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浦口明城墙在南京古都格局中的价值研究

2023-07-28 来源:钮旅网
中国名城 城市文化资本浦口明城墙在南京古都格局中的价值研究刘斌摘要:2015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南京江北新区为

《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第13个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 是201 5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签署的一份重要文 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南京提供了全

件,它是继《21世纪议程》《千年发展目标》之后,联 新的时代机遇、南京江北地区至今保存有明初捍卫京师南 京的浦子口城墙、城门、城河等遗址遗迹以及明清街巷格

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制定的又一个全球性重要行动。 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也成为城 这一纲领性文件设定了未来15年全球在消除贫困、健 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康、教育、环保等17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包括169项具

关键词:浦口明城墙;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南 体目标,是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原则

京古都格局;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承诺。它符合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理念,中国政府积 极接受、引领并具体落实。文化在实施2030可持续发

Abstract: In 2015,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展议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作用。of Naiijing Jiangbei New Area as the 13th national new area. The in- 南京位于中国东南部,位居长江下游南北要津。 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南京主城地处秦淮河流域和长江结合部,襟江带河,山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and other major national strategies has provided Narijing with a new 川秀美。2015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南京江北新区为第 opportunity of the era. The jiangbei area of Nanjing has preserved the

13个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 mins of Puzikou citywall, gate, city river and the street pattern of Ming 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南京提供 and Qing dynasties. Urb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了全新的时代机遇。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 cours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lso becomes the capital ofsustainable 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iiture.方略之一,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 Key words: Pukou Ming citywall ; Nanjing Jiangbei New

向。南京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门户

Area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 The ancient capital of Nanjing ;

城市,要按照国家对南京发展的新要求,加强改革创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把南京建设成为生态空间合理、资源高效

中图分类号:TU-()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 ( 2019 ) -11-64 ( 5 )利用,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群众满意认可的

“创新名城、美丽古都”。1南京山水地理形胜与明初都城空间格局的营造南京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六千年 文明史、两千五百年建城史以及四百五十年都城史,是

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的南方古都。20世纪初,孙中山 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

作者简介图,他高度评价南京的地理位置和风水佳境,\"其位置

刘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研究员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

64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 也。……当夫长江流域东区富源得有正当开发之时,南

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111世界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 福德说:“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的现状,我们必须掠

过历史的天际去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了解城市 更远古的结构和更原始的功能,这应成为我们城市研究

的首要任务。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循着这些遗迹继续 追寻,沿着城市经历的种种曲折和所留下的印痕,通考

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直到今天正在展现的未来。” 121中国古代城邑分为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等不同

等级。城市选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形、 地质、气象、水文、资源、交通等诸多因素。中国古代

都城选址规划布局主要受到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

的营国制度、以《管子》为代表的重环境求实用思想体 系以及\"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的共同影响。南京是中国长江以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地区历朝历代建造的城池包括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的古城邑以及东吴建业都城、六朝建康都城、南唐江宁府 城、南宋建康府城、元朝集庆路城和明南京都城。明初

南京都城的范围,除京城35.676公里砖石城墙环绕的老城 区,还包括长达60公里的外郭土城、周边自然山水以及其

他与南京城市紧密相关的地段。保护南京古都格局,需要 充分理解明初南京都城建造的空间逻辑关系。长江是南京城市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地理元素。长江 是中国地理区域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抵御北方入侵的天 堑。三国时期,东吴依靠长江天堑在南京创建都城割据

南方,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建康都城、南唐金陵 都城、明代南京都城直至今日南京城,都在东吴建业都 城基础之上延续和发展。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南京市

区,将整个城市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至今影响南京 城市空间格局,成为横贯现代南京城市的景观边界。回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今

镇江)移至秣陵(秦朝南京旧称)。公元212年,孙权 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址修筑石头城。石头城依山临江,控 扼秦淮河入江口,地势险固,军事地位突出。吴黄龙

