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力学(河海大学第二版)所有章节完整答案(精)

2024-07-15 来源:钮旅网


土力学 (河海大学第二版 所有章节完整答案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1-1 解:

(1 A 试样

100.083d mm = 300.317d mm = 600.928d mm =

c d C d d ===⨯

(1 B 试样

100.0015d mm = 300.003d mm = 600.0066d mm =

c d C d d ===⨯

1-3 解:

31.60

1.51/110.06d g cm ρρω=

==++ ∴ 2.701.0

∴ 0.79

29.3%2.70sat s e G ω===

1.60100

s m V m g ρωω⨯=

1-5 解:

(1 31.77

1.61/110.098d g cm w ρρ=

==++ ∴ 02.71.0

(2 00.68

25.2%2.7sat s e G ω===

r e e D e e --==

=--

1/32/3r D <<

∴ 该砂土层处于中密状态。

1-8 解:

(1 对 A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 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 50%,所以

A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 2㎜的砾粒含量小于 50%,所以 A 土属于砂类,但小于 0.075

㎜的细粒含量为 27%,在 15%~50%之间,因而 A 土属于细粒土质砂;

③ 由于 A 土的液限为 16.0%, 塑性指数 16133p I =-=, 在 17㎜塑性图上落 在 ML 区,故 A 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 (SM。 (2 对 B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 查得粒径大于 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 50%, 所以 B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 2㎜的砾粒含量小于 50%,所以 B 土属于砂类,但小于 0.075

㎜的细粒含量为 28%,在 15%~50%之间,因而 B 土属于细粒土质砂;

③ 由于 B 土的液限为 24.0%,塑性指数 241410p I =-=,在 17㎜塑性图上 落在 ML 区,故 B 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 (SC。

(3 对 C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 查得粒径大于 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 50%, 所以 C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 2㎜的砾粒含量大于 50%,所以 C 土属于砾类土; ③ 细粒含量为 2%,少于 5%,该土属砾;

④ 从图中曲线查得 10d , 30d 和 60d 分别为 0.2㎜, 0.45㎜和 5.6㎜

因此,土的不均匀系数 60105.6

280.2

u d C d ===

土的曲率系数 22

c d C d d ===⨯

⑤ 由于 5, 1~3u c C C >≠,所以 C 土属于级配不良砾 (GP。

第 2章 土体压力计算

[2-1]如图所示为某地基剖面图, 各土层的重度及地下水位如图, 求土的自重应力 和静孔隙水应力。

3 3 3 3

3

解:各层面点自重应力计算如下: O 点:kPa cz 0=σ

A 点:kPa h cz 0. 3725. 1811=⨯==γσ

B 点:kPa h h cz 0. 5511825. 182211=⨯+⨯=+=γγσ

kPa

各层面点的静孔隙水应力如下:

O 、 A 、 B 点为 0;

E 点:kPa h w w 60 231(10=++⨯==γσ

绘图如下:

[2-3] 甲乙两个基础,它们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及每个基底下的基底净压力如图所 示,求甲基础 O 点下 2m 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解:甲基础 O 点下 2m 处的竖向附加应力由基础甲、 乙共同引起, 计算中先分别 计算甲、乙基础在该点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然后叠加。 (1甲基础在 O 点下 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由于 O 点位于基础中心,荷载为梯形荷载,在 O 点的竖向附加应力和梯形荷载 平均得的均布荷载相等,即可取 p n =(100+200/2=150kPa 由图可知:l =1m, b=1m, z=2m 故:l /b=1.0, z/b=2.0

查表 2-2的附加应力系数为:Ks=0.0840

所以,基础甲在 O 点以下 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2乙基础在 O 点下 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3 O点下 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kPa z z z 78. 5138. 14. 5021=+=+=σσσ

[2-4]

解:(1 kPa h n

kPa h n

=⨯+⨯+⨯==∑=γσ

(2求偏心距:

5. 383. 3⨯-⨯=⋅h v v F F x F

m F F F F F x v h v h v 605. 25. 31000

350

83. 35. 383. 35. 383. 3=⨯-=⨯-=⨯-⨯=

所以,偏心距

m b

m x b e 0. 16

395. 0605. 2262=<=-=-=

求基底压力:

kPa b e b F p p v ⎩⎩⎩=⎩⎩⎩ ⎩⎩⨯±⨯=

⎩⎩⎩ ⎩⎩±=⎩⎩⎩8

. 1005

kPa d p p 5. 1942195. 2320max max =⨯-=-='

γ kPa d p p 8. 622198. 1000min min =⨯-=-='

γ

求附加应力:

kPa p p n 8. 62min =

=; kPa p p p t 7. 1318. 625. 194min max =-='

-=

第 3章 土的渗透性

[3-1] 已知:A =120cm 2, ΔH =50cm , L=30cm, t =10S , Q=150cm3,求 k 。

解:s cm L H

At Q i v

k /075. 030

[3-5] 已知:3/6. 17m kN =砂 γ, 3/6. 19m kN sat =砂 γ, 3/6. 20m kN sat =粘 γ, 地下水位以上 砂土层厚 h 1=1.5m,地下水位以下砂土层厚 h 2=1.5m,粘土层厚 h 3=3.0m。

解:由图可知,粘土层顶面测压管水位为 m h 5. 435. 11=+='

(以粘土层底面作

为高程计算零点 ;

粘土层底面测压管水位为 m h 0. 935. 15. 132=+++='

(1 粘土层应力计算: 粘土层顶面应力:

总应力:kPa h h sat 8. 555. 16. 195. 16. 17211=⨯+⨯=+=砂 砂 γγσ

孔隙水应力:kPa h h u w 0. 15 35. 4(10 (311=-⨯=-'

=γ 有效应力:kPa u 8. 400. 158. 55111=-=-='

σσ

粘土层底面应力:

总应力:

kPa h h h sat sat 6. 11736. 205. 16. 195. 16. 173212=⨯+⨯+⨯=++=粘 砂 砂 γγγσ

孔隙水应力:kPa h u w 0. 900. 91022=⨯='

=γ 有效应力:kPa u 6. 270. 906. 117222=-=-='

σσ

(2 要使粘土层发生流土,则粘土层底面的有效应力应为零,即

k P a u 0222=-='

σσ

kPa u 117.622=σ=

所以,粘土层底面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应为,

m u

h w

76. 1122==\"γ

则,粘土层底面的承压水头应高出地面为 11.76-6.0=5.76m。

第 4章 土的压缩与固结

[4-1]解:(1由 l/b=18/6=3.0<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 压力为

kPa b l P p 1006

1810800=⨯=⨯=

基底净压力为

kPa d p p n 35. 715. 11. 191000=⨯-=-=γ

(2 因为是均质粘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下 1.5m 处,取第 1分层厚度为 H 1=1.5m,其他分层厚度 H i =3.0m(i>1 。

(3 求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详见表 1 (4 求各分层点的竖向附加应力(详见表 1

由表 1可知,在第 4计算点处 2. 014. 0/<=cz z σσ,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 10.5m 。

(6 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详见表 2 。

(7 由图 4-29根据 czi i p σ=1和 zi czi i p σσ+=2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 e 1i 和压缩 稳定后的孔隙比 e 2i (结果见表 2 。

cm

H e e e S i i i i i 63. 39300 0237. 00292. 00460. 0(96. 9300771. 01729. 0771. 0814. 01761

. 0814. 0871

. 01785. 0871. 0150928. 01800. 0928. 014

1

121=⨯+++=⨯⎩⎩⎩

+-+ ⎩⎩+-++-+⨯+-=+-=∑

=

[4-4] 解:(1 cm pH e S v

37. 166002

220

22897. 0124000. 011

=⨯+⨯+=

∆+=

α

(2 已知 cm S t 12=,最终沉降量 cm S 37. 16=,则固结度为

73. 037

. 1612

===

S S U t 粘土层的附加应力系数为梯形分布,其参数

96. 0228220

=='=z

z σ

σα

由 U 及 α值,从图 4-26查得时间因数 T v =0.48, 粘土层的固结系数为 (

(a cm e k C w

v v /1064. 110

. 0104. 297. 010. 21254

1⨯=⨯⨯+⨯=

+=

-γα 则沉降达 12cm 所需要的时间为

a C H T t v v 05. 11064. 160048. 05

22=⨯⨯==

[4-5] 解:(1 求粘土层的固结系数

已知试样厚度 2cm ,固结度达 60%所需时间 8min ,附加应力分布参数 α=1,从图 4-26查得时间因数 T v =0.31,则固结系数为

a cm t H T C v v /1004. 2365

246080. 131. 0242

2⨯=÷÷÷⨯== (2 求粘土层的固结度达 80%时所需的时间

附加应力分布参数 α=1,从图 4-26查得固结度达 80%时的时间因数 T v =0.59,则所需时间为

a C H T t v v 81. 11004. 225059. 042

2=⨯⨯==

第 5章 土的抗剪强度

[5-3] 已知 kPa c 0=', 03='ϕ, kPa 4501=σ, kPa 0153=σ, kPa u 50=

解:计算点的有效应力状态为

kPa

kPa c f 400300 0

20345tan 100 245tan 2245tan 2231<=+⎩⎩⎩ ⎩

+⨯=⎩⎩⎩ ⎩⎩'+⋅'+⎩⎩⎩ ⎩⎩'+

⋅'=' ϕϕσσ 所以,计算点已破坏。

⎩⎩⎩⎩⎩-='

-='f

f u u

3311

σσσσ 又

⎩ ⎩⎩'+'⎩⎩ ⎩'-'='σσσσσσσσϕ

所以

kPa u f 12032sin 2200

313

1=⨯--+=--

+=

ϕσσσσ

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 5-5所示。

习题图 5-5 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第 6章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6-2] 解:主动土压力系数:

333. 0245tan 121=⎩⎩⎩ ⎩⎩

-=ϕ a K

271. 0245tan 222=⎩⎩⎩ ⎩

-=ϕ a K

(1各层面点的主动土压力

A 点:kPa qK e a aA 66. 6333. 0201=⨯==

B 点上:((kPa K q H e a aB 14. 25333. 02035. 18111=⨯+⨯=+=γ上 B 点下:((kPa K q H e a aB 46. 20271. 02035. 18211=⨯+⨯=+=γ下

C 点上:((kPa K q H H e a aC 50. 35271. 02035. 1835. 1822211=⨯+⨯+⨯=++=γγ上 C 点下:kPa e e aC aC 50. 35==上 下

D 点:

(kPa

++=γγγ土压力分布如习题图 6-2-1。

习题图 6-2-1 主动土压力分布图

(2 水压力分布

A 、 B 、 C 点的水压力均为零;

D 的水压力:kPa H p w wD 404103=⨯==γ 土压力分布如习题图 6-2-2。

习题图 6-2-2 水压力分布图

(3 总压力的大小 总主动土压力:

((((((m kN H e e H e e H e e E aD aC aC aB aB aA a /08. 292 0. 472. 445. 3521

0. 35. 3546. 20210. 341. 2566. 621 212121

321=⨯+⨯+⨯+⨯+⨯+⨯=+++++=下 上 下 上

总水压力:

m kN H p P wD w /804402

1

213=⨯⨯==

所以,总压力的大小为: m kN P E P w a /08. 3728008. 292=+=+= (4 总压力的作用点

总压力 P 的作用点离墙底的距离 y 0为

213212 3212

⨯⨯+⎩⎩⎩⎩⎩

⨯⨯-⨯+⨯⨯+

⎩⎩⎩⎩⎩

⎩⎩⎩⎩ ⎩⎩+⨯⨯-⨯+⎩⎩⎩ ⎩⎩+⨯⨯⎩⎩⎩+⎩⎩

⎩⎩⎩⎩⎩⎩ ⎩⎩++⨯⨯-⨯+⎩⎩⎩ ⎩⎩++⨯⨯⨯=

+⎩⎩⎩⎩⎩⎩

-+⎩⎩⎩

⎩⎩

⎩⎩⎩⎩ ⎩⎩+-+⎩⎩⎩ ⎩⎩+⎩⎩⎩⎩⎩⎩

⎩⎩

⎩⎩⎩⎩ ⎩⎩++-+⎩⎩⎩ ⎩⎩++=

下 下 下 上 下 上

++

[6-3]解:(1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系数:

589. 021545tan 245tan 22

=⎩⎩⎩⎩ ⎩

⎩-=⎩⎩⎩ ⎩⎩-=

ϕa K A 点的主动土压力

kPa

kPa K c qK e a

a aA 046. 9102589. 001 2<-=⨯⨯-⨯=-=

所以,主动土压力零点深度为

m K c z a 45. 1589

. 01810

220=⨯⨯==

γ B 点的主动土压力

kPa

K c qK HK e a

主动土压力分布如习题图 6-3-1。

习题图 6-3-1 主动土压力分布图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大小为

((m kN z H e E aB a /63. 17945. 1773. 642

1

210=-⨯⨯=-=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距离 y 0a 为

((m z H y a 85. 145. 173

1

3100=-⨯=-=

(2被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系数:

70. 121545tan 245tan 22

=⎩⎩⎩

⎩ ⎩⎩+=⎩⎩⎩ ⎩⎩+=

ϕp K A 点的被动土压力

kPa

K c qK e p

p pA 0. 431021.7001 2=⨯⨯+⨯=+=

B 点的被动土压力

kPa

K c qK HK e p

被动土压力分布如习题图 6-3-2。

习题图 6-3-2 被动土压力分布图

被动土压力的合力大小为

1

21=⨯+⨯=+= 被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距离 y 0b 为

⎩⎩⎩⨯⨯-⨯+⨯⨯=

⎩⎩

⎩⎩⎩⎩

-+=

[6-4] 解:(1主动土压力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

333. 023045tan 245tan 22=⎩⎩⎩⎩ ⎩

⎩-=⎩⎩⎩

⎩⎩-=

ϕa K A 点的主动土压力

kPa kPa K c e a aA 055. 110.3331022<-=⨯⨯-=-=

B 点的主动土压力

kPa

kPa K c K H e a

所以,主动土压力零点深度为

m K c z a 92. 1333

. 1810

220=⨯⨯==

γ C

点的主动土压力

(kPa

K c K H H e a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大小为

((((m

kN H e e z H e E aC aB aB a /20. 106805. 2645. 02

1

92. 1245. 021 2

1

212

01=⨯+⨯+-⨯⨯=++-=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距离 y 0a 为

112222

201010=⎩⎩⎩⎩⎩⎩⨯⨯-⨯+⨯⨯+⎩⎩

⎩⎩⎩+-⨯⨯-⨯⨯=

⎩⎩⎩⎩⎩⎩-++⎩⎩⎩

⎩⎩⎩+--=H H e e H H e H z H z H e E y aB aC aB aB a

a

(2被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系数:

0. 323045tan 245tan 22

=⎩⎩⎩⎩ ⎩

⎩+=⎩⎩⎩ ⎩⎩+=

ϕp K A 点的被动土压力

kPa K c e p pA 64. 341022=⨯⨯==

B 点的被动土压力

kPa

K c K H e p

C 点的被动土压力

(kPa

K c K H H e p

被动土压力的合力大小为

((((m

kN H e e H e e E pC pB pB pA p /2240804. 37364. 14221

264. 14234.6421 2

121

21=⨯+⨯+⨯+⨯=+++=

被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距离 y 0b 为

y0 p 1 Ep H 1

H2 1 H2 H1 1 H1 e pA H 1 2 H 2 2 e pB e

pA H 1 3 1

2

e pB H 2 2 8

2 e pC e pB H 2 3 142.64

34.64

8 8

2

1 8 2 8

142.64 8

34.64 2

2

2

2240 2 3 1 8373.04

142.64

10

2 3 3.83m (3水压力 A、B 点

2

水压力均为零; C 点水压力为: pwC p wC H 2

80

8

w H 2 80kPa 水压力的合力大小为 1 1 PW

320 kN / m 2 2 水压力的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 y0w 为 H 8 y0 w

2.67 m 3 3 以上计算得的各压力分布如习题图 6-4 所示。 压力/kPa 0 0 active earth pressure

passive earth pressure hydraustatic pressure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 深度/m 4 6 8 10 12 习题图 6-4 主动、被动土压力和水压力分布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