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2022-11-23 来源:钮旅网
学导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幸福路小学(222300)张林波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传统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弊端,真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轻松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为本、先学后导、学中生导、就学论导,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以学为本;先学后导[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9-0031-02

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之一。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获取知识、发展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自发学、自觉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学导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它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真正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那怎么展开学导式教学呢?

一、以学为本,因学设导,真正参与

在学导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巧妙设导,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投入到深层次的阅读学习之中,让学习真真正正地发生。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的《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在板书课题之后,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题目‘徐悲鸿励志学画’,我觉得‘励志’应该改为‘立志’。这样可以体现出徐悲鸿很有志向、有志气。”听了学生的发言后,我灵机一动,决定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把教师的“教”顺利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于是,我对学生说:“我觉得你说的话很有道理。那作者在拟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励志’而不用‘立志’呢?请大家细读课文。读完后,请你告诉老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细读课文,并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徐悲鸿已经是一个画家了,他就不需要立志了。”有的学生说:“徐悲鸿学画本来已经很刻苦用功了。用‘励志’,说明他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后,学画更加刻苦了。因

此,我觉得用‘励志’更为恰当些。”还有的学生说:

“我觉得不能把‘励志’改为‘立志’。因为读了课文后,我发现

励志’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比

‘立志’的意思更深一层。”就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样,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参与了课堂学习。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

“励志”一词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到难以理解。鉴于“励志”一词在全文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教师改变了传统逐段讲读的教学方式,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学习课文。如此教学,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理解了“励志”一词的意义与作用。这样,教师的教”有机地在学生的“学”中渗透,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

果。

二、先学后导,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因学设教,就必须让学生先学。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唯有如此,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之下,学生才能真正克服学习上的障碍,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

《詹天佑》一课,在自学完“人”字形铁路那段话后,有一个学生问:“这个地方地方不修成‘人’字形可以吗?这样既可以节约修路的时间,又可以减少修路的成本。”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我的预设之外。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就这个地方细细品读。于是,我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是否需要修成‘人’字形铁路,与这个地段的地形地势有关。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这段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找出了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的特点。然后,我追问道:“在遇到坡度特别大的陡坡时会,火车行驶会出现哪些困难?詹天佑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我以火柴盒为火车,在自制的“人”字形路线上演示。在演示中,火柴盒充当火车头,一个推,一个拉,然后转换过来一个拉,一个推。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设计的科学性。经过这样的点拨引导,修建人”字形铁路的优势就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采取了让学生先学的教学策略。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通过恰当的点拨引导以及形象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真正明白了詹天佑“人”字形路线设计的好处,深刻地理解了詹天佑的杰出与伟大。

三、学中生导,符合认知,巧妙生成

在学导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相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拨与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教学预设。只有教师的预设越充分,才能对学生的引导越到位,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以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船长》一课时,有一

31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7.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广西上林县澄泰乡圩底小学(530506)黄春柳

[摘

要]语文课程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

必然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德教育;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9-0032-02

品德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说明语文作为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而且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单纯的口头教育已无法使道理深入学生的内心。课堂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机动地采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当诺曼底号轮船碰上礁石以后,哈尔威船长慌了没有?”“没有”“当用救生艇救人的时候,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说必须把60人全救出去,船上总共有多少人?”“61人。”“他为什么没有上救生艇?”“他想与轮船共存亡。”“所以哈尔威船长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好船长。”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看似十分热闹,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师在这儿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一个又一个毫无意义与价值的问题,这与教师的预设不当是分不开的。如果能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画出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的词句进行品味,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进行恰当的引导,那么就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的不当预设给阅读教学的带来了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有效、科学的预设,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四、就学论导,以导利学,学导相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果教师直接回避或者仍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那么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消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商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以真正实现学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7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以达到教育应有的效果。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课内阅读渗透品德教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是的,教学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因材施教,渗透品德教育。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很多,并且蕴含丰富的情感,形象具体生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相长的目标。

如,苏教版第十册的《水》这一课,在描写母亲用勺子匀水给我们冲澡的时候,一连用了几个“滑过”,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快乐感受。但是,学生很难体会、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心情,他们理解不了水明明是很快地流下来,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仿佛流了很长的时间似的。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思考:“一场雨给我们的感觉是痛快。那一勺水呢?一勺水从头流到脚,一会儿就没有了,但是作者却把一勺水给自己带来的那种舒服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水滑过了我们的脸……缓缓地滑过了……然后又滑过了……”这段话的三个“滑过”中品味到了文本语言的精妙、细腻,体会了作者以苦写乐的表达艺术。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的状态,设置了恰当的导读问题,并巧引妙导,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容与表达形式领悟得更加深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真正地变讲堂为学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责编韦雄)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