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2021-12-13 来源:钮旅网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皮 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论述中。皮亚杰作为发生认识论领域 的专 家,主要关心的是儿童认知的问题,但他在儿童社会性发 展领域 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后来的儿童社会性发 展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领域“主要解决应该不应该的 问题,认知领 域主要解决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前者属价值判 断,后者属事实判 断。”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关于儿童 是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顺序、活 动是儿童学习的有效途径、社会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等观点,对当前的幼儿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儿童是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认识中

的作用,把儿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上把 儿童看作是一个“依赖的变 量”。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一出 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的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 择适宜的刺激,积极主动的与环境发 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 种相互作用中不断的建构着自己的经验系 统既认知结构,形 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并不只受教 于成人,而且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 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

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 身。皮亚杰进而指出,儿童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引起学 习的内部动机,任何外界的、奖惩类的强化并不起主要的作 用。

2.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阶段顺序的

卢梭在《爱弥尔》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 “儿童不是小大 人”的说法,皮亚杰则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 童和成人在认知方面的不同,并且儿童在不同的阶段,其认 知结构也是完 全不一样的,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 能力。

皮亚杰是坚决主张阶段论的心理学家,他的阶段论给人们 提 供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 怎样教的教育教学的心理学依据。皮亚杰认为,“教育是从 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的,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 调”,主张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他认为 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出现进一步地发展,“过度加速发展,将使后来同 化作用的成效大打折扣”。如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沿着由他律到 自律这一主线前行的。因此,超越阶段的学习,儿童不具备 必需的认知能力,只能是口头的重复,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材的结构和顺序,课程的编制和安排应符合发展 阶段的先后顺序,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学习。

3. 活动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还试图说明认识中“知”和“行” 的关系,充分重视活动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儿童的 认知结 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唯一一个联结点一一活动中发 展起来 的。通过活动,环境事件与机体自发的成长在知识的 发生中整合为一体。皮亚杰指出,“智力过程首先是一种行 动过程,而感知运 动的机能,就其充分的意义来说,即是在 自由的操作的推动下构 成知觉结构,而且它也就是这种自由 操作本身。这种感觉运动机 能的培养便构成了一种基本训练, 而这是智育本身不可缺少的”。皮亚杰主张为儿童提供实物和 环境,让儿童通过动手操作、摆弄、观察和实验,自己认识 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他反对 课堂上只是教师讲,幼儿 被动地听的教学模式,忽视活动的作用而始终停留在语言的 水平上。

4. 社会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皮亚杰在早期 研

究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和儿童的道德发展时,很重视 社会相互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与他人交 往和活动教学法,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同样重要,儿童 智力的发展需要与他人相互刺激。这种交往不仅指儿童之间的 交往,也应存在于师生之间。通过交往,可以帮助儿童摆脱 自我中心状态,使思维精细化,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 而且,同伴共同合作,相

互学习,能集思广益,使学习效 果更佳。

二、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以上观 点对于我们改变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发展儿 童的主动性,进 而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实质,包括幼儿社会 教育中的原 则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1•幼儿是自主建构、主动获取有关社会知识的

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主动的学习者,从根本上改变

T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中以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皮亚杰关

于儿 童主动学习的观点,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不是教师传授的学 习,只有在尊重 儿童意愿的基础上 社会的知识才是最佳 的学习方式。

让儿童主动的掌握有关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也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 幼 儿教师从教学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支持 者。教 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愿望,不能将社会知识强加给幼 儿;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由直接变为间接,不是直接 的把现成知识转 交给幼儿,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幼儿自 己主动的“自发学习”。

2.幼儿社会教育应坚持由易至难的原则根据皮亚杰关于儿

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前提和 基础,各阶段的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在幼儿社会教育 中就是要坚持从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幼儿的社会 学习从属于主体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幼儿园社会教

育的内容应从比较简单的、容易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和要 求,一些幼儿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应该安排在最后。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坚持由易至难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一方面,教育内容的安排应螺旋上升。例如,只有让 幼儿掌 握有关社会现象、社会机构的基础上,才能进而掌握 有关社会的各种关系。让儿童认识社会区中的社会机构,像 儿童医院、儿童 活动中心、电影院等,要比让幼儿初步理解 家庭的基本伦理关系 容易的多。另一方面,由易至难还要以 儿童已有的经验为依据。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是从众多的学科 中抽取出来的,这么多的知 识必然有难易之分。但是,学科 的逻辑顺序并非是教学内容的逻 辑顺序。如对于什么是角色, 幼儿不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掌握,甚至角色互动理论,而只 需要知道诸如医生、律师、教师都属于 社会角色就可以了。幼

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水平,坚持由易至难的 原则, 这不光是社会教育要遵循的原则,也 是整个幼儿教育 最基本的原则。

3.活动性原则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则皮亚杰关于活动

在儿童的智力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为幼儿社 会教育中坚持活动性的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活动性原则也就 是在幼儿的社会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机会与条 件,引导儿童在各种活动中与人交往,积极主动的发展社会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不能像成人一样主动的把社 会 道德规则进行内化,而必须使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亲自 去感受、去体验,才能逐渐的加以掌握。对幼儿来说,首先, 是从父母开始,逐渐接触到亲属、邻居、教师、同伴,通过 亲自参加社会活动,在与别人的社会交往中,吸取了有关社会 的知识,形成了是非观念。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活动作为主 要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就给教 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再 也不能像过去一样把有关的社会知识简单、机械的传递给幼儿 To教师首先要激发起幼儿活动的动机,引导他们在社会性 活动中学习与同伴交往和合作。其次,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 空间,改变只注重形式,强调环境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的观念 和做法,给幼儿提供的环境要具有教育性和幼儿的参与性,让 幼儿能真正的动起来。此外,要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和 时间,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只有幼儿在活动中自由的、放 松的观察、体验、操作和探索,才能自觉的获得有关社会的认 知,在活动中实现社会教育的目标。

4.

社会教育

应着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皮亚杰对儿童社会交往的重 视,启示我们幼儿与他人的交往成为社会教育中一项重要的 内容。并且,交往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之 上,“同伴教学”就成为幼儿社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教 师可以把小组讨论

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 ,把幼儿

编成几个工作小组,每组5-6人,他们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要 求进行讨论学习。在活动中,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合作交往 的主要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 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 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 教育活动。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 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不但强化 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 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