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笔记】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2021-07-03 来源:钮旅网
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名词解释:反馈99’ 编码99’ 01’ 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图示)03’ 简答题:传播模式及其功能02’ 论述题:

辨析题:反馈与前馈00’专

重点内容:

一、 传播过程与模式

1. 传播过程:指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送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

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

包括五种要素:传播者(信源)、受传者、信息(讯息)、媒介、反馈。

到目前为止,有关传播过程的研究分为三类: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传播过程。 2. 模式与功能 ㈠ 含义:

① 所谓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

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② 传播模式,实际就是科学的、抽象的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和

相关变量的变化。 ③ 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按所用的符号,分为:文字、图表、数学模式 按模式作用,分为:结构性、功能性

传播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对传播过程的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④ 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对

传播过程外部的宏观认识) ㈡ 功能

① 构造功能:可以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② 解释功能:解释人们尚未明白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

③ 启发功能:启发人们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核心环节 ④ 预测功能:研究者可以建立假说,对事物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测

二、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㈠ 拉斯韦尔模式

1. 含义: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其过程如下,引

起人们的关注,被视为经典模式,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 2. 模式图: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接收者 效果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3. 评价:

① 其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是一种说服过程。

② 此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据此,传播学

研究领域可以分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1

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③ (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影响),过高的估价了传播的效果。 ④ 忽略了反馈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质)。 ㈡ 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1. 含义:1949年,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与其同事韦弗提出了通信的数学原理,后来传播学借用此模式,

用来说明人类传播的过程。

包括五个要完成得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一个负功能(噪音)。 2. 图示:

信源 发射器 接收器 信宿

噪音来源

3. 噪音:

① 定义:不是信源有意传送,却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会对正常传递产生的干扰。 ② 在传播过程中,传受者之间的传受信息有差别,往往是由噪音的干扰造成的。

③ 能够消除噪音的是讯息中的冗余信息(如重复),它不会影响讯息容量的增减,但却有抗干扰的作用。

噪音的排出,有利于传播的顺利进行。 4. 评价

① 使传播学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人们能够更精确的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环节。

② 自身的缺陷:未能够在模式中更多的顾忌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忽略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 ㈢ 线形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 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一点的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

2. 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三、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㈠ “反馈”与“前馈” 1. 反馈

① 传播学认为,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如类似报纸的发行量、广播收听率、电

台收视率等。 ② 作用:

从传播者角度看,反馈可以检验传播效果,传播者据此调查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调整整个系

统的运行。

从受众角度看,反馈是受众的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积极、主动的介入

传播过程中,主动地搜集、使用信息。

③ 缺点:因迟滞于传播行为之后,影响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因此,有必要增加前馈这种回路,特别是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改进传播效果。 2. 前馈

① 所谓“前馈”,根据控制论的解释就是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的信息,争取相应的措施。

将前馈回路与反馈回路耦合起来,就构成了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大众传播过程也是如此。

② 施拉姆最早在传播学中使用“前馈”的概念,他认为,前馈就是在进行大众传播之前,事先对受众进

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构成、需要、行为等,以改进传播、增强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

2

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③ 改变了反馈因滞后于传播行为,而影响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的缺陷。 ㈡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1. 含义:由奥斯古德首创,1954年由施拉姆提出。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此过程中,传播者既是

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2. 图示:

讯息

编码 译码 解释者 解释者 译码 编码

讯息

3. 编码、译码、释码

① 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

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坏。编码一方面受编码者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和经验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编码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涉及更深层的领域。 ② 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的过程相对应。 (编码、译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对传而求通有重要意义)

③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符码的理解和阐释过程,释码活动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受众的译码主要有同向性、对抗性和妥协性三种形态。 4. 评价

① 比线形模式更进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② 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现实并非如此,不适应于大众传播。 ㈢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1. 含义:由于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施拉姆于1954年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

式,这一模式明确提出了“反馈”。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也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为一身。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2. 图示:(见胡p175) 3. 评价:

① 显示了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接收,以及对媒介的推测性反馈

② 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㈣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 含义:1957年,美国学者韦斯特利和马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

究的有系统的模式,引入了一个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 2. 图示:(见胡p176) 3. 评价:

① 这个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的过程意义重大:1)它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

经过若干阶段进行了,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2)指出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

3

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② 不足:1)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不是如此,三个参与

者之间很少平衡。2)夸大了大众传播的一体化程度,实际上,每一方都追求各自不同的目标。3)过分强调传播者度社会的独立性。 ㈤ 控制论传播模式的评价 1. 意义:

① 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 ② 传播过程成为双向系统的回路。 ③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2. 缺陷:

① 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就成了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

播过程中,很少有平衡对等。

② 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未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四、 系统传播过程的模式

1. 基本特点: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将传播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到社会系统中去研究,大众传播过

程与社会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 2. 代表:(见胡p178-183)

① 赖利夫妇模式:最早提出的在社会系统构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② 马莱茨克模式:提出了影响大众传播的众多因素,既指出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制约性,也指出了其中的

心理变量,其分析较以往的研究更为系统、全面,更具社会性。

③ 梅尔文·德弗勒模式:从广大社会环境出发,研究社会中的传播过程,先后提出两个系统传播的模式:

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和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 五、大众传播系统过程(见胡p184-19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