种独特的菌株。
22、选用 以及创造和利用 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两个原则。
23、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菌种保藏机构通常用的两种菌种保藏方法是 和 。 三、判断题
1、一切变异都毫无例外的是由于核酸分子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2、变异是指遗传物质、遗传型和表型都改变的现象,而饰变则指遗传物质和遗传型不改变而只有表型改变的现象。(+)
3、质粒在微生物细胞中并非是生存所必需的遗传物质,在一般条件下,不论是获得它或是丧失它都不影响微生物的生存。(+) 4、大肠杆菌素食细菌素的一类,它是由质粒编码的蛋白质类杀菌物质,具有很广的抗菌谱。(-)
5、条件致死突变株是一类非选择性的突变株。(-)
6、某一基因的突变率,会明显影响其邻近基因的突变率。(-) 7、某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大量抗药性菌株,这是因为该抗生素对周围敏感菌发生了诱变剂的作用。(-)
4
8、微生物的抗紫外线突变必须用紫外线诱发。(-)
9、碱基对的置换是DNA的一种微小损伤,所以引起的突变叫点突变。(+)
10、E.Coli色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也可用作艾姆斯试验。(+) 11、用于艾姆斯试验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除必须是营养缺陷型外,还应是DNA修复酶的缺陷性。(+)
12、用于培养某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的基本培养基,都是不必加生长因子的组合培养基。(-)
13、原养型就是野生型的别称,两者不仅表型相同,而且遗传型也一致。(-)
14、在筛选营养缺陷型时,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有效杀死大量生长繁殖的野生型,从而达到“浓缩”营养缺陷型的作用。(+) 15、普遍转导可将供体菌的任何基因转导,故可使受体菌成为获得全套供体菌基因组的转导子。(-)
16、普遍转导、局限转导和溶源转变中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噬菌体。(-) 17、溶源转变在本质上与转导是相同的。(-)
18、在微生物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培养基就其成分而言,应归属于天然培养基中。(-)
19、转化与转导都是不需要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直接接触而进行的。(+)
20、凡能引起转导的噬菌体,不是部分缺陷噬菌体,就是完全缺陷噬菌体。(+)
5
21、F因子是一种属于附加体的质粒。(+)
22、当E.Coli的F+与F-菌株发生接合时,F因子由供体菌进入受体菌,从而使原F+变成了F-,而原F-则变成了F+。(-) 23、衰退的菌种,是一个遗传性严重不纯的群体。(+)
24、黏质沙雷氏菌在25℃下产生血红色菌落,但置于37℃下则成无色菌落,这说明该菌种发生了衰退。(-)
25、某微生物群体中的个别细胞因发生自发突变并经不断移种,最终导致该物种原有性状出现明显负变的现象,称为菌种衰退。(+) 26、如某菌已退化,应通过分离纯化,设法挑选其中未衰退的菌落,依次达到原菌的复壮。(+)
27、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菌种保藏机构——美国的ATCC仅用冷冻保藏和液氮保藏两种方法就能保藏各种菌种。(-)
28、低温有利于菌种保藏,在-196~4℃范围内,温度越低,则保藏效果就越好。(+) 四、选择题
1、黏质沙雷氏菌在25℃培养时会产生深红色的灵感菌素,可是,当培养在37℃下时就不产此色素,但若再降至25℃下时又重新恢复产色素能力,此即( D )。
A 遗传型 B 表型 C 变异 D 饰变 2、能在不同菌株间发生转移的细菌质粒是( C )。 A F因子和Ti质粒 B F因子和Ri质粒 C F因子和R因子 D F因子和Col因子
6
3、某些质粒具有附加体的功能,例如( D )。 A Ti质粒 B Col质粒 C Ri质粒 D F质粒
4、在以下各突变株中,一般认为是非选择性突变株的是( D )。 A 营养缺陷型 B 抗性突变型 C 抗性致死突变型 D 产量突变型
5、某微生物经诱变后,其DNA链上一碱基由A变G或由T变C,则应归属( A )。
A 转换 B 颠换 C 移码 D 转座
6、点突变是由DNA链上的( A )引起的。