元年(229年),孙权将政治中心由武昌(今鄂州)迁 来,建都南京,改称建业,$正式选择南京作为政治中 心,大规模的建设成为南京建都之始。通江达海的石头

城是著名的军事堡垒,为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要 塞,又为东吴军械、军粮仓储重地,是六朝都城重要的

组成部分,从东吴、东晋、南朝直至唐朝初年,始终是

China Ancient City | City Cullure Capital战略要地,在南京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3南京自然山水地理条件优越,东吴建业都城符合

风水理想模式,是与山水形胜结合的典范,\"石头在其 西,三山在其西南,两山可望而挹大江之水横其前,秦

淮自东而来,出两山之端而注于江。此盖建邺之门户 也。覆舟山之南,聚宝山之北,中为宽平宏衍之区,包

藏王气,从容众大,以宅壮丽。此建邺之奥堂也。自临 沂山以至三山,围绕于其左,自直渎山以至石头,溯江 而上,屏蔽于右。此建邺之城郭也。玄武湖往其北,秦 淮水绕其南,青溪萦其东,大江环其西。此建邺天然之

池也。形势若此,帝王之宅宜哉。”⑷据史料记载,东

吴“建业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 151,规划整齐,开启 了秦以后中国南方第一座国家都城的建造历史,为后期 南京城的全面开发奠定基础。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领导红巾军攻 克集庆路(今南京),改称\"应天府”。明洪武元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国号明。朱元璋下 诏\"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朕于

春秋往来巡守\",实行两京制。\"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 为中国大一统帝国最高政治中心。朱元璋在定都南京之

前,曾有关于建都地点的反复考虑犹豫。开封、洛阳、

西安、北平都是备选地点,甚至一度决定建都在家乡

临濠(今安徽凤阳)。§南京除了交通、经济等方面的 优势之外,在地理形势、军事防御等方面也有其重要之

处,朱元璋曾经说过,\"今建邺(今南京)长江天堑, 龙盘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 '61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令在临濠营 建中都。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下诏罢建中都。 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地处平原,为\"四面受敌之

地”,无险可守,不适合建都,也未兴建任何工程。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废除大梁北京的称

号,改南京为京师,正式确立南京都城地位。但朱元璋 仍未放弃迁都的考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派太子朱标巡视陕西,次年太子薨。此时朱元璋年事已

高,无力经营,迁都之事暂停。171明洪武后期,社会经 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制度趋于稳定。亲王守边抑制

了北方蒙古势力的入侵,南北方政局稳固,这使南京在 经济上优势显著,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南京都城规划营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366-1369年),首次进入建设高潮

期。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占蒙元 政权统治的集庆路城(今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65中国名城 城市文化资本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自采石率舟师东下 攻应天,朱元璋在城北沿江地带增加设防,修葺应天府 旧城城垣(杨吴、南唐至宋、元时期所筑),并修筑龙 湾城、虎□城两座军事城堡,这是朱元璋在南京筑城的 开始。0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也成为 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明初盛世七十年,南京作

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达54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 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南京作为明代两京之一,称“留都”达两百多年。明初 应天府跨大江两岸,奠定了清代\"江南枢要”江宁府、

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1366年),朱元璋命刘基

等人占卜新宫选址并进行城市早期规划,拓展应天府旧 民国首都以及今天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对南京城市的

城,开工增筑\"五十余里\"新城及开挖护城河。明洪武 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 八月,明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其后,朱

发展影响深远。今日南京江北新区所在地理区位,是长江三角洲重

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地,自古有“翼鲁之通道,江北之 巨镇,军事之要地,京畿之屏障”和“扼抗南北,钳制

元璋逐步统一全国。元末明初扩城,充分利用险要之处的历代旧城垣, 在城西北石头城一段筑城,扩城至狮子山段毁历代设防 所建城堡,另建高墙,龙湾城、虎□城一并被用作城

江淮,屏障金陵”等称誉。六朝时期,这里是护卫都城

的江北锁钥门户,分布着诸如吴王城、符融城、瓜步城 等军事城堡,军事功能凸显。191基。冋南京都城初期建造,重点是皇宫和各种国家机关 明初由于主要的军事威胁来自长江以北地区,出于 都城安全考虑,打破行政上划江而治的传统格局,在顶

