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原因:◆①在美国,这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迅速发展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由盲目生产、 无须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 “生产过剩” 过度的贫富悬殊③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④狂热的股票投机也在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 2、爆发1929年10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危机的特点:
① 破坏性大
②波及范围广 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③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⒋表现:
①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资本主义国家到处呈现出田地荒芜、工厂关门的凄惨景象 ②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 ⒌影响:
①破坏 社会生产力和浪费 社会资源 ②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
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也不断高涨。 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之间的矛盾。
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 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⒍胡佛政府的对策:
①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
②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 ③1930年胡佛政府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④1932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与工程建设法。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影响:胡佛顽固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这些措施对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
二 罗斯福新政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施行新政
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⒈主要内容有:
第一,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罗斯福在就职的第三天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宣布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意义: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银行的信心。 第二, 恢复工农业生产。 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意义: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意义: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臵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
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
赈。
第四, 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 《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意义: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
第五,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⒉意义: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⒊特点和影响:◆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⒋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1.1933---1935年,美国经济走出沟底,逐渐恢复。
2.1935----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3.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
(1)战后至70年代初: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2)70年代:发展缓慢,进入“滞胀”阶段。 (3)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
(4)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出现繁荣景象。 时间 黄 金 时 期 50年代 代表政府 杜、艾政府 经济论依据 凯恩斯主义 (充分就业) 经济政策 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实践结果 高度繁荣,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政府便动用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反危机手段,减轻危机的破坏程 见效一时 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 主要问题 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60年代 肯、约政府 “滞涨” 70年代 “复苏” 80年代 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 里根政府 凯恩斯主义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 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繁荣” 90年代 克林顿政府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 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逐年走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这两个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
■美国的“新经济”■
特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
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克林顿政府的确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但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⒈联邦德国经济
①模式: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②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③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④结果: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⒉日本
①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②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③结果: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经济发展速度
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探究:
⒈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的新变化
(1)变化一----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最重要的变化) (3)变化二----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4)变化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5)变化四-----知识经济的兴起(90年代兴起于美国)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⒉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①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③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④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⑤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