A 碱基置换或移码突变 B 碱基置换或染色体畸变 C 碱基转换或基因转座 D 移码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7、有一种原核生物即( B )因缺乏光解酶,因而在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后不会发生光复活作用。
A 大肠杆菌 B 枯草芽胞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灰色链霉菌
8、艾姆斯试验的原理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 D )缺陷型的回复突变。
A lys B val C try D his 9、进行艾姆斯试验时,除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得能够养缺陷型突变株外,含需要含有( C )肝匀浆处理。
7
A 过氧化氢酶 B 过氧化物酶 C 加氧酶 D SOD
10、必须通过两性细胞的融合而完成高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杂种后代的杂交方式,称为( C )。
A 准性杂交 B 接合 C 有性杂交 D 性导 11、通过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连接而发生低频率的染色体重组以产生杂种子代的方式,称为( A )。
A 准性杂交 B 接合 C 有性杂交 D 性导 12、原核生物通过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的暂时接触而完成部分染色体重组的现象,称为( B )。
A 准性杂交 B 接合 C 有性杂交 D 性导 13、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从供体细胞传递部分染色体至受体细胞的现象,称为( C )。 A 接合 B 转化 C 转导 D 性导
14、供体菌的游离DNA不通过细胞间的接触直接进入受体菌并实现部分染色体遗传重组的现象,称为( B )。 A 接合 B 转化 C 转导 D 转染
15、白喉棒杆菌被β噬菌体溶源化后,成为产毒株,此即( D )。 A 转化 B 转导 C 转染 D 溶源转变 16、在细菌接合实验中,发现不同性别的菌株经接合后,罕见有受体细胞改变性别的是( D )。
A F+×F- B F’×F- C F+×Hfr D Hfr×F-
8
17、在细菌接合实验中,不同菌株接合的后果使受体菌获得较多供体菌性状的配对是( D )。
A F+×F- B F’×F- C F+×Hfr D Hfr×F- 18、Hfr菌株是在其细胞中存在着( D )。
A 游离的F因子 B 游离的F’因子 C 没有F因子 D 整合的F因子 19、E.Coli的Hfr与F-接合的结果是( C )。
A F-成F+,重组频率低 B F-成F’,重组频率高 C F-未变,重组频率高 D F-成Hfr,重组频率高 20、1955年,由法国学者提出的E.Coli的环状染色体图是根据细菌的( C )而绘制的。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性导 21、F’质粒来自( C )。
A F+菌株 B F-菌株 C Hfr菌株 D 双重溶源菌 22、对低温保藏菌种来说,以下四种温度( D )为最好。 A 0℃ B -20℃ C -70℃ D -196℃ 23、在下列四种菌种保藏法中,以( D )的效果为最好。 A 石蜡油封藏法 B 砂土保藏法 C 冷冻干燥法 D 液氮保藏法 五、简答题
1、区别突变与突变型、突变与饰变。 2、比较细菌素与抗生素有什么不同?
9
3、简述紫外线对DNA的损伤机制。
4、若利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原因是什么? 5、介绍四种从混合菌液中检出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并说明其共同原理。
6、介绍四种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 7、简介质粒的主要特点。
8、简述微生物自发突变的三个主要原因。 六、问答题
1、当生物的基因性发生变化时,表型是否发生相应变化?为什么? 2、若无基因型变化,表型能变化吗?
3、为什么在Hfr×F-的接合过程中不会产生两个Hfr?
4、细胞的平均突变率是多少?这个突变频率可以改变吗?试分析理由。
5、利用细菌检测的埃姆斯试验与人类癌症有何关系? 6、试分析用青霉素浓缩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原理。 7、溶源转变与局限转导相比存在哪些本质上的不同?
8、两株基因型分别为A+B-和A-B+的大肠杆菌在混合培养后出现了野生型菌株的特征,你如何证明原养型的出现是接合作用的结果,还是转化作用或是转导作用的结果?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