以及庙宇殿堂等。但由于朱元璋对都城选址长期犹豫不

决,加之战争和经济等形势所限,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 山一带修建浦子□城,增强滁河流域及江北沿江地区拱

墙营建。卫京师的军事力量。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 命指挥丁德动工修筑浦子□城。浦□城墙依山傍水,周

第二阶段(1369-1375年),凤阳中都与南京共

建时期。据《明史》记载:应天府\"洪武二年(1369 长16里,环绕今浦□泰山、南门、顶山三镇。设有城门

年)九月始建新城,六年八月成。”同年,朱元璋\"诏 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 制”,但中都\"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7五座:东门沧波门,西门万峰门,北门场谷门,南门清 江门,南便门望京门。浦子□城竣工后,设应天卫,以

后陆续增置卫、所。卫所制是明代基本军事制度,“明以武功定天下, 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8明朝军队 按卫所编制管理,“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第三阶段(1375-1390年),洪武八年(1375

年),朱元璋罢建中都。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 元璋改南京为京师,取代中都,正式成为国都,南京城

池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建造。“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 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

第四阶段(1390-1393年),南京城池建造后 期。《大明会典》记载:\"京师城垣,洪武二十六年

比以成军。” 9各卫所官兵分别由所在地方的都指挥使 司统领,都指挥使司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洪武十三

(1393年)定。”其后陆续还有零星城墙营造工程。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建设南京都城为全国性的 首善之区,原宋元旧城、新建的皇城以及北部的军城与

年(1380年)以后,均由五军都督府统辖,听命于兵 部。洪武年间以重兵驻守京师南京,南京一带有48卫,

紫金山南麓的陵城合为完整的南京城。在功能上,城南 旧城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区,皇城为政治中心,北部军

约有20多万军队。明嘉靖《南畿志》记载:“军于京城

内者三十七卫”,“军于城外者二卫”,\"军于江北者

城为军屯区,紫金山及其南麓的陵城是都城的龙脉和景 十卫”,\"达49卫。在行政区划方面,明初在浦□以西建立江浦县,

观中心。都城形制为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 郭配置完整。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立应天

将六合县、江浦县一举纳入到京师应天府直辖,成为京

卫,令指挥丁德在长江北岸(今浦□区东门镇、南门镇

—带)筑浦子□城,加强京师周边防卫。畿之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合县浦子□巡检 司改置江浦县。县治设于浦子□城。°\"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扬州府六合县改属应天府。应天府政区

2浦口明城墙历史文化资源沿革及现状的改变突破了千年历代隔江分置行政区域的传统,形成 跨江而治的政区格局,也基本确定了今天江北新区的主

66体范围。在对外交通方面,明初定都南京后,建立了以南京

城为中心的驿道干线,并沿道路节点设置驿站。结合南

京城的军事防御,在江北设立了连接浦子□城、瓜埠、 扬州之间的联系道路,构成了圈层式防御道路体系。1101浦子□城是明初捍卫京师南京的驻军重镇。据清

光绪年间县志《江浦埋乘》和明顾起元《重修浦□城 记》记载,浦子□城在明代时曾多次修建。明弘治十六

年(1503年),江水北徙冲毁江滩,直逼浦□城下,南边

清江门和望京门以及两侧城墙多处坍塌陷入江中。明万历 四十五年(1617年)动工补建南面临江城垣长899丈,增 建4个门券,1座瓮城,城下开9个水洞。新建的4座城门,

南门为金汤门,3座便门分别为广储门、攀龙门、附凤 门。浦子□城原有的东门沧波门改称为朝宗门,北门场谷

门改称为拱极门,只有西门万峰门名称不变。南京江北地区至今保存有明初捍卫京师南京的浦子 □城墙、城门、城河等遗址遗迹以及明清街巷格局。浦

□明城墙遗址位于今浦□区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浦口 顶山地区自秦朝起是重要的经济重镇和交通要道,境内

建有驿道。唐代,驿道成为长安至南京的主要路线,明 代建成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的全国驿道网络,顶

山地区则成为通往我国北方地区的驿道枢纽。明初浦子 □城的营建形成了以东门左所大街为代表的南京江北老 城区,这里是明朝\"应天卫左所”的驻地,是南京现存 较完整的明清老街。据浦□区2010年文物普查,泰山街道、顶山街道 境内还留有城墙、城河、护城河桥等明代浦子□城遗

迹,主要包括西敌台段、附凤门段、长安巷至浦子山 段、沧波门至泰工路段、黄姚五组段、南京社会福利院

至场北门段、城墙根至浦厂综合厂段等七段城墙遗址, 金汤街至西敌台段、沧波门外段城壕遗址,以及沧波

门外桥——朱石桥遗址。1983年,附凤门、沧波门、 中敌台被公布为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浦 □中敌台遗址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 年,浦□明城墙遗址被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原有的市

级、区级文保单位一起并入。沧波门,位于浦□东门镇上官林巷,明洪武四年

(1371年)筑。2016年,浦□区文保部门与南京大学 专家对沧波门瓮城进行考古挖掘,发现沧波门瓮城北半

部分,城门、马道、护城河都基本完整。附凤门位于南

门镇浦新节24号至54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重修浦□城时所建,为南便门之一。现存东西向砖砌

China Ancient City | City Culture Capital城门,两侧残存城墙100余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年)十月至次年夏,补建浦□城墙,建有包括中敌台在 内的敌台七座。清咸丰年间,中敌台毁于战火。清光绪七

年(1881年),重修浦□城,再建中敌台。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中敌台倒塌。浦子山上现存中敌台台基和明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重修浦□城记》石碑一方,该

碑为重建浦□城南城墙及各敌台、水洞所立,为明代翰林 院侍读、国子监祭酒江宁顾起元撰写。3明代浦子口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今天的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重要枢纽城 市,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个国家战略叠

加区,未来的南京将打开新的城市空间格局。根据《南 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南京要保

护彰显“襟江带湖、山水相依、“虎踞龙盘”的地理形 胜;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历史遗存和重要遗址。考古、

施工中发现的重要遗址遗存应当原址保护,并作为城市 公共空间向公众展示;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和街巷历史 名称,历史文脉、历史事件以及传统文化,甚至包括历

史典故都要纳入保护体系中。《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8—2035 )草案》和《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8—2020 (修编)》,也明确提出\"创新名城、美 丽古都”的发展愿景,推动南京从倚重江南的“秦淮河

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推动“海上丝绸 之路•南京遗迹”和“中国明清城墙•南京城墙”申遗等

重点工作的开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物质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历史 建筑传承文化记忆、道路街巷散发文化气息。《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 ) >提 出:\"根据江北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特色,建立 由整体格局与风貌、历史地段、古镇古村、文物古迹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保护框架,实现历史文化地 段、古镇古村、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保 护框架,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保护对象包括 整个山水环境、老城格局、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 镇、重要古镇、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对文化 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等有了更加 深入的认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不断发展。随着突

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等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全 球逐渐普及,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监测、展示等 方面诸多先进理念、方法在中国的普遍运用,大大拓展

67中国名城 城市文化资本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中国文化遗 注释:① > 参见 https: //wenku.baidu.com/view/3l >a890c6312b3169a551 a41 &

htnil② 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建都南京,称“建业” 太康

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带动了文化遗产地经济社会的

全面发展。\"真实性”与\"完整性”是评价文化遗产的两项 重要指标,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重要原则。其中,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 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

之讳,改建邺为“建康”-③ 石头城遗址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考古发掘,它是南

“完整性”是指对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各个要素的完整 保护,文化遗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个时代 特征、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应得到尊重保护。从文化

京市主城区目前唯一的一处保存于地表之上的六朝都城及隋代蒋州

城、唐朝扬州大都督府城市建筑遗址,对认识六朝都城史和南京城 市发展史以及南京地区的长江江岸变迁史等具有重要意义④ 《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遗产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角度而言,南京城 墙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现存墙体,还要保护护

⑤ 《明会要》卷七十一,方域一 “洪武二年,帝召诸老臣问 建都事 或言’关中险固’,或言’洛阳天下中,汴梁为宋旧京',

城河和相关遗址、遗迹以及城墙所在的地形地貌、自然 环境、历史环境、天际线等自然风貌。或言’北平故元宫室,就之可省民力'c,帝曰:'所言皆善,惟时

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梁,实周、汉、唐、宋故都,但平定之初,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大遗址保护工程和考

民未甦息,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 宫室亦不无更作。”⑥ 《南京城墙志》大事年表,第692页。“五月,陈友谅率部

古遗址公园建设,为解决遗址保护利用、阐释展示、利

益相关者权益的实现、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等问题提供 了基于考古学研究的新模式,为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

攻应天°朱元璋令于新河口跨水筑虎口城,以兵守之冬十二月, 筑龙湾城、虎口城c ”⑦ 《明太祖实录》卷四五.⑧ 《明史》卷八九《兵志一》。⑨ 《明史》卷九O,《兵志二》C会共同发展探索了崭新的解决路径,是当前新型城镇化 背景下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既实现

了考古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了文化多样性,又使文 物保护的成果真正惠及地方,惠及民众,产生了良好的

⑩ 明嘉靖《南畿志》记载:以浦子口城为中心,长江北岸共计 有1()卫,包括江淮卫、应天卫、龙虎卫、飞熊卫、广武卫、英武卫、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1 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提出 “南京建设一个明文化大遗址”的建议,用新的战略和理

武德卫、和阳卫、横海卫和沈阳右卫,五万多人。浦子口城内增设 了三个军储仓库,由户部主事督官,⑪《万历江浦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迁县治于旷口

山之阳(今珠江镇)“”念实施整体遗产规划保护,充分展现历史文化积淀,让南

京进一步彰显独特的古都魅力。南京保存着城墙、城门、 护城河以及大的古城格局,明城墙沿线还分布着一系列重 要历史遗存,比如明故宫、明孝陵、明东陵、明代开国功

参考文献:[1] 孙中山•建国方略[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3.[2] 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

臣陵墓、明代黄册库、宝船厂以及当时的宗教中心大报恩

寺、朝天宫等等,它们代表着明朝早期的国家机制和国家 文明,如今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大遗址。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3] 姚亦峰.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J]

.现代城市研究,2013, ( 12): 61-67.[4] 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X)8, 8.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冷兵器军事防御设施和空间 界定物,城墙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

⑸许嵩•建康实录[M] •南京:南京出版社,2(X)8, 8.[6] 董伦,王景彰,等•明太祖实录(卷四五)[M],台湾“中研院”

化资源。江北浦□明城及相关文化遗存将使这一明文

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7] 朱元璋.祭光禄寺灶神文[M] //全明文(卷33).上海:上海

化大遗址的构成更为丰富。浦子□城历史文化资源可 以从一个新的层面丰富、拓展人们对南京城墙以及中

古籍出版社,1992.[8] 蒋赞初,张彬•明代“两京”建城时的历史地理背景与布局

国明清城墙价值体系的深刻认知。关注并重视浦□明 城墙在南京古都格局中的历史地位,科学保护明代浦

方面的比较研究[J].大同高专学报,1996 ( 1 ) : 6-11.[9] 贺云翱,蔡龙•南京江北文化丛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子□城遗址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历史建筑布局的逻辑 空间,保护南京古都整体风貌,对于浦□历史文化资

社,2018, 2.[10]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城市规划志(上)[M].南京:

源的保护以及江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对于

江苏人民出版社,2(X)8, 12.南京城墙保护利用、申遗工作以及南京城市未来可持 续发展均具有深远意义。责任编辑:蒋亚